100-56年假哪裡也不去,就想待在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qgLdb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今天氣溫突然驟降,好天氣突然變天,氣象報導說會一連冷好幾天。果然一大早就聽到窗外狂風直吹,就算待在室內還是感覺到涼意。打開手機就看到設計師傳來訊息,問我什麼時候要去整理頭髮。原本我規劃明天,因為今天天氣很冷,想等溫暖一點才出門,但是又覺得這件事不趕快解決,會一直掛記在心上。幸好下午出現太陽光,一不做二不休立刻去理髮店,坐了四個小時,把整理頭髮這件事解決!

整理頭髮的時候,設計師或是助理人員都會跟客人閒聊,過年就會問有沒有規劃去哪裡玩?還是有什麼規劃?諸如此類的問題,每半年我就會被問一次,不是寒假就是暑假。但是每次我都會跟他們說,沒有!

經歷了這三年的疫情,我已經從「不出去玩不行」心態,到「不出去玩也沒關係」的境界。那時候真的每一場旅行的規劃從半年前就開始,每一天都在想我的寒暑假旅行計劃,我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出國旅遊上癮,而且每次都是長時間的那種,一個禮拜的小旅行我還真的不會規劃。

但是也許是因為這樣,那幾年都用盡力氣在旅行,體驗了很想去的城市和國家,就覺得目前人生可以安靜下來,尤其在疫情過後,反而覺得放假待在舒服的家是最棒的一件事情!

一開始被問這些問題時,我也覺得自己很奇怪,明明就是有很好利用的寒暑假,怎麼都不想規劃去各地走走逛逛。而且我看大家發文在FB的吃喝玩樂貼文,從三年前的羨慕與納入自己規劃行程,到現在的無動於衷直接略過,我甚至在斷捨離FB的社團時,退了好幾個吃喝玩樂的社團,圖書館那些旅遊類的書我近三年一本都沒借閱,以前我真的瘋狂借各種旅遊書,來當作我下一個旅行地的參考。

但是,我覺得這真的也沒什麼,現階段我只是想待在家,想好好往內去省思我的生活,與我的人生目標,所以原本往外的追求,轉而向內的省思。三年前我也像大多數人一樣,覺得要到處旅遊才可以增廣視野,但是到了自己殷切盼望的國家與城市,除了那幾個禮拜的旅居生活,體驗到的只是很多的衝擊,雖然我在那個城市,但是我對那個城市所知依然有限。即便我那幾個禮拜的生活很舒服,但我回國後我依然要面對不舒服的生活。

於是,多次的出國讓我更清楚地知道,體驗過後必須有所行動。我既然很喜歡我旅居時的氛圍,那我就要設法去調整我的生活,無論是環境還是心境。於是開始在家中進行一連串的斷捨離整理,開始因為所知有限而多方面閱讀,也開始去學其他領域的課程,或是去參加自己有興趣的課程和研習。因為我知道我現在的快樂感來源,已經不是靠著去旅行可以滿足。

冷冷的天氣,對我來說最適合泡一杯咖啡,捧著一本想讀的書細細閱讀,或是挑一部想看的電影不受打擾地看兩個小時,甚至是直接窩在棉被窩裡直接睡一場好覺,都好過去外面吹冷風和人擠人。

所以,如果有人再問我假期有什麼規劃,我這幾年應該都會回他:「沒有,就想待在家!」但是我也只能保證這幾年,因為人都是會改變的,說不定幾年過後,我又會回到想要旅行的日子,這也是很難說的一件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徐曉梅的沙龍
54會員
293內容數
寫作是需要長時間訓練,希望用這個方式,建立每天良好的寫作習慣。
徐曉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09
沒有開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潛能,開始之後,也才會發現自己不再那麼膽小。踏出公開寫作的那一步,突然覺得世界好大,自己好渺小,也才真正體會到,不是要等到很厲害才開始,而是要先開始才會變得厲害!寫作是這樣,任何事情也都是這樣,我們想要改變任何事情,沒有踏出第一步,永遠走不到夢想的目標。
2023/03/09
沒有開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潛能,開始之後,也才會發現自己不再那麼膽小。踏出公開寫作的那一步,突然覺得世界好大,自己好渺小,也才真正體會到,不是要等到很厲害才開始,而是要先開始才會變得厲害!寫作是這樣,任何事情也都是這樣,我們想要改變任何事情,沒有踏出第一步,永遠走不到夢想的目標。
2023/03/08
教育部的用意非常的棒,我也絕對相信,要培養學生「選擇」的能力,但是絕對不是無限上綱,應該要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選擇以及限制,因為學生還在學習階段,很多觀念是必須要指導以及修正,因為就算連「穿衣服」這件事,本身也是一門學問。
2023/03/08
教育部的用意非常的棒,我也絕對相信,要培養學生「選擇」的能力,但是絕對不是無限上綱,應該要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選擇以及限制,因為學生還在學習階段,很多觀念是必須要指導以及修正,因為就算連「穿衣服」這件事,本身也是一門學問。
2023/03/07
老師在課堂上播放影片,我覺得很棒,因為現在的學生,確實需要一些其他資源的刺激。但是,老師真的必須要審慎挑選影片,而且必須要讓學生知道,你為什麼要挑這個影片?跟課程有什麼相關?你希望學生從影片中學到什麼?不僅如此,最好在影片結束後,能夠有個回饋機制,有影片輸入,就必須要有心得輸出。
2023/03/07
老師在課堂上播放影片,我覺得很棒,因為現在的學生,確實需要一些其他資源的刺激。但是,老師真的必須要審慎挑選影片,而且必須要讓學生知道,你為什麼要挑這個影片?跟課程有什麼相關?你希望學生從影片中學到什麼?不僅如此,最好在影片結束後,能夠有個回饋機制,有影片輸入,就必須要有心得輸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去年的有段時間,我給了設立了一個畫 100 張人像畫的挑戰!今天要分享的是第六到第十張圖。
Thumbnail
去年的有段時間,我給了設立了一個畫 100 張人像畫的挑戰!今天要分享的是第六到第十張圖。
Thumbnail
去年有段時間,我給了自己一個畫 100 張人像畫的挑戰
Thumbnail
去年有段時間,我給了自己一個畫 100 張人像畫的挑戰
Thumbnail
Canon EF 100-300mm F4.5-5.6 USM鏡頭維修指南,提供詳細的拆解、清潔和組裝步驟,以及故障排除技巧。
Thumbnail
Canon EF 100-300mm F4.5-5.6 USM鏡頭維修指南,提供詳細的拆解、清潔和組裝步驟,以及故障排除技巧。
Thumbnail
Google 推出了最新的《Plastic-Free Packaging Design Guide 2.0》,特別聚焦於科技產品包裝轉變為完全無塑的設計。Google 積極推動科技產品包裝的永續轉型,一起來看看 Google 在這場永續浪潮中如何行動。
Thumbnail
Google 推出了最新的《Plastic-Free Packaging Design Guide 2.0》,特別聚焦於科技產品包裝轉變為完全無塑的設計。Google 積極推動科技產品包裝的永續轉型,一起來看看 Google 在這場永續浪潮中如何行動。
Thumbnail
說到韓國料理,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泡菜?辣炒年糕?冷麵? 「吃」這件事的主角,除了食物本身,還有「吃東西的人」。食材怎麼來、如何烹調、如何食用、和誰吃、在哪裡吃,這些全都是構成飲食文化的重要環節,也形塑了料理的樣貌。因此,這本書所關心的,正是「吃韓國食物的人」,如何推進韓國飲食的發展。
Thumbnail
說到韓國料理,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泡菜?辣炒年糕?冷麵? 「吃」這件事的主角,除了食物本身,還有「吃東西的人」。食材怎麼來、如何烹調、如何食用、和誰吃、在哪裡吃,這些全都是構成飲食文化的重要環節,也形塑了料理的樣貌。因此,這本書所關心的,正是「吃韓國食物的人」,如何推進韓國飲食的發展。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