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數學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一天,三個數學家走進一家酒吧,他們點了三杯啤酒。
第一個數學家說:“我只能喝一半。”
第二個數學家說:“我只能喝四分之一。”
第三個數學家說:“我只能喝八分之一。”
然後,侍應生問他們:“你們為什麼不能喝完整杯啤酒呢?”
第一個數學家回答道:“因為無限大的東西不能被分成有限的部分。”
第二個數學家說:“因為數列1/2, 1/4, 1/8...的和是無限接近於1的。”
第三個數學家說:“因為...我只是喝不下啦!”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利用簡短笑話開啟每日快樂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酒被消滅的速度等於這個月你賺錢的速度,如果一瓶單價 5,000 元的威士忌,能讓你抽 10% ,每次上班開個一瓶,天天上班也保底 15,000 元,你覺得喝與不喝的業績,差很多嗎?
好像在飲料店都會聽到少糖去冰的聲音!這已經是一種時尚了。 去冰我能理解,就是喝起來冰冰的,但是看不到冰塊。 少糖呢?少七分之一還是五分之一? 我相信專業,我認為每一杯的糖、冰的比例,都是店家苦心研究過的組合。當我沒有更改調配比例,卻覺得不好喝時,基本上就是拒絕往來戶了。而在加入個人意見後,東西
時間漫漫,已經是碩三下學期。喝的咖啡不計其數。 二年級,修完所有必修課程之後,擠破腦袋終於想出一個研究題目! 緊接著到國外實習半年,新生活的刺激還有忙碌得不可開交 回來腦袋好像被海浪沖刷的海灘一樣,感覺知識蕩然無存,全被帶到遙遠的太平洋 接下來,還要喝多少咖啡?
Thumbnail
討論了兩個常令人吵架的數學問題,解答了這兩個問題並引申至其他數學問題。
生活實驗 七九八 一天六餐 被他的 哭聲調成 一天七餐。 然後再 一分為二, 一餐二送。 為了    暖他的胃。 而 那拆分的, 再 一分為二。 他 瞇眼 微笑, 「分二次是最棒的了!」 每餐奶量:90~120cc 每餐間隔:2.
Thumbnail
題目 一群朋友有20元想買汽水,1瓶汽水賣2塊錢,2個瓶蓋可以兌換1瓶汽水,4個空瓶也能兌換1瓶汽水,試問他們最多一共可以喝到多少瓶汽水 動腦想想吧:) 圖片取自lovepik
Thumbnail
動畫Bartender第二集裡,講一個老人家每個月的某一天也會去到一間酒吧,但從來不自己點酒,要酒保猜他想喝什麼,不過無論酒保送上什麼酒也會說很難喝。酒保主角很納悶,於是查了一些那老人的背景資料,發現那老先生和酒吧的主人是多年好友,在酒吧主人離世後他每個月的一天也會去酒吧懷緬當年的日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有些果汁小朋友不能喝哦!
常覺得這句話, 就像老生常談的"只有半杯水, 還有半杯水"這種論調, 其實要看當下處境去解讀, 如果是已準備出門去運動, 要看的是只有半杯水, 請把杯子裝滿再出門. 如果是要去洗杯子, 要看的是還有半杯水, 請趕快喝完去洗杯子. 同樣的, 如何解讀及應用"領多少, 做多少", 一樣看處境.
數學中的除法常常讓人困惑,特別是為什麼不能除以0,本文以生動的例子與情境來解釋除法的概念,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酒被消滅的速度等於這個月你賺錢的速度,如果一瓶單價 5,000 元的威士忌,能讓你抽 10% ,每次上班開個一瓶,天天上班也保底 15,000 元,你覺得喝與不喝的業績,差很多嗎?
好像在飲料店都會聽到少糖去冰的聲音!這已經是一種時尚了。 去冰我能理解,就是喝起來冰冰的,但是看不到冰塊。 少糖呢?少七分之一還是五分之一? 我相信專業,我認為每一杯的糖、冰的比例,都是店家苦心研究過的組合。當我沒有更改調配比例,卻覺得不好喝時,基本上就是拒絕往來戶了。而在加入個人意見後,東西
時間漫漫,已經是碩三下學期。喝的咖啡不計其數。 二年級,修完所有必修課程之後,擠破腦袋終於想出一個研究題目! 緊接著到國外實習半年,新生活的刺激還有忙碌得不可開交 回來腦袋好像被海浪沖刷的海灘一樣,感覺知識蕩然無存,全被帶到遙遠的太平洋 接下來,還要喝多少咖啡?
Thumbnail
討論了兩個常令人吵架的數學問題,解答了這兩個問題並引申至其他數學問題。
生活實驗 七九八 一天六餐 被他的 哭聲調成 一天七餐。 然後再 一分為二, 一餐二送。 為了    暖他的胃。 而 那拆分的, 再 一分為二。 他 瞇眼 微笑, 「分二次是最棒的了!」 每餐奶量:90~120cc 每餐間隔:2.
Thumbnail
題目 一群朋友有20元想買汽水,1瓶汽水賣2塊錢,2個瓶蓋可以兌換1瓶汽水,4個空瓶也能兌換1瓶汽水,試問他們最多一共可以喝到多少瓶汽水 動腦想想吧:) 圖片取自lovepik
Thumbnail
動畫Bartender第二集裡,講一個老人家每個月的某一天也會去到一間酒吧,但從來不自己點酒,要酒保猜他想喝什麼,不過無論酒保送上什麼酒也會說很難喝。酒保主角很納悶,於是查了一些那老人的背景資料,發現那老先生和酒吧的主人是多年好友,在酒吧主人離世後他每個月的一天也會去酒吧懷緬當年的日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有些果汁小朋友不能喝哦!
常覺得這句話, 就像老生常談的"只有半杯水, 還有半杯水"這種論調, 其實要看當下處境去解讀, 如果是已準備出門去運動, 要看的是只有半杯水, 請把杯子裝滿再出門. 如果是要去洗杯子, 要看的是還有半杯水, 請趕快喝完去洗杯子. 同樣的, 如何解讀及應用"領多少, 做多少", 一樣看處境.
數學中的除法常常讓人困惑,特別是為什麼不能除以0,本文以生動的例子與情境來解釋除法的概念,讓讀者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