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為什麼要讓知識複利?除了可以增加學習的效率,在本職上加分之外,如果還可以幫你創造額外的收益,你會想試試看嗎?
什麼是知識複利
我們以前學校都學過複利,最常見應用就是用在投資上,也就是經過長時間的利滾利,最後使本金翻倍又翻倍。那麼知識為什麼也可以複利呢?
我們的大腦神經元就像一棵樹一樣,隨著樹木長大,枝芽會往外擴展,結出飽滿的果實,而神經元同樣隨著我們累積的知識加上實際的經驗,不斷增加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密度,經過思考與應用,新的知識在舊的知識上疊加,讓我們在某個領域越來越專業,成為「專家」,就是一個複利的過程。
最有感的案例就是以前在公司向客戶提案時要寫建議書,如果每次建議書都要重寫,不僅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每份文件的品質與內容也參差不齊,所以當時,我們會以前人留下的建議書加以改良、補充,增加新的技術說明,汰換過時的內容,讓文件的完整度越來越高。
同時,因為網路技術的成熟,網路社群又更加實現了知識的傳遞與保存,知識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也不再是一個人的事,擁有相同技能的人可以在網路上交流彼此所學,互相解決彼此遇到的困難,讓每個人都能站在許多人的肩膀上創造價值,尤其在後疫情時代,人們已經主動或被動的接受網路化加速,在人跟人不能直接接觸的期間,遠端形式與之帶來的「個體化崛起」開始成為主流,除了正職工作之外,如果自己的知識可以在網路上開啟接案機會,你就又多了斜槓的機會。
所以,知識也是可以複利的,而學會將自身的知識透過網路的力量放大,將會是未來個體價值呈現的最主流方式。
作者介紹
這本書由何則文與高永祺合著,何則文是「職涯實驗室」的創辦人,高永祺則是「檸檬知識創新」創辦人,兩位作者都是長期持續產出文章的知識複利高手,也在過程中發展出一套寫作策略與品牌經營秘訣,並且無私地分享在這本書中,讀起來真的覺得內容整理的非常清楚,應有盡有,不管是從如何正確消化並應用知識,到把知識轉化為商業模式、制定寫作框架甚至粉絲養成,條理都很分明。
其中每個章節最後還邀請了13位知識專家分享實際經驗,所以不管你現在是單純想多多學習新知、還是單純想要記錄自己所學,一直到想創立個人品牌,創造一份被動收入,都可以在對應章節找到所需技巧。這麼多內容也讓我在整理書摘時覺得非常糾結,因為每個單元都很重要,也不可能全部講完,所以接下來我就針對知識轉換為力量的過程進行整理,其他更多的內容,就讓有興趣的朋友自行發掘啦。
知識也有複損嗎
要讓你的知識成為你賺錢的工具,首先,你要能夠提出別人沒想到的觀點,或者,你可以解決別人的問題,幫助別人達到他本來達不到的目標。不管是哪一種方式,你都要先提升自己的知識品質。
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每天閱讀 500頁,知識的運作將如複利般積累。人人都可以做到這件事,但很少有人真的去做。」,這句話的意思是,要讓你的知識真正派上用場,就要經過大量的閱讀,讓知識的量變產生質變,當我們對一個領域了解的越深,就越有可能內化,並跟更多知識產生碰撞,迸出創新的想法。
然而,光是閱讀其實是不夠的,如果學習的方式不對,沒有複利就算了,可能還會有複損!相信大家一定遇過這種狀況,當我們要用到一個知識的時候,印象中明明自己有學過,但是卻忘記在哪裡看到的,最後想不起來;結果當時花了時間跟精神學的東西等於白學了。損失的精神跟時間就是知識的複損。
除了「遺忘」之外,我們常常也有一種迷思是:我作筆記就不會忘了,所以常常看到有學生上課的方式就是埋頭寫筆記,筆記越滿越安心。如果這樣真的有效,以前學生時期把整本課本抄下來就能考高分了,有可能嗎?作筆記是為了日後有需要可以有紀錄可循,但如果你的筆記發生以下三個狀況,就是開始知識複損。
- 重複紀錄而缺乏連結,相同的觀念出現在很多不同的筆記,卻沒辦法融會貫通。
- 要用時找不到,只留下模糊的印象,卻得花時間重複學習。
- 找到後看不懂,因為筆記缺乏架構,沒有前後思緒可循,就算找到筆記也沒有幫上太多忙。
所以增進知識量體的同時,同時也要增加知識之間的連結品質,讓你學到的東西1+1>2,好處是,讓我們在不同時間點學到的知識可以前後呼應,提升對知識的理解,當理解到一定程度後,你將有能力把單一領域的知識跟其他領域結合,產生創意的想法,這也是你有價值的地方。
之前介紹過的「卡片盒筆記」就是增加知識連結的工具,也是這本書中推薦使用的方法,隨著大腦持續不斷的累積、歸納、整理,知識品質在「深度」、「廣度」、「速度」都能產生複利,哪天就會發現,你已經可以應用自如,這時這些知識才真正屬於你的。
透過行動才能轉換成力量
哲學家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過如果缺乏行動,知識就只是記憶而已。很多人讀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筆記也做了,卻少了最後一步,沒有找到實際應用的場合,久而久之,連記憶都淡忘了。
或是另一種比較可惜的狀況是,很多人深知知識的重要性,也非常努力學習,卻不知道如何實際應用所學的知識。中間的差異是什麼呢?就是「行動」。就像之前分享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中把說服過程整理成一套SEXIER模型,但如果沒有實際找一個場景應用,理論頂多是空談。
所以,前面已經學會讓知識以複利的方式累積,我們接下來還要打鐵趁熱,在學到新知識的時候,立刻從「過去經驗」回想是否有類似的應用,把他在腦中演練一遍,然後找機會實際練習,找人陪你、或是找一個你正面臨的煩惱實際做中學,應用到「未來」。直接動手做的學習效果是最好的。
知識產品化方向-CTA模型
好不容易累積了大量知識等待應用,接下來可以怎麼樣把知識價值最大化呢?大家最常接觸的YouTube或是最近很火熱的愛莉莎莎線上課程,都是「知識產品化」的型態之一。根據服務的量能不同、影響力不同,書中整理了一套CTA變現模型。
C型服務-C代表教練(Coach)或顧問(Consultant),通常是一對一或對企業的專業、高度客製化服務,這種服務需要相對的專業知識,所以收費也較高,但同時能夠服務的量體最少。
T型教學-T代表指導(Teaching)或工具(Tool),像是開設工作坊、指導型課程等等,也包括模型工具,像是之前介紹過的《BCG問題解決力》中介紹的MECE模型、BCG矩陣等等。T型教學的服務規模會比C型服務再擴大,一次服務更多人,同時會希望教學結果可以為學員帶來實際應用。
A型內容-像是文章(Article)、影像(Animation)或聲音(Audio),也就是進入門檻最低,且製作一次可以影響最多人的方式,上傳一支影片或一集podcast理論上可以給無限多人看而不需付出更多成本,但因為專業度、完整度有限,所以較多是用來免費分享,累積信任資產並建立個人品牌。當然如果已經建立起個人品牌,也是可以透過線上課程收取費用的。
以上三種方法也可以混合使用,像是T x C,結合工具的顧問服務;或是T x A,拍攝影片教學不同的工具等等。理論是工具,而使用的人可以依據情境不同而靈活使用。
先從累積自己開始
不過,大部分的人應該先從A型內容開始比較適合,畢竟大家還不認識你,不太可能一開始就願意掏錢。所以剛開始的出發點應該要從「幫助別人」開始,先為別人付出,也做為自己練習的機會。像作者何則文在寫作生涯前七、八年在臉書上寫的文章動輒三、四千字,也曾投稿到各大媒體專欄,觀看數卻不多。他沒有因為「沒有流量」而放棄這個興趣,後來因為一篇分享自己在越南的所見所聞突然成為暴紅文章,被許多業界人士分享,才有機會出版第一本書。
等到你的A型內容為你累積足夠的信任資產,進一步往T型課程、工作坊前進,再試著提提供更專業的C型服務,最重要的是,好好觀察你的受眾需要什麼,有什麼痛點,再反思你的專業技能能夠怎麼幫助他們。
書中的其他工具
前面有說,這本書內容真的相當豐富,除了知識萃取的技巧之外,兩位作者也針對如何自我定位、或是文章的下筆技巧整理成對應章節,之後在IG上在跟大家分享吧。
l 關鍵字自我定位-WINDOW法則,界定自己的方向
l 內容創作框架-UAV法則,從產品設計的角度設計知識內容
l 知識寫作五類型-脈絡型、分析型、翻案型、經驗型、熱點型,提供文張的切入點
l 改變讀者想法的寫作框架-ROA思考術,針對對象設計更能為對方帶來價值文章
l 文章內部結構-OEC法則,有了ROA框架後,再用OEC讓文章內容更有邏輯性。
l 鐵粉養成-IPAD法則,把粉絲一步步變成鐵粉
l 以終為始推出你的服務-BAR變現枝椏,知識產品化的過程中,協助客戶解決他的需要
l 三種產品化方向-CTA模型
l 三種變現方法-DCK,像是直接變現、聯盟行銷或是知識產品化等
l 解決問題的IMPACT模型,不管在做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知識變現的過程當然也不例外,作者連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都幫我們想到了。
結語
這本書雖然花了很大一部分在講解知識產品化,但別忘了,書名叫做《知識複利》, 累積知識的目的絕對不只是帶來斜槓收入(或變成主業)而已,而是為我們自己在學習的過程,培養更有系統化、並且更能實際應用你的所學的方法。有時候我們都忘了價值的定義並非只有金錢,還有你的形象、你的專業度以及你能為別人帶來多少東西。
在我開始寫書摘之前,我也曾經覺得「會有人要看嗎?」一開始我也會抗拒一些很有名的書,會覺得「這本書大家都看過了,還需要我分享嗎?」隨著累積的量變多,在方格子上的文章也從一開始的幾十觀看到幾百觀看,現在偶爾也有破千觀看數,我才慢慢發現,不管這本書多紅,還是會有沒看過的人,他們如果能剛好看到我的文章,我覺得這樣就很好了。而且我也發現,雖然看書的市場好像不像投資、旅遊或開箱這麼大,但還是有的,而且愛看書的人就是會非常愛,我就是為你們而寫的。
書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用客戶的成功,延長客戶的終身價值」,在遇到沒靈感、挫折的時候,只要把出發點放在「幫助其他人」上,自己也會不斷想著還有什麼事情可以為聽眾做?這樣想就不怕沒事做的一天,最後自己也會進步。
然後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不要太著急,急著想要增加粉絲甚至增加收入。我們每個人其實每天都在塑造自己的個人品牌,除了線上曝光的你之外,現實生活中所有有關於「別人怎麼談論你這個人」也都屬於個人品牌的一部分,像是主管間聊到你這個人,他們覺得你是負責任的人嗎?朋友間聊到你,他們會怎麼形容你呢?品牌的本質就是你的個人聲譽加上專業程度,與其追求很多流量跟很多粉絲,不如把方向轉變為「建立專家形象的個人品牌」,畢竟知識傳播的型態會變,也許再過幾年YouTube就不紅了,但知識的本質是不會變的,只要持續累積新知,就不用怕知識有被你學完的一天。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感謝你看完這本書,分享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雖然忙碌的上班生活可能讓你沒有時間看完完整的書,但沒關係,我可以當你的眼睛,你可以留言告訴我想看什麼書,有機會的話可以幫你濃縮整理喔!
如果這本書有幫助到你,也歡迎單次贊助或是訂閱我,給我小小的鼓勵,將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