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自己討厭你的小孩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喬登·彼得森的《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中的第五条法则是別讓你自己討厭你的小孩(Do not let your children do anything that makes you dislike them)。如果你从来没有产生过讨厌自己孩子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当你有了小孩,你可能是专横霸道的父亲;可能是过度保护的母亲,或者相反。作者说最好的惩罚方式,就是在孩子做好事的时候惩罚他们,这样就能教育他们,让他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不能犯同样的错误。相反的,如果你想要孩子继续做好事,你必须在他们做得对时,鼓励他们、告诉他们你是多么地感激他们, 然后我们期望孩子继续这项好的习惯或习性。

要讨厌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很容易的,有可能你刚丢了工作;有可能在你绝望的时候;有可能在你感到无助,没人帮你的时候;有可能当你感到痛苦、愤怒、怨恨的时候,孩子在这个错误的时间点出现,做出了错误的举动,你很难不会对他感到讨厌,然后对他们责骂一番。所以,我们必须有策略来面对这项问题,因为只要你自己都不喜欢这个孩子,很大可能别人也会不喜欢你的孩子。

在孩子在1-4岁时,身为父母,要让孩子在社交方面更有吸引力。如果你能够让其他小孩都喜欢跟你的小孩玩在一起,这能够象征你是一个成功的父母。要做到这点,你不应该盲目地宠爱他们。例如说在他们吵闹时,给他们看手机,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这是大部分现在父母的做法。你应该花时间告诉他们, 他们的举动是不对的,然后指引他们改过,直到他们做对了,再给予奖励。其实,孩子小时候在哭闹时是为了得到你的注意力,并且不断地犯错来挑战你的极限,借此学习哪些举动是应该或不应该做的。所以,父母的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告诉他们对或错,而不是去忽视这个问题,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不然,他们就没有办法学习把错误纠正过来,持续地变本加厉。

养儿育女真的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你爱你的孩子,就想办法不要让他们做出令你讨厌他们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仪的烦恼的沙龍
2會員
50內容數
2023/03/24
您是不是每次和不同的人见面交谈时的第一句话总会说“最近好吗?”,每次收到这样的问题,脑中都没有什么想法,通常都会以最官方的回答“我过得很好。“来回应这个问题,恨不得草草结束这种千篇一律的问候,然后直奔谈话的主题。
Thumbnail
2023/03/24
您是不是每次和不同的人见面交谈时的第一句话总会说“最近好吗?”,每次收到这样的问题,脑中都没有什么想法,通常都会以最官方的回答“我过得很好。“来回应这个问题,恨不得草草结束这种千篇一律的问候,然后直奔谈话的主题。
Thumbnail
2023/03/22
我们这辈子总是在不停地问自己走过的路是不是对的,对人生所做的所有选择,我们都抱着怀疑的态度,深怕自己走错路,误了自己的一生,人生从此不再幸福。
Thumbnail
2023/03/22
我们这辈子总是在不停地问自己走过的路是不是对的,对人生所做的所有选择,我们都抱着怀疑的态度,深怕自己走错路,误了自己的一生,人生从此不再幸福。
Thumbnail
2023/03/19
父母常常认为,要做一个好的父母,就是要在孩子身边,协助他们,保护他们,不让他们受到一丁点伤害和失败。在职场上,身为一个好的上司,必须时刻嘱咐下属、督促他们的工作,避免员工失败或犯错误。但是,到头来没有给他们尝试失败的机会才是最危险的。
Thumbnail
2023/03/19
父母常常认为,要做一个好的父母,就是要在孩子身边,协助他们,保护他们,不让他们受到一丁点伤害和失败。在职场上,身为一个好的上司,必须时刻嘱咐下属、督促他们的工作,避免员工失败或犯错误。但是,到头来没有给他们尝试失败的机会才是最危险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個好媽媽的基本要求 對孩子說的任何話,不論語氣如何,都要是真心話,不隨口說氣話。 媽媽可以生氣,但是照顧孩子的責任不能不做。 不要隨口說孩子的壞話,哪個孩子不喜
Thumbnail
當個好媽媽的基本要求 對孩子說的任何話,不論語氣如何,都要是真心話,不隨口說氣話。 媽媽可以生氣,但是照顧孩子的責任不能不做。 不要隨口說孩子的壞話,哪個孩子不喜
Thumbnail
在大人的眼裡,小孩總是被認為無憂無慮,不需要為沈重的家計煩惱,也無需為生活瑣事煩憂,所以當我們在新聞事件中看見孩子因為不快樂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時,很容易不自覺產生責怪的心情,時常會聽到這些可憐的孩子被批評:「真是不懂得惜福,做這些事情真的非常不孝。」 我總認為小孩是最弱勢的一群,因為無法獨立而必須
Thumbnail
在大人的眼裡,小孩總是被認為無憂無慮,不需要為沈重的家計煩惱,也無需為生活瑣事煩憂,所以當我們在新聞事件中看見孩子因為不快樂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時,很容易不自覺產生責怪的心情,時常會聽到這些可憐的孩子被批評:「真是不懂得惜福,做這些事情真的非常不孝。」 我總認為小孩是最弱勢的一群,因為無法獨立而必須
Thumbnail
喬登·彼得森的《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中的第五条法则是別讓你自己討厭你的小孩(Do not let your children do anything that makes you dislike them)。如果你从来没有产生过讨厌自己孩子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喬登·彼得森的《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中的第五条法则是別讓你自己討厭你的小孩(Do not let your children do anything that makes you dislike them)。如果你从来没有产生过讨厌自己孩子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但其实,孩子也会觉得父母越来越讨厌。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会造成亲子之间紧张的关系,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沟通能力,情绪表达和人际关系。
Thumbnail
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但其实,孩子也会觉得父母越来越讨厌。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会造成亲子之间紧张的关系,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沟通能力,情绪表达和人际关系。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工作的動力或是不得不承擔的責任。給不想在每天吼孩子,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的你。每天花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同理孩子或另一半的感受,藉由了解親職的真正使命,從更好的角度看待自己與孩子。
Thumbnail
「為你好」 過於為他人著想,不是一種關心,反而是控制。 我想當個教師,教小朋友,欣賞他們的純真, 也想當個媽媽,看著我的孩子去闖蕩世界, 我時常閱讀育兒書籍,我感興趣的是, 如何和孩子相處,而不是如何操控他們, 成為我們認為的“好的模樣”。 我是家裡最大的,有一個六歲的表妹, 一個兩歲的妹妹,還有一
Thumbnail
「為你好」 過於為他人著想,不是一種關心,反而是控制。 我想當個教師,教小朋友,欣賞他們的純真, 也想當個媽媽,看著我的孩子去闖蕩世界, 我時常閱讀育兒書籍,我感興趣的是, 如何和孩子相處,而不是如何操控他們, 成為我們認為的“好的模樣”。 我是家裡最大的,有一個六歲的表妹, 一個兩歲的妹妹,還有一
Thumbnail
原本我以為第5條法則是當父母才需要看的,但其實沒有小孩的人讀完也會共鳴。 我們都遇過在飛機內不停哭家長卻不出聲安慰的小孩、在賣場奔馳追打家長卻不制止的小孩。這不是小孩的問題,這真的是家長的問題。 有些家長認為放任跟愛的教育對小孩最好,JP卻認為這種教育法會讓孩子受到傷害、也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適度的
Thumbnail
原本我以為第5條法則是當父母才需要看的,但其實沒有小孩的人讀完也會共鳴。 我們都遇過在飛機內不停哭家長卻不出聲安慰的小孩、在賣場奔馳追打家長卻不制止的小孩。這不是小孩的問題,這真的是家長的問題。 有些家長認為放任跟愛的教育對小孩最好,JP卻認為這種教育法會讓孩子受到傷害、也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適度的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