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餐吃到一半,同仁過來找我,說有老師打電話來,有4位同學僵持在現場,需要我過去幫忙。我簡單的收拾桌面之後,穿起外套前往現場。
我邊走邊想著,被描述的氣氛感覺很緊繃,是要打起來了嗎?我到了現場能發揮什麼作用?「相信老師的判斷吧!」,在我抵達現場前,我這麼跟自己說。接著,映入眼前不是4位,而是5位女同學沉默的圍坐在一起,我在門口簡單聽完老師說明後,因為現場已經沒有多餘的椅子,我只能站著說話。
我:我聽老師說,你們想要離開小組,是因為你們再也受不了組長了,離開是你們的權益,但好像沒有人願意向他提出來?
接著,我再提了幾個問題,5人小組依然聞風不動,這時我大概能夠理解老師所謂"僵持"的意思:大家都想退出,但沒有人要去跟組長攤牌。
「我這個人想得比較遠一點,大家都還在學,你們之後也很可能會碰到類似的事,外面有形形色色的人。在關係裡總是保持沉默,我不覺得是好事,大家沒有機會了解,彼此之間到底出了什麼事」,我想告訴他們,在關係中表達自己,也很重要。「所以,有沒有哪位同學願意跟組長說?」,邊說,我邊環視所有的同學。
「我可以說」,一位從頭到尾認真聽我說話的同學,眼睛看著我回應。
看著這些同學讓我聯想到,我們的文化其實不鼓勵表達自我,鼓勵以和為貴,為了大家好,我們習慣選擇隱忍,而這樣的不滿與生氣,時間一長就會轉變成我們所熟悉的「委屈」。我們自小被明著暗著被教育,學到「有情緒是不應該」、「表達情緒是不對」的認知,習慣性選擇壓下人都會有的正常情緒。而這樣的方法,讓被壓住的情緒累積、滋長、變形,最後從一件事情的不愉快,變成對一個人全然的厭惡,甚至將這樣被扭曲的情緒,投射到社會,國家之中。
聽起來不太妙,對吧?沒想到我們文化所鼓勵的「好特質」,持續在我們的背後影響著生活、工作跟人際關係,並相信我們想像中一定會出現,但其實不常見的"秋後算帳"。就這樣,不僅問題仍舊是問題,影響的更是一個人的完整性、增進人際間的猜疑,惡化系統功能,這樣的模式更加暗示著彼此是不可信任,甚至因為我們過於沉默,而把自我中心的人胃口養得越來越肥。
說到這裡,你一定能明白壓抑情緒、限制自我不是一件健康的事情,情緒同時也代表你自我中珍貴的某些特質或內涵,所以,表達自己的想法,搭配適合的情緒的能力,就變得很重要。這樣除了能讓你感到是在為自己而活,也讓對方有一個機會明白自己的言行對彼此的影響,這樣透明的溝通,讓彼此無須猜疑,也能更針對問題討論,做起事來也會更有效率。
會生氣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要學習的是,去看見,也承認自己的生氣,並用你自己的方式,試著讓對方理解自己。所以,給自己一個機會,當下次有人的言行讓你感到不太舒服,要馬上回應有點困難,你可以告訴他:「剛才的內容有些讓我不太舒服,但我還不知道要怎麼說,我準備好的時候可不可以找你說?」。
我認為這是一個「你好,大家也會跟著更好」的解方,期望對你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