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文館轉譯團】許雅婷:當年,大河小說《浪淘沙》如何發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東方白長篇小說《浪淘沙》,描述臺灣第一代女醫師蔡阿信的傳奇故事。原本預估三年內就能完成的作品,卻花了十年才停筆,在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藏品/東方白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東方白長篇小說《浪淘沙》,描述臺灣第一代女醫師蔡阿信的傳奇故事。原本預估三年內就能完成的作品,卻花了十年才停筆,在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藏品/東方白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與大河人生的相遇】

1979年,作家東方白的訪談對象問起以她為原型的小說,要多久才會寫完?東方白參考以往寫作的時間評估了一下,最後回答:三年。
「三年?」年事已高的她驚呼,「我早就死翹翹ㄚ!」
他們誰都沒想到,真正完稿已是十年後。

時間拉回1979年初,加拿大愛德蒙頓的一次聚會當中,東方白聽人說起一位「蔡阿信」醫師曲折的經歷,她在女性教育不受重視的時代裡勇敢求學,隻身到日本受訓,成為臺灣第一位女醫生,後來因故離開臺灣,落腳在加拿大生活。此時,距離東方白完成上一部長篇作品,已經有二、三年時間了,在那之後,他只有產出一些短篇小說,此刻聽說了蔡阿信醫師的精彩人生,不禁又開始對創作長篇作品躍躍欲試起來。之後東方白拿到了蔡阿信的自傳,閱畢更是下定決心,要將蔡阿信的故事寫成小說。

於是透過一番牽線,東方白開始和住在溫哥華的「A. S. Gibson」女士聯絡,希望能向她請教這位臺灣女醫師的人生經歷,畢竟如果要找和蔡阿信認識時間最久、相處時間最長,也最了解蔡阿信的人,那麼Gibson女士正是不二人選。全世界再也沒有其他人能比Gibson女士還要熟知「蔡阿信」的過往了。

故事從東方白聽聞傳奇醫師「蔡阿信」的事蹟後開始,在閱畢了蔡阿信自傳後,決心為其撰寫小說。(藏品/東方白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故事從東方白聽聞傳奇醫師「蔡阿信」的事蹟後開始,在閱畢了蔡阿信自傳後,決心為其撰寫小說。(藏品/東方白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Gibson女士欣然答應了東方白的寫作計畫,並希望能見一見作家本人。原本東方白去信希望暑假時過去叨擾,向Gibson女士詢問蔡阿信自傳中事件的細節,不過Gibson女士卻回信勸東方白不要犧牲和家人相處的寶貴時光,並提議不如由她在復活節假期過去愛德蒙頓拜訪,信中並把來回程的時間、航班號碼、住宿地點等資訊都詳詳細細規劃好了,還附上一張支票,請東方白代為訂房。這封信展現了Gibson女士的體貼周全,也因此在東方白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不過,這個復活節之約後因Gibson女士身體不適未能成行。後幾經信件和電話往返,到了年中,終於敲定由東方白親自跑一趟溫哥華,讓Gibson女士「面試」。

東方白過去拜訪前信心滿滿,他對訪談工作並不陌生,早就練就了厲害的速記本領,只要一支筆加上一本筆記本,就能詳細紀錄談話內容。想不到當他抵達Gibson女士的住所時,Gibson女士早一步超前部署,她自己準備好錄音機,錄音帶也堆好一疊在桌上——「好像我有備而去,她有備而來。」東方白事後在訪談中回想,Gibson女士就像早先在信裡面提前把行程安排妥當一樣,「自己知道要做什麼事,一切她都控制自如。」

Gibson女士俐落的進退應對,在在都讓東方白抱有良好印象。Gibson女士行事敏捷,給人感覺像只有五十歲,看不出來實際已經八十多歲了,記憶力也非常強健,說起過去的事條理清晰,令東方白大感佩服。訪談三天結束後,東方白帶著好幾捲錄音帶滿載而歸,而就在臨走前,Gibson女士還塞給他一個信封,囑咐他回家再看,等他回家一打開,赫然是一百五十元加幣——那是Gibson女士補貼給他的旅費。盛情難卻,東方白於是把那些錢全都拿去買了參考用書。

1980年3月,小說落筆前,東方白一時不知道該把作品取作什麼名字,只得暫名「XYZ」,又花上好一段時間來苦思書名。儘管小說最初是因蔡阿信的故事而起,但在這時,寫作計畫已經擴大,變成一部描寫三位主角、三個家族的流轉,展現臺灣人幾代人所歷滄桑的大河小說。其中蔡阿信醫師的人生,一一化成了小說人物「丘雅信」的經歷,而這部小說——後來命名為《浪淘沙》的三部曲,最終完稿時字數直逼一百五十萬字。

《浪淘沙》手稿節錄。(藏品/東方白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浪淘沙》手稿節錄。(藏品/東方白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浪淘沙》的寫作歷程其實並不算順遂,雖然東方白只花了幾個月就完成了第一部〈浪〉,但後面的篇章卻寫得掙扎。東方白全心全意栽入了浪淘沙創作,心理壓力巨大而積勞成疾,除此之外,他還受背痛和抑鬱所苦,期間更經歷父喪,後期一度停筆,悲觀地認為自己無法完成作品了。所幸,東方白堅持到了最後,只是原來對Gibson女士說三年完成,寫下句點時卻已到了1989年底,作品完成,竟然花上了十年光陰。

於甫落筆時,預估三年能寫完的小說,最後竟花費了十年光陰,於1990年定稿。(藏品/東方白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於甫落筆時,預估三年能寫完的小說,最後竟花費了十年光陰,於1990年定稿。(藏品/東方白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而原先說三年後恐怕就要死翹翹的Gibson女士,其實並不如自己所以為那樣命不久矣,她一直活到了十年後,作品完稿時仍健在,可惜依舊無緣見到小說付梓。1990年,《浪淘沙》正在進行修訂校對,只差一步就要付印,東方白卻接到了訃文:Gibson女士在3月離開人世了。無法把書交到Gibson女士手上,東方白扼腕非常,但也只能告訴自己:好在他及時聽了她的故事並寫成小說,傳予後世,如此一來也不算是錯過時機了!

東方白歷經十年、嘔心瀝血之作《浪淘沙》總籍共四部曲,全書共1654頁。(藏品/東方白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東方白歷經十年、嘔心瀝血之作《浪淘沙》總籍共四部曲,全書共1654頁。(藏品/東方白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2005年,改編自東方白小說的同名連續劇《浪淘沙》在民視播出,劇情聚焦在蔡阿信的化身丘雅信身上,三十集的時間裡,觀眾彷彿跟著女主角成長、求學、在海外漂泊,歷盡千辛萬苦回到臺灣,又被迫離開。縱然小說、戲劇總有創作成份,許多人仍是藉由這些作品,得知了蔡阿信醫師不凡的一生。

其中有件事,小說如此寫,連續劇這樣演,實際上也是蔡阿信醫師的實際經歷——

二二八事件那陣子,蔡阿信為了避禍,和英裔加籍的牧師舊識Gibson先生結婚,成了「A-sin Sena Gibson」。

之後Gibson牧師返回了加拿大,蔡阿信則留在臺灣開業,想不到不過幾年,中華民國與英國斷交,受政治情勢所迫,因婚姻關係而變成外國籍的蔡阿信只能變賣了房產,離開臺灣,落腳加拿大生活,直至終老。

「㑲是列台灣出世的,列台灣大漢的,偏偏仔台灣𣍐使住,著給人趕來加拿大。」——《浪淘沙》末尾,東方白藉丘雅信之口說了這樣的對白,這大概是有幸在蔡阿信生前記下她故事的東方白,替蔡阿信抱的一句不平,回應他在初次聽說蔡阿信際遇的那一天,於日記記下的最初感嘆:「她一生的意義便是無辜!」

★作家小傳

東方白(1938—),本名林文德,台北人,加拿大薩克其萬大學工程系博士,曾任加拿大亞伯達省水文工程師,現居多倫多。東方白自高中起就開始創作,多年來筆耕不輟,作品包含小說及散文,代表作《臨死的基督徒》、《露意湖》、《浪淘沙》,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等。

★自我介紹

許雅婷,1991年生,臺大園藝系研究所畢業,現為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之一,平常用青悠這個名字走跳。《唯妖論》、《尋妖誌》、《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的共同作者之一,曾獲時報文學獎小品文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文館/轉譯研發團的沙龍
414會員
165內容數
2024/09/27
你的高中時期參加的是什麼社團呢,是揮散汗水的運動性社團,還是熱情活動的康樂性社團,或者學有專精的學術型社團? 無論參與什麼性質,社團活動必定是青春回憶重要的一頁。但你知道嗎?遠在日治時期時台灣的高中,就有豐富的社團活動。其中很特別的是有考古社團——「博物研究會」……
Thumbnail
2024/09/27
你的高中時期參加的是什麼社團呢,是揮散汗水的運動性社團,還是熱情活動的康樂性社團,或者學有專精的學術型社團? 無論參與什麼性質,社團活動必定是青春回憶重要的一頁。但你知道嗎?遠在日治時期時台灣的高中,就有豐富的社團活動。其中很特別的是有考古社團——「博物研究會」……
Thumbnail
2024/09/13
1960年代的知識分子是什麼樣子呢?劉大任(在此我們先暫不稱他為作家)在小說《浮游群落》之中,描摹了一群有志青年的模樣,他們滿懷理想,渴望改變社會,卻也同時提心吊膽,深怕一不小心就身陷囹圄。 因為他們最青春活躍的時候,正是白色恐怖仍烏雲罩頂的年代。
Thumbnail
2024/09/13
1960年代的知識分子是什麼樣子呢?劉大任(在此我們先暫不稱他為作家)在小說《浮游群落》之中,描摹了一群有志青年的模樣,他們滿懷理想,渴望改變社會,卻也同時提心吊膽,深怕一不小心就身陷囹圄。 因為他們最青春活躍的時候,正是白色恐怖仍烏雲罩頂的年代。
Thumbnail
2024/08/27
【派克是一同奮鬥的好夥伴】 王育德年僅25歲時便流亡日本,用美國的派克51鋼筆替臺灣戰鬥。這名臺語專家與臺獨運動者究竟寫了些什麼?
Thumbnail
2024/08/27
【派克是一同奮鬥的好夥伴】 王育德年僅25歲時便流亡日本,用美國的派克51鋼筆替臺灣戰鬥。這名臺語專家與臺獨運動者究竟寫了些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與大河人生的相遇】 1979年,作家東方白的訪談對象問起以她為原型的小說,要多久才會寫完?東方白參考以往寫作的時間評估了一下,最後回答:三年。 「三年?」年事已高的她驚呼,「我早就死翹翹ㄚ!」 他們誰都沒想到,真正完稿已是十年後。
Thumbnail
【與大河人生的相遇】 1979年,作家東方白的訪談對象問起以她為原型的小說,要多久才會寫完?東方白參考以往寫作的時間評估了一下,最後回答:三年。 「三年?」年事已高的她驚呼,「我早就死翹翹ㄚ!」 他們誰都沒想到,真正完稿已是十年後。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詩人張冬芳逃亡日記》是張冬芳在1950年白色恐怖期間所留下的日記。 張冬芳在日治時期後期(1937-1945)登上詩壇,是日治時期重要的文學雜誌《台灣文學》成員之一,卻在1950年後不再提筆。他唯一留下的這本日記,是我們記憶起這位豐原少年的開始。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詩人張冬芳逃亡日記》是張冬芳在1950年白色恐怖期間所留下的日記。 張冬芳在日治時期後期(1937-1945)登上詩壇,是日治時期重要的文學雜誌《台灣文學》成員之一,卻在1950年後不再提筆。他唯一留下的這本日記,是我們記憶起這位豐原少年的開始。
Thumbnail
一、歷史素材小說翹楚 二、為親近土地而受難的歷史 由於巨幅大河小說內容的深邃以及形式的厚重,成之不易,一般寫作者不敢輕言嘗試,至21世紀之前,台灣的大河小說寥寥可數,較重要的僅有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東方白《浪淘沙》等。 三、劉阿漢和燈妹角色突出 四、追尋台灣本土的根 五、未超越史實的囿限
Thumbnail
一、歷史素材小說翹楚 二、為親近土地而受難的歷史 由於巨幅大河小說內容的深邃以及形式的厚重,成之不易,一般寫作者不敢輕言嘗試,至21世紀之前,台灣的大河小說寥寥可數,較重要的僅有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東方白《浪淘沙》等。 三、劉阿漢和燈妹角色突出 四、追尋台灣本土的根 五、未超越史實的囿限
Thumbnail
1942 年,辜顏碧霞自費印刷自己的小說,書名叫《流》。​但是小說還沒放上架讓讀者看見,就已經被夫家全數買下收回。​直到 1999 年《流》才被讀者看見,不過是翻譯成中文的版本(原版是日文)。​辜顏碧霞的「辜」是她的冠夫姓,也就是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鹿港辜家。
Thumbnail
1942 年,辜顏碧霞自費印刷自己的小說,書名叫《流》。​但是小說還沒放上架讓讀者看見,就已經被夫家全數買下收回。​直到 1999 年《流》才被讀者看見,不過是翻譯成中文的版本(原版是日文)。​辜顏碧霞的「辜」是她的冠夫姓,也就是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鹿港辜家。
Thumbnail
擅長以魔幻寫實手法織譜民間傳奇的小說家甘耀明,在2010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喪禮上的故事》後,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力作《邦查女孩》。
Thumbnail
擅長以魔幻寫實手法織譜民間傳奇的小說家甘耀明,在2010年出版短篇小說集《喪禮上的故事》後,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力作《邦查女孩》。
Thumbnail
(一)臺灣女性之原型 人物是小說的生命,人物塑造成功的話,即使讀者對故事情節已經記憶不清,但書中那些以鮮明色彩與獨特個性打動、感染讀者的小說人物,卻依然活躍在我們的腦海中。是以趙滋蕃說:「如何寫『活』人物,原是小說家筆下見高低的關鍵。」(註1)東方白以臺灣歷史為證,以臺灣鄉土為懷,「映現外在勢力(浪
Thumbnail
(一)臺灣女性之原型 人物是小說的生命,人物塑造成功的話,即使讀者對故事情節已經記憶不清,但書中那些以鮮明色彩與獨特個性打動、感染讀者的小說人物,卻依然活躍在我們的腦海中。是以趙滋蕃說:「如何寫『活』人物,原是小說家筆下見高低的關鍵。」(註1)東方白以臺灣歷史為證,以臺灣鄉土為懷,「映現外在勢力(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