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為貴?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午餐吃到一半,同仁過來找我,說有老師打電話來,有4位同學僵持在現場,需要我過去幫忙。我簡單的收拾桌面之後,穿起外套前往現場。
我邊走邊想著,被描述的氣氛感覺很緊繃,是要打起來了嗎?我到了現場能發揮什麼作用?「相信老師的判斷吧!」,在我抵達現場前,我這麼跟自己說。接著,映入眼前不是4位,而是5位女同學沉默的圍坐在一起,我在門口簡單聽完老師說明後,因為現場已經沒有多餘的椅子,我只能站著說話。
我:我聽老師說,你們想要離開小組,是因為你們再也受不了組長了,離開是你們的權益,但好像沒有人願意向他提出來?
接著,我再提了幾個問題,5人小組依然聞風不動,這時我大概能夠理解老師所謂"僵持"的意思:大家都想退出,但沒有人要去跟組長攤牌。
「我這個人想得比較遠一點,大家都還在學,你們之後也很可能會碰到類似的事,外面有形形色色的人。在關係裡總是保持沉默,我不覺得是好事,大家沒有機會了解,彼此之間到底出了什麼事」,我想告訴他們,在關係中表達自己,也很重要。「所以,有沒有哪位同學願意跟組長說?」,邊說,我邊環視所有的同學。
「我可以說」,一位從頭到尾認真聽我說話的同學,眼睛看著我回應。
看著這些同學讓我聯想到,我們的文化其實不鼓勵表達自我,鼓勵以和為貴,為了大家好,我們習慣選擇隱忍,而這樣的不滿與生氣,時間一長就會轉變成我們所熟悉的「委屈」。我們自小被明著暗著被教育,學到「有情緒是不應該」、「表達情緒是不對」的認知,習慣性選擇壓下人都會有的正常情緒。而這樣的方法,讓被壓住的情緒累積、滋長、變形,最後從一件事情的不愉快,變成對一個人全然的厭惡,甚至將這樣被扭曲的情緒,投射到社會,國家之中。
聽起來不太妙,對吧?沒想到我們文化所鼓勵的「好特質」,持續在我們的背後影響著生活、工作跟人際關係,並相信我們想像中一定會出現,但其實不常見的"秋後算帳"。就這樣,不僅問題仍舊是問題,影響的更是一個人的完整性、增進人際間的猜疑,惡化系統功能,這樣的模式更加暗示著彼此是不可信任,甚至因為我們過於沉默,而把自我中心的人胃口養得越來越肥。
說到這裡,你一定能明白壓抑情緒、限制自我不是一件健康的事情,情緒同時也代表你自我中珍貴的某些特質或內涵,所以,表達自己的想法,搭配適合的情緒的能力,就變得很重要。這樣除了能讓你感到是在為自己而活,也讓對方有一個機會明白自己的言行對彼此的影響,這樣透明的溝通,讓彼此無須猜疑,也能更針對問題討論,做起事來也會更有效率。
會生氣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要學習的是,去看見,也承認自己的生氣,並用你自己的方式,試著讓對方理解自己。所以,給自己一個機會,當下次有人的言行讓你感到不太舒服,要馬上回應有點困難,你可以告訴他:「剛才的內容有些讓我不太舒服,但我還不知道要怎麼說,我準備好的時候可不可以找你說?」。
我認為這是一個「你好,大家也會跟著更好」的解方,期望對你有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48內容數
    歡迎大家留下意見或問題,一起討論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裡聊天室 的其他內容
     記得那天下午,我的主管一臉挫敗的回到辦公室,他帶著哭腔說我們單位在校內會議中被幾位師長無情的攻擊,爭議是前陣子在討論是否全面提供給授課教師特殊學生的隱私資訊。過往我們本著對學生權益的尊重,在給出資訊前都會個別確認學生的意願,也為此規範了好幾道行政的程序,雖然多花了點時間,考量到特殊學生可能的敏感性
    每個上班日,我都會固定在一個攤子買早餐,之所以在一排早餐店中選擇它,是因為顧攤子的是兩位老夫妻。我對於他們一早就得出來做生意,招呼客人跟結帳速度又遠比不上其他早餐店的樣子,我帶著支持的心情持續買著對自己而言,口味相當一般的漢堡、蛋餅跟奶茶。 一如往常,今天早上我又走到攤位前面,從架上拿了漢堡跟三明治
     昨天早上準備送女兒上學時,她在家門口說忘了帶鉛筆盒,因為時間已經比平常還要晚了,我擔心拖到時間,就用不太耐煩的語氣請她快點去拿。她在家裡東翻西找,終於找到鉛筆盒,接著又重複試著背起那會使他失去重心,在我看來過於沉重的書包。看著一點一滴流逝的時間,我忍著煩躁的心情,催動油門出發。  「請妳下次書包整
    晚餐前,姐弟吵架,豬小弟打了她姐被我看到,我故意說聖誕老人不想送他禮物了,他開始趴在地板上大哭。哭了一陣子發現沒人理他,他就爬起來嗆他爸。 豬:我們老師會送我禮物,我們校長也會給我禮物!(兒子用鼻子看著我說) 我:豬小弟你過來,爸爸想跟你講話。(他不情願的走到我身邊) 「你很想要禮物對不對?」
    早上陪兒子等幼兒園開門,幾對家長跟孩子也陸陸續續集合在門口。此時,其中一位小孩越走近門口,抗拒的動作越來越大。他的媽媽顯得有些煩躁。 「怎麼放了一個假,回來上學就這樣,媽媽要去工作啊!沒有工作怎麼有錢買你的Elsa?」,媽媽一邊說著,一邊推著不想前進的孩子往前走。時間一到,老師來開門了,兒子看到老師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在一場討論助人者自我照顧的研習裡,講者的一句:「自我照顧,是專業的一部份」觸動了我。會後,我自問:我有照顧自己,有善待自己嗎? 於是,我開始在生活中留意,那些我沒善待自己的片刻。它出現在我不太想唸書,卻又逼自己往下唸的時候,出現在身體受過敏之苦,還勉強自己工作的時候,它出現
     記得那天下午,我的主管一臉挫敗的回到辦公室,他帶著哭腔說我們單位在校內會議中被幾位師長無情的攻擊,爭議是前陣子在討論是否全面提供給授課教師特殊學生的隱私資訊。過往我們本著對學生權益的尊重,在給出資訊前都會個別確認學生的意願,也為此規範了好幾道行政的程序,雖然多花了點時間,考量到特殊學生可能的敏感性
    每個上班日,我都會固定在一個攤子買早餐,之所以在一排早餐店中選擇它,是因為顧攤子的是兩位老夫妻。我對於他們一早就得出來做生意,招呼客人跟結帳速度又遠比不上其他早餐店的樣子,我帶著支持的心情持續買著對自己而言,口味相當一般的漢堡、蛋餅跟奶茶。 一如往常,今天早上我又走到攤位前面,從架上拿了漢堡跟三明治
     昨天早上準備送女兒上學時,她在家門口說忘了帶鉛筆盒,因為時間已經比平常還要晚了,我擔心拖到時間,就用不太耐煩的語氣請她快點去拿。她在家裡東翻西找,終於找到鉛筆盒,接著又重複試著背起那會使他失去重心,在我看來過於沉重的書包。看著一點一滴流逝的時間,我忍著煩躁的心情,催動油門出發。  「請妳下次書包整
    晚餐前,姐弟吵架,豬小弟打了她姐被我看到,我故意說聖誕老人不想送他禮物了,他開始趴在地板上大哭。哭了一陣子發現沒人理他,他就爬起來嗆他爸。 豬:我們老師會送我禮物,我們校長也會給我禮物!(兒子用鼻子看著我說) 我:豬小弟你過來,爸爸想跟你講話。(他不情願的走到我身邊) 「你很想要禮物對不對?」
    早上陪兒子等幼兒園開門,幾對家長跟孩子也陸陸續續集合在門口。此時,其中一位小孩越走近門口,抗拒的動作越來越大。他的媽媽顯得有些煩躁。 「怎麼放了一個假,回來上學就這樣,媽媽要去工作啊!沒有工作怎麼有錢買你的Elsa?」,媽媽一邊說著,一邊推著不想前進的孩子往前走。時間一到,老師來開門了,兒子看到老師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在一場討論助人者自我照顧的研習裡,講者的一句:「自我照顧,是專業的一部份」觸動了我。會後,我自問:我有照顧自己,有善待自己嗎? 於是,我開始在生活中留意,那些我沒善待自己的片刻。它出現在我不太想唸書,卻又逼自己往下唸的時候,出現在身體受過敏之苦,還勉強自己工作的時候,它出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Thumbnail
    某日午休,我在辦公室隱約聽見咆哮聲。 我到走廊查看究竟?發覺已有其他師生向某處張望。 原來"有老師與學生發生口角衝突"! 在職涯期間, 我曾見過不只一次的師生衝突場面。 我見過兩造在情緒激動的情形之下,大打出手。 我知道一旦"出手",那可以將事情小事化大、再大、又大的了!! 於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如何在職場溝通中保持冷靜和有效?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並聆聽和尊重他人的觀點? 透過本文章一起學習阿德勒心理學的課題分離,並利用4個步驟找出共同目標和合作方案。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的人。 為了探討為什麼一方激動時對方反而選擇保持沉默,本文從兩種情況出發,分析了沉默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以及該如何有效溝聽。 當激動者和溝通者意識到雙方情緒和沉默者的身體語言後,可以實現更良好有效的溝通。
    Thumbnail
    表達意見,本就是一件理應要被接受的事。 但錯過了表達意見的時機,等於默許別人替自己做決定,既然默許,那之後的不滿,又有什麼立場說出口呢?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Thumbnail
    某日午休,我在辦公室隱約聽見咆哮聲。 我到走廊查看究竟?發覺已有其他師生向某處張望。 原來"有老師與學生發生口角衝突"! 在職涯期間, 我曾見過不只一次的師生衝突場面。 我見過兩造在情緒激動的情形之下,大打出手。 我知道一旦"出手",那可以將事情小事化大、再大、又大的了!! 於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如何在職場溝通中保持冷靜和有效?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並聆聽和尊重他人的觀點? 透過本文章一起學習阿德勒心理學的課題分離,並利用4個步驟找出共同目標和合作方案。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的人。 為了探討為什麼一方激動時對方反而選擇保持沉默,本文從兩種情況出發,分析了沉默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以及該如何有效溝聽。 當激動者和溝通者意識到雙方情緒和沉默者的身體語言後,可以實現更良好有效的溝通。
    Thumbnail
    表達意見,本就是一件理應要被接受的事。 但錯過了表達意見的時機,等於默許別人替自己做決定,既然默許,那之後的不滿,又有什麼立場說出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