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曾被「以和為貴」拗過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許多人認為「以和為貴」乃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文化,凡事應強調和氣至上、避免衝突以維持人際和諧為優先。然而此言一出,年輕人不免心頭湧出一股厭惡之感,畢竟過往經驗裏總是在遭遇委屈不平時再被長輩上級當頭一棍,意思就是要自己硬吞隱忍委曲求全。但是各位想想,傳說中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只是拿來倚老賣老的把戲嗎?這成語出自於《論語.學而》的「禮之用,和為貴,……,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註1>意思是禮在運用上要重視和,如此則帶出「什麼是禮」及「什麼是和」兩個疑問。

所謂的「禮」是指關係圈內人的規矩,而對人際關係疏遠者用的叫做「法」;圈內人即為親人、熟人、工作夥伴等,古人叫做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規矩則是定義了人際互動的準則,比如家庭責任與內務分配、工作排班及薪資獎金、公司人事與升遷標準、親友結婚禮金多少、家人住院或喪葬費用分擔、遺產分配……,其實都是關乎日常生活的瑣碎項目,而讓一般人吵翻天的不就是這些事兒嗎?能讓人服氣、心平氣和地接受恐怕並非易事,故曰「和為貴」,這個貴或能解釋為「難能可貴」吧。正因關乎熟識之人的互動,「禮」包含了對他人尊重而自我節制,無論這些規矩是否以文字或制度化,自然不能撕破臉面埋下仇怨,畢竟往後日子還得相處必須拿好分寸才行。

如果把「和」解釋為和氣、和平至上的話,一起爭端就找長輩權威來施壓,或者直接忍氣吞聲就行了嘛,那還幹嘛講什麼規矩呢?因此古人說「不以禮節之」的「知和而和」,也就是動輒施壓硬拗、為了和氣而和氣的做法顯然是不可行的。若以和諧、調和的角度視之,除了要化解彼此的不滿與怨氣,而且盡可能地讓雙方得到可接受的結果,如此才不致影響日後的關係互動。借用《老子》沖氣以為和<註2>的概念,中和(協調)的達成須依靠相反的力量交互作用,也就是讓當事人在其要求與退讓之間來回擺盪,各自內心終將出現可接受的範圍區間,即能理解當下彼此妥協乃是一種平衡狀態。因此重心應放在談判調解的過程而非儘速地得到結果,否則一旦積怨成仇,處理後續問題的時間與成本將遠高於協商的付出。

雖然有人認為協商實在太麻煩了,就按上面(高層)定好的規矩照做行。其實對於熟稔此道的人來說,在溝通協調之前早就想好「自己要什麼、對方想什麼、能給出什麼」的答案;一方面加深對自身條件與立場的認識,二來增強摸清對方思維的同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理解到大家都已在各取所需的期望下各退一步,有些要求在當下是做不到的(即「有所不行」<註1>),因而怨恨不滿得以有效消除,這便是在禮的節制下所產生的和。

總而言之,只會用「以和為貴」來拗人的傢伙,到底是欺負你不懂,還是連自己也不懂呢?


註1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註2 <致知.傳承>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草堂一隅
6會員
61內容數
一坐一席一草堂, 一撮佳茗一縷香, 一片道機一點禪, 一夫自品一坡秧。
草堂一隅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從川式關稅的震盪中回神,尋思其中重點所在。
Thumbnail
2025/04/14
從川式關稅的震盪中回神,尋思其中重點所在。
Thumbnail
2025/03/01
兩岸現狀可能被改變,別讓弱小限制了想像力。
Thumbnail
2025/03/01
兩岸現狀可能被改變,別讓弱小限制了想像力。
Thumbnail
2025/02/16
從價值觀角度試圖理解川式關稅思維。
Thumbnail
2025/02/16
從價值觀角度試圖理解川式關稅思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要當貴人不難, 有心就成. 我們都來當個’不貴的貴人’吧!
Thumbnail
要當貴人不難, 有心就成. 我們都來當個’不貴的貴人’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寵辱若驚和貴大患若身的概念,並通過例子和比喻來闡明兩者對個人價值和心態的影響。文章呼籲人們在受寵和受辱時不要過多計較,而是應該集中精力對社會和天下蒼生的利益,保持自身的能量,以備待時之需。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寵辱若驚和貴大患若身的概念,並通過例子和比喻來闡明兩者對個人價值和心態的影響。文章呼籲人們在受寵和受辱時不要過多計較,而是應該集中精力對社會和天下蒼生的利益,保持自身的能量,以備待時之需。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Karma 業力 教育下,都教導我們要得饒人處且饒人 要我們去 寬恕 要我們不要落井下石,真的 🖕️ ,到現在還有多少老師要被霸凌者跟霸凌者互相道歉,然後握手言和?。 你也有今天 很多歌詞隱晦描述的好貼切~
Thumbnail
Karma 業力 教育下,都教導我們要得饒人處且饒人 要我們去 寬恕 要我們不要落井下石,真的 🖕️ ,到現在還有多少老師要被霸凌者跟霸凌者互相道歉,然後握手言和?。 你也有今天 很多歌詞隱晦描述的好貼切~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Thumbnail
當了解禮是什麼,就知道和的難能可貴。
Thumbnail
當了解禮是什麼,就知道和的難能可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學會對抗無禮之人,果斷地以牙還牙。遠離無禮之人,提高警覺。不斷反芻每一句話,避免過度解讀。在人際關係中,採取適當的態度。提供成功祕訣和迴避建議,不斷提高自我。
Thumbnail
學會對抗無禮之人,果斷地以牙還牙。遠離無禮之人,提高警覺。不斷反芻每一句話,避免過度解讀。在人際關係中,採取適當的態度。提供成功祕訣和迴避建議,不斷提高自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