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似乎在大學畢業後,總會遇上幾個在學時期還算有些交情的同學,突然約吃飯,飯局上開始聊著金錢、聊著人生規劃,逐漸就把話題帶到直銷。
在和第二個做直銷同學用餐後,也大約抓到他們談話的套路,我始終不能認同他們接觸直銷世界後的金錢觀、價值觀,即使在和他們吃過一次飯局後,選擇不和他們聯繫,我仍常思考那場談話的內容為何讓我有抵觸感。
他們套話背後的思維在我逐漸接觸財商學習時,愈來愈明確指出我的抵觸為何。
急於賺錢
直銷,主要是靠拉下線,讓下線再去拉下線,同時也販賣公司產品,從中抽分潤獲利。只要是下線賺的錢,上線都可從中獲利。
與推銷產品抽中的分潤相比,靠下線同時也販賣產品,是他們口中的「被動收入」。制度的設計,使他們看到人,就像是看到錢。
他們也會介紹產品,但,比起產品,他們更樂於介紹公司的制度如何更能輕鬆賺錢。因此,在和他們的飯局中,強烈感覺他們的話語有掠奪感,不時透露著以下訊息:他們的商品一定好,一定會大賣,只是你要不要加入,當他們的下線,幫他輕鬆賺錢。
業務行銷,要先打中客戶的痛點需求。如果客戶的需求是「輕鬆賺取被動收入」,的確有可能被他們說服。
積極開發人脈就是一直認識人
社會新鮮人做業務或直銷,多是以親人、同學開始推銷,後來再是陌生開發。
他們以為,他們只要認識很多人,就是在開發人脈,只要有約出來吃飯,就有機會轉為下線,進而實現人脈變現。
對於人脈,他們在乎的並不是公司的產品能否滿足客戶的需求(因為他們超級自信,產品有好到絕對讓每個人都滿意的程度。),而是眼前的人是否能成功轉為他們的下線,幫他增加收入。
他們對於人脈,在乎的是眼前的人,能滿足他們想要賺錢的需求。
人要維繫關係,必須互惠。
人與人的關係,一是情感,二是利益,且不論情感或是利益,都需要雙向,才有可能維繫。(也有一方提供情感,另一方提供利益的雙向模式。)
當直銷同學選擇用「利益」和我產生連結,太急於賺錢的形象,也讓我對於「情感」的維持失去信任感。「利益」方面,我必須以顧客的角度來說,當我對他們的為人開始產生不信任感,會連帶也不認同他們推薦的產品也是適合我,進而認為他們不是來幫助我,如果我在他們的眼裡僅僅剩下「下線」的價值,很抱歉,我必須進行人際斷捨離。
有錢人買東西不看價錢
會選擇直銷為職,很多人是被組織所描繪的「有錢人生活」深深吸引,他們不斷說著一般上班族工時長又薪水低,唯有進入直銷業,不但有時間陪伴家人,還有下線制度幫你賺入綿延不絕的收入,到時可以買東西不看價錢,年年帶全家人出國旅遊、現金買臺北市新房、孩子上私立學校等等全都不是問題。
他們認為,比起稱讚產品有多好,不如用下線制度帶來的被動收入,晉升為有錢人的生活,揮金如土,更能吸引人加入他們的行列。
在讀了好幾本「有錢人」相關書籍後,我可以肯定他們對於「有錢人」有諸多誤會,簡直可說是「偶像劇」的層級。
總歸來說,太急著賺錢的人,往往都是賺不到錢。我並非排斥直銷業者,但是,看到同學接觸直銷業後,對於金錢的態度開始轉變為虛華、不切實際,還是忍不住感到唏噓。
論工作本質,還是脫離不了業務行銷。如何立信於人,提供客戶真正需要的幫助,才是應該注重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