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l【書名】:VR萬物論-一窺圍繞虛擬實境之父的誘惑、謊言與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個人看法:原文書名我個人感覺是想要描寫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的新世界黎明期(Dawn of The New Everything)及VR真相,但中文翻譯成「萬物論,誘惑、謊言與真相」應該是出版商為了吸引客戶好奇,使用了誇飾的字眼!

raw-image

*****************************************************

書名:VR萬物論-一窺圍繞虛擬實境之父的誘惑、謊言與真相

(Dawn of The New Everything, Encounters with Reality and Virtual Reality. 2017)

作者:傑容‧藍尼爾(Jaron Lanier)[註1]

出版社:大塊文化  2019年12月

*****************************************************

元宇宙[註2] 興起,真令我好奇心

Meta(FB. NASDAQ)首席執行長:在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登高一呼下,宣布將投資至少100億美元構建元宇宙,他相信元宇宙將成為未來社交網路、遊戲甚至工作的標準。突然間「元宇宙概念」成為火紅的顯學。所以近來元宇宙概念股漲勢強烈,其至富邦元宇宙ETF(00903)將於1月7日募集。有人說若真要好好研究元宇宙,就一定要看由虛擬實境之父傑容‧藍尼爾(Jaron Lanier所寫的這本經典之著:「VR萬物論-一窺圍繞虛擬實境之父的誘惑、謊言與真相。

另外,我看到報紙報導說,日本明治大學教授宮下芳明研發「嘗電視」(Taste the TV,TTTV),「觀眾」可以在螢幕上「舔」到食物的味道。主廚江振誠搭上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風潮,與科技業者、藝術家一同創作「可以吃的NFT」,要在「虛擬世界」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


■一時間風起雲捲,好多人來蹭熱度~「高喊!我也準備好了」

1.廣達(2382.TW)董座林百里說他準備好了。「大家都很興奮,元宇宙將是第三波未來10~20年新改變元宇宙,必須要使用關鍵硬體如AR/VR眼鏡、AI、IOT、邊緣運算、伺服器及機器人,廣達也都準備好了,這些硬體可以用5G連結執行任務」

2.NVIDIA((NVDA.NASDAQ)的執行長黃仁勳更聚焦在元宇宙運算的基礎建設,創造元宇宙架構的推動者,以加速運算為核心,提供全方位(Full stack)的解決方案,幫全球各地的廠商、使用者建構一個虛擬世界。在這之中就需要許多人工智慧、模擬演算法、平台規劃等技術,而這些都能在Omniverse上實現。(參考資料來源:數位時代2021.11.10)

3.宏達電(2498.TW)董事長王雪紅說,對於元宇宙,她非常相信是一個勢在必行的科技發展,宏達電在5、6年前就開始布局虛擬世界,這世界是360度空間,可以連結手機、電腦及所有硬體裝置。相信科技加上人文就會釋放夢想,夢想裡會進入一個很豐盛的內容。


■有些企業家,還是中肯地持保留態度,或者乾脆潑冷水

1.  和碩(4938.TW)董事長童子賢說現在的元宇宙產品大概等同於英特爾286處理器,五年之後元宇宙有機會發展得還不錯,可是實際起飛關鍵還是看能夠讓人類願意主動改變生活型態。要蓬勃發展,關鍵仍是有無出現殺手級應用,相信五年後就會有不錯的進展。(編按:關鍵是那句話:「有無出現殺手級應用」)

2.  鴻海(2317.TW)創辦人郭台銘指出,元宇宙概念仍需五至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落實,談應用爆發目前並不實際;而虛擬貨幣與NFT(非同質化代幣)等提供虛擬世界的交易供需,必須和實體世界及實體經濟結合,才能融入大眾生活,目前還不足成為議題。發展過程的確有很多研發商機,但過度吹捧在應用端,由於消費者體驗仍有很大改善空間

3.特斯拉(TSLA. .NASDAQ)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認為,元宇宙只是一個噱頭,他老兄很直白看衰元宇宙:「沒人想整天把螢幕綁臉上!我不確定自己是否一定看好元宇宙這玩意。」

作者Jaron Lanier 這個人真是個怪胎! 14歲就唸了大學、24歲創立全球首家VR公司、32歲宣告倒閉……。34歲出專輯、40歲成為暢銷作家、50歲獲選《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這本書半自傳半談VR,漫談他對世界運作的看法,也談AI是「人造神的對決」,讀畢既是驚喜又是充滿疑惑?

Jaron Lanier早在1980年時(距離現在已42年了)就開始研究VR,他自創的公司VPL於1992年宣告破產,我個人覺得他生不逢時,1990年代的整個供應鍊相關生態均不成熟,包括連網速率不夠快、缺乏雲端運算能力、沒有高效能晶片,總總的軟硬體生態環境跟不上,怪只怪在當下觀念太先潮,也沒有大咖創投資金持續投入支持。而台灣的宏達電(2498.TW)早在2016年初就發表了「HTC Vive」VR頭罩式產品,切入虛擬實境市場,但這款商品至今仍沒有成為娛樂主流。

依據本書的中文書名翻成:虛擬實境之父的「誘惑」、「謊言」與「真相」

★誘惑

我讀這本書,感覺Jaron Lanier這個人是科技奇才,也是狂人,有很瘋狂的思想,也許天才就是這樣,這本書並不好讀,倒不是VR理論深澀,而是敘述的方式會不斷地跳TONE,談成長過程與自己的想法,隨心而欲地發展,與作者個性狂野有關(所以Jaron Lanier自己說,他無法不帶感情講述VR的故事。VR之所以值得我投入,是因為它與人息息相關。我只能藉由自身故事來告訴你VR在我心中的意義)。

簡單地說:VR 發展不僅與藍尼爾的個人經歷分不開,與他的內心世界也分不開,而這些元素不斷交互影響,根本剪不斷、理還亂。

在虛擬實境裡,Jaron Lanier覺得接觸那瞬間感覺棒極了,誇張到極點,人可以深深沉浸其中,好好地享受快感,在暫存虛無環境裡,既像你,又不全然像是你,在虛擬環境裡「物物相連、環環相扣」。隨便一個對新世界規則的微調,都可能觸發跟現實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嚇人!當你的身體、甚至全世都可以透過虛擬實境改變時,你還剰下什麼?這應是「誘惑」之源。

如Jaron Lanier的定義,VR 是「一種共同的、清醒的、刻意的、交流的、協作的夢」,是「在動手改變真實世界以前,先嘗試改變提案的方法」。

穿梭虛擬實境內外的章節間,我們認識了許多 VR 世界的拓荒者與先行者,看他們如何以各自的方式不斷推進技術(有個性到同一個團隊用的程式語言都不一樣呢),實踐心中的烏托邦;也逐漸明白他們對人性的認知、懷抱的狂想,隨他們經歷挫敗,走過衝突互斥與理解共融。虛擬實境協助人類打造出新的外在現實。(現在講到 VR,許多人會聯想到影音娛樂,但你知道 VR 數十年來還為醫療、飛航等技術精進默默付出嗎?)虛擬實境反映人類的內心世界。虛擬實境在外也在內,是現實的一部分。


★真相

Jaron Lanier的看法是,VR雖然功能強大,但它還做不到「傳達內心狀態的媒介」,至少到目前仍不行(編按:本書出版是2017年,但至今2022年也仍無法達到)。偶而有人會把VR講的好像即將進化成心靈感應的魔法,好像可以隨心所慾地把現實與大腦連起,然而VR並非無所不能,這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真相」。


★謊言

即使沒有人知道VR的表達能力最終能達到什麼程度,但VR的本質總是令人血脈賁張,它是隨心所欲的體驗,可與他人分享,一切隨性自在,盡在掌控之中。那是一種全面的表達形式、共有的清醒夢(lucid dreaming)、擺脫現實世界單調一致性的方式。我們所追求的,是一種不只綁在世上既定環境中的存在方式。Jaron Lanier認為虛擬實境既是科學冒險,也是「文化冒險」,更是最人性化的科技情境。VR令人目眩神迷的各種可能性,主張VR讓生活更加豐富充實。Jaron Lanier在書中提到VR並非萬能,虛擬世界中最真實的痛楚,絢麗科技下最深沉的警鐘。VR世界若侷限在遊戲裡,有「文化適應議題」,也衍生出「道德判斷問題~例如虛擬世界裡的仇恨二分性、厭女性化、政治意識等」,更告誡大家須對人工智慧(AI)等運算理念審慎以待,這是「謊言」。

這幾年下來,科技能在朝向如何在虛擬世界中,拓展迷幻的國度。書中一直持到VR的體驗,彷彿像「迷幻藥」,彷彿在南美州喝下「死滕水」[註3],喝了它人與人之間有了心靈上聯結。專家們想像的元宇宙是透過沈浸式科技,打造人類世界第二個「虛擬平行時空」,人們可以透過虛擬身份,進行工作社交與娛樂。現在比較多的共識是電玩遊戲產業、娛樂產業或許也會有新型態,像是越來越流行的虛擬偶像、虛擬YouTuber(VTuber),被認為將是一種新趨勢。


【■讀後的個人想法】

為什麼重要級的企業大老或執行長們要急著跳出來表態他們支持元宇宙的發展?一方面這可能是未來很重要科技發展的里程碑,企業獲利要往有潛力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持續經營媒體話題熱度,這是所有投資人都在關注的觀點。老王賣瓜,自賣自誇,FB是「社交網路服務」,就是要一直維持高密度的人與人間的訊息聯結,馬克·祖克柏這麼想是因為FB已發展到瓶頸,勢必轉型再創高峰。NVIDIA是全球視覺運算技術領導廠商與繪圖處理器(GPU)之發明者及領先者,為各種個人電腦、工作站、遊樂器和更多其他裝置帶來突破性的互動式繪圖技術與效能,元宇宙若要膨勃發展,少不了它的關鍵助陣。宏達電算是很早就踏入VR這領域的研究發展,若真能成功,那麼它寒守苦窯也會苦盡甘來。至於其他科技代工廠商都是生態圈內的供應商,也會雨露均霑一番。

就我個人的觀察,元宇宙是個虛擬空間角色與真實身份可複製延伸分身或完全置換新角度的平台體系,要運作得需要有「整個生態環境」相互配合,例如「生活之可被廣泛接受的生活圈,要有大部分人相信這個環境最終可以取代現實世界的體驗,例如在元宇宙中舉辦體育賽事、演唱會,這也代表元宇宙在網路經濟中的無限潛力」、「區塊鏈」[註4]、「虛擬貨幣單位如NFT」[註5]、「雲端儲存及運算思維」、「夠快的網路傳輸能力」、「高效能的晶片計算能力」、「AI能力」,以及「語音、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VR/AR等技術的融合創新」。(編按:我個人對「區塊鍊」與「虛擬貨幣」的必要性及優先性比較持保留態度)。

最後提供網路上非正式的調查,有一些關於元宇宙的可能應用討論話題(想在虛擬世界做什麼?)網友們紛紛發揮創意想像可以的發展方向,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沈浸式旅遊!不出門也能看遍天下風景

*元宇宙演唱會!擺脫人擠人、近距離接觸偶像

*虛擬會議室!隨時隨地打造真實開會體驗

*用虛擬分身交朋友、開趴!遠在千里卻像近在咫尺

*暢玩VR遊戲!打怪殺敵全都「來真的」


[註1] 傑容‧藍尼爾 Jaron Lanier一九六○年生。科學家、音樂家、視覺藝術家和作家,以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的研究、在數位環境中鼓吹人文關懷和永續經濟著稱。一九八○年代創立VPL研究公司(VPL Research),開發出第一個VR商品,並推出虛擬化身、多人虛擬世界體驗,以及VR各種主要應用的原型(例如外科手術模擬),「虛擬實境」一詞也是由他所創,因而被譽為「虛擬實境之父」,雖然藍尼爾本人並不認可這個稱號。


[註2] 元宇宙:由「meta」與「verse」所組成的單字,前者為超越、之上、後設;後者則為宇宙,部分中文使用者將其譯為「元宇宙」。 最初的概念來自於尼爾.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書中的Metaverse一詞, 指的是一個完全虛擬的世界,人們在其中可以化身為各種存在 。


[註3] 死藤水舉行的儀式廣泛流傳於亞馬遜盆地,死藤水儀式是神聖的,它的作用包含預見未來,還有淨化身心靈


[註4] 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最大特色就是「去中心化」,透過加密演算代碼,以及不斷增長的數位帳,建立一個獨立、不需中間驗證者,還能防竄改的技術。


[註5] NFT(非同質化代幣),跟虛擬幣一樣是透過區塊鏈技術,將數位圖檔、音樂、影片透過NFT交易,使買家「擁有註冊權」,首先在藝術圈流行,接著有歌手黃明志、鹽酥雞業者都把歌曲、產品上架,吸引大批買家競標,此交易概念雖新穎,但隨元宇宙話題升起,也再度受到重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的沙龍
11.5K會員
188內容數
我本身在投資行為上,有理論基礎及多年的實務經驗。雖然讀過的財經書籍至少有二百本以上,但仍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風險永遠是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因素。希望彼此有緣的人,在投資之路上能夠得到應有的報償。
2025/04/26
兩人結合在一起,曾經有過共鳴,也曾享愛甜密生活。但為什麼會從熱烈轉成冷淡?大多數皆從雙方的「情緒波動」開始,慢慢地在生活中感受不同頻!認知裂痕愈來愈大,關係愈來愈冷淡,最終可能走向分離之途或者只是形成陌路的硬撐。
Thumbnail
2025/04/26
兩人結合在一起,曾經有過共鳴,也曾享愛甜密生活。但為什麼會從熱烈轉成冷淡?大多數皆從雙方的「情緒波動」開始,慢慢地在生活中感受不同頻!認知裂痕愈來愈大,關係愈來愈冷淡,最終可能走向分離之途或者只是形成陌路的硬撐。
Thumbnail
2025/04/06
張忠謀,台積電創辦人,肯定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但為什麼要看這本書呢?原來看完這本書後才知道張忠謀這個人為什麼能夠成功創辦台積電這個國際型大公司(現在台積電市值已在全球前十大之中),台積電能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跟張忠謀有很大的關連,我們不能證明沒有張忠謀策劃下,台積電是不是更好,但我們可以確定張忠謀。
Thumbnail
2025/04/06
張忠謀,台積電創辦人,肯定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但為什麼要看這本書呢?原來看完這本書後才知道張忠謀這個人為什麼能夠成功創辦台積電這個國際型大公司(現在台積電市值已在全球前十大之中),台積電能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跟張忠謀有很大的關連,我們不能證明沒有張忠謀策劃下,台積電是不是更好,但我們可以確定張忠謀。
Thumbnail
2025/04/05
這個人就是黃仁勲(Jenson Huang),一個“狂人”。但它的狂跟其他獨領風騷的人有一樣,也有不一樣的地方。聰明、反應快、工作認真、有想法只是基本條件而已,他的狂是顯示於偏執、固執,他易暴怒,陰晴不定難以捉摸,噴罵如日常,罵人不給你留餘地,他自信到無可救藥,“但你也不得不說,這是合理的解釋”。
Thumbnail
2025/04/05
這個人就是黃仁勲(Jenson Huang),一個“狂人”。但它的狂跟其他獨領風騷的人有一樣,也有不一樣的地方。聰明、反應快、工作認真、有想法只是基本條件而已,他的狂是顯示於偏執、固執,他易暴怒,陰晴不定難以捉摸,噴罵如日常,罵人不給你留餘地,他自信到無可救藥,“但你也不得不說,這是合理的解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即使沒有人知道VR的表達能力最終能達到什麼程度,但VR的本質總是令人血脈賁張,它是隨心所欲的體驗,可與他人分享,一切隨性自在,盡在掌控之中。那是一種全面的表達形式、共有的清醒夢(lucid dreaming)、擺脫現實世界單調一致性的方式。我們所追求的,是一種不只綁在世上既定環境中的存在方式。
Thumbnail
即使沒有人知道VR的表達能力最終能達到什麼程度,但VR的本質總是令人血脈賁張,它是隨心所欲的體驗,可與他人分享,一切隨性自在,盡在掌控之中。那是一種全面的表達形式、共有的清醒夢(lucid dreaming)、擺脫現實世界單調一致性的方式。我們所追求的,是一種不只綁在世上既定環境中的存在方式。
Thumbnail
元宇宙這個概念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科技話題之一,尤其是在臉書宣布改名後討論度更是居高不下,它被定義為一個虛擬世界的總和,能夠與現實世界進行關聯性的互動,並提供豐富的沈浸式體驗,雖然看起來跟遊戲極為相似,但它又不僅僅是遊戲,因為底下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和社交價值。
Thumbnail
元宇宙這個概念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科技話題之一,尤其是在臉書宣布改名後討論度更是居高不下,它被定義為一個虛擬世界的總和,能夠與現實世界進行關聯性的互動,並提供豐富的沈浸式體驗,雖然看起來跟遊戲極為相似,但它又不僅僅是遊戲,因為底下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和社交價值。
Thumbnail
元宇宙在去年一舉成為火紅的buzz word,「一級玩家」電影也讓人們更能夠想像元宇宙世界的樣貌,人們在虛擬世界當中生活,從工作、交友、娛樂,但是在現實世界當中,VR/AR仍然多應用在遊戲的場景,吸引的多半是像是XBOX PS之類的遊戲主機玩家,對於一般人來說仍是比較難以接觸、而且也不是很必要的。
Thumbnail
元宇宙在去年一舉成為火紅的buzz word,「一級玩家」電影也讓人們更能夠想像元宇宙世界的樣貌,人們在虛擬世界當中生活,從工作、交友、娛樂,但是在現實世界當中,VR/AR仍然多應用在遊戲的場景,吸引的多半是像是XBOX PS之類的遊戲主機玩家,對於一般人來說仍是比較難以接觸、而且也不是很必要的。
Thumbnail
本集將帶你理解 1.元宇宙究竟是什麼? 2.元宇宙如何被運用? 3.元宇宙有何風險? 4.我的書後觀點
Thumbnail
本集將帶你理解 1.元宇宙究竟是什麼? 2.元宇宙如何被運用? 3.元宇宙有何風險? 4.我的書後觀點
Thumbnail
2021年幾乎可以說是元宇宙的元年.凡是與『元宇宙』(Metaverse)相關的,在全球幾乎都瞬間爆紅。像是去年3月上市的第一支元宇宙概念股Roblox上市3個月,股價就從64.5一路上漲到103.86.科技大廠以及各大品牌也紛紛加入元宇宙的行列。像是去年祖克柏直接大動作把『臉書』更名為『Meta』
Thumbnail
2021年幾乎可以說是元宇宙的元年.凡是與『元宇宙』(Metaverse)相關的,在全球幾乎都瞬間爆紅。像是去年3月上市的第一支元宇宙概念股Roblox上市3個月,股價就從64.5一路上漲到103.86.科技大廠以及各大品牌也紛紛加入元宇宙的行列。像是去年祖克柏直接大動作把『臉書』更名為『Meta』
Thumbnail
文 / 盧希鵬 互聯網有一個本質,叫做「穿越」,就像哆啦A夢的任意門,瞬間從台灣穿越到俄羅斯。過去互聯網穿越的是二度空間的宇宙,隔著一層螢幕玻璃,我們只是在玻璃外觀看的人。 下一代的互聯網有可能穿越那層玻璃,讓真實與虛擬兩個宇宙接觸,成為元宇宙嗎? 第一類代表是臉書、微軟、迪士尼
Thumbnail
文 / 盧希鵬 互聯網有一個本質,叫做「穿越」,就像哆啦A夢的任意門,瞬間從台灣穿越到俄羅斯。過去互聯網穿越的是二度空間的宇宙,隔著一層螢幕玻璃,我們只是在玻璃外觀看的人。 下一代的互聯網有可能穿越那層玻璃,讓真實與虛擬兩個宇宙接觸,成為元宇宙嗎? 第一類代表是臉書、微軟、迪士尼
Thumbnail
元宇宙這個詞1992年就有了,它是由美國科幻小說家尼爾·唐恩·史蒂文森(Neal Town Stephenson)的小說《雪崩》所提出的詞.小說裡人類在虛擬世界有個化身的存在,可以彼此與程式打造的軟體代理人相互溝通,而小說裡的元宇宙指的一個以虛擬實境為基礎的新型網際網路.
Thumbnail
元宇宙這個詞1992年就有了,它是由美國科幻小說家尼爾·唐恩·史蒂文森(Neal Town Stephenson)的小說《雪崩》所提出的詞.小說裡人類在虛擬世界有個化身的存在,可以彼此與程式打造的軟體代理人相互溝通,而小說裡的元宇宙指的一個以虛擬實境為基礎的新型網際網路.
Thumbnail
  元宇宙到底是炒股票呢?還是接近可以落地的真實產業議題? 那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呢?   以維基百科的條目說明來看元宇宙又稱為後設宇宙(英語:Metaverse) 後設宇宙,或稱為元宇宙、形上宇宙、元界、超感空間、虛空間,被用來描述一個未來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線上三維虛擬環境。此虛擬環境將可以通過虛擬
Thumbnail
  元宇宙到底是炒股票呢?還是接近可以落地的真實產業議題? 那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呢?   以維基百科的條目說明來看元宇宙又稱為後設宇宙(英語:Metaverse) 後設宇宙,或稱為元宇宙、形上宇宙、元界、超感空間、虛空間,被用來描述一個未來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線上三維虛擬環境。此虛擬環境將可以通過虛擬
Thumbnail
最近股市又再度颳起了元宇宙熱潮! Metaverse,中文稱做元宇宙。被稱做改變未來的一個新詞彙。元宇宙題材也讓相關概念股連帶受惠。宏達電連續鎖漲停,股價創近6個月以來的新高。到底什麼是元宇宙?為什麼又會再度夯起來?今天威廉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Thumbnail
最近股市又再度颳起了元宇宙熱潮! Metaverse,中文稱做元宇宙。被稱做改變未來的一個新詞彙。元宇宙題材也讓相關概念股連帶受惠。宏達電連續鎖漲停,股價創近6個月以來的新高。到底什麼是元宇宙?為什麼又會再度夯起來?今天威廉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Thumbnail
「元宇宙」佈建大戰開始! Facebook、輝達(NVidia)、微軟都宣布要進軍、建構「元宇宙」。臉書創辦人祖克伯說「元宇宙」將是下一代的網際網路。「元宇宙」是現實的平行時空,透過VR,網路虛擬化身,你可以在其中學習、遊戲、社交、生活。 哪些公司將會掌握了這個宇宙? 元宇宙有哪些投資機會?
Thumbnail
「元宇宙」佈建大戰開始! Facebook、輝達(NVidia)、微軟都宣布要進軍、建構「元宇宙」。臉書創辦人祖克伯說「元宇宙」將是下一代的網際網路。「元宇宙」是現實的平行時空,透過VR,網路虛擬化身,你可以在其中學習、遊戲、社交、生活。 哪些公司將會掌握了這個宇宙? 元宇宙有哪些投資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