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韻律,身體會告訴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by Ricardo Gomez Angel on Unsplash
我花了很多時間,才搞懂一件事,那就是:「適不適合我,身體會知道」!
以前上班很忙碌的時候,我的腸胃很差,經常脹氣。
當時不懂身體要告訴我的語言,只是一味以為是我的身體太不耐操:
「別人都可以,你為什麼跟別人不同?」
「一定是你律己不嚴,意志力不夠堅定!」
身體一再提出警告,我卻置之不理,結果就是,我的身體嚴正抗議了,直接讓我倒了……
在家休養的期間,我在家長時間獨處,我才發現,經常脹氣是因為我的身體很緊張,那種工作的節奏,不是我的身體舒服的狀態。
所以,身體在告訴我:
「你哦,我不是設計來這麼使用的!」
「你沒有配備強力電池,你來地球,不是要這樣工作的!」
「你需要長時間獨處!」
這十幾年來,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節奏與步調之後,脹氣的情況越來越少。
而且,有很多時候,當我感到放鬆的時候,或是做了一個適合我的決定,身體經常會放一個長長的屁來跟我對話,好像在回應我:
「沒錯,這樣做,就對了!這才是我舒服的狀態!」屢試不爽。
如果,每個人的生活是一張樂譜,身體會決定哪裡要多一些休止符,哪裡要多一些快節奏,每個人都不一樣。
如果,我的身體適合鋼琴獨奏,就不該加入交響樂團演奏……
如果,我的身體需要眾人合唱才會愉快,就不該躲在家裡自彈自唱……
我深刻體會出,這是時間整理的基礎:
要拿對樂譜,拿到適合自己的樂譜,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消耗身體。
更重要的是,演奏起來,一點也不會悅耳……
讓身體引領你,而不是腦袋。

我是呆黑蘑

我想協助每個人找出自己的方法,整理空間、整理時間,也整理人生,成為自己喜愛的樣子,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 日本生活規劃整理師協會(JALO)認證的一級生活規劃整理師
  • 國際人類圖學校(IHDS)認證的入門引導講師

  • 歡迎預約《一對一出租呆黑蘑》
  • 線上一小時,專業整理+人類圖引導
  • 聽你說說你的人生、陪你釐清自己
avatar-img
14會員
144內容數
我是呆黑蘑,日本JALO認證的一級生活規劃整理師,也是國際IHDS認證的人類圖入門引導講師。我想協助每個人找出自己的方法,整理空間、整理時間,也整理人生,成為自己喜愛的樣子,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歡迎預約一對一出租,線上一小時,專業整理+人類圖引導,聽你說說你的人生、陪你釐清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說工作太忙,所以輕者忍著不上洗手間而造成尿道發炎等小毛病,重者在工作時就撒手離世了。 因為我們制約在頭腦裡的「責任感」較身體的「原始需要」—吃喝拉撒—優先。下意識地我們認為憲法裡的工作義務優於生命/生存義務? 如果有一定的運動習慣,就能發現滿足身體的原始需要後,活動的表現都會更好。如果
生活實驗 八二二     我如果是在討拍,也未免太理直氣壯。 實驗精神: 只是人生在世 有一口氣在 就不得不出。 如果說呼吸也算是一種強迫症‥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還記得我常常被說:「醫生喔,應該很忙吧。」「你很忙啦,沒空休閒運動也是合理。」
我想好好對待我的身體 用第一視角操作身體,常常忘記身體對我來說是如此重要,因為貪圖方便又加上懶惰,暴飲暴食、吃香喝辣、熬夜、姿勢不良,完全沒有好好對待身體,連喝水上廁所,都是拖好久之後才意識到。 最後生病、這痛那痛,才開始反省自己對身體太壞,但病痛過去後,習慣依舊改不了,重蹈覆轍好幾遍。
Thumbnail
我的生活型態已經無法隨心所欲。我必須配合身體的狀況決定今天能做什麼活動。暈眩、噁心、全身無力是每天的事情。 我也感到惱怒,可惜這並不能解決問題。我的確不太好,但也就是生活品質嚴重受影響,對生命並無危險。 因為身體狀況,我也開始覺得世界的活動慢慢和我無關。我改變不了,甚至我不太關心。原來能讓我開心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被忙碌的工作填滿,我好像逐漸適應這樣忙碌的生活,開始調適好自己。 找回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休假或下診回到家後,即使沒有廚房也能做菜的日子,雖然沒有抽油煙機、流理臺很不方便,取而代之是一個小小的料理鍋,總是不太衛生的跑向浴室洗菜後再回來用熱水川燙,我習慣吃得清淡健康,最近愛上煲湯。
身體與內心的聲音牴觸 人很奇妙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說工作太忙,所以輕者忍著不上洗手間而造成尿道發炎等小毛病,重者在工作時就撒手離世了。 因為我們制約在頭腦裡的「責任感」較身體的「原始需要」—吃喝拉撒—優先。下意識地我們認為憲法裡的工作義務優於生命/生存義務? 如果有一定的運動習慣,就能發現滿足身體的原始需要後,活動的表現都會更好。如果
生活實驗 八二二     我如果是在討拍,也未免太理直氣壯。 實驗精神: 只是人生在世 有一口氣在 就不得不出。 如果說呼吸也算是一種強迫症‥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還記得我常常被說:「醫生喔,應該很忙吧。」「你很忙啦,沒空休閒運動也是合理。」
我想好好對待我的身體 用第一視角操作身體,常常忘記身體對我來說是如此重要,因為貪圖方便又加上懶惰,暴飲暴食、吃香喝辣、熬夜、姿勢不良,完全沒有好好對待身體,連喝水上廁所,都是拖好久之後才意識到。 最後生病、這痛那痛,才開始反省自己對身體太壞,但病痛過去後,習慣依舊改不了,重蹈覆轍好幾遍。
Thumbnail
我的生活型態已經無法隨心所欲。我必須配合身體的狀況決定今天能做什麼活動。暈眩、噁心、全身無力是每天的事情。 我也感到惱怒,可惜這並不能解決問題。我的確不太好,但也就是生活品質嚴重受影響,對生命並無危險。 因為身體狀況,我也開始覺得世界的活動慢慢和我無關。我改變不了,甚至我不太關心。原來能讓我開心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被忙碌的工作填滿,我好像逐漸適應這樣忙碌的生活,開始調適好自己。 找回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休假或下診回到家後,即使沒有廚房也能做菜的日子,雖然沒有抽油煙機、流理臺很不方便,取而代之是一個小小的料理鍋,總是不太衛生的跑向浴室洗菜後再回來用熱水川燙,我習慣吃得清淡健康,最近愛上煲湯。
身體與內心的聲音牴觸 人很奇妙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