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流行歌曲改編的10部日本電影,第一部:〈淚光閃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日本電影和戲劇在拍攝題材上是相當豐富的,有愛情療癒系、校園青春劇,還有討論深入的職人片等等,其中還有一種類型就是衍生片,像是由動漫、小說所改編的戲劇,就如同是「小說戲劇化」或「動漫真人化」,還有一種是「由流行歌曲衍生出來的電影和戲劇」,就是除了把原曲或改編曲置入其中之外,並透過畫面把屬於這首音樂或歌曲的意境,用一段故事呈現出來的電影,這就是此次為大家介紹的主題。這類的衍生電影就如同把「歌曲戲劇化、真人化」了,也可以稱是這首歌的「一部長篇MV」,但這又和「音樂傳記類電影」或是「搭配了一首好聽主題曲的電影」是有所不同的喔。以下就介紹10首由日文流行歌曲改編而成的電影,這10首歌曲也代表了10個故事及10個感動。

10首歌曲/10部電影

這類基於一首流行歌曲改編而成的日本電影近年比較知名的有以下10首/部(主題曲歌名/電影片名),看看有沒有你(妳)心裡最愛的歌曲或電影喔,接下來會按照關聯性分別依次進行介紹,各位也可以先猜一猜這些電影之間的「次序關聯性的通關密碼」是甚麼啊...

「涙そうそう/淚光閃閃」、「小さな恋のうた/小小戀歌」、「キセキ/唱吧!奇蹟!」、「手紙〜拝啓十五の君へ〜/唇上之歌」、「ハナミズキ/花水木」、「系/線:愛在相逢時」、「Christmas Eve/戀愛魔法奇蹟」、「未来予想図/未來預想圖」、「雪の華/雪之華」、「風に立つライオン/仁醫,迎風而立」
感謝由格友「YH.CC」所精彩手繪的10部電影關聯圖

延伸閱讀:YH.CC~希浠 刹那之間~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體驗藝術人文的細微...

〈淚光閃閃〉涙そうそう

〈淚光閃閃〉(涙そうそう/なだそうそう Nada Sōsō)是沖繩方言,意思是「眼淚一顆顆地掉落...淚流不止」,是鼓勵人們想哭的時候,就盡情地哭,不要壓抑,因為哭完以後,就能重新面對明天,被淚水洗滌過的純淨心靈,也會浮現希望。〈淚光閃閃〉這首歌曲在2006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也是以上10首流行歌曲中最早被改編成電影的,所以就從這首歌和這部電影先介紹起...

〈淚光閃閃〉森山良子版本

〈淚光閃閃〉歌詞是1998年森山良子為懷念英年早逝的哥哥而做,當初此曲已完成旋律,歌名也以沖繩方言定名為〈涙そうそう〉,只是苦無歌詞,於是她把自己在23歲時哥哥過世後,長達20年常因思念而流淚的情緒點滴寫成歌詞,並完成了這首歌曲。森山良子是在美國出生,為當地的琉球人第二代,而後回到日本定居,19歲時於1967年發行第一首創作曲「この広い野原いっぱい」(為日本中學生的音樂教科書教材),演唱時常常拿著一把吉他自彈自唱,很有民謠風,2006年她獲得「日本藝術選奨文部科學大臣賞」,2008年獲頒紫綬褒章,是日本資深的知名歌姬。下方影片是森山良子的版本,編曲以吉他為主伴奏、鋼琴及口風琴為副伴奏,間奏時的口風琴演奏猶如清澈天空下的一絲微風,徐徐吹來的感覺,讓人撫慰了心靈,第二段開始則加入大提琴(取代電貝斯)及手鼓伴奏,音樂流露出簡單、真摯的氣息,配上她清亮的歌聲、咬字乾淨的歌詞,自然地唱出手足間的細膩親情,除了撫慰了聽者本身對親人的相思之情,也讓人不由得跟著她的歌聲一起追思她英年早逝的兄長...

〈淚光閃閃〉BEGIN版本

〈淚光閃閃〉作曲者是來自日本沖繩縣石垣島的流行搖滾樂隊BEGIN,三位團員是一起長大的小學同學,BEGIN曲風極為多元,1990年發行第一首單曲「恋しくて」,之後也出過很多知名歌曲,被稱為「沖繩的歌神」,曲風除了帶有早期美國的鄉村、藍調風格外,也傳承了沖繩島上的歌謠風格(簡稱「島歌」),於2000年繼森山良子後BEGIN也發行了〈淚光閃閃〉單曲,編曲及唱腔則有別於森山良子版本,更具有濃郁的沖繩島歌風格,另外BEGIN之後也有再重新編曲出了琉球語單曲版本,此版本的唱腔是帶點滄桑又像在吟唱故事般,編曲則使用吉他、三味線及「一五一會」(BEGIN發明的一種4線吉他類的樂器,見下面影片)為主伴奏、鋼琴為副伴奏,靜靜用心聽歌曲中的三把琴(三弦琴、四弦琴、六弦吉他)一起彈奏的和聲(尤其是前奏、間奏及尾奏),真的是別有韻味。

「琉球語歌詞版本(ウチナーグチ訳詞)的作詞者:新城俊昭」

〈淚光閃閃〉夏川里美版本

不過兩位原創者推出此歌曲後其實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注意,反而是之後2001年夏川里美的翻唱版本讓這首歌大受歡迎,夏川里美也是沖繩縣石垣島的原住民歌手,擅長演奏沖繩三線,八歲開始就在各項歌唱比賽中一路過關斬將,2001年翻唱「淚光閃閃」後,此版本即榮獲沖繩「琉球放送」、「RADIO沖繩」、「FM沖繩」三大電台年度排行榜第一名,接著2002年5月「淚光閃閃」奇蹟似的在發行超過一年之後首度打進ORICON排行榜,除了最高曾創下第8名的佳績之外,並進榜將近60週之久,成為海內外知名歌曲。此翻唱版本的編曲除了保留原來的吉他及沖繩三線伴奏外,又加入了弦樂器及slow soul的爵士鼓節奏,搭配著清澈透明的歌聲及帶點演歌式的唱法,讓這首歌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也讓夏川里美從此被獲喻為「日本心靈歌姬」。

〈淚光閃閃〉三人合唱版本

因為翻唱〈淚光閃閃〉大放異彩,夏川里美從第53~56屆連四屆都受邀參加日本紅白歌唱大賽演出,且保持連續4年都演唱同一首歌的紀錄,其中以2003年的第54屆,與森山良子及BEGIN(團員共三位)的合唱版本最令人印象深刻,並以「三味線」、「一五一會」、「吉他」、鋼琴一起合奏及演唱,當三人分別獨唱時,歌聲宛轉動聽,也讓人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動,最後的合唱更是有餘音繞樑的感覺,而且因為是三組人一同表演,所以變成此場比賽沒有勝負(因為女生是紅組、男生是白組,他們一起出場,所以沒有對手),也是傳頌至今的一場佳話。

電影〈淚光閃閃〉介紹

〈淚光閃閃〉是東京廣播公司(TBS)為開台50週年紀念計劃而開拍的電影,劇情是根據〈淚光閃閃〉歌詞改編,導演為土井裕泰、編劇為吉田紀子、男女主角則是妻夫木聰及長澤雅美。劇情大綱是:住在沖繩縣那霸市的新垣洋太郎總是笑口常開、純樸又體貼,為了在市內開一家酒館而不斷努力工作,同時自少時便送到離島與外婆生活的妹妹新垣薰因考上高中則搬回那霸居住,雖然兩人並無血緣關係,但是從小哥哥就非常疼愛妹妹,感情非常好,洋太郎為了讓小薰讀大學,一直努力工作,也用存下來的積蓄買下一家酒館,卻受人欺騙而夢想落空,並身負鉅額債務,只好做苦工來還債,也因此和女朋友分手,後來小薰考上琉球大學後選擇搬走自立,有一天因沖繩遭受颱風突襲,洋太郎因擔心而趕到小薰住處保護她,但洋太郎卻病重倒下,送到醫院後發現哥哥因長年工作辛勞而罹患了心肌炎,最終病情惡化不治,葬禮後小薰收到之前哥哥寄來的成人禮用的和服,在讀著祝賀信後忍不住淚如雨下…。

這部電影由三個方面來看,確實是一部改編佳作

  • 由於詞、曲、唱都是來自沖繩的音樂人(森山良子和哥哥也是沖繩的第二代),所以選在沖繩拍攝,取景沖繩的一草一木,完全忠於原曲的精神,加上在劇中穿插了沖繩的方言及演奏沖繩味的插曲「三線の花」,且劇情也融入了沖繩的盂蘭盆會及傳統舞蹈等,更增添了沖繩在地的風情。
  • 因為歌詞是森山良子為了懷念早逝的哥哥所做,所以整部電影也完全呈現出原歌詞裡面妹妹對哥哥的懷念之情,劇中也有演到一些歌詞所寫的部分(例如翻舊相冊、看星星、鼓勵妹妹、沖繩的晴空萬里、颱風的大雨滂沱、兄妹的笑容、對你的思念讓我 淚光閃閃...),此劇確實有捕捉到歌詞創作人的意念。
  • 男女主角演技大爆發,把無血緣的兄妹親情演得入木三分,尤其好幾段經典的「捏鼻子不哭」畫面,真的讓觀眾很揪心而淚光閃閃啊。
看著妹妹上大學的場景,哥哥洋太郎因喜而泣,捏鼻子而哭
妹妹薰因上大學要搬出去住,離開哥哥家時捏鼻子而哭

成功的把歌曲變成有影像的故事

電影在劇中雖然沒有出現〈淚光閃閃〉的音樂或歌聲,但最後電影演出完畢後再接著奏出此歌時,會讓看過的人把歌曲跟電影永遠印在心裡,歌曲因此變成有影像的故事,也讓聽歌的人更能進入詞曲的意境,這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

森山良子曾對媒體說,「原以為這麼久的傷心只能自己一個人忍受,沒想到歌曲推出後獲得廣大的回響,自此對這首歌的感情更強烈,這不是一首戀愛的歌,希望大家知道歌曲的背景後,能更深的了解這首歌的意義」,加上劇中以沖繩的純樸人文景觀為背景,敘述兄妹從小就因父母不在身邊,一起相互扶持、一起度過難關的情節,觀眾可以從電影中所呈現的兄妹親情畫面,真切地把這首歌曲變成有影像的故事,也讓觀眾在歌曲的催化下,看完會有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動。

電影中的兄妹因從小父母就不在身邊,兩人一起相互扶持、一起度過難關

與第二部電影〈小小戀歌〉的關聯性是?

通關密語的答案揭曉囉...
  • 〈小小戀歌〉原唱也都是沖繩人,劇情也是以沖繩為背景、也有講到兄妹親情...
  • 夏川里美也有翻唱過〈小小戀歌〉喔...
  • 長澤雅美也是日劇「求婚大作戰」的女主角,而此劇的插曲就是〈小小戀歌〉...

接下來,請稍待下一部電影〈小小戀歌〉的介紹...

這裡是分享【好聽音樂和好看影劇】的園地,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悅耳的國、台語、西洋、日文Jpop及韓文Kpop流行歌曲🎼,欣賞動聽的古典音樂🎹,閱讀精彩的影劇介紹📽️及其配樂欣賞🎶,在這裡有的就是▶️「好聽的歌曲、音樂和好看的影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四重奏劇中第六集~第十集的音樂、插曲及主題曲,包括音樂賞析及劇情搭配說明。
介紹日劇「四重奏」第二集~第五集劇情大綱及劇中出現的音樂及插曲,包括音樂賞析及劇情搭配說明。
日劇【四重奏】巧妙運用了多樣的音樂素材,以音樂述說「四位主角因不期而遇的組成弦樂四重奏後,共同追求夢想,共同彼此暗(單)戀,但卻發現沒有人的過去是圓滿的...」。本文將一一介紹劇中的樂曲,讓您看劇時也「聽出」劇中人物的心境及隱含意義,帶您進入劇中的音樂情境。馬克樂透客推薦指數:★★☆★★4顆半
四重奏劇中第六集~第十集的音樂、插曲及主題曲,包括音樂賞析及劇情搭配說明。
介紹日劇「四重奏」第二集~第五集劇情大綱及劇中出現的音樂及插曲,包括音樂賞析及劇情搭配說明。
日劇【四重奏】巧妙運用了多樣的音樂素材,以音樂述說「四位主角因不期而遇的組成弦樂四重奏後,共同追求夢想,共同彼此暗(單)戀,但卻發現沒有人的過去是圓滿的...」。本文將一一介紹劇中的樂曲,讓您看劇時也「聽出」劇中人物的心境及隱含意義,帶您進入劇中的音樂情境。馬克樂透客推薦指數:★★☆★★4顆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今天突然腦海中響起 Cinderella的旋律 是日劇戀愛革命裡面的插曲,主唱者是小原明子 想當初對於愛情的憧憬以及未來自己的設想是因為看了這一部日劇 然後自己只因為喜歡旋律,就認定了這首。 即便我不懂日文,也因為小眾比較找不到翻譯 當年我還是很愛很愛這首,會自帶音樂進入我的世界,即使到了
Thumbnail
每次聽到宇多田光(Utada Hikaru)主唱的「初戀(First love)」,叮噹總會掉進一個回憶的漩渦,過去的點點滴滴又再湧上心頭,眼睛不其然濕潤了。誠然情竇初開的愛情早已破碎,不再痛了,可是刻在心靈深處的一道淡淡傷痕依然被音樂所觸動,想起了故人,心裡竟又泛起點點漣漪......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試唱的日語歌曲《花に亡霊》的音檔,作為個人的備份。雖然唱腔輕柔,但作者覺得成果不甚滿意,僅當作紀錄。後記提到這首歌是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的主題曲,推薦觀眾欣賞。也分享了其他好聽的翻唱版本供讀者洗耳朵w。
Thumbnail
2006年小泉德宏執導日本電影 《太陽之歌》是由小泉德宏執導,由YUI、冢本高史主演的愛情電影。 影片改編自香港電影《新不了情》,講述了患有不治之症的少女薰和衝浪男孩孝治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該片於2006年6月17日在日本上映。[1] 中文名太陽之歌 外文名タイヨウのうた 其他譯名午夜的陽
Thumbnail
將歌曲配上電影片段,這也是一種藝術創作,「舊的」歌聲總讓人想起那美好的「往日情懷」,影像又叫人回味昔日經典電影的回憶。我只是創作出一個與電影內容 90% 相同的近似故事,只用極短篇 2500 字去 表達出整個完整故事,那是第三次創作,極具挑戰。 2011年電影《啟動原始碼》片斷
  歌曲,是藉由無數音符加上不同節拍所譜出的美妙旋律,伴隨著歌詞或節奏的高低起伏,都能使聽眾在聆聽時,直達創作者或演唱者的心底及所想傳達的故事,總有那麼一首歌,會觸碰到人們柔軟的心,撫平內心的傷痛,安慰沉寂已久的情緒,在我心裡也有那樣的一首歌。    光是聽到前奏就足以讓我起雞皮疙瘩,
Thumbnail
這是真實故事改編。「浮生千山路」是女主角最愛唱的歌曲之一,也是故事結束後的一個心情寫照。
Thumbnail
YOASOBI是一個將小說歌曲化的雙人唱作組合,曾於2021年9月15日推出新曲『大正浪漫』,而這首歌的原型短篇小說就是MATUSUMI的大正浪漫。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淚光閃閃〉的起源和故事背後的情感。從日本歌姬森山良子的痛苦的故事和Begin譜的曲,到夏川里美重新詮釋這首曲子並拍攝了同名電影,都讓淚光閃閃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歌曲和故事。文章透過深入的敘述和情感的表達,帶領讀者走進了這首歌和電影的故事之中。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今天突然腦海中響起 Cinderella的旋律 是日劇戀愛革命裡面的插曲,主唱者是小原明子 想當初對於愛情的憧憬以及未來自己的設想是因為看了這一部日劇 然後自己只因為喜歡旋律,就認定了這首。 即便我不懂日文,也因為小眾比較找不到翻譯 當年我還是很愛很愛這首,會自帶音樂進入我的世界,即使到了
Thumbnail
每次聽到宇多田光(Utada Hikaru)主唱的「初戀(First love)」,叮噹總會掉進一個回憶的漩渦,過去的點點滴滴又再湧上心頭,眼睛不其然濕潤了。誠然情竇初開的愛情早已破碎,不再痛了,可是刻在心靈深處的一道淡淡傷痕依然被音樂所觸動,想起了故人,心裡竟又泛起點點漣漪......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試唱的日語歌曲《花に亡霊》的音檔,作為個人的備份。雖然唱腔輕柔,但作者覺得成果不甚滿意,僅當作紀錄。後記提到這首歌是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的主題曲,推薦觀眾欣賞。也分享了其他好聽的翻唱版本供讀者洗耳朵w。
Thumbnail
2006年小泉德宏執導日本電影 《太陽之歌》是由小泉德宏執導,由YUI、冢本高史主演的愛情電影。 影片改編自香港電影《新不了情》,講述了患有不治之症的少女薰和衝浪男孩孝治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該片於2006年6月17日在日本上映。[1] 中文名太陽之歌 外文名タイヨウのうた 其他譯名午夜的陽
Thumbnail
將歌曲配上電影片段,這也是一種藝術創作,「舊的」歌聲總讓人想起那美好的「往日情懷」,影像又叫人回味昔日經典電影的回憶。我只是創作出一個與電影內容 90% 相同的近似故事,只用極短篇 2500 字去 表達出整個完整故事,那是第三次創作,極具挑戰。 2011年電影《啟動原始碼》片斷
  歌曲,是藉由無數音符加上不同節拍所譜出的美妙旋律,伴隨著歌詞或節奏的高低起伏,都能使聽眾在聆聽時,直達創作者或演唱者的心底及所想傳達的故事,總有那麼一首歌,會觸碰到人們柔軟的心,撫平內心的傷痛,安慰沉寂已久的情緒,在我心裡也有那樣的一首歌。    光是聽到前奏就足以讓我起雞皮疙瘩,
Thumbnail
這是真實故事改編。「浮生千山路」是女主角最愛唱的歌曲之一,也是故事結束後的一個心情寫照。
Thumbnail
YOASOBI是一個將小說歌曲化的雙人唱作組合,曾於2021年9月15日推出新曲『大正浪漫』,而這首歌的原型短篇小說就是MATUSUMI的大正浪漫。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淚光閃閃〉的起源和故事背後的情感。從日本歌姬森山良子的痛苦的故事和Begin譜的曲,到夏川里美重新詮釋這首曲子並拍攝了同名電影,都讓淚光閃閃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歌曲和故事。文章透過深入的敘述和情感的表達,帶領讀者走進了這首歌和電影的故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