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脑壳的科学—生物学性差异研究历史实例(DP·G&S-2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1 生物学,成为了社会的鹰犬?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背景中强调性别差异,以及其效果是什么,然后以此为基础来看待历史事例。 我们上一次谈到,无论是在自然科学上还是社会上都确立了两种性别之后,也不总是强调性别差异。
例如,在因战争等社会劳动力不足的时期,女性的母性命运论消失,随着是强调职业女性的资质,女性的能力不亚于男性。 (女性能顶半边天?)从关注性别差异的历史趋势来看,对差异的关注度增大的时期就是女性社会、经济、政治作用急速转换的时期。其代表性时期就是19世纪的转换期和1970年代。
19世纪的转换期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像今天这样的现代性别分工体系开始站稳脚跟的时期,从19世纪初开始在欧洲和北美掀起了女性参政权运动。 另外,1970年代是包括女性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在内,人权运动等整体社会运动活跃的时期。 特别是这个时期被称为"性差异研究的文艺复兴",这时涌现出的社会生物学知识以"科学"信念为背景,不仅对女性,对有色人或经济下层居民等抵抗现有支配秩序的集团来说,解释了他们为什么以生物学资质为由受到不同的待遇。
生物学差异这不仅仅局限于此,还用于社会歧视的正当化。 生物学上的差异并不只是单纯的区别,而是强调了社会政治集团的不平等的取向。 从19世纪到今天的生物性差异相关知识生产,其细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从大脑形态特征到生理化学反应,在大脑中寻找差异依据的脑神经生理学。
第二,从进化中寻找差异依据的进化论,社会生物学就是代表性的例子。
最后,在性激素中寻找差异依据的性内分泌学。
这三个标准有时在历史上分别独立出现,但有时相互结合。 例如,性内分泌学和脑细胞生理学的结合也会出现。

2 数头骨一百年,还是用统计好了~

从颅骨学到脑成像研究,颅骨学颅相学Craniology可以说是差异"科学"根据的最古老的版本。颅相学(Phrenology)是一种认为人的心理与特质能够根据头颅形状确定的假说。(但因由于颅相学缺乏实质证据,因此被判定为伪科学。19世纪此学说曾风靡一时,尤其是在1810~1840年之间。)
以颅骨学为基础的性别差异讨论的核心前提是"女性的智力低下是因为低下的头脑"。 当时的人类学家麦格雷戈·艾伦McGrigor Allan在1869年的论文《关于男女精神的真正差异》中表示:"女性骨骼的类型与很多儿童或劣等人种骨骼相似。" (Fee,1979)
颅骨学从18世纪有关骨骼差异的讨论开始,到19世纪将迎来性差异讨论的全盛期。 颅骨学最初提出的标准是颅骨的大小或大脑的质量。 女性的大脑平均比男性的大脑小,质量也不高,因此想根据头盖骨表现女性的劣等。 如果说智力是根据头盖骨的大小或大脑质量来判断的,那么女性的能力肯定不如男性。 但是这样的逻辑却遭到了致命的反击。
这就是所谓的"大象的问题"。
因为,如果绝对的大小或质量是优越和自卑的绝对标准,那么头比人大的大象或鲸鱼必须是万物的灵长。
于是,相对数值,即与身体的头盖骨的大小或体重成正比的大脑质量成为了新的标准。 但是女性比男性相对数值更高后,其证据被视为"错误的证据"。
之后出现了很多新的标准。 19世纪初,法国著名的自然史学家乔治·居维耶(Georges Cuvier)提出了一种新的替代方案,即头骨相对于面部骨骼的相对角度比率。 但这也并不令人满意,因为如果选择这一数值,鸟类和食蚁兽等就会比人类优越。
19世纪的科学家试图证明男性脑力更优越的结果是——食蚁兽比人类聪明。
在整个19世纪,与头盖骨相关的指标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包括下巴的形状、面部角度、骨骼和脊椎之间的角度以及骨骼的形状。 颅骨学研究者各自使用自己偏好的指标,其中很多人添加了新的指标。
作为标准提供的数据越来越复杂,学者们往往得出相反的结论。 这是因为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的术语,并且具有不同的参考框架。 当代人类学家们希望从头盖骨和大脑测定数值中,获得社会和政治上有用的证据。 他们认为女性运动和废除奴隶制运动一样不合理。 例如,伦敦人类学会会长詹姆斯·亨特(James Hunt)主张说:"女性和黑人不能像孩子一样照顾自己,因此如果独立,就会变得不幸,因此经常煽动独立是毫不留情的、不明智的事情。"
(食蚁兽:嘿!要不我们先等等看怎么样····)

3.更好的摸脑袋?不,不再需要了。

但是,他们将在20世纪初受到具备新、干练的统计技术的卡尔皮尔逊及其学派的决定性打击。
皮尔森和他的弟子爱丽丝•李•Alice Lee、玛丽•莱温茨•Marie Lewenz认识到数学对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创立了统计模型,但是这种新的转变并不仅仅得益于统计学的发展。
与以前人类学家对女性的权利在感情上和政治上感到恐惧不同,皮尔森和他的弟子们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政治倾向。 皮尔逊是激进的自由思想家,支持社会主义和女性解放,在年轻的时候还曾参与过为此的小组。 另外,李和莱温茨是进军该领域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
1901年,爱丽丝·李在《关于人类进化问题的资料-关于人类头盖骨相关性的第一次研究》(Lee, A. (1901) Data for the problem of evolution in man: A first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of the human skull.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London)的论文中主张:
头盖骨的大小和智力能力之间在统计上没有任何相关性。
(食蚁兽:呼~)
李用来证明自己主张的方法很简单。 对35名男性解剖学家、30名女大学生、25名男讲师的头骨进行了测定,表明女大学生比男性解剖学家拥有更大的头骨。 然后得出结论,
如果头盖骨的大小和智力之间的相关性在个体水平上不显着,那么以种族或性别划分的群体之间的比较也不会显着。
起初,李的文章发表时受到了很多批评,但皮尔森坚定地支持李,1902年在自己的论文中得出结论称:"以头部的大小判断能力或用能力推论头部的大小是不可能的。" 1904年李瓦·莱温茨批评前一代头骨学家的工作是"蹩脚的"知识,以1906年发表的皮尔森论文为起点,智力能力与骨骼的大小或形状相关的想法因时代错误和愚笨的想法而被排斥。
(食蚁兽:哇哦~)
虽然大脑核磁共振上的研究颅骨学已经消失,但其基本前提,即在大脑中寻找个体或群体的优劣的前提仍然存在。 这种倾向被称为差异心理学Differential Psychology
例如,又名"IQ测试"或大脑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fMRI研究。
最近随着大脑研究的活跃,对大脑核磁共振像的研究层出不穷。 对于认知能力或感情倾向,将女性和男性的差异解释为大脑左右一半的活动情况不同。 男性是右脑支配,女性是左脑支配,但是根据性别,语言或数学等认知能力不同,特定种类的感情处理也不同。
事实上,这种右脑-左脑假说在20世纪转换期也相当流行,当时右脑活动与感情、创意性思考有关,左脑与逻辑性思考有关。 如果将其应用到今天的脑功能左右分化Lateralization说明中,就会莫名其妙地形成"左脑-逻辑女性/右脑-感情男性"的组合。(Wassmann,2011) 当今脑成像研究的结果对于男女差异并不一致,重叠或模棱两可。
另外,与性别差异相比,发现性别相似性更多。 例如,2008年刊登在《科学》上的一篇论文中,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分析了全美学生的成绩资料,在数学执行能力上,男女学生之间的相似性比差异更多。
尽管如此,在大脑核磁共振成像研究领域的研究中,(Wassmann,2011:80)这些研究以社会性别固定观念genderstereotypes为前提,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解释,从而重新强化现有的社会性别规范(Wassmann,2011)
虽然有更多的证据显示相似性而不是性别差异,但是对于差异性的研究比对相似性的研究更多地被作为研究经费的支援对象,研究也更多,在大众媒体上也进行了介绍。 考虑到产生有关性差异的科学知识的社会脉络,可以对此进行解释。 (Fisher, 2011)
(食蚁兽:啧啧~)

增补1

1843年,弗朗西斯·马戎第(François Magendie)将颅相学称作“当代的伪科学”(a pseudoscience of the present day)。但不可否认的是,颅相学影响了19世纪精神病学与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颅相学提出了大脑皮质定位的概念,奠定了现代神经科学的基石。
——Made by Dirty Pomelo. Think that.
你好,脏柚子想和你一起学习,思考。创造有活力,友善的知识交流空间。
要一起么?好好想想吧!更多渠道请点击!—— bio.link/dirtypomelo
Hello, Dirty Pomelo wants to study with you. And create a vitality and friendly knowledge space.
Want to be together? Think that! For more Infos!——bio.link/dirtypomelo
脏柚子共学连载-第一部(性别与社会)摸脑壳的科学—生物学性差异研究历史实例
第四章-第三篇(1-1-4-2)
脏柚子频道DPCS: Dirty Pomelo Common Study.脏柚子社会学共学系列。第一系列连载(Dirty Pomelo Gender and Society:DPGS)第四章(1-1-4)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女權主義反對生物學的努力成功地摧毀了社會對於男女分隔有理的社會習俗後,女權主義本身也就走到了終點,女權主義因為內在的自我矛盾而衰竭;最終導致了二十一世紀初在學術界中屬於邊緣,但是持有「性別歧視」觀點的學者反倒受到公眾更多的支持。因為所謂的性別歧視本質上就是對事實的正確看法,而對左派進步主義衰退而生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這個有趣研究有許多研究限制,但可以看出現在許多「演化心理學」學者的研究方向。 這類研究為什麼重要?因為有重量級學者以這類研究,認為女性之間因為演化得來的同性競爭、比較的敵意,是國高中女生霸凌、以及辦公室女性同事惡性攻擊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大腦演化的因素複雜,慕尼黑大學生物學家珊卓拉·赫爾德斯塔布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飲食的改變。人類約在200多萬年前首次發明石器用於打獵,開始食用肉類,而肉類比漿果或草含有更多熱量。約在80萬年前,人類發明火,比起生食,胃更能夠分解熟食的營養成分;食用熟食獲得足夠的熱量,也因此演化出更大的腦部。
Thumbnail
生為人類,男性與女性,在溝通上的不夠精準與誤讀,時常困擾我們,甚至帶來家庭與社會的動盪與困擾。 《打造戀愛腦》是一本帶著大家深入探究男女大腦的差異,理解彼此切入觀察的角度與特性,找到溝通與合作的方式。 一、分歧點 從解剖學看到,男性與女性,在大腦結構的發展上,從青少年開始,出現不同的生理演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透過考古記錄該物種的雌性表現出六種常見的進化類型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動物界是雄性比較漂亮,都是雄性動物花枝招展吸引雌性,人類也不例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女權主義反對生物學的努力成功地摧毀了社會對於男女分隔有理的社會習俗後,女權主義本身也就走到了終點,女權主義因為內在的自我矛盾而衰竭;最終導致了二十一世紀初在學術界中屬於邊緣,但是持有「性別歧視」觀點的學者反倒受到公眾更多的支持。因為所謂的性別歧視本質上就是對事實的正確看法,而對左派進步主義衰退而生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這個有趣研究有許多研究限制,但可以看出現在許多「演化心理學」學者的研究方向。 這類研究為什麼重要?因為有重量級學者以這類研究,認為女性之間因為演化得來的同性競爭、比較的敵意,是國高中女生霸凌、以及辦公室女性同事惡性攻擊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大腦演化的因素複雜,慕尼黑大學生物學家珊卓拉·赫爾德斯塔布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飲食的改變。人類約在200多萬年前首次發明石器用於打獵,開始食用肉類,而肉類比漿果或草含有更多熱量。約在80萬年前,人類發明火,比起生食,胃更能夠分解熟食的營養成分;食用熟食獲得足夠的熱量,也因此演化出更大的腦部。
Thumbnail
生為人類,男性與女性,在溝通上的不夠精準與誤讀,時常困擾我們,甚至帶來家庭與社會的動盪與困擾。 《打造戀愛腦》是一本帶著大家深入探究男女大腦的差異,理解彼此切入觀察的角度與特性,找到溝通與合作的方式。 一、分歧點 從解剖學看到,男性與女性,在大腦結構的發展上,從青少年開始,出現不同的生理演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透過考古記錄該物種的雌性表現出六種常見的進化類型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動物界是雄性比較漂亮,都是雄性動物花枝招展吸引雌性,人類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