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愛 (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談情說愛在二月

二月一到,太陽無預期的強烈放閃,金光普照,感覺日頭日漸增長,光明愈來愈多,心情一下開朗起來。雖然氣溫仍低,但有了陽光,世界就亮麗起來,而且風漸弱,日漸長,南飛的鳥兒回來了,萬物變得活潑生動樂觀,總算走過一月份的陰霾。太陽把人從暖窩裡吸出來。 我也拿著毛毯熱茶和書來到花園無風處坐下,享受太陽的烘烤⋯並希望太陽能融化池上的冰⋯希望金魚仍完整的存活⋯



二月一開始即嗅到濃濃的談情說愛的氣息,是市面上煽情點火的商業促銷 : 「玫瑰、巧克力 和香檳=情人節」為情侶們佈下浪漫的戀愛前奏。情人套餐,心型巧克力,手飾,花,鼓舞一些平常不善表達的男士們以物代言表現一下。

雖然我們已處在男女幾乎平等,女性不讓鬚眉的時代,但女性們在這段期間仍不免希望自己的男友伴侶能有所行動。有時還會夢幻的想像能享受到歐式男性的獻殷勤紳士作風: 為女士開門,吻手,提東西,披大衣,倒酒,獻花,接送之類的浪漫舉動: 法文叫la galanterie。雖然我們離男士為爭奪一位女士的青睞而持刀持槍對決的時代已久遠,但許多浪漫電影小說不時給性平的現代人幻想空間。既羨慕又可憐過去人的浪漫史。而最讓人難忘的橋段,大多是發生在悲劇的愛情故事裡。 童話故事的結局: 快快樂樂直到永遠的完美收場,就如童話,隨年紀我們很少再回顧。而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一段音樂,一個陽台,一首離別詩或假死藥劑;莎翁筆下的悲劇愛情一幕幕在幾個世紀後仍深印在人們心中。

披頭四的歌雖然很好聽很陽光,但因為我一月底剛在巴黎聽過華格納的Tristan et Isolde 《崔斯坦與伊索德》,那些主導動機(Leitmotiv)旋律仍盤旋腦海,像魔咒一直把我拉回那場黑暗的情事。華格納音樂的特殊吸引力真不能小覷。



西方的愛是甚麼樣的愛?

人家常說法國人最羅曼蒂克,很會獻殷勤;義大利人是談情說愛高手,他們的文化就是如此浪漫灑脫。然而西方的浪漫文化真的是我們眼前所見到的那樣嗎? 其實也未必。

看完華格納歌劇後又讓我回想起曾經若干年前上法文課時讀到的參考書,當時讀來很吃力而且只到一知半懂程度,最後也沒讀完整本書。但記憶裡還存些關於Tristan et Iseut 故事的解析片段。不知今日用較進步的法文知識和較深入的文化見解,重新讀這本老書,是否能更深層了解些西方人血液裡的思維? 雖然對全球同步化的網路世代人來說,這些陳年知識並不重要,也已不再和時宜,但好奇心驅使,我仍翻開書本瞧一下,也許還能學到新的東西。 好的書是經得起考驗的。

L’Amour et l’Occident *《愛情與西方世界》

raw-image

這是著名的瑞士作家Denis de Rougemont(1906-1985) 最有名的作品也是學文科人必讀到的參考書*。這本書開宗明義以Le mythe de Tristan (崔斯坦的傳說)為軸心,剖析為何與如何愛情/情愛議題在歐洲文化會產生如此特殊的影響力。作者選擇從文學作品中最早而且至今仍是最有名的愛情悲劇《崔斯坦與伊索德》切入,來探索整個事件背後的社會政治宗教的氛圍,試圖理出一條影響西方文化政治領域的演進路線。

在西方抒情詩中對激情之愛(L’Amour-passion)的詠嘆遠比美滿愛情多;在文學哲學藝術音樂甚至政治心理等等領域,以激情之愛的主題的作品也比比皆是。L’amour-passion 是法國文豪史坦達爾(Stendhal)起始的名詞。激情(passion) 字裡含有承受苦難,考驗和病痛的意思。是一種發燒發燙無法控制的情愫。有別於其他文明,在西方關於(l’amour)一直以來都是學術界研究的主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672429: 《愛情與西方世界》簡介

* https://www.unige.ch/rougemont/livres/ddr1972ao/2 L’Amour et l’Occident 電子書

為何只有歐洲人有對於激情之愛的特別論述? 作者在研究寫作此書時,意識到自己會把愛情當成西方專屬的話題, 是因為他發現東方傳統裡並沒有特別關於愛情的論述。這並不表示愛情不存在,而是另一種情感 (Appendice 4),唯一見到的是墨子的“兼愛”,但此愛又非彼愛。東方人說的是孔子的仁愛,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敬愛。夫妻之間的情感也沒有愛字可言,相愛反而不是好事。 西方在古時,婚姻是社會體制下的結構,建立家庭結婚生子是基督教的教義,也不談愛情!


《崔斯坦與伊索德》 這部在歐洲是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源自凱爾特的古老傳說,直到十二,三世紀時才由行吟詩人寫成韻文體故事,是法國最早的長篇故事之一。 作者認為這是一部典型作品,足以成為西方靈魂最重要的神話元素之一 。遊吟詩人透過語言把這一些不知如何表達又不能流露的感情藉由故事繪聲繪影的描繪引發共鳴。在當時基督教規甚嚴的節制下,聽書不但能紓解並娛樂且引發新的情緒: 激情。

崔斯坦與伊索德見光死的愛情是絕對的,全面的,具毀滅性的激情,是一條愛到死方休的不歸路。但De Rougemont 認為他們倆人愛的不是對方這個人本身,而是為了感覺自己被愛而愛。 這兩人無理性的激情來自一帖催化劑: 一杯催情藥酒。喝下後,如同吸毒,在失去控制的情況下,把深藏的原性催出來(酒後亂性) 。莫名的慾望如火燒身,只有對方才能紓解。兩人相互成為對方上癮的毒品。 這是一個認知的開始, 如同亞當夏娃吃了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園,他們喝到愛情毒藥後犯姦情罪,揭開激情與死亡一體兩面的罪與罰: l’amour—la mort


raw-image


朝著De Rougemont的論述方向爬梳,你突然(至少)在法國文學藝術領域中處處可觀察到關於愛情的蛛絲馬跡,還能串連出一大條學術脈絡!愈讀愈覺得真有這回事,許多文學名著和哲學論述甚至政治議題都跟字有關!

中世紀婚姻是責任義務也是政治行為,與愛情無關。當時盛行的宮廷愛情也止於騎士對貴族女子的愛慕守護效忠捍衛的情懷,只限於精神層次上的愛戀。逾矩者當受嚴懲; 但崔斯坦與伊索德除了被政敵攻擊外,一般平民老百姓和讀者聽者是同情他們的。在伊索德被綁著行火刑時,人民不但沒咒罵她反而為之打抱不平,哭泣,禱告。而崔斯坦之死,全國子民傷心落寞,痛失良君。
三角關係: 男王子放棄王位,寧為騎士,是所向無敵的神射手和音樂家,護國護主的英雄人物;金髮女公主懂醫術,嫁為世上最美的皇后備受崇敬;而國王軟弱又被一群膽小計多的小人圍繞;倆個罪人總有忠僕隨侍在側,忠狗的護衛和人民的愛戴。兩人無辜飲下催情藥酒而犯錯。在野森林裡過了三年逃亡生活,當藥效消散後,他們理智決定各自歸位;然而激情雖減弱可控,但已根深,兩人仍繼續互通款曲,又再次被抓⋯。最後兩人得到國王遲來的諒解,被安葬在一起。據說每到夜裡從Tristan的墓裡會長出綠葉茂盛開滿香花的荊棘攀爬進伊索德的墓裡,隔天雖被砍除, 但夜裡還生。見此奇蹟,國王命人不需再砍。 像似我們 「連理枝」的傳說。 故事的骨架簡單,但情節如同章回小說,由不同作者或說書者隨興發揮。不少情境常與其他聖經或東歐西亞各路的傳說相通,聽起來似曾相識,生動精彩。總之,這對不倫戀人竟成令人憐惜而非唾棄的主角。


在嚴厲的基督教義和封建體制下的婚姻道德抑制下,騎士貴族之間的愛情故事透過各種管道傳頌的成為人們紓解心懷和對感情認知的開始,而其中這部《崔斯坦與伊索德》的悲劇愛情故事,具備了所有激情之愛的架構雛形: 陰錯陽差巧合的錯誤—愛到難分難捨—死亡,開創了一類文學傳統。命中註定相遇相愛,最後以悲劇收場。同時期也有一對名滿天下的高知識學者: Héloïse et Abélard (愛洛伊斯和阿伯拉爾)的不倫師生戀。 順勢再傳下來有盧梭的巨著La Nouvelle Héloïse (《愛洛伊斯》),也是一對師生戀,因門不當戶不對而分開;史坦達爾的紅與黑也如此,還有福樓拜包法利夫人等等等....


raw-image


隨著時代演進,新聞媒體,電影電視的傳播無處不見各種愛情故事。愛情成了日常用語。談情說愛談戀愛,變成是結婚前的必要步驟。而且,婚姻已未必是愛情的結果。人們喜歡戀愛的滋味,但未必想結婚生子。或者結婚後,沒了愛意就離婚。 De Rougemont 也觀察到離婚率增高,生子率降低,也許與此心態有關。

他也意識到當激情之愛慢慢普遍成為社會百象之一,激情會由個人的情感面轉移到集體意識面。 比如他當時出書的年代(1938年),不少政治運動家以言論煽動群族激情,煽動仇恨,對立,暴力等等。希特勒的演講,他親身聽過,那種群體情緒的激化,能把一個理智的人迷失掉。他自己幾乎都招架不住,想跟著口號,舉納粹手勢!

華格納極美的愛之死Liebestod

華格納的愛情之路很波折,感情豐富,不定性又任性。在寫作《崔斯坦與伊索德》時,他曾在給李斯特的信上*提及「我從來沒有嚐愛情的幸福滋味。我希望能譜出一部夢想中最美麗的戲劇,不朽之作, 讓我對愛的渴望能完全滿足。故事結構簡單但充滿最強烈的生命力。」1865年這部歌劇首演時,華格納和在當時台上指揮Hans von Bülow的妻子正在迎接他倆婚外情的結晶,一個名叫伊索德的女嬰。從編曲到首演,他與兩位人妻發生激情之戀。他能深刻體會崔斯坦,還為之譜出經典的“崔斯坦和弦”,深刻人心。
*https://richard-wagner-web-museum.com/oeuvre/tristan-und-isolde-tristan-et-isolde-wwv90/articles-thematiques/tristan-yseut-legende-celtique-drame-richard-wagner/




華格納把故事濃縮成三片段: 命運--相愛--二合為一在死亡中求得愛的永生。純化這人的激情之愛,創造新層次的神話: 愛之死,死之愛。只有死亡才能超脫一切苦難,達到全然完整自由極致的愛。 如第二幕中的二重唱〈請降臨吧,愛之夜〉*:

我們若死--也會成為一體--永無止境--永不醒來--永不畏懼--包裹在愛裡--放棄一切--只為愛而活....
沉浸在甜美的黑暗裡--只有你和我--永不分離--直到永遠…..
永遠的夜--甜美的夜--輝煌至高無上的愛之夜--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沒有名字--不再被分開--極樂的愛情....



劇終的〈愛之死〉如同吞下毒品的那一刻,漂浮,昇華,超脫。伊索德躺在崔斯坦身上, 身體對身體, 嘴對嘴,契合,然後與他交融,隨之死去。 華格納已把禁忌的激情昇華成一種神聖的朝向完美之旅。 華格納如自己的期待把這段悲劇愛情讚頌到極致,把所有的情緒激情用樂音展露到淋漓盡致。 我甚至還懷疑他是否也在催情酒的藥效下譜曲,感覺他的音樂釋放出迷魂的效應⋯!!在毒癮中幻覺美好,明知死路一條,但仍願繼續嗑下去。這音樂是多可怕的誘惑啊! *https://www.opera-arias.com/wagner/tristan-und-isolde/o-sink-hernieder-(love-duet)/ 歌詞與版本


愛有多少種? 哪一種你最想要? 你最想逃? 還是又想要卻又不敢要?

二月短快過完,最後幾天狂風開始大作,這周末日內瓦的強風吹到96 km/h, 打破四十年來的紀錄,氣溫感覺是零下八度。春,畢竟還沒到呀! 風,吹走烏雲,湖面浪濤洶湧,希望腦海裡〈愛之死〉的旋律將會隨風而去,換聽聽清爽的〈愛的禮讚〉吧!



參考:

* https://richard-wagner-web-museum.com/oeuvre/tristan-und-isolde-tristan-et-isolde-wwv90/articles-thematiques/tristan-yseut-legende-celtique-drame-richard-wagner/

* https://fr.wikipedia.org/wiki/Tristan_et_Iseut

* Tristan et Iseult de Béroul.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672429 《愛情與西方世界》

* https://www.unige.ch/rougemont/livres/ddr1972ao L’Amour et l’Occident

* https://www.radiofrance.fr/franceculture/podcasts/les-nuits-de-france-culture/denis-de-rougemont-tristan-est-le-premier-grand-roman-d-amour-passion-et-le-premier-grand-roman-de-l-adultere-4562632

* https://www.opera-arias.com/wagner/tristan-und-isolde/o-sink-hernieder-(love-duet)/&yt=17846 歌詞與版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山伯與祝英台也是千古傳唱的好戲!關於愛情,最近讀了台灣前輩作家鍾理和的散文在講客家山歌,有一段深得我心: 「這是很奇怪的;山歌的平靜、熱情、憧憬,和周圍的徬徨、不安而冷涼的現實,是極端的不調和。在那裡,通過愛情的眷戀,表現著對生的熱烈愛好和執著。…是的!到時,那些衰老的、醜惡的、病態的,都會倒下;於是年輕的、健康和正常的,便會像幼芽似的由倒下的朽樹下面茁壯起來,取而代之。」
5 月-avatar-img
2023/12/30
假期讀這文,有甜蜜的感覺。愛的感覺,很好。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31
5 月 謝謝! 謝謝欣賞和鼓勵。祝新年快樂!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28
謝謝分享。 我也想到梁山伯與祝英台。 請問台灣有哪些網站可讀到鍾理和的書?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01
多謝, 多謝!
avatar-img
如意的沙龍
72會員
59內容數
Léman /蕾夢,通稱為Lake Leman; Lake Geneva/萊芒湖;日內瓦湖, 是瑞士最大湖,也是我生活的場景。久居此地,隨筆記下了不少本地人生活寫照和歷史人文軼事,想藉由此平台與讀者分享切磋。
如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無巧不成書 愈急著春到, 春愈遲到。 這些日子瑞士和台灣的天氣挺類似的: 忽冷忽熱,風雨交替。眼看春花開了, 暖氣流卻趕不上進度。當陽光出來時, 看似大地回春,人們心情雀躍,急著脫下毛帽和羽絨外套,走到暖陽花開處。就像我今天站在黃花樹下, 聽新鳥唱新調,迎春...啊! 才不到幾分鐘就來了一
Thumbnail
2025/03/31
無巧不成書 愈急著春到, 春愈遲到。 這些日子瑞士和台灣的天氣挺類似的: 忽冷忽熱,風雨交替。眼看春花開了, 暖氣流卻趕不上進度。當陽光出來時, 看似大地回春,人們心情雀躍,急著脫下毛帽和羽絨外套,走到暖陽花開處。就像我今天站在黃花樹下, 聽新鳥唱新調,迎春...啊! 才不到幾分鐘就來了一
Thumbnail
2025/02/27
日內瓦湖畔—風雨中的寧靜 二月情人節的粉紅風暴漸息,緊接著的是學生滑雪假及狂歡節(Mardi Gras懺悔星期二)掀起的雪花熱潮。ㄧ波接一波的節日慶典帶給人們往前行的動力與想望。節慶是人類歷史與個人生命的里程碑,人們製造張燈結彩喜洋洋的氣氛並不是想粉飾太平, 而是為了驅走晦氣, 給自己加油打氣
Thumbnail
2025/02/27
日內瓦湖畔—風雨中的寧靜 二月情人節的粉紅風暴漸息,緊接著的是學生滑雪假及狂歡節(Mardi Gras懺悔星期二)掀起的雪花熱潮。ㄧ波接一波的節日慶典帶給人們往前行的動力與想望。節慶是人類歷史與個人生命的里程碑,人們製造張燈結彩喜洋洋的氣氛並不是想粉飾太平, 而是為了驅走晦氣, 給自己加油打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步入社會後,發現法國愛情片訴說的浪漫,同樣是忠實且熱烈,只不過忠實的是自己的心,具體來說更像是忠實自己欲望的自由。《夏日之戀》也是,因為心是自由的,浪漫本質也是自由,所以可以追逐、可以熱戀、可以放棄,也可以變心。
Thumbnail
步入社會後,發現法國愛情片訴說的浪漫,同樣是忠實且熱烈,只不過忠實的是自己的心,具體來說更像是忠實自己欲望的自由。《夏日之戀》也是,因為心是自由的,浪漫本質也是自由,所以可以追逐、可以熱戀、可以放棄,也可以變心。
Thumbnail
巧克力王國瑞士, 但凡大的慶典都少不了推出應景的巧克力。 二月的心形的巧克力過後接下來開始出現雞蛋形和兔子狀的巧克力。三月迎春並開始一系列的宗教音樂會,為全年度最重要的宗教節日: 復活節營造氣氛。
Thumbnail
巧克力王國瑞士, 但凡大的慶典都少不了推出應景的巧克力。 二月的心形的巧克力過後接下來開始出現雞蛋形和兔子狀的巧克力。三月迎春並開始一系列的宗教音樂會,為全年度最重要的宗教節日: 復活節營造氣氛。
Thumbnail
作者:羅伯特·強森(Robert A. Johnson);譯者:鄧伯宸;2020年12月初版一刷。 作者以《崔斯坦與伊索德》神話故事作為引子帶出作者所認為的「愛」。
Thumbnail
作者:羅伯特·強森(Robert A. Johnson);譯者:鄧伯宸;2020年12月初版一刷。 作者以《崔斯坦與伊索德》神話故事作為引子帶出作者所認為的「愛」。
Thumbnail
二月一到,太陽無預期的強烈放閃,金光普照,感覺日頭日漸增長,光明愈來愈多,皆大歡喜。雖然氣溫仍低,但有了陽光,世界就亮麗起來,而且風漸弱,日漸長,南飛的鳥兒回來了,萬物變得活潑生動樂觀,總算走過一月的陰霾。太陽把人從暖窩裡吸出來。 我也拿著毛毯熱茶和書來到花園無風處坐下,享受太陽的烘烤⋯並希望太陽能
Thumbnail
二月一到,太陽無預期的強烈放閃,金光普照,感覺日頭日漸增長,光明愈來愈多,皆大歡喜。雖然氣溫仍低,但有了陽光,世界就亮麗起來,而且風漸弱,日漸長,南飛的鳥兒回來了,萬物變得活潑生動樂觀,總算走過一月的陰霾。太陽把人從暖窩裡吸出來。 我也拿著毛毯熱茶和書來到花園無風處坐下,享受太陽的烘烤⋯並希望太陽能
Thumbnail
戀愛是如此普遍而常見,這件事似乎具有一種呼喚的特性,似乎有一種拉力或渴望存在,讓我們不斷地朝那個地方尋去。我們尋找,卻又會在戀愛可能出現時開始遲疑。戀愛對我們來說似乎是那麼矛盾:我們對此充滿憧憬,裡面卻又似乎充滿矛盾。 羅伯特‧強森的《戀愛中的人》,是一本從榮格取向出發,從崔斯坦和伊索德的故事,來試
Thumbnail
戀愛是如此普遍而常見,這件事似乎具有一種呼喚的特性,似乎有一種拉力或渴望存在,讓我們不斷地朝那個地方尋去。我們尋找,卻又會在戀愛可能出現時開始遲疑。戀愛對我們來說似乎是那麼矛盾:我們對此充滿憧憬,裡面卻又似乎充滿矛盾。 羅伯特‧強森的《戀愛中的人》,是一本從榮格取向出發,從崔斯坦和伊索德的故事,來試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每到秋天,總會想起年少時期在圖書館看的一些有關小情小愛的翻譯文學作品。而家中書櫃中這本德國作家施篤姆(Theodor Storm)的中短篇小說,在國中時期,偶然在書店邂逅它,因著漂亮的封面,便買了下來。那時,才十幾歲的我,在午後夕陽下讀完,心中便悵然所失,濃厚的餘韻在心頭繚繞不己。 在後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每到秋天,總會想起年少時期在圖書館看的一些有關小情小愛的翻譯文學作品。而家中書櫃中這本德國作家施篤姆(Theodor Storm)的中短篇小說,在國中時期,偶然在書店邂逅它,因著漂亮的封面,便買了下來。那時,才十幾歲的我,在午後夕陽下讀完,心中便悵然所失,濃厚的餘韻在心頭繚繞不己。 在後
Thumbnail
一百多年來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的《雙城記》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雙城記》全書共三卷四十五章,情節曲折離奇,結構簡練完美,筆墨精雅深奧,語言優美精煉,深深地吸引着讀者。其中圍繞主人公露西展開的愛情故事更是曲折動人,引人入勝。
Thumbnail
一百多年來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的《雙城記》在全世界盛行不衰,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雙城記》全書共三卷四十五章,情節曲折離奇,結構簡練完美,筆墨精雅深奧,語言優美精煉,深深地吸引着讀者。其中圍繞主人公露西展開的愛情故事更是曲折動人,引人入勝。
Thumbnail
對《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印象如同許多知名的世界文學名著,只聞其名,卻從未翻閱。閱讀後才發現少年維特不止是描述愛情的經典,對於歌德使用自然景觀觸動心靈思想的寫法,著實驚艷。因此藉此機會分享對此書的想法,並整理心儀的句子節錄成書摘。
Thumbnail
對《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印象如同許多知名的世界文學名著,只聞其名,卻從未翻閱。閱讀後才發現少年維特不止是描述愛情的經典,對於歌德使用自然景觀觸動心靈思想的寫法,著實驚艷。因此藉此機會分享對此書的想法,並整理心儀的句子節錄成書摘。
Thumbnail
男孩和女孩的故事,後來變為自私男人和虛榮女人的故事。 他們在一瞬間愛上彼此,神奇的是對方卻又不符合自己原先預期理想情人的形象——女孩很嬌小,不是本地人;男孩有刺青,又不夠體貼。但「相愛」即是一種稱為化學作用的東西,談到愛情,就只配以最庸俗的解釋。
Thumbnail
男孩和女孩的故事,後來變為自私男人和虛榮女人的故事。 他們在一瞬間愛上彼此,神奇的是對方卻又不符合自己原先預期理想情人的形象——女孩很嬌小,不是本地人;男孩有刺青,又不夠體貼。但「相愛」即是一種稱為化學作用的東西,談到愛情,就只配以最庸俗的解釋。
Thumbnail
這一切既奇幻又真實,是寓言也是預言,《愛情神話》裡沒有愛情只有神話,但即便是神話最後也僅幻化成孤島上斷簡殘垣似的壁畫,隨著海風的吹蝕一片片斑駁碎裂,灰飛煙滅。故事代遠年湮,讓人傳唱至今的其實不是愛情亦非神話,而是人類千百年來,對生與性的永恆慾望阿——「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只有無盡的生活激情!」
Thumbnail
這一切既奇幻又真實,是寓言也是預言,《愛情神話》裡沒有愛情只有神話,但即便是神話最後也僅幻化成孤島上斷簡殘垣似的壁畫,隨著海風的吹蝕一片片斑駁碎裂,灰飛煙滅。故事代遠年湮,讓人傳唱至今的其實不是愛情亦非神話,而是人類千百年來,對生與性的永恆慾望阿——「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只有無盡的生活激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