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關係的正向衝突:以和為貴錯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修復關係的正向衝突:走進離婚、派系鬥爭與內戰,找到擺脫困境的解方>書封 今周刊出版

<修復關係的正向衝突:走進離婚、派系鬥爭與內戰,找到擺脫困境的解方>書封 今周刊出版


這本書的全名是<修復關係的正向衝突:走進離婚、派系鬥爭與內戰,找到擺脫困境的解方>,作者是資深記者亞曼達.瑞普立(Amanda Ripley)。如果衝突沒有產出建樹,那只是一場鬧劇和無謂耗損,所以後來在工作上我對很多事情選擇緘默,出於如何讓衝突能帶來轉機的好奇,我買下了這本電子書。


作者坦言,選邊站和被衝突熱血吸引幾乎是人類的天性,因為這讓人感到有目標和歸屬感,只是這種天性讓人類很難包容共存,而且衝突是一環環相扣的系統,不管事家務、種族、政治衝突,人們往往為了非常小的差異爭執並且付出不成比例的代價,本書作者想告訴讀者如何看到衝突的複雜性,提出一些面對衝突的態度與方法,讓在衝突方能取得讓群體前進的選項。


修復關係的正向衝突 書摘


在談論解決衝突前,作者先討論了衝突底下的「伏流」。書中提到一對離婚夫妻爭奪一只燉鍋,對太太而言燉鍋和她母親持家有方的記憶連結,而先生也明白這點,因此更不希望燉鍋落到太太手中。


每條伏流都有它的來處與去向,書中提到衝突調停專家會傾聽雙方的故事,也會先問當事人:「衝突排解之後,你希望是怎樣的結果?」了解伏流是排解衝突的第一步,作者也提供了幾個技巧:


  • 完整理解迴圈:衝突是一個系統,聆聽、理解對方的需求是理解衝突伏流的第一步,真正的聆聽是對對方感到好奇,重複對的方的話,並且確認他們想表達的意思,確保雙方真的有在溝通。
  • 釋放自己對想法的控制:有時出於自尊或沈默成本,我們寧可忽視明顯的錯誤也要說服別人,但衝突中要適度放下控制全局的想法,思考自己當下的態度和說出口的話是不是真的必要,尤其當衝突已經形成時,謹言慎行是更重要的。
  • 擺脫刻板印象:衝突中會忽略、簡化了個人的複雜度,就像以對方所屬幫派、政黨去概括他,這樣雙方永遠搞不懂彼此真正的訴求,也無法進行交流。
  • 尋找新的身份認同:深陷衝突、暴力的人需要一個契機離開高衝突迴圈,書中提到黑幫份子柯蒂斯,因為參加兒子畢業典禮而決定引退,作為父親的身份認同,大過於他對幫派的認同,離開幫派的角色後,他更發現過去仇殺的對象,不過是跟自己有類似成長背景的人。
  • 拉開距離:離高衝突的環境遠一些。比方說搬家、脫離既有的交友圈等等。可以幫助我們比較客觀的思考問題,或尋找新身分認同。
  • 提供兩個以上的選項:避免二元分化,會讓人覺得自己有選擇,而比較不容易刺激對立發生。
  • 重新分類:站在另一個高度看待衝突、看待自己,建立新的價值觀。回到柯蒂斯的例子,他是非裔美國人,在幫派火拼的衝突中,他突然意識到過去非裔美國人經歷辛苦爭取到了相對平等的社會正義,但是現在自己卻鼓勵互相殘殺,他開始重新審視對幫派的忠誠是否其實是對非裔美國人群體的虧欠。


書中還有更多案例和處理衝突的技巧,特別要留意的是作者不是提倡零衝突,也不鼓勵大家發展出一模一樣的思想,健康的衝突是分歧存在的狀況下,取得一個平衡點,以合作取代攻擊和暴力,以多元共存換得團體的進步— 不管這個團體指的是家庭、企業或是國家。


跳脫競爭看待衝突


跳脫競爭看待衝突是我讀完這本書後的啟發。社會制度在很多層面鼓勵競爭,競爭代表有人贏、有人輸,但是競爭從來不保證會解決問題,但看到書中那麼多例子,我覺得每個衝突背後其實都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衝突的本質很複雜,但本質上還是回到我們如何定義、解決問題。


現代組織矛盾的地方也在此,管理者都希望成員都能合作解決問題,但實際上的制度卻不停的鼓勵無謂的自我膨脹,鼓勵大家成為「公司沒有我不行」的那種人,用短暫的自相輾壓換來績效,卻犧牲團隊解決問題的彈性與能力,畢竟一個團隊如果沒有辦法共享成果,領導者又要怎麼要求大家共擔責任或對工作有參與感?


書中也提到政治衝突,我們或許可以嘗試「重新分類」問題,真的大小事都適合放大到跟國家政治類比嗎?反之亦然,有沒有哪些衝突本身是必要的,但卻被擱置不理?身份認同項項真的就那麼單一嗎?為什麼大家的想法會不一樣?假設一切衝突都排解了,我們想要的是怎樣的社會制度與生活?同樣的問題,不同政治傾向的人會怎麼回答呢?這些如果沒討論的安全網或理性的討論空間,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


健康的衝突


總之<修復關係的正向衝突:走進離婚、派系鬥爭與內戰,找到擺脫困境的解方>這本書讀後是滿有感的,其實書中提到的解決衝突的技巧,似乎也可以用來評斷你是否在一個健康的衝突中:


你是否被放在一個刻板印象內,而缺乏真實的溝通?你被賦予的選項是不是太少?對方是不適刻意放大你某些行為,去支持他原本相信的論點?同樣的,我們是不是也這樣子對待他人?


是時候再次定義「以和為貴」了,我們不該追求衝突帶來的快感,但也不是被動妥協,衝突是發現問題的機會,也是了解世界多一點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目十人
16會員
21內容數
記錄各種學習筆記、書單和經驗分享。
目十人的其他內容
2024/07/26
<地球盡頭的溫室>是韓國作家金草葉的作品,故事架空在一個有毒落塵散佈在地球的世界,人類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但各地隨即出現政府建立的圓頂城市或由民間建立聚落,最後由科學團隊成功調配出落塵分解劑,讓人類文明回到正軌,然而一起郊區毒蔓延-莫斯瓦納的特殊案件,讓植物研究員亞榮挖掘出另一條關於人類落塵時代的故
Thumbnail
2024/07/26
<地球盡頭的溫室>是韓國作家金草葉的作品,故事架空在一個有毒落塵散佈在地球的世界,人類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但各地隨即出現政府建立的圓頂城市或由民間建立聚落,最後由科學團隊成功調配出落塵分解劑,讓人類文明回到正軌,然而一起郊區毒蔓延-莫斯瓦納的特殊案件,讓植物研究員亞榮挖掘出另一條關於人類落塵時代的故
Thumbnail
2024/07/10
關於西藏生死書是一本關於藏傳佛教哲學的著作,書中談論生命的意義及如何面對死亡,以藏傳佛教哲學出發介紹了西藏生死觀、業力交織的生命、死亡的幻象等主題,並提供了對臨終者的陪伴建議。
Thumbnail
2024/07/10
關於西藏生死書是一本關於藏傳佛教哲學的著作,書中談論生命的意義及如何面對死亡,以藏傳佛教哲學出發介紹了西藏生死觀、業力交織的生命、死亡的幻象等主題,並提供了對臨終者的陪伴建議。
Thumbnail
2024/03/24
這本書由胡慕情撰寫,內容涵蓋林于如的案件細節與作者和林于如的書信往來。林于如案是司法上第一件台灣女性連續殺人案,受臺灣經濟、文化、家庭和性別等議題牽動,透過作者踏查與考證,將林于如放回當年的人際網絡中,期待過追尋真相,大眾可以理解事件的生成,避免流於貼標與刻板印象,對於社會案件有更多省思。
Thumbnail
2024/03/24
這本書由胡慕情撰寫,內容涵蓋林于如的案件細節與作者和林于如的書信往來。林于如案是司法上第一件台灣女性連續殺人案,受臺灣經濟、文化、家庭和性別等議題牽動,透過作者踏查與考證,將林于如放回當年的人際網絡中,期待過追尋真相,大眾可以理解事件的生成,避免流於貼標與刻板印象,對於社會案件有更多省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復關係的正向衝突>中,作者亞曼達.瑞普立探討了衝突的根源及其複雜性。無論是家庭、社會或政治衝突,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來理解與解決衝突,讓人們在競爭中找到合作的可能性。運用作者的見解,我們可以系統性地分析衝突,釋放過度的控制慾,並重塑身份認同,最終促進個人與群體之間的和諧與進步。
Thumbnail
在<復關係的正向衝突>中,作者亞曼達.瑞普立探討了衝突的根源及其複雜性。無論是家庭、社會或政治衝突,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來理解與解決衝突,讓人們在競爭中找到合作的可能性。運用作者的見解,我們可以系統性地分析衝突,釋放過度的控制慾,並重塑身份認同,最終促進個人與群體之間的和諧與進步。
Thumbnail
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來擾亂你們,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 (希伯來書 12:15)
Thumbnail
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來擾亂你們,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 (希伯來書 12:15)
Thumbnail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和場合,衝突是常見的。它可能涉及到矛盾的觀點、利益的不合或價值觀的差異。學會面對和處理衝突,不僅能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建立成熟和健康人際關係維護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並不意味著忽視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真正的和諧是建立在雙方平等與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的。
Thumbnail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和場合,衝突是常見的。它可能涉及到矛盾的觀點、利益的不合或價值觀的差異。學會面對和處理衝突,不僅能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建立成熟和健康人際關係維護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並不意味著忽視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真正的和諧是建立在雙方平等與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的。
Thumbnail
這本書花了好長一段時間閱讀,內容真的非常多,但作者分析的衝突故事都好精采,也讓我對於近期各種事件在社群上的發展,非常有感觸啊!
Thumbnail
這本書花了好長一段時間閱讀,內容真的非常多,但作者分析的衝突故事都好精采,也讓我對於近期各種事件在社群上的發展,非常有感觸啊!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Thumbnail
你會害怕產生衝突嗎?多數人對於衝突都帶著不好的負面印象,認為這會造成傷害與破壞,因此會儘量避免或平息。此外,容易產生衝突會給人一種情緒化和衝動的不良形象,所以即使心裡有所不滿也要刻意壓抑。​事實上,這是種錯誤的刻板印象。
Thumbnail
你會害怕產生衝突嗎?多數人對於衝突都帶著不好的負面印象,認為這會造成傷害與破壞,因此會儘量避免或平息。此外,容易產生衝突會給人一種情緒化和衝動的不良形象,所以即使心裡有所不滿也要刻意壓抑。​事實上,這是種錯誤的刻板印象。
Thumbnail
調解矛盾不是解扣,而是補網;以自己為中心節點去修補你的社會網絡。而且,在調解矛盾之前,你要真正做到課題分離。 調解矛盾的過程,也是幫助對方回歸正常生活軌道的過程。要先處理對方的情緒,給他製造一個認知失調。對方會在這個空隙中,從鬧矛盾的情緒和狀態里走出來。 緊接著,幫助對方重建目標,為他設定一些最
Thumbnail
調解矛盾不是解扣,而是補網;以自己為中心節點去修補你的社會網絡。而且,在調解矛盾之前,你要真正做到課題分離。 調解矛盾的過程,也是幫助對方回歸正常生活軌道的過程。要先處理對方的情緒,給他製造一個認知失調。對方會在這個空隙中,從鬧矛盾的情緒和狀態里走出來。 緊接著,幫助對方重建目標,為他設定一些最
Thumbnail
道理我都懂,但要怎麼做?要怎麼找到問題?這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就在這了。作者穿插了許多案例故事在每個步驟,讓人可以跟著案例內心故事一起爬梳情緒重設的過程,從中也許能發現自己過往沒有察覺的盲點,辨識並調整自己的認知。
Thumbnail
道理我都懂,但要怎麼做?要怎麼找到問題?這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就在這了。作者穿插了許多案例故事在每個步驟,讓人可以跟著案例內心故事一起爬梳情緒重設的過程,從中也許能發現自己過往沒有察覺的盲點,辨識並調整自己的認知。
Thumbnail
家庭裡任何一個人出現問題,其實是家中每個人都為這個系統「貢獻了」一點東西,才共同造成這個結果,沒有一個人那麼厲害,憑一己之力就造成家裡最終的問題;家庭開始轉好,也是每一個成員開始願意用「對方真正需要的方式幫忙對方」,系統疏通,家庭的病就自然痊癒了。
Thumbnail
家庭裡任何一個人出現問題,其實是家中每個人都為這個系統「貢獻了」一點東西,才共同造成這個結果,沒有一個人那麼厲害,憑一己之力就造成家裡最終的問題;家庭開始轉好,也是每一個成員開始願意用「對方真正需要的方式幫忙對方」,系統疏通,家庭的病就自然痊癒了。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與人衝突而懊悔不已?你是否曾因為放不下自尊而失去和好的機會?你是否曾因為不願意先邁出那一步而失去重要的人?與人和好,並不是認輸的表現,而是風度、氣質的展現,更是人格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課......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為與人衝突而懊悔不已?你是否曾因為放不下自尊而失去和好的機會?你是否曾因為不願意先邁出那一步而失去重要的人?與人和好,並不是認輸的表現,而是風度、氣質的展現,更是人格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