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關鍵字-碳氮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碳(carbon)可以說「無所不在」,是地球上和所有生命最有「關係」的元素。
無論是人體或植物體,拿掉水分,剩下的重量超過一半都是碳。
氮(N)則是空氣中最多的元素,佔了五分之四的體積,且惰性高,才讓空氣如此穩定。
碳源和氮源都對生物育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包括農作物。
碳是構成農作物根、莖、葉、花、果實、種子與生理代謝所需的酶、生長激素......等最主要及最大量的基礎元素,並與同樣重要的氫與氧,合稱「碳水化合物」。而氮素可以和碳水化合物結合,形成氨基酸並合成生理生化反應所需的蛋白酶、胜肽、生長激素、色素與含氮養分所使用。
若想透過操作管理,讓農作物的「碳水化合物」與「氮素」比例達到最為理想的狀況,便需要我們去學習探索。
「碳水化合物」總含量與「氮素」總含量之比值,簡稱為「碳氮比」,可以「C/N」表示。
碳氮比過高或過低都沒好事。
對作物生理狀態來說,「高碳氮比」將導致生長緩慢、葉色會偏黃、節間短,看起來是缺肥的樣子;「低碳氮比」的葉片會偏大、葉色深綠,但卻軟弱無力、缺乏光澤,並伴隨徒長、易倒伏、病害蔓延迅速......等問題,若為果樹,則會徒長枝、不開花、落花落果。
碳氮比一詞更常出現在堆肥製作與農作物種植環境的描述上。
堆肥製作中的碳氮比指的是材料混合後的碳氮比例,通常會控制在20至25之間。
碳氮比過高,氮素不足會使微生物發酵活動緩慢,堆肥時間拉長,不符合經濟效益;碳氮比過低,微生物過度活躍,肥份便會消耗、逸散及產生異味,降低堆肥的含肥量與品質。
農作物種植環境主要是土壤,其碳氮比受有機質含量與施用肥料之影響。
施用大量高碳氮比的材料、堆肥(純蔗渣、稻草......等),將使土壤當中的碳氮比過高,微生物為了生存,會與農作物搶氮,導致作物生長遲滯;反之,微生物過度活躍,就會快速消耗肥份與有機質,甚至有多餘的氮素會被微生物轉換成銨態氮,對農作物產生毒害,出現肥傷,而有機質消耗過快則影響了土壤團粒性質,不利於作物根系之發展。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61內容數
喜歡打字勝過說話,因為打錯的字可以刪除,說錯的話無法收回。 喜歡眼睛勝過嗓子,因為眼睛不會說謊,嗓子卻是魅惑人的工具。 喜歡思考和吸收知識,吸收知識主要還是幫助思考,所以最喜歡的還是思考。 只要是可以寫在紙上、放在電腦裡的,絕對不會記到腦子裡,所以請別在這裡考驗機智問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靖在不言中 的其他內容
有農民朋友提出一個問題,我覺得很好,也很有意思,便提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問內容如下:「我們一直對於市售的高磷鉀甚至其他資材存有疑慮,專業技術可以累積與努力學習,但資材成分的真偽以及是否符合外包裝,農民通常無力證明或是確認的管道!」 首先,購買肥料的時候,要先確認包裝的完整性,接著確認包裝外的標示
多數植物生長從幼年期到成熟期,最重要的差別是「開花能力」,當然還是會有一些植物時間差不多了還不開花,需要適當的環境處理,才能達到正確的開花條件,也有一些植物生長過於旺盛便不開花。
從「亞熱帶」、「海島」等關鍵字就能知道,台灣小歸小,天氣變化卻挺大的,特別是「風」,影響肯定不小,颱風、季風,還有焚風、瞬間陣風、龍捲風,善加利用就是資源,但更多的還是危害。
前些日子農友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正巧拿來作為這篇文章的開場。 「人造雨的藥劑對芒果表皮是否有影響?」 事實上,空氣中的污染物對農作物的影響會大於藥劑。很多人怕農藥、怕化學肥料,殊不知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是安全的,反倒是「污染」的危害更大,且防不甚防。
作物只能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生長,多數是10°C至30°C,過高或過低,植物的生理現象就會受到抑制,使得作物停止生長或死亡。作物在營養生長時,地溫和水溫的影響較大,而開花結果時,主要會受到氣溫的影響,特別是溫度對花芽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
地下水、湖水等封閉性水源常年累積了許多鹽分,大約每立方公尺含100至1000公克鹽類,而這些物質經由灌溉進入土壤當中,使得可溶性鹽累積,所造成的鹽逆境,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的農耕地有這個問題,正常有雨的地方不會顯現,一旦發生缺水情形,鹽分就會開始累積。
有農民朋友提出一個問題,我覺得很好,也很有意思,便提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問內容如下:「我們一直對於市售的高磷鉀甚至其他資材存有疑慮,專業技術可以累積與努力學習,但資材成分的真偽以及是否符合外包裝,農民通常無力證明或是確認的管道!」 首先,購買肥料的時候,要先確認包裝的完整性,接著確認包裝外的標示
多數植物生長從幼年期到成熟期,最重要的差別是「開花能力」,當然還是會有一些植物時間差不多了還不開花,需要適當的環境處理,才能達到正確的開花條件,也有一些植物生長過於旺盛便不開花。
從「亞熱帶」、「海島」等關鍵字就能知道,台灣小歸小,天氣變化卻挺大的,特別是「風」,影響肯定不小,颱風、季風,還有焚風、瞬間陣風、龍捲風,善加利用就是資源,但更多的還是危害。
前些日子農友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正巧拿來作為這篇文章的開場。 「人造雨的藥劑對芒果表皮是否有影響?」 事實上,空氣中的污染物對農作物的影響會大於藥劑。很多人怕農藥、怕化學肥料,殊不知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是安全的,反倒是「污染」的危害更大,且防不甚防。
作物只能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生長,多數是10°C至30°C,過高或過低,植物的生理現象就會受到抑制,使得作物停止生長或死亡。作物在營養生長時,地溫和水溫的影響較大,而開花結果時,主要會受到氣溫的影響,特別是溫度對花芽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
地下水、湖水等封閉性水源常年累積了許多鹽分,大約每立方公尺含100至1000公克鹽類,而這些物質經由灌溉進入土壤當中,使得可溶性鹽累積,所造成的鹽逆境,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的農耕地有這個問題,正常有雨的地方不會顯現,一旦發生缺水情形,鹽分就會開始累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呢? 因為糖的化學結構是由碳、氫、氧所組成的。兩個氫加一個氧就是水,因此,只要是有類似糖的化學結構,都稱為碳水化合物。一般常見的碳水化合物,除了糖之外,還有澱粉與纖維。糖與澱粉類在人體內可快速被分解成熱量,每一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可產生4大卡的熱量。一片約25克的白吐司約含有70-8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化石燃料的使用關乎大規模的人類存亡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資格決定今天在破爛醫院裡、空蕩碗盆前、肆虐天災中死去的是別人的父母、手足、朋友和孩子,而不是我們自己。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作為一個地球上的居民,我們每天都在影響著環境。我們的行為和決定會對我們周圍的世界產生影響,其中最主要的之一就是我們的碳足跡。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進入碳足跡的世界,解釋什麼是碳足跡,它為什麼重要以及如何減少它。   Image Source: Unsplash‍ 首先,我們需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本題從時事碳匯出發,衍伸到園藝領域中相當重要的根系生長問題,如何促進植物根系生長是本題的重點,藉由施予氮肥、施用植物生長促進根系細菌(PGPR)、給予適當的栽培介質三種方法進行解析。
Thumbnail
台糖參與「小農種碳」專案,旨在評估其蔗作地的土壤碳匯潛力,以協助國內的碳權。以下是這個過程及其影響的瞭解: 1. 環境友善耕作與循環利用方式:台糖的蔗園已經採取環境友善耕作和循環利用方式,例如將糖廠副產品作為堆肥,以提升土壤有機碳,並透過這些舉措來推動自然碳匯淨零轉型[1][2][3]。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呢? 因為糖的化學結構是由碳、氫、氧所組成的。兩個氫加一個氧就是水,因此,只要是有類似糖的化學結構,都稱為碳水化合物。一般常見的碳水化合物,除了糖之外,還有澱粉與纖維。糖與澱粉類在人體內可快速被分解成熱量,每一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可產生4大卡的熱量。一片約25克的白吐司約含有70-8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化石燃料的使用關乎大規模的人類存亡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資格決定今天在破爛醫院裡、空蕩碗盆前、肆虐天災中死去的是別人的父母、手足、朋友和孩子,而不是我們自己。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作為一個地球上的居民,我們每天都在影響著環境。我們的行為和決定會對我們周圍的世界產生影響,其中最主要的之一就是我們的碳足跡。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進入碳足跡的世界,解釋什麼是碳足跡,它為什麼重要以及如何減少它。   Image Source: Unsplash‍ 首先,我們需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本題從時事碳匯出發,衍伸到園藝領域中相當重要的根系生長問題,如何促進植物根系生長是本題的重點,藉由施予氮肥、施用植物生長促進根系細菌(PGPR)、給予適當的栽培介質三種方法進行解析。
Thumbnail
台糖參與「小農種碳」專案,旨在評估其蔗作地的土壤碳匯潛力,以協助國內的碳權。以下是這個過程及其影響的瞭解: 1. 環境友善耕作與循環利用方式:台糖的蔗園已經採取環境友善耕作和循環利用方式,例如將糖廠副產品作為堆肥,以提升土壤有機碳,並透過這些舉措來推動自然碳匯淨零轉型[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