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美照引來殺機?台灣人應該關注美國愛達荷大學四人命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四點,四名美國愛達荷大學學生,暗夜中被利刃刺死在房間裡。他們合租有六個房間的一棟校外宿舍,其中兩位是情侶,兩位是女性好友,分別死在宿舍的二樓跟三樓。四位死者分別是二十歲、二十歲、二十歲與二十一歲。

住一樓的兩位室友,醒來察覺不對勁,發現屍體後報警。命案震驚美國,也讓愛達荷大學學生悲傷與驚駭。兇手是否就是校園裡的同學?是否住在已經七年沒有發生過命案的大學城「莫斯科」(Moscow)小鎮?犯案動機是什麼?為什麼針對這四人,放過另外兩人?

raw-image

動機不明、沒有明確線索、媒體陷入瓶頸一陣子後,就有美國犯罪專家指出,這可能是一件源自於「非自願單身情意結」(incel complex)的犯罪事件。

十二月三十日,在蒐集足夠的證據後,嫌犯Bryan Kohberger在他媽媽家被逮捕。近日美國媒體傳出,嫌犯在IG上追蹤三位女性死者,並且曾反覆傳送訊息給其中一位。加上目前對嫌犯個人生活的一些報導,美國FBI專家又對媒體表示,嫌犯很可能是incel。

台灣社會應該提高警覺,這類型的犯罪,未來也可能會發生在台灣。其實應該早就發生過了,只是我們沒有incel的概念,不知道什麼樣的犯罪型態可能出自「非自願單身情意結」。

對一般社會大眾,尤其年輕女性與家長們,這命案最讓人警惕的是:犯罪動力可能來自公開的IG美照,受害者的「沒有回應」造成兇手的自戀性傷害,鎖定目標後嫌犯從社群網站知道另外兩位同住女生的帳號,追蹤她們。有媒體報導,嫌犯曾到其中兩位女生打工的餐廳觀察她們,命案發生前曾接近她們住處十幾次。社群網站暴露過多的個資,一旦被鎖定後,許多傷害就很難避免。

這些incel情意結的兇手,常常不會因為可能會被逮捕、毀掉一生而退卻。他們要顯示的是對女性生命的操控與主宰,雖然會做好犯罪準備,但內心也渴望有一天全世界都知道他幹了這件不尋常的駭人大事。這些兇手常在命案現場被警方槍殺、逮捕,或不久後因證據逐漸浮現而落網。

諷刺的是,愛達荷大學命案嫌犯目前正攻讀華盛頓州立大學犯罪學博士,去年底正申請在校園所在地的警察局實習。但他並沒有花許多時間營造「完美犯罪」,現場留下許多兇手的生物特徵,他開的車被警方列入追蹤,以車追人、埋伏監視、最後從他離命案地點十五分鐘的住處掌握許多關鍵DNA證據。當然,如果從三位女性死者在IG網站上被追蹤的記錄追查,鎖定兇嫌也是遲早的事情。

對台灣社會各領域的專家來說,更棘手的是,這些有厭女傾向的incel們,在成長過程中常遭遇罷凌、排擠、被同學邊緣化、被各種網路輿論嘲弄。這些人只有極少數人會變成殺人兇手,絕大多數要承受長期的社會壓力,導致出現憂鬱、焦慮症狀。

以台灣有限的資源,要如何「接住」這些因為社群網站更加惡化的青少年心理衛生問題?又要如何預防萬一有一天轉變成想要對女性復仇的敵意?因為IG、抖音日漸增加的青少年自殺率,已經讓專家們感到棘手,現在又出現incel議題,台灣各縣市的心衛中心要更頭痛了。

當美國媒體記者採訪嫌犯過往同學,博士班同學覺得他健談、喜歡社交,提到他對「法醫心理學」的高度興趣;高中同學卻講出不同面貌:兇嫌高中時因為肥胖的身材與笨拙的社交技巧被嘲笑、曾被學校風雲女生嘲諷後遭受罷凌、有些女同學會對他丟東西。他很聰明,功課很好,喜歡唸書,但在高中時代,沒有女生會想跟他約會。

這讓人想到近日熱門韓劇《黑暗榮耀》:曾經的罷凌、被排擠,即使成人後看似功能良好,還是有可能埋伏著黑暗復仇的力量。

而歐美國家興盛的incel社群裡的偏激人士,會把昔日的屈辱導向厭女文化,合理化對無辜女性的暴力攻擊,把因為發動暴力行為被逮捕、坐牢當成「殉教」。

以上所說關於愛達荷大學命案的推測,不見得都是事實,或許還有其他尚未被挖掘的真相。不過,美國專家接二連三提到incel情意結,表示他們很關切與重視incel情意結可能帶來的黑暗面。在歐美國家,類似的多人命案或隨機殺人事件頻繁發生,台灣也應該要開始注意這些問題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正輝-avatar-img
2025/07/03
男性小草的心理狀態要照顧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65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19
「韓國長期以來在性別觀念與性別平等指數上的表現堪稱慘不忍睹」---一位在美國任教的韓裔女性學者這麼說。原本我在搜尋歐美「非自願單身」(incel)議題,找到這篇文章後,決定先把重點放在「韓國男人」。
Thumbnail
2025/04/19
「韓國長期以來在性別觀念與性別平等指數上的表現堪稱慘不忍睹」---一位在美國任教的韓裔女性學者這麼說。原本我在搜尋歐美「非自願單身」(incel)議題,找到這篇文章後,決定先把重點放在「韓國男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近期發生一連串殺人事件,截至目前已有三名受害者遭到殺害,根據調查,受害者均為女高中生,警方表示兇手具有高度犯罪技巧且行兇手法極其殘忍,呼籲學生放學後不要在外逗留應立即返家,除此之外……」   新聞主播抑揚頓挫念著今日的焦點新聞,螢幕裡醒目的標題讓陸少齊感到煩躁,拿起遙控器關掉隨手扔在一旁,對
Thumbnail
  「近期發生一連串殺人事件,截至目前已有三名受害者遭到殺害,根據調查,受害者均為女高中生,警方表示兇手具有高度犯罪技巧且行兇手法極其殘忍,呼籲學生放學後不要在外逗留應立即返家,除此之外……」   新聞主播抑揚頓挫念著今日的焦點新聞,螢幕裡醒目的標題讓陸少齊感到煩躁,拿起遙控器關掉隨手扔在一旁,對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睡前朋友傳了一篇新聞給我,裡面寫到關於公廟與幫派的關係,然後問我說:「到底為什麼國中生覺得自己可以殺人,然後這些宮廟到底是怎樣,而且還要保護殺人的,所以下架所有影片照片,這人權議題是不是太高尚了」 我問他一句:「你覺得這事件是偶然還是日常?」 他說:「欸……好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睡前朋友傳了一篇新聞給我,裡面寫到關於公廟與幫派的關係,然後問我說:「到底為什麼國中生覺得自己可以殺人,然後這些宮廟到底是怎樣,而且還要保護殺人的,所以下架所有影片照片,這人權議題是不是太高尚了」 我問他一句:「你覺得這事件是偶然還是日常?」 他說:「欸……好
Thumbnail
主角遭人偽裝成上吊自殺逃過一劫,加上官司被湮滅證據心力交瘁,被轉送精神療養院強制隔離。一度懷疑是否真是人格解離障礙還是出現幻覺,沒想到透漏身分給警方後,兇手步步進逼殺入醫院,企圖再次以自殺混淆視聽。兇手巧妙入侵並各個擊殺戒護員、偵查警,不逃即死的主角只好背負殺害其他人的兇手標籤,命懸一線、展開逃亡。
Thumbnail
主角遭人偽裝成上吊自殺逃過一劫,加上官司被湮滅證據心力交瘁,被轉送精神療養院強制隔離。一度懷疑是否真是人格解離障礙還是出現幻覺,沒想到透漏身分給警方後,兇手步步進逼殺入醫院,企圖再次以自殺混淆視聽。兇手巧妙入侵並各個擊殺戒護員、偵查警,不逃即死的主角只好背負殺害其他人的兇手標籤,命懸一線、展開逃亡。
Thumbnail
《模仿犯》不是將劇情著重在要觀眾猜測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犯人,而是串連一系列的犯罪行為,以及與共犯所犯下的看似安排好的犯罪行為,襯托出最後主謀的佈局、與檢警的來回心理戰以及最後無法勝過自己內心的掙扎而露出的破綻。同時,透過媒體的力量達到渲染和讓社會恐慌的目的。
Thumbnail
《模仿犯》不是將劇情著重在要觀眾猜測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犯人,而是串連一系列的犯罪行為,以及與共犯所犯下的看似安排好的犯罪行為,襯托出最後主謀的佈局、與檢警的來回心理戰以及最後無法勝過自己內心的掙扎而露出的破綻。同時,透過媒體的力量達到渲染和讓社會恐慌的目的。
Thumbnail
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四點,四名美國愛達荷大學學生,暗夜中被利刃刺死在房間裡。他們合租有六個房間的一棟校外宿舍,其中兩位是情侶,兩位是女性好友,分別死在宿舍的二樓跟三樓。四位死者分別是二十歲、二十歲、二十歲與二十一歲。
Thumbnail
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四點,四名美國愛達荷大學學生,暗夜中被利刃刺死在房間裡。他們合租有六個房間的一棟校外宿舍,其中兩位是情侶,兩位是女性好友,分別死在宿舍的二樓跟三樓。四位死者分別是二十歲、二十歲、二十歲與二十一歲。
Thumbnail
我不知道大眾對法律人的印象如何、認為他們擁有怎樣的信念,但我對「真相」與「正義」,始終是疑惑、搖擺不定的。看到被害人所受到的苦難,以及特定人或利益團體的冷言冷語時,覺得「人權」聽來格外戲謔;看到因種族、階級、性別等結構性的歧視、冤抑時,又是滿滿的氣憤與無奈。
Thumbnail
我不知道大眾對法律人的印象如何、認為他們擁有怎樣的信念,但我對「真相」與「正義」,始終是疑惑、搖擺不定的。看到被害人所受到的苦難,以及特定人或利益團體的冷言冷語時,覺得「人權」聽來格外戲謔;看到因種族、階級、性別等結構性的歧視、冤抑時,又是滿滿的氣憤與無奈。
Thumbnail
不是抱著看電影心態觀看《網路煉獄:揭發N號房》這部記錄片,因為很想瞭解這件轟動全球的大型集體性虐案之來龍去脈,為何受害人會多達74名少女?她們期間有沒有發過救求訊息?韓國社會的救援機制究竟出了甚麼問題?
Thumbnail
不是抱著看電影心態觀看《網路煉獄:揭發N號房》這部記錄片,因為很想瞭解這件轟動全球的大型集體性虐案之來龍去脈,為何受害人會多達74名少女?她們期間有沒有發過救求訊息?韓國社會的救援機制究竟出了甚麼問題?
Thumbnail
「N 號房事件」最開始的始作俑者要追溯到一名網路 ID 稱作 godgod (갓갓) 的使用者,他先藉由網路釣魚的方式誘使受騙女性上當點擊連結後,藉此取得被害人個資以要求當事人下載名為「Telegram」的即時通訊軟體。
Thumbnail
「N 號房事件」最開始的始作俑者要追溯到一名網路 ID 稱作 godgod (갓갓) 的使用者,他先藉由網路釣魚的方式誘使受騙女性上當點擊連結後,藉此取得被害人個資以要求當事人下載名為「Telegram」的即時通訊軟體。
Thumbnail
來自人性陰暗深淵的聲音,隨時在我們身邊耳語── 「想要有能力控制一切」、 「想要受人敬畏恐懼」, 「想要自己的所作所為被全世界永遠記得……」 是什麼讓潛在的邪念升級成暴力的罪行? 又有什麼辦法能避免我們成為這些暴行的犧牲者?
Thumbnail
來自人性陰暗深淵的聲音,隨時在我們身邊耳語── 「想要有能力控制一切」、 「想要受人敬畏恐懼」, 「想要自己的所作所為被全世界永遠記得……」 是什麼讓潛在的邪念升級成暴力的罪行? 又有什麼辦法能避免我們成為這些暴行的犧牲者?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部繼2002年紀錄片《科倫拜校園事件》後,再次以美國校園槍擊事件為主題,並於2020年在第77屆威尼斯影展裡,作為非競賽片放映的《校園大逃殺》(Run Hide Fight)。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部繼2002年紀錄片《科倫拜校園事件》後,再次以美國校園槍擊事件為主題,並於2020年在第77屆威尼斯影展裡,作為非競賽片放映的《校園大逃殺》(Run Hide Fight)。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