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失望的外傳──《命運石之門0》 初次遊玩心得(雷)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作品名稱:《命運石之門0》

遊戲類型:視覺小說

遊玩時間:約23小時

售價:800元

steam連結


前言


  先前打算趁著新年要破關的遊戲,結果沒想到等到我收到霍格華茲的入學通知書還沒有破(苦笑

  這邊先打個預防針,那就是這邊極度不推薦沒接觸過《命運石之門》的人觀看這篇文章。如果沒碰過的人,個人建議遊戲去玩一玩不然動畫看一看。

  個人是覺得如果有哪一部作品是此生必看,那《命運石之門》可能是我唯一會想到的作品。

  不過這點是個人私心,所以我也不會強求就是了。

  說了那麼長廢話,怕被雷的應該也已經走了,開始吧。


  這款遊戲是我目前為止覺得最接近神作的遊戲《命運石之門》的……外傳?我其實不大清楚要如何形容。

  故事是延續本傳故事結局,所延伸出的另一條世界線。

  原本我在玩之前以為是另一個通往「命運石之門」的方式,沒想到只是補充中間通往結局的過程。

  我這邊就直接跟本傳去作比較。


優點


  • 不再中二的科學家


  本作我們的胸針……啊,是男主角,終於從他的中二病畢業了,可喜可賀。

  在本傳中,個人覺得前期最大的勸退點無疑就是他的中二,已經到了會讓旁人尷尬的程度。

  在外傳中,男主角變得像是正常人了。

  對此我只能說在觀感上的確好上很多。


  • 稍減的科幻元素,不變的科學性


  雖然說外傳所使用的科學知識相對簡單許多,但那不輕易下結論的科學性還是讓我看得非常舒服。

  反正都要雷了我就雷到底。


  像是遊戲中有提到世界發生了一場不明的腦炎。而其中一個症狀與男主所擁有的能力「Reading Steiner」極其類似,都觀測到世界線變動的景色(只是就像做夢,沒那麼清楚)。

raw-image

  這在很多作品甚至是本傳的男主都會直接被認定是相同的能力。但很顯然科學是不能這麼武斷去做判斷。

  這點除了讓我感覺到男主的成長,同時還感覺很感動。

  沒辦法,我經歷的世界線就有看過前期信誓旦旦保證沒問題但最後被打臉的作品,害我不知道該用甚麼表情面對。看前期覺得怎麼能這麼武斷下判斷,但後期直接為衝動付出代價……但這樣要說好還是不好啊,搞不懂啊XD


  當然除此之外,就是舉例這次比較好懂了。可能是本傳是在做時光機,所運用的理論太過艱深難懂,就算要舉例也很難完全說明。

  雖然說我覺得外傳舉例很淺顯易懂,但可能因此相較之下所使用的科學理論比較少。

  不過那段在談論人工智慧的對答,是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地方。

raw-image

  這段讓我聯想到最近很紅的AI。不管是AI繪圖或者是ChatGPT。很多人可能認為這就是把指令跟參數打上去,輕輕鬆鬆電腦就會將運算好的成品送到使用者眼前的工具。

  但這些工具的發明,背後又會經歷怎麼樣的困難?這點我想很多人都沒有想過吧。

  我舉個遊戲中有的例子:桌上有一個箱子要打開來;一個人的早餐吃了什麼。

  這兩個看起來是毫無關聯的東西,而實際上也真的是毫無關聯。但是對於AI來說,這兩者並不是毫無關聯。

  為甚麼?如圖所示,人類知道這兩件事毫無關聯,是因為我們有「常識」;但是AI不具備這類的常識,所以所有條件都必須設好設滿,才能達到相同的成果。

  我只能說這段應該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有種夢回本傳在談論時光機理論的那段時光。


  • 相較本傳更好的結局


  本傳的主線就是要救真由里;真結局是要救助手。

  但不知道為甚麼那麼多的結局,都給我種「不希望給男主過深的絕望,所以都會開一盞燈給他」。

  這讓我在追求最終達到命運石之門的過程中,感覺不到那種艱辛的感覺。

  就好像如果買彩卷可以成為億萬富翁,但拿去投資房子、股票可能會成為千萬或百萬富翁。雖然可以感覺有一個的結局明顯比較好,但若知道其他結局只是不完美,就覺得對於目標的追求缺少了點什麼。

  就說個意思大概懂就好。

  而這次所有結局呢,我覺得是各自獨立,也可以說都是相同的結局──都是要去找命運石之門。

  所以在通關的過程中觀感上比較好一點──當然這是個人看法。


  畢竟遊戲是一年前破的,所以有些東西不大記得。

  不過我個人覺得在遊戲開場是真的比本傳還要吸引人。讓我一開始就有著滿滿的期待,感覺說不定可以併列甚至超越本傳。

  但遊戲不可能沒有缺點,不如說依照每個人所期望的角度來看這款遊戲,有可能會失望透頂。


缺點


  • 毫不相干的世界線


  如果有玩過本傳的人應該都跟我一樣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A所以影響了B然後再影響了C導致了D的發生最後才發生E的結局。

  所有事情都是環環相扣,一個改變就改變了整個世界線。

  所以當初再玩本傳的時候,我對於那個找不出前後矛盾與BUG的劇情是非常滿意。

  但到了外傳,這點就消失不見了。

  像是有個重要的角色,隨著進入的路線不同,會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雖然看起來都是同一個人,但在A結局跟B結局他們的身分可能就截然不同。

兩條線之間產生著矛盾,雖然這可以用他們那套世界線理論去做解釋,但感覺起來就是怪怪的。


  再來就是對於世界線的改變變得有些抽象且無法理解。

  在本傳中就是靠寄出的D-mail去改變世界線。所以如何改變、為甚麼而改變,都是有道理可循的。

  但在外傳中,改變世界線決定權在於「接電話」。但為什麼這時候選擇接通電話能改變世界線、為什麼會移動到這個世界線?這一點我到寫這篇心得時都想不透到底是套用哪一套邏輯公式所導出的結果。


  這幾點,是讓我覺得很失望的原因。

  因為本傳真的處理得很好,整個邏輯都很清楚,但到了外傳就消失無蹤這點讓我只能說很失望了。


  • 看不清全貌的世界線


  這取名聽起來比較帥。

  其實簡單來說呢,就是中間劇情與通往的結局其實並非完美契合。

  「這一段劇情看不出跟前面的劇情有甚麼關聯」之類的情況其實是有發生過的。到最後這條線的結局結束沒有解釋的情形也不是說發生只發生過一次。

  甚至全部結局通關,包含真結局,還是有一堆未解之謎。

  但這些是伏筆嗎?可是留在那邊我雖然會在意,但又不覺得有必要再出款遊戲解釋。

  不如說我覺得那本來就該在外傳中解釋清楚,也不是說沒有地方可以塞,為什麼不解釋反倒讓我困惑XD


  而且我上面也提到過,外傳所有結局都是要找命運石之門的過程。

  所以就算全部結局打通,就連真結局也過。CG、Tips、全成就都到手了,仍然會對於整款遊戲產生錯愕,會感覺自己好像漏掉了甚麼。

  這感覺應該是第一次。如果不算那些分割商法出來的作品的話。

  破到最後空虛感還蠻重的。


  但這些缺點嚴不嚴重?說實話要看怎麼想。

  像我這種破了一年,劇情只剩下零星印象的玩家來說,我認為這些缺點非常嚴重。

  我可以理解本傳的真結局,通往命運石之門是最好的結局。但不代表這遊戲的結局就只有命運石之門。

  可以停在繼續尋找命運石之門的道路上,但至少最基本故事要講好吧?

  有些東西是遊戲本身沒講還是我漏掉了啊,一整個很茫然耶XD

  所以如果是以《命運石之門》的標準來看,這些缺點當然嚴重;但如果拋開這些不談,我認為在知道結局的前提下還是端出了不錯的作品

  至少不看結局的話,開頭的劇情我是真心覺得還不錯。


結論


  要我下個結論的話,那大概就是可惜吧。

  只能說本傳的品質太強了,所以外傳端出這樣一盤菜,我真的不大能夠接受。

  當然作為一個補充性質的外傳,它還是能拿到及格的分數。如果是其它遊戲,這樣的品質我其實能夠接受,不如說已經算很不錯了。

  但很不幸的,它是《命運石之門》。

  聽說動畫劇情有魔改過,所以或許可以考慮動畫?


推薦Tag


命運石之門(不推薦):

  可能要看是以什麼心情玩這部作品。抱持著超越或者持平的心情,本作恐怕會很失望。

  還是那句話:遊戲本身我覺得不差,後期有爛尾嫌疑。但若它不是《命運石之門》,我恐怕不會那麼失望。

  所以我給不推薦。這個不推薦是因為我對於本傳有多喜愛,那我就對這作有多失望。


科幻(推薦):

  科學性還有,所以二分法還是給個推薦吧。

  不過如果是硬科幻愛好者就不推薦了。


劇情(推薦):

  雖然說我對結局頗有微詞,但至少在破關前我覺得劇情都還不錯。

  如果有心理準備應該不至於跟我一樣反應那麼大,大概?

  所以二分法給個推薦吧。


※以上為初次遊玩心得,純屬個人心得
※圖片皆為遊戲內擷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懵夢的沙龍
14會員
133內容數
分享一些看過的小說或者遊玩過的遊戲的心得。 小說類型主要為:奇幻、科幻、閃光作。 遊戲類型主要為:視覺小說(galgame)、RPG。
懵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5
《告別回憶1》初次遊玩之心得感想。
Thumbnail
2025/01/05
《告別回憶1》初次遊玩之心得感想。
Thumbnail
2024/12/13
2024/12/13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人生複本》所涉及的科幻元素層次極淺。一如書名所可以猜得到的,它講的是一個有關主角因故進入平行時空裡的故事。
Thumbnail
《人生複本》所涉及的科幻元素層次極淺。一如書名所可以猜得到的,它講的是一個有關主角因故進入平行時空裡的故事。
Thumbnail
作品名稱:《命運石之門0》 遊戲類型:視覺小說 遊玩時間:約23小時 售價:800元
Thumbnail
作品名稱:《命運石之門0》 遊戲類型:視覺小說 遊玩時間:約23小時 售價:800元
Thumbnail
鄉親啊,熱騰騰的新書來了,昨天上市,昨天我就看完。 本書為一級玩家的續集,沒看過第一集的人不妨先看一下,或者至少去看一下電影,雖然電影明顯比較爛,但除了結局以外,主軸大致上沒偏掉。 但這多少也跟主題有關係,因為這集出現了新的科技玩具,可以讀取你整個腦袋的神經網路介面。 不過「斬宅劍」真的帥呆了。
Thumbnail
鄉親啊,熱騰騰的新書來了,昨天上市,昨天我就看完。 本書為一級玩家的續集,沒看過第一集的人不妨先看一下,或者至少去看一下電影,雖然電影明顯比較爛,但除了結局以外,主軸大致上沒偏掉。 但這多少也跟主題有關係,因為這集出現了新的科技玩具,可以讀取你整個腦袋的神經網路介面。 不過「斬宅劍」真的帥呆了。
Thumbnail
請別為那些未竟之事抱憾。有太多變因,事情的發展總是始料未及,愛你所擇,放手未擇。
Thumbnail
請別為那些未竟之事抱憾。有太多變因,事情的發展總是始料未及,愛你所擇,放手未擇。
Thumbnail
這部作品體現「人類的進步」其實有許多層面,或許很多人都會被作者帶動,就把重點著重在「什麼東西都要靠人類自己想辦法生成」這一塊上,但其實很容易忽略這部作品貫徹所有角色信念的核心其實是「樂觀」這一種心態,幾乎每個角色都是在相信明天會更好的心態下開始行動,這才是這部作品最不現實的地方。
Thumbnail
這部作品體現「人類的進步」其實有許多層面,或許很多人都會被作者帶動,就把重點著重在「什麼東西都要靠人類自己想辦法生成」這一塊上,但其實很容易忽略這部作品貫徹所有角色信念的核心其實是「樂觀」這一種心態,幾乎每個角色都是在相信明天會更好的心態下開始行動,這才是這部作品最不現實的地方。
Thumbnail
本文為2019年的日本動畫電影《Hello World》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Thumbnail
本文為2019年的日本動畫電影《Hello World》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Thumbnail
遊戲名稱:ATRI -My Dear Moments- 遊戲類型:文字冒險 遊玩時間:約7小時(試玩版約2小時) 售價:333元
Thumbnail
遊戲名稱:ATRI -My Dear Moments- 遊戲類型:文字冒險 遊玩時間:約7小時(試玩版約2小時) 售價:333元
Thumbnail
作品名稱:《在流星雨中逝去的妳》 作者:松山剛 出版社:台灣角川 售價:250元
Thumbnail
作品名稱:《在流星雨中逝去的妳》 作者:松山剛 出版社:台灣角川 售價:250元
Thumbnail
《命運石之門》是將近10年前的動畫了,然而一直到現在,心中其實都一直難以忘懷。甚至在心裡深信,今後在討論時間、記憶、存在議題上,大概不會有作品能夠超越他了。 有趣的是,再怎麼難以忘懷、雋永,直到2020年,我始終無法明白為何《命運石之門》能讓當初的自己感動到現在也無法忘記。除了說劇情好看,人物有趣
Thumbnail
《命運石之門》是將近10年前的動畫了,然而一直到現在,心中其實都一直難以忘懷。甚至在心裡深信,今後在討論時間、記憶、存在議題上,大概不會有作品能夠超越他了。 有趣的是,再怎麼難以忘懷、雋永,直到2020年,我始終無法明白為何《命運石之門》能讓當初的自己感動到現在也無法忘記。除了說劇情好看,人物有趣
Thumbnail
命運石之門(以下簡稱本作)的續作,其劇情的開頭跟本傳的進行方式屬同一個風格,都是用角色日常加上強烈的懸念與讓人摸不著頭緒的伏筆構成。 懸念、伏筆,這兩個名詞主要是幹嘛的,那個時候的我有個簡單概念,雖然如此,卻也只是知道表面而已,直到我看了故事造型師的某一章,然後回想起本作帶給我的感覺,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命運石之門(以下簡稱本作)的續作,其劇情的開頭跟本傳的進行方式屬同一個風格,都是用角色日常加上強烈的懸念與讓人摸不著頭緒的伏筆構成。 懸念、伏筆,這兩個名詞主要是幹嘛的,那個時候的我有個簡單概念,雖然如此,卻也只是知道表面而已,直到我看了故事造型師的某一章,然後回想起本作帶給我的感覺,才恍然大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