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延聊電影|《仇恨謎林》|若能夠並肩坐|院線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餐桌上擺滿裝水的玻璃杯,成了人們用來相互理解的工具,學著演奏對方給出的節奏,無論是順撫著杯口的柔和音色,或是拿湯匙敲擊杯壁的清脆聲響,這樣凝聚眾人共享的魔幻時刻,展現了「超越語言」的一次和解,更是全片我最喜愛的橋段,以工廠女主管作為在地居民的代表,對應了外來者的斯里蘭卡移工,沒想到雙方釋出了善意的晚餐,仍敵不過外頭居民「仇外情緒」的怒火,丟入屋子內的火把,也讓種族融合的可能性隨之覆蓋熄滅。

raw-image

這場對羅馬尼亞國家的核磁共振造影是如此犀利,高明的諷刺中顯見滿是病灶的現實,穆基導演則是沈穩地造了一座實驗性的密林,展示這群住在森林邊界的居民,既文明又野蠻的矛盾狀態,對於外籍移工的「排外心理」,從社群網路到教堂內再到市民大會上,仇恨的氣息也越發濃烈,市民大會就連岔題的提問,都像要砍倒撐起整個國家的樹幹,掏空了扎根已久的地基,僅剩下一圈圈光禿禿的林場供觀眾檢視。編導借用了熊的意象,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熊是被保育的珍貴原生物種對比破壞這片土地(污染水源)的人類(熊眼裡的外族),因此主角學著熊爬行靠近陷阱的行為,這份舉動也驗證了這一層的隱喻,而後則是對應到本地人之於外國人的厭惡,趕走了上一批吉普賽人,如今仍在抗議要送走的斯里蘭卡人,他們都成了無情遭到肢解的羊群,無論是德國的屠宰場或是奧圖老爸的農場,本也是迷途羔羊的男主角(在德國工廠的外籍打工者),回到故鄉卻變換成不善思考的大熊,失去了曾經在異地工作的同理心,只會尋著慾望(性)行事。有意思的是,羅馬尼亞小鎮居民既害怕這頭野獸,又將他們視為球隊吉祥物,甚至還套上熊裝慶祝,相互牴觸的感受也延續到了電影結尾,主角準備開槍射擊的熊,也可能是人類假扮的,那麼主角是否要開槍呢?

raw-image

觀賞完《仇恨謎林》的我,如同親眼見證悲劇的小兒子魯迪一樣,震撼到無法言語,尤其是首尾相連的死亡以及林中閃過的人影,打破了線性的時間軸,讓開頭留白的想像成為預言裡的真實。《仇恨謎林》適切地限縮了主角個人的戲份,以多條支線相連展現精彩的群戲,小至婚外情愛,說著多國語言的情話,「祝你長壽」到「祝你好胃口」,最後才是羅馬尼亞語那句說不出口的「我愛你」,大則擴及至加入歐盟後的深遠影響,麵包工廠為了爭取歐盟基金才會錄取外籍移工,市長也是為了歐盟基金才建起毫無用處的公園,同樣的道理,他們評判的標準卻截然不同,就像麵包工廠女老闆租用賓士車上下班,神父同樣開著賓士車卻少有人說閒話,這份黑色幽默也填補了議題嚴肅的間隔。《仇恨謎林》帶給我的思考與啟發,確實讓我成為克里斯汀穆基的教徒,既使關上了教會的大門,也無法排拒後來加入的信眾(如我),好似導演發下了裝填子彈的槍枝,面對著「仇恨」這頭可能傷人的野獸,我們是否願意開槍了結這種情緒?答案也自在人心。


延伸聽歌: #VastandHazy 《#無差別傷害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延延聊電影的沙龍
118會員
442內容數
主要是個人文章放置處
2025/04/30
2025 #瑞士佛瑞堡影展 #國際競賽 #短片 Fribour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去年已分享過同一個影展,歡迎大家查閱。 ❙ 觀看連結:https://www.festivalscope.com/page/fribourg-international-f
Thumbnail
2025/04/30
2025 #瑞士佛瑞堡影展 #國際競賽 #短片 Fribour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去年已分享過同一個影展,歡迎大家查閱。 ❙ 觀看連結:https://www.festivalscope.com/page/fribourg-international-f
Thumbnail
2025/04/28
「創作的人完成了作品,聆聽的人走不出情傷。」 這一幕來自片中女督察莎瑪和菜鳥女警桑托絲的對話,他們在追查殺人兇手時一邊聽著情歌,情歌確實具有這樣的魔力,讓聽者留下餘韻。我認為這段台詞也可以套用到導演桑蒂亞蘇里創作劇本上,她將紀錄片的製作經驗套用在劇情長片中,本片的靈感就是來自2012年的「女大生輪
Thumbnail
2025/04/28
「創作的人完成了作品,聆聽的人走不出情傷。」 這一幕來自片中女督察莎瑪和菜鳥女警桑托絲的對話,他們在追查殺人兇手時一邊聽著情歌,情歌確實具有這樣的魔力,讓聽者留下餘韻。我認為這段台詞也可以套用到導演桑蒂亞蘇里創作劇本上,她將紀錄片的製作經驗套用在劇情長片中,本片的靈感就是來自2012年的「女大生輪
Thumbnail
2025/04/27
卡塔赫納電影節來自哥倫比亞,1960便開啟了第一屆電影節,是拉丁美洲歷史最悠久也最古老的電影節。 ❙ 觀看連結:https://www.festivalscope.com/page/cartagena-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 短片線上影展時間:202
Thumbnail
2025/04/27
卡塔赫納電影節來自哥倫比亞,1960便開啟了第一屆電影節,是拉丁美洲歷史最悠久也最古老的電影節。 ❙ 觀看連結:https://www.festivalscope.com/page/cartagena-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 ❙ 短片線上影展時間:202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名導、名演員的知名組合, 以發生在印第安族群的連續殺人案, 勾勒出當年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族群衝突。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名導、名演員的知名組合, 以發生在印第安族群的連續殺人案, 勾勒出當年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族群衝突。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幕起到幕落,唯一出現的動物是:貓。在伊朗名導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的新片《這裏沒有熊》裡,果然沒有熊。怪的是,遇熊的壓迫感卻不曾缺席,彷彿隨時都要衝出銀幕。是什麼,讓人不覺蜷縮在座椅裡,緊張冒汗?而故事裡的熊,究竟是誰?
Thumbnail
幕起到幕落,唯一出現的動物是:貓。在伊朗名導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的新片《這裏沒有熊》裡,果然沒有熊。怪的是,遇熊的壓迫感卻不曾缺席,彷彿隨時都要衝出銀幕。是什麼,讓人不覺蜷縮在座椅裡,緊張冒汗?而故事裡的熊,究竟是誰?
Thumbnail
《這裡沒有熊》早已拍下一切「有熊」的證據,潛藏在戲中戲背後壓抑的氛圍當中,與《仇恨謎林》的熊族意象相呼應,導演擁有跨過任何界線(虛實/國境)的能力,卻自願回到景框的牢籠之中,他無所畏懼的精神正是這部作品的魅力,「祝你也有光明的未來!」是留給所有「想離開卻願意留下來」的藝術家們最誠摯的祝福。
Thumbnail
《這裡沒有熊》早已拍下一切「有熊」的證據,潛藏在戲中戲背後壓抑的氛圍當中,與《仇恨謎林》的熊族意象相呼應,導演擁有跨過任何界線(虛實/國境)的能力,卻自願回到景框的牢籠之中,他無所畏懼的精神正是這部作品的魅力,「祝你也有光明的未來!」是留給所有「想離開卻願意留下來」的藝術家們最誠摯的祝福。
Thumbnail
餐桌上擺滿裝水的玻璃杯,成了人們用來相互理解的工具,學著演奏對方給出的節奏,無論是順撫著杯口的柔和音色,或是拿湯匙敲擊杯壁的清脆聲響,這樣凝聚眾人共享的魔幻時刻,展現了「超越語言」的一次和解,更是全片我最喜愛的橋段,以工廠女主管作為在地居民的代表,對應了外來者的斯里蘭卡移工,沒想到雙方釋出了善意的晚
Thumbnail
餐桌上擺滿裝水的玻璃杯,成了人們用來相互理解的工具,學著演奏對方給出的節奏,無論是順撫著杯口的柔和音色,或是拿湯匙敲擊杯壁的清脆聲響,這樣凝聚眾人共享的魔幻時刻,展現了「超越語言」的一次和解,更是全片我最喜愛的橋段,以工廠女主管作為在地居民的代表,對應了外來者的斯里蘭卡移工,沒想到雙方釋出了善意的晚
Thumbnail
2022 年,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以電影《骨肉的總和》於威尼斯影展拿下銀獅獎、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有人說這部電影是血腥版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導演的朋友則認為這是一部哀悼父親與戀情的私人作品。在原著小說強調「食肉」之罪的架構下,盧卡將故事拉至社會規範的邊界,說著孤單的我們皆有「罪」。
Thumbnail
2022 年,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以電影《骨肉的總和》於威尼斯影展拿下銀獅獎、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有人說這部電影是血腥版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導演的朋友則認為這是一部哀悼父親與戀情的私人作品。在原著小說強調「食肉」之罪的架構下,盧卡將故事拉至社會規範的邊界,說著孤單的我們皆有「罪」。
Thumbnail
當家國、種族、進步與原始、人間與靈界之間,那條幽微的界線逐漸模糊,置身於交界處的我們,面臨思想的撞擊,走回自身、或是更深處的,面對生命的探問──千千萬萬,必須小心,一不小心是會被摔碎的,而這正是生命的凶險。
Thumbnail
當家國、種族、進步與原始、人間與靈界之間,那條幽微的界線逐漸模糊,置身於交界處的我們,面臨思想的撞擊,走回自身、或是更深處的,面對生命的探問──千千萬萬,必須小心,一不小心是會被摔碎的,而這正是生命的凶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