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臺灣歷史際遇的奇女子|談《浪淘沙》丘雅信之人物塑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一)臺灣女性之原型
人物是小說的生命,人物塑造成功的話,即使讀者對故事情節已經記憶不清,但書中那些以鮮明色彩與獨特個性打動、感染讀者的小說人物,卻依然活躍在我們的腦海中。是以趙滋蕃說:「如何寫『活』人物,原是小說家筆下見高低的關鍵。」(註1)東方白以臺灣歷史為證,以臺灣鄉土為懷,「映現外在勢力(浪)不斷「淘」洗臺灣人民(沙)的歷史風貌,呈顯臺灣人民於時代巨輪運轉下不屈不撓的精神與意志,還有,永恆追尋的愛與光明」(註2)的大河小說《浪淘沙》,書中以福佬丘雅信、客家人江東蘭、臺灣的福州人周明德等三個家族的三代歷史做縱線,以三代的交往做橫線,背景的地域包括臺灣、日本、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美國、加拿大,小說由臺北縣「澳底」開始,以三家於數十年後又回到澳底重遊舊地做結束,事隔半個多世紀,物舊人非,感慨萬千。丘雅信、江東蘭、周明德等三個主要角色都具代表性,也令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臺灣第一個留日女醫生丘雅信,東方白對其著墨較江東蘭、周明德為多,人物塑造頗為成功,李喬推崇說:「將臺灣女性之原型寫出來。其一生頗有象徵意味,象徵臺灣人在這樣困苦的環境如何存在。」(註3)茲就丘雅信之人物塑造,進一步探析之。
(二)歷史因素造成坎坷命運
丘雅信出生於臺灣割讓日本的隔年,在臺北萬華長大,淡水女學第一屆畢業,第一個到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深造,學成返臺第一個開設婦產醫院,第一個創立助產學校。丈夫彭英也留日,早稻田大學法律系畢業,跟江東蘭同校,和丘雅信結婚後,因反日而逃到中國大陸,未再返臺,丘雅信於是遭「特高」監視,醫院和助產學校都面臨關閉,只好安排兒女至日本,自己則好不容易才來到美國、加拿大唸醫學。不料珍珠港事變爆發,使她回不了臺灣,還被當成日本人,飽受種族歧視之苦。俟二次大戰結束,溫哥華的中國領事認為她身分特殊,仍不能算是中國人,拒發護照給她。直至丘雅信覓得保證人,方輾轉由美國返抵臺灣,然此時丈夫彭英已病逝中國大陸。豈料不久遇上二二八事件,她因曾去「文化協會」演講,有安全上的顧慮,怕被國民政府騷擾,就接受了友人建議,形式上嫁給溫哥華的牧師吉卜生,改入英國籍,以求自保。後來國際局勢逆轉,英國承認中共,她被指為大英屬民,慘遭國民政府當局驅逐出境,只好移民加拿大,投靠吉卜生,終其一生。由於歷史因素加諸自身而造成坎坷命運的丘雅信,可謂悲情臺灣人的典型代表,也是臺灣女性的一則傳奇。
(三)膽小愛哭又冷靜堅強
丘雅信以前膽小、愛哭,從「大稻埕公學校」畢業,到「淡水女學」讀書,因女學規定一律住校,正式上課那天夜裡,初次離家的女學生不免想起家人而在黑暗中哭泣,過了一陣子,哭聲漸漸消歇,唯獨雅信仍繼續抽泣暗哭。雅信平時膽小,聽鬼故事就會嚇得全身發抖。因為她年紀輕又膽小,同學們都叫她「細皮的」。雖然如此,丘雅信卻又十分勇敢,具有超乎常人的膽識。父親林之乾病逝後,母親為維持生活,一度將雅信割愛送給大龍峒長老教會的高牧師,雅信竟一再獨自由大龍峒逃跑回萬華。住萬華時,日本巡佐「菊池」喜歡巧慧可愛的雅信,當鄰居被抓到派出所,其親人拜託雅信去說情,菊池未允,小雅信會繼續在派出所站著不走,直到菊池答應放人,雅信才罷休。以後每每有小販或百姓被抓進派出所,拜託雅信出面幫忙,而且都能成功,使她贏得「小救主」的封號,大家一談起她,便說:「不會輸加天公借膽!」(註4)當她自「淡水女學」畢業,母親許秀英不放心,堅決不准女兒獨自去日本讀書,但眾人愈反對,反而愈激起她的決心,暗暗對自己說:「好!您加我看!我死也欲讀到畢業給您看!」(註5)雅信果然赴日留學,完成學業,成為臺灣第一個留日歸國的女醫生。這膽小愛哭又具過人膽識的個性塑造,可謂為對立面的和諧統一。
長大成人,丘雅信即使是弱女子,但其臨事的鎮定與膽識卻令男人自嘆不如。比如雅信自日本學成歸國,被臺北醫院分派到臺中附近的「屯仔腳」醫療所服務,由於當地醫院的生意受到影響,就找流氓來醫療所鬧事,某日流氓又來找麻煩,醫療所的三位男醫師都從後門跑了,只剩下一位張醫師跟那些流氓理論,剛從產房出來,雙手仍然戴著沾血的橡皮手套的丘雅信,毫無所懼地向身刺青龍的流氓說明,醫療所的病人多係沒錢繳納醫藥費的窮人,至於「搶生意」,根本是無稽之談。流氓對女醫生本已尊敬三分,再經雅信開導,終於明白自己被當地的臭腳醫生所矇騙,反而承諾要義務保護醫療所。
又,雅信結束加拿大「石落坑集中營」的醫生工作,但因戰爭關係,未能返臺,暫時在溫哥華開業行醫,不料被有心人士以其資格不符規定,檢舉她非法執業,向法院提出控訴。儘管雅信據理力爭,答辯道:「你們加拿大法律真是奇怪,一時這樣,一時那樣,需要我的時候就說我有資格當醫生,不需要我的時候就說我沒有資格當醫生。」(註6)最終法官判決:原告部分,控訴撤銷;被告部分,一、罰款一百元;二、從今以後不得再掛牌開業。一般被告照理都會立刻在同意書上簽字,早早結案了事,然而雅信自認沒錯,勇敢地說:「如果我在醫務上做錯了事,我甘願接受處罰。現在我既有『醫師公會』的推荐信,又有『公共衛生局』的許可,我根本不算犯法,所以我拒絕罰款,而且決定以後繼續開業,我兩樣都不簽!」(註7)她拒簽同意書,情願坐牢也不肯低頭認罪,結果引起當地居民廣大的同情與支持。在輿論壓力之下,法官只好改判無罪,釋放雅信,並且准予繼續開業。這不但透露雅信超乎尋常的冷靜與膽識,同時也充分顯示其個性之堅強不屈,令人衷心佩服。
(四)聰明、機智、專業、好學的女性
丘雅信的聰明、機智,以及專業、好學,在臺灣女性角色中是難得一見的。雅信六歲學漢文,記性很好,一個月就會背誦《三字經》,不到一年即把《幼學瓊林》、《指南尺牘》、《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一一讀完。她天資聰慧,學英文十分伶俐,是「淡水女學」校長金姑娘最得意的英文課學生,因此畢了業,獲金姑娘推薦到日本學醫。後來,丘雅信離臺至哈佛大學醫學院進修,轉往多倫多找時遭日本殖民政府趕回祖國的金姑娘,她因人地生疏,搭錯了火車,無法依時抵達尼加拉瀑布車站,丘雅信靈機一動,由另一個小站,請該站打電報給尼加拉瀑布車站站長,拜託他在廣播機上廣播,叫金姑娘晚些再來。能想得出這樣的好辦法,其機智由此可知。
醫學專業更是丘雅信的一大特色。她是臺灣第一個留日女醫生,學成返國在醫院服務一段時間後,不但自己開設「清信醫院」,還附設產婆學校,培養助產人才,頗有遠見。她醫術高明,最拿手的就是開刀,經她開刀的婦女數以千計,總之深受臺灣、日本、加拿大病患的歡迎。連加拿大「聖文生醫院」的史鐵兒醫生背上的瘤也是丘雅信開刀摘除的,事後縫合亦十分仔細妥貼,讓史鐵兒醫生沒感到一點痛苦,令她在醫生同儕之間得到更高的尊敬。不過,丘雅信醫術、知識之所以不斷地更上層樓,乃因好學不倦、勤於進修所致。就讀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時,雅信一度因病返臺休養,她乃利用時間到「臺北醫專」旁聽;在飽受日本特務嚴格監視,不得不離開臺灣時,她申請至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進修;當她困在溫哥華,整日無事可做,她便去「綜合醫院」,請求進開刀房,一方面看人開刀以打發時間,一方面觀摩學習以便日後可用;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舊金山船員罷工,雅信一時無法返國,就利用空檔到「瓊斯霍普金診所」報名參加短期醫學課程。連她退休了,也沒閒著,白天她依然去各醫院看人手術,晚上則報名補習班,學插花、園藝、烹飪、裁縫、攝影……等等,無疑是「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典範。
(五)宗教情懷與人道精神的實踐
書中,東方白刻劃丘雅信悲天憫人、行醫濟世的慈愛天性,最是不遺餘力。丘雅信的生父林之乾在臺北萬華主持教會,母親許秀英也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丘雅信從小就在宗教氣氛濃厚的家庭中長大,中學讀的淡水女學,以及到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深造之前所讀的預科「聖瑪格麗特女學」,都是教會學校,耳濡目染之下,丘雅信自是深具宗教意識。她在東京「聖瑪格麗特女學」唸大學預科時,女學校長德姑娘說,人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帶她們實地去看東京的貧民窟,請她們觀賞法國雨果著名小說《悲慘世界》改編的電影;讀大學時,丘雅信參加「世界主日學大會」的服務工作,東方白以整整十頁的篇幅來凸顯西方宗教的無私精神,(註8)激發其普濟大眾的決心,體認到:「人道」是全然的關心,是沒有分別的愛。此後,無論她在臺灣或是其他地方,不管是臺灣人、大陸人、日本人、美國人、加拿大人……,都是她虔誠奉獻的對象。這種宗教情懷,化為丘雅信的悲天憫人,可說是貫穿全書的精神主軸,不斷地洗滌讀者的心靈。丘雅信開設「清信醫院」,生產的收費端視病人的家庭經濟狀況而定,赤貧者則一文不收,甚至有位農婦剖腹生產,在病房住了一個禮拜,其夫與七、八個孩子便在病房外的走廊上住了一個多禮拜。出院時,他們未付一分錢,丘雅信非但不以為意,反而贈送他們嬰兒用品,結果三個月後,這對夫婦抱著白皙健康的嬰兒,帶來許多農產品向丘雅信道謝,這是多麼溫馨的一幕!
在東京上野公園,有位五、六十歲的男子「羊癲癇」發作,正為赴美留學的結匯問題而苦惱的丘雅信適巧遇見,立即施以急救,原來此人乃山形縣中學校長,正是大藏大臣的小學同窗,透過這層關係,丘雅信才換得美金匯票,順利成行,真是好心有好報。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丘雅信去美國、加拿大唸醫學,返臺時,途經溫哥華,於「西點長老教堂」參加星期日禮拜,以及在顏家參加「家庭聖誕禮拜」,加上多年後,英國丈夫吉卜生牧師的「追悼會」,東方白以近三十頁的篇幅,鉅細靡遺地細寫宗教儀式、經文講解、聖歌謠曲……等等,充分將宗教氣氛烘托出來,讓讀者身歷其境。尤其,西點長老教堂牧師於獲悉日本偷襲珍珠港,美日正式宣戰後,所說的一段祈禱文最是令人動容:「噢,天父,請用你的慈悲看待我們並寬恕我們,我們並不值得你的祝福與保佑,因為我們並不依你的教訓去愛我們的鄰人,去愛我們的仇敵,我們只循著我們的自私與貪婪,從事無窮無盡的搏鬥與戰爭。噢,崇高而全知的上帝,願你賜給所有統治者智慧,以了解戰爭的無益與殘酷,讓他們明白和平才是他們百姓之福。」(註9)這種種宗教情懷,化為丘雅信的悲天憫人,可說是貫穿全書的精神主軸,不斷地洗滌讀者的心靈,提昇哲學的境界。
珍珠港事變後,一度怕被誣為日本間諜,乃至溫哥華郵局替加國安全局檢查日文信件,其中有些愚直的日本人把錢直接放在信封裡郵寄,依規定應予沒收,但雅信念及這都是他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於心不忍,所以每每在信末用日文偷偷附上一筆:「請通知對方,錢不能夾在信中,會被沒收,此次特別通容,下不為例。」(註10)接著,丘雅信至加拿大專門囚禁日本人的「石落坑集中營」任駐營醫生,她的醫術好,助產佳,還教大家如何保健,讓日本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她尚且去女澡堂跟日本婦女一起洗澡,更使集中營的日本人愛她如母,敬她如神。透過這一幕幕,丘雅信無私的人道形象,可謂栩栩如生。
雖然二次大戰後,溫哥華的中國領事認為身分「複雜」的她仍不能算是中國人,百般刁難,拒發護照給她,使她遲遲無法返臺;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她也曾遭大陸兵搶奪手提包,但她並不因此對外省人存有成見。回到清信醫院,當另一位被臺灣學生追殺的大陸兵向她求救,她毫不考慮地為他掩護,救了他一命。丘雅信嫁給牧師吉卜生,至加拿大投奔他,幾年後,吉卜生得了骨癌,雅信整日服侍,自始至終都未改一向恩愛體貼的態度,直到吉卜生辭世。
丘雅信的仁愛襟懷,確是不問性別、年齡、種族、地域、國籍的。東方白透過丘雅信這個角色,明白傳達了他「人道」的信念。
(六)政治無可避免影響了一生
自小,雅信的母親許秀英就不斷告誡她,千萬不要去沾上政治,雅信也一直聽從母親的話,偏偏她越是想躲開政治,政治越是找上她,她命運坎坷的一生,正是政治這隻看不見的手所造成的,彷彿老天對她生命所開的玩笑。
母親許秀英的公公林雅堂於台灣割讓日本時,曾出錢給佃戶買武器對抗來臺接收的日本軍隊,使自己惹禍上身,險些被日軍槍斃,所以此後林家以此為誡,不再涉入政治。當雅信赴日留學,母親許秀英諄諄告誡:「你若不愛給老母煩惱,上好不通去跟人插政治,千萬不通去反對官廳……」(註11)其實這也是臺灣許多老百姓的心態。留學生聚會,話題一定離不開政治,這時雅信就會想起母親的提醒,找藉口離開。然而,雅信氣喘病的主治醫師詹渭水正是知名的民主鬥士,她學成歸國後即經詹渭水居間作媒,嫁給同樣留日的彭英,彭英與詹渭水走得很近,介入政治甚深,成為日本殖民政府的眼中釘,受到嚴厲監視。稍後,局勢險惡,彭英逃亡中國大陸,這連帶也影響到雅信的生活以及醫院的經營。醫院與助產士學校被迫關閉,雅信申請去美國哈佛大學進修,不料因救助曾任第一次世界大戰炸彈投手的英國牧師而遭誣為「通敵」,以致出國護照被沒收,經過幾番周折才得以成行。
戰後,由於身分認同問題,雅信好不容易回到故鄉台灣,「文化協會」邀她演講,雅信以自己不懂政治為由婉拒不成,乃訂了與政治無關的「美國醫學的進步」為題目,勉強交代。俟二二八事件爆發,「文化協會」的人死的死,失蹤的失蹤,雅信因與「文化協會」的朋友相識,又曾替「文化協會」演講,為了自保,於是嫁給先前認識的牧師吉卜生,改入英國籍。偏偏後來英國承認中共,由於她是大英屬民,乃遭逐出台灣,移民加拿大。丘雅信自始至終,雖對政治避之唯恐不及,政治卻陰魂不散,無可避免地影響她的一生,造成她坎坷的命運,難怪丘雅信臨老與好友回到台灣,會深深感嘆自己的一生:「不愛插政治,但是政治偏偏仔愈來插你,插你一生!」 (註12)讀來豈不感慨萬千!
(七)愛情與婚姻的不幸
一般而言,「浪漫的愛情」與「幸福美滿的婚姻」是女性生命中最重要的追求。反觀學業、事業有成的丘雅信,在愛情與婚姻方面卻都令人同情。
留日時,就讀「早稻田大學」電機系的林仲秋心儀丘雅信,曾託同校法律系的彭英代為向雅信表達正式交往的意思,雅信並不討厭他,但她以林仲秋與其生父「林之乾」同姓,堅持同姓不聯婚,即使林仲秋親訪,她亦嚴正拒絕了男女間的交往,只答應以「兄妹」相稱。返臺後,林仲秋的婚姻生活並不美滿,悶悶不樂,對雅信仍念念不忘,在雅信獲知其病重而前去探視之後一個月,憂鬱的林仲秋就病逝了。
後來由於名醫詹渭水居中牽線,帶彭英去見丘母許秀英,雅信未動感情,許秀英卻已開始喜歡彭英這女婿了。兩人在四周親友催促下,很快就訂婚、結婚。這其間沒有所謂的「談情說愛」,可以說是為結婚而結婚,東方白並未進一步去敘寫。而且全書看來,有關情慾的描寫都集中於另一主角江東蘭的身上,丘雅信則無,彷彿丘雅信完全沒有「情慾」似的,並不合乎情理。婚後,於清信醫院開業前,彭英和雅信曾同往中國大陸旅行,這應是僅有的一段美好婚姻時光。醫院開業後,雅信主持醫事,彭英協助管理院務,育有一對子女。但好景不常,彭英因積極參與民主運動,受日本政府監視,又受友人刺激,認為男人不該靠妻子,應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事業,於是彼此漸生閒隙,彭英乃耽溺於吃喝玩樂,夫妻生活有名無實矣。等到「特高」監視益嚴,彭英索性拋妻棄子逃往大陸。彭英去到大陸,另有外遇,雅信獲知彭英在北京病重落魄,趕往照顧料理一切,當彭英病情穩定了,他一方面向雅信表示感謝,一方面卻明告雅信返臺後要另找適當對象改嫁,怎不教雅信傷心!此次分手,直到彭英去世,兩人未再見面。這樣子的婚姻生活,令人感慨!
雅信的再婚,本也不是出於「愛」。她的第二任丈夫吉卜生牧師比她足足大十五歲,原是她在溫哥華打執業官司時認識的朋友,雅信當時是把他當作父執輩來看待。二二八事件後,吉卜生來臺看雅信,為了自保,兩人乃有形式上的婚姻關係。直到雅信遭國民政府驅逐出境,才不得不投靠遠在加拿大的吉卜生,自此成了真正的夫妻。這時,吉卜生因家庭變故,已身無恆產矣。二人同是淪落天涯,清苦的過了三年,第四年起吉卜生開始生病,端賴雅信照料,直到去世。所以雅信的第二次婚姻,確是樂少苦多。
比起平凡的女人,丘雅信有著非常不平凡的一生,但她的理性絕對多於感性,使她在愛情與婚姻方面的際遇遠遠不及一般女子,是以丘雅信回顧人生,不免感嘆:「苦已經吃真夠額ㄚ,沒想欲復再重吃一遍。」(註13)
(八)深具歷史象徵意義
東方白筆下的丘雅信,充分顯現人物性格塑造的豐富性,她膽小愛哭又別具過人膽識,是聰明、機智、專業、好學的女性,充滿人道關懷的理念且力行實踐,這樣的臺灣奇女子,無所不在的政治卻影響她的一生,無可抗拒的歷史則造成她命運的坎坷。雖然學業、事業有成,但她沒有浪漫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尤其歷史演變所帶來的身分認同問題,造成心理衝突,一再困擾著她。她出生在日據時代的臺灣,國籍是日本,但身上流的是華人的血液;於日本人眼中,被視為非屬內地的、次一等的本島人;來到中國大陸,則變成不屬於中國的日籍臺灣人;為逃避日本政府的壓迫,到了美洲,又一律被看作侵略他國的日本人;日本戰敗投降,因曾擔任日本人集中營的醫生而遭拒發中國護照;臺灣光復不久,二二八事件爆發,為求安全而入英國籍,與英斷交後,竟又遭國民政府驅逐出境,欲做臺灣人而不可得,乃於異地終其一生。丘雅信坎坷、不幸的一生,適足以凸顯臺灣人的悲哀命運,丘雅信確是臺灣小說中深具歷史象徵意義的角色,令人尋思;《浪淘沙》也因丘雅信的人物塑造而可以不朽矣。
綜觀之,東方白對於丘雅信的人物塑造,完全以客觀、外在行為之描寫為重點,經由人物面對衝突的反應及處理,呈現對人物性格的勾繪,其創作手法之用心顯而易見。然由於並未進入小說人物之內在世界,難免予人意猶未盡與美中不足之感,若能進一步描寫丘雅信內心的想法,則人物之塑造必定會更加「圓形」、立體,更讓人信服吧!(註14)

【附註】

1.趙滋蕃《文學原理》(臺北:東大,1988年3月初版)第一部卷四第二章「談人物刻畫」,頁243。
2.見東方白《浪淘沙》(臺北:前衛,1990年10月臺灣初版)封底書介。
3.見〈《浪淘沙》文學座談會記要〉,《臺灣文藝》第123期(1991年2月),頁9。
4.《浪淘沙》頁149。
5.《浪淘沙》頁422。
6.《浪淘沙》頁1786。
7.《浪淘沙》頁1787。
8.《浪淘沙》頁558-568。
9. 見《浪淘沙》頁1132。
10.《浪淘沙》頁1198。「通容」應為「通融」之誤。
11.《浪淘沙》頁558-568。
12.《浪淘沙》頁1995。
13.《浪淘沙》頁2033。
14. 佛斯特將小說人物分成「圓形」與「扁平」的兩種,謂:「要檢驗一個圓形人物,只要看看他是否能以令人信服的方式給人以新奇之感。如果他無法給人新奇感,他就是扁平人物;如果他無法令人信服,他只是扁平人物偽裝的圓形人物。圓形人物的生命深不可測──他活在書本的字裏行間。」見佛斯特《小說面面觀》(李文彬譯,臺北:志文,1973年9月初版),頁104。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5會員
1.3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星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目前臺灣作家中,深具本土意識、歷史感而又著作豐富,不論在精神內涵或藝術表現上,成就皆大有可觀者,小說家東方白是其一。東方白本名林文德,1938年生於臺北大稻埕,雖非文科出身,但熱愛寫作,自大學時代起即陸續有小說、散文發表。
以大河小說《浪淘沙》享譽文壇的旅加作家東方白,偕愛妻CC鄭瓊瓊返臺,參加前衛出版社為他舉辦的《魂轎》與《小乖的世界》新書發表會。2002年11月3日上午,至東方白姪女位於中和市秀朗路三段的住處拜訪,與東方白夫婦相談甚歡,達三個小時之久,卻感覺彷如才剛起個話頭。
當我正襟危坐,翻閱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創作的十年日記,直至看到1989年10月22日《浪淘沙》終於完成時,那代表著十年間「嘔心瀝血」的十個大大的「!」,我彷彿也走完一趟東方白的文學苦旅,有著死去卻又活了過來的輕鬆感。 古今中外,作家出版日記並不稀罕,但關於一部小說的創作日記則絕無僅有。
《「浪淘沙」之誕生》,這本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的創作十年日記,有如流水帳,且沒有絲毫浪漫情懷,一般讀者大概不太可能有興趣去看。不過,其主要價值,在於提供了第一手的、最真實的作家生活資料,大有助於《浪淘沙》的文學研究,省去了研究者找尋資料的麻煩。
小說家東方白繼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李喬《寒夜三部曲》之後,完成台灣文學史劃時代的作品《浪淘沙》,形成台灣文學大河小說的傳統,也奠定了東方白在台灣文壇的重要地位。由創作歷程來看,毅力驚人的東方白可以說是「大器晚成」型的小說家。
目前臺灣作家中,深具本土意識、歷史感而又著作豐富,不論在精神內涵或藝術表現上,成就皆大有可觀者,小說家東方白是其一。東方白本名林文德,1938年生於臺北大稻埕,雖非文科出身,但熱愛寫作,自大學時代起即陸續有小說、散文發表。
以大河小說《浪淘沙》享譽文壇的旅加作家東方白,偕愛妻CC鄭瓊瓊返臺,參加前衛出版社為他舉辦的《魂轎》與《小乖的世界》新書發表會。2002年11月3日上午,至東方白姪女位於中和市秀朗路三段的住處拜訪,與東方白夫婦相談甚歡,達三個小時之久,卻感覺彷如才剛起個話頭。
當我正襟危坐,翻閱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創作的十年日記,直至看到1989年10月22日《浪淘沙》終於完成時,那代表著十年間「嘔心瀝血」的十個大大的「!」,我彷彿也走完一趟東方白的文學苦旅,有著死去卻又活了過來的輕鬆感。 古今中外,作家出版日記並不稀罕,但關於一部小說的創作日記則絕無僅有。
《「浪淘沙」之誕生》,這本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的創作十年日記,有如流水帳,且沒有絲毫浪漫情懷,一般讀者大概不太可能有興趣去看。不過,其主要價值,在於提供了第一手的、最真實的作家生活資料,大有助於《浪淘沙》的文學研究,省去了研究者找尋資料的麻煩。
小說家東方白繼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李喬《寒夜三部曲》之後,完成台灣文學史劃時代的作品《浪淘沙》,形成台灣文學大河小說的傳統,也奠定了東方白在台灣文壇的重要地位。由創作歷程來看,毅力驚人的東方白可以說是「大器晚成」型的小說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解歷史的必要性,透過宋怡慧老師的《臺灣潮人誌》,介紹八位臺灣歷史偉人,揭示其對社會的影響與價值。反思這些人物的故事,鼓勵讀者發掘自身生命的意義,並學習從歷史中獲取智慧,增進對自己及所在土地的熱愛。此書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生活的啟發。
Thumbnail
星期天,與受訪者相約北車大廳會面。每次踏進這裡都再次提醒我: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從 1990 年代跨國婚姻與工作普及,東南亞移民、移工人數至今已步入近 80 萬人,無疑成為台灣 人的一分子。雖然東南亞的移民的議題獲得愈來愈多關注,但是一般民眾看見的卻大多是新 聞中的社會案件,那些「台灣人」觀點的詮釋。
Thumbnail
在淡水,有一群二度就業的媽媽們,走出家庭,導覽「淡水女路」,講述六個時代女性在淡水發光發熱的歷程。由李琪創辦的旅學堂,將旅行和女性歷史結合,陪伴在地的二度就業婦女,建立信心並與社會重新接軌,成為在地的導覽合作夥伴,創造了美麗的人文風景。
Thumbnail
近日,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辭世,享耆壽九十八歲。鮮為人知的是,他的母親与兄嫂,曾於臺灣白色恐怖时期遭汙指為「匪谍嫌疑」。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以在威權時期因為書信結合的異國婚姻為核心,延伸至北部泰雅族的歷史,與他們在白色恐怖所面臨的困境,儘管是外來者的視角,卻因為語言的接近性,或許更觸及了台灣研究所缺乏的核心內容。
Thumbnail
在椿津村裡,油燈枯盡之時,村人紛紛傳言,經常聽到村落盡頭的蘆葦屋,傳來一陣又一陣的哀泣,那聲音之悲涼,好似要把面東的內海都凝凍成冰。儘管那抽噎已擾動村民,卻沒人敢踏進蘆葦屋一步。原先裡頭住了一對母女,寡婦名叫若賢,是個勤奮的海女,以捕撈海膽鮑魚維生。然而,三個月前一個天候不佳的傍晚,海女們...
  這是安凱臣在還沒遇上東邦之前的故事。那時的他說是一個從小在家接受英才教育長大的乖乖牌,至於為什麼後來會變成東邦的「專任機械師」兼「武器提供者」?還有「雙重人格」的由來?這一切就要從15歲那時那個意外參加的夏令營開始說起……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解歷史的必要性,透過宋怡慧老師的《臺灣潮人誌》,介紹八位臺灣歷史偉人,揭示其對社會的影響與價值。反思這些人物的故事,鼓勵讀者發掘自身生命的意義,並學習從歷史中獲取智慧,增進對自己及所在土地的熱愛。此書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生活的啟發。
Thumbnail
星期天,與受訪者相約北車大廳會面。每次踏進這裡都再次提醒我: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從 1990 年代跨國婚姻與工作普及,東南亞移民、移工人數至今已步入近 80 萬人,無疑成為台灣 人的一分子。雖然東南亞的移民的議題獲得愈來愈多關注,但是一般民眾看見的卻大多是新 聞中的社會案件,那些「台灣人」觀點的詮釋。
Thumbnail
在淡水,有一群二度就業的媽媽們,走出家庭,導覽「淡水女路」,講述六個時代女性在淡水發光發熱的歷程。由李琪創辦的旅學堂,將旅行和女性歷史結合,陪伴在地的二度就業婦女,建立信心並與社會重新接軌,成為在地的導覽合作夥伴,創造了美麗的人文風景。
Thumbnail
近日,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辭世,享耆壽九十八歲。鮮為人知的是,他的母親与兄嫂,曾於臺灣白色恐怖时期遭汙指為「匪谍嫌疑」。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以在威權時期因為書信結合的異國婚姻為核心,延伸至北部泰雅族的歷史,與他們在白色恐怖所面臨的困境,儘管是外來者的視角,卻因為語言的接近性,或許更觸及了台灣研究所缺乏的核心內容。
Thumbnail
在椿津村裡,油燈枯盡之時,村人紛紛傳言,經常聽到村落盡頭的蘆葦屋,傳來一陣又一陣的哀泣,那聲音之悲涼,好似要把面東的內海都凝凍成冰。儘管那抽噎已擾動村民,卻沒人敢踏進蘆葦屋一步。原先裡頭住了一對母女,寡婦名叫若賢,是個勤奮的海女,以捕撈海膽鮑魚維生。然而,三個月前一個天候不佳的傍晚,海女們...
  這是安凱臣在還沒遇上東邦之前的故事。那時的他說是一個從小在家接受英才教育長大的乖乖牌,至於為什麼後來會變成東邦的「專任機械師」兼「武器提供者」?還有「雙重人格」的由來?這一切就要從15歲那時那個意外參加的夏令營開始說起……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