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中的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已經多年沒有去台北國際書展了,一來疫情,二來網路買書太方便,折扣也多。
但我這次是為了《再也沒有蒜苗佐烏魚子了》的蓋章會去的,我到底為什麼買這本書我實在也搞不清楚,有印象的時候,書已經躺在我家裡了。
後來仔細想想,可能我和作者一樣,會把治療時的對話寫下來(當笑話看?),我個人更過分,我會做成梗圖貼在臉書上,讓大家笑笑。
我的心理治療師還說:呱呱,你不要再把我做成梗圖了,你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好不好?[不好]
當案主沒有保密問題。笑倒。
心理治療中,到最後被個案記得的東西,往往不是什麼了不得的詮釋。都是一些亂七八糟奇奇怪怪的東西。
隨意講幾個吧。
醫師:我以前很聰明的,我是公費考進醫學院的,只是我生病之後,就變笨了。我開始治療你的時候,差不多就是我變笨之後,我覺得那樣也蠻好的。
*:?????
------
醫師:你有沒有想過你是成人自閉症?
*:你才自閉症
醫師:對耶,我也覺得我有這樣的傾向。(開始舉自己童年的疑似症狀)。
*:?????
-----
我覺得我也可以寫一本了 X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本是心理師界的故事,但我看著看著覺得這個議題可以聊聊。就是,兒童是否有能力理解複雜的大人世界?
寒假拿來幹嘛用,當然是讀書用的 問題是寒假初同學就傳來"教師知能檢定"簡章,讓我看書的方向整個轉彎 變成一個會考考生 教師知能測驗每間師培學校的期待不同,本校師培只要拿到精熟,就可以加分,可以排序比較前面選擇自己想要的實習學校。光這一點就吸引到我了,因為本校的實習學校台北市只有四間,我一定得要用搶的
某位諮商心理師受訪於某位知名作家,作家把訪稿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寫在方格子上,而後,這篇文章被某關*評論轉載,還改了標題。 而後這位諮商心理師就被網友罵翻了,而且罵得很難聽。 而再而三的,語意被詮釋,又因平台要流量,把標題寫得很吸睛。 到最後,倒楣被罵翻的是這位諮商心理師。 我一向沒有具名的其中一項原
我細看了甲乙兩案的草案,覺得真的不行,真的改成這樣會很慘 長期以來學生諮商中心的專輔人員都沒有好好地被對待,當年學生輔導法通過,許多人搭上時代的便車,成為專輔教師,但專輔人員與專輔教師的就業環境與薪資差別很大,學生諮商中心由於是任務編制,永遠只能是約聘,就業沒有保障,許多人寧可當專輔教師,也不願當專
現在學校都很重視學生的意見,每學期都有教師回饋,還沒期末,但我已經寫好某位老師的回饋了。 0老師是我在**大學這麼多年,加上跨學院跨學系的修課經驗來,看過教學最認真的老師,但他給報告量也是最高的,兩個學分的課程,作業量大約是一般教師的三倍以上。為了完成這些報告與作業,嚴重壓縮到其他課程作業可以運用的
昨天1117當年受助少年的分享 當有社工系同學提問到怎樣算好的社工 前任受助少年說,要隨時找得到人,很爛的社工就是下班就換帳號,訊息未讀未回,但他也坦承自己會故意半夜三點去丟訊息,看社工是否會回訊息,是否會在乎自己。他表示他知道他們家庭關係不太好的,會和社工有依附關係。 嗯,講得出"依附關係"四個字
原本是心理師界的故事,但我看著看著覺得這個議題可以聊聊。就是,兒童是否有能力理解複雜的大人世界?
寒假拿來幹嘛用,當然是讀書用的 問題是寒假初同學就傳來"教師知能檢定"簡章,讓我看書的方向整個轉彎 變成一個會考考生 教師知能測驗每間師培學校的期待不同,本校師培只要拿到精熟,就可以加分,可以排序比較前面選擇自己想要的實習學校。光這一點就吸引到我了,因為本校的實習學校台北市只有四間,我一定得要用搶的
某位諮商心理師受訪於某位知名作家,作家把訪稿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寫在方格子上,而後,這篇文章被某關*評論轉載,還改了標題。 而後這位諮商心理師就被網友罵翻了,而且罵得很難聽。 而再而三的,語意被詮釋,又因平台要流量,把標題寫得很吸睛。 到最後,倒楣被罵翻的是這位諮商心理師。 我一向沒有具名的其中一項原
我細看了甲乙兩案的草案,覺得真的不行,真的改成這樣會很慘 長期以來學生諮商中心的專輔人員都沒有好好地被對待,當年學生輔導法通過,許多人搭上時代的便車,成為專輔教師,但專輔人員與專輔教師的就業環境與薪資差別很大,學生諮商中心由於是任務編制,永遠只能是約聘,就業沒有保障,許多人寧可當專輔教師,也不願當專
現在學校都很重視學生的意見,每學期都有教師回饋,還沒期末,但我已經寫好某位老師的回饋了。 0老師是我在**大學這麼多年,加上跨學院跨學系的修課經驗來,看過教學最認真的老師,但他給報告量也是最高的,兩個學分的課程,作業量大約是一般教師的三倍以上。為了完成這些報告與作業,嚴重壓縮到其他課程作業可以運用的
昨天1117當年受助少年的分享 當有社工系同學提問到怎樣算好的社工 前任受助少年說,要隨時找得到人,很爛的社工就是下班就換帳號,訊息未讀未回,但他也坦承自己會故意半夜三點去丟訊息,看社工是否會回訊息,是否會在乎自己。他表示他知道他們家庭關係不太好的,會和社工有依附關係。 嗯,講得出"依附關係"四個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中治療師的「失敗」如何促成成功的治療。文章以溫尼考特的理論為基礎,闡述「負面」經驗在治療中的正向價值,以及治療師如何透過覺察和修補自身的不足,協助個案在主觀經驗與外在現實間取得平衡,最終抵達他們自己的生命。
Thumbnail
你是否已經對那些「如何找到內在平靜」的線上課程感到厭煩了?心靈雞湯喝到反胃?那麼恭喜你,這篇文章來得正是時候。我們不談那些光明面,這裡教你如何把「恨意」當作燃料,化作創作的力量,讓負面情緒成為你最強大的創作工具,讓這些情緒成為創作的養分,進而實現心靈的成長和自我療癒。
Thumbnail
紀錄自己第一次去做心理衡鑑的前因後果及心得感想。
Thumbnail
在繁忙且充滿壓力的現代社會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許多人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希望解決內心的困擾與情緒問題。然而,除了傳統的談話療法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輔助治療師更有效地幫助求助者呢?本文將介紹一種獨特而強大的工具——巴赫花精(Bach Flower Remedies)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若能早點進入「預防性心理治療」,及早調整心理素質,改善不良的行為或思考模式,在未來面臨壓力時, 就可以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什麼事? 自閉症者對事物安排的執著。 認識崩潰和鬧脾氣的不同。 如何因應崩潰和鬧脾氣。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就像吳沁婕老師從小時的成長歷程到這本書完成的將近三十的階段,在我的腦海中活過一次。這本書的出產,讓我可以看見ADHD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看見了這個世界對他們的認知。我很喜歡作者在書末提到的,「診斷」這件事,並不會造成孩子被貼標籤,因為貼標籤這種事,想貼的話,根本不需要診斷。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中治療師的「失敗」如何促成成功的治療。文章以溫尼考特的理論為基礎,闡述「負面」經驗在治療中的正向價值,以及治療師如何透過覺察和修補自身的不足,協助個案在主觀經驗與外在現實間取得平衡,最終抵達他們自己的生命。
Thumbnail
你是否已經對那些「如何找到內在平靜」的線上課程感到厭煩了?心靈雞湯喝到反胃?那麼恭喜你,這篇文章來得正是時候。我們不談那些光明面,這裡教你如何把「恨意」當作燃料,化作創作的力量,讓負面情緒成為你最強大的創作工具,讓這些情緒成為創作的養分,進而實現心靈的成長和自我療癒。
Thumbnail
紀錄自己第一次去做心理衡鑑的前因後果及心得感想。
Thumbnail
在繁忙且充滿壓力的現代社會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許多人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希望解決內心的困擾與情緒問題。然而,除了傳統的談話療法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輔助治療師更有效地幫助求助者呢?本文將介紹一種獨特而強大的工具——巴赫花精(Bach Flower Remedies)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若能早點進入「預防性心理治療」,及早調整心理素質,改善不良的行為或思考模式,在未來面臨壓力時, 就可以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什麼事? 自閉症者對事物安排的執著。 認識崩潰和鬧脾氣的不同。 如何因應崩潰和鬧脾氣。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就像吳沁婕老師從小時的成長歷程到這本書完成的將近三十的階段,在我的腦海中活過一次。這本書的出產,讓我可以看見ADHD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看見了這個世界對他們的認知。我很喜歡作者在書末提到的,「診斷」這件事,並不會造成孩子被貼標籤,因為貼標籤這種事,想貼的話,根本不需要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