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波特萊爾大遇險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原來相對主義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波特萊爾系列於1999年出版,與當時的《哈利波特》系列受到兒童、青少年喜愛。時過境遷,當時的小讀者們如今長大成人,以前沒有看懂的地方,重新用大人的眼光再看一遍吧。

一、故事開始

波特萊爾系列於1999年出版,原著共13集,與當時的《哈利波特》系列受到兒童、青少年喜愛,後來翻拍成電影和影集,今天討論會以小說和影集為主喔。

故事描述波特萊爾孤兒們不幸的生活,紫兒、克勞斯和桑妮三姐弟,因一場大火使得父母雙亡。遺囑執行人波先生讓邪惡的歐拉夫伯爵當三姊弟的第一位監護人,歐拉夫伯爵卻企圖奪取波特萊爾夫婦留下的鉅額財富,歐拉夫的詭計被揭穿後但他仍不罷休,孤兒們無論到哪,歐拉夫伯爵依然緊追不捨,甚至陷入巨大的疑團與陰謀。

波特萊爾三姊弟 (圖片來源:影集宣傳照)

波特萊爾三姊弟 (圖片來源:影集宣傳照)

二、追跡:文字遊戲法

相較於市面上的青少年小說,波特萊爾系列可說顛覆傳統套路,它不講「熱血、友誼、希望」,永遠講述悲慘的遭遇,還喜歡賣弄文字。作者把玩「書」的元素,像是獨特的讀書館、解字謎等,尤其特別喜愛玩文字遊戲,成功營造整部作品的氛圍,這個手法稱為「文字遊戲法」,來看看作者如何玩這個手法吧。

1. 重新定義

作者很愛用「這裡指的是……」這個句型,如:「一場災難,這裡指的是『一場包含悲劇、詐騙以及歐拉夫伯爵的災難』」這種語句放大了諷刺的口氣。

作者也經常重新詮釋俗諺。如他將「沒消息就是好消息」稱為最滑稽的用語,他說:「事實上直到別人聯絡你,並自己解釋原因之前,是沒有辦法知道為什麼他不連絡你。因此,合理的用語應該是『沒消息就是沒消息』」這裡反諷的口吻,讀者才驚覺到原來自己平常都愚蠢地使用這句俗諺,而感嘆起這個荒謬的世界。

2.類比專有名詞

作者喜愛咬文嚼字,經常會使用專有名詞,來比較劇情。第九集桑尼被歐拉夫伯爵綁架,被迫當女傭的場景中,並未仔細敘述桑尼當女傭的內容,而是讓旁白說:「有一個故事跟當時的情景很像就是灰姑娘,如果你想聽桑妮的故事,就去除灰姑娘中的神仙教母、禮服、舞會、王子,以及去除幸福美滿的結局」灰姑娘不只呈現桑尼的遭遇,更視為諷刺了童話故事。

另外一種方式則是脫胎自專有名詞。如第九集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指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同情加害者。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對照的是「憂慮山症狀」,也就是加害者對受害者產生情感,敘述被綁架的桑妮,與看守她的鉤子手下產生一段友誼。類似惡搞的手法,讓人會心一笑。

3.擴大字面意義

第一集藉由克勞斯之口說明詞語包含literaly、figuerly兩種意義,literaly意思是「字面上」,而figuerly意思是「意義上」,兩者的差異很大, 一個是具體、一個是象徵,作者經常故意混用。

在大結局旅館的「審判」是最好的例子。這場審判非常怪異,因為這是一場必須依據「字面」的審判,比如說按照「高等法院」的字面解釋,高等法院的法官站在一個誰也看不到臉的高處;按照「正義是盲目的」這句俗諺,審判時必須蒙眼,否則會被判藐視法庭。即便非專業,我們也能輕易判斷這是場荒唐的審判,故事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閉上眼睛,否則判你藐視法庭!」小說封面文宣

「閉上眼睛,否則判你藐視法庭!」小說封面文宣

三、揭示:「相對主義」的世界

「文字遊戲法」為何貫串全文?或許是作者想傳達這個世界沒有絕對,所有事物如同文字般,都只能相對存在。

1.真相的相對主義

就像盲人在摸象,每個人只知道一部分

波特萊爾三兄妹被輪流送養給各式各樣的大人,唯一共同點,是他們從來看不穿歐拉夫伯爵的偽裝。每一次孩子們都可以識破歐拉夫的詭計,是因為他們有顆純正的心,反觀身處複雜世界的大人,已經分不清何謂真假。如同小王子周遊星球,純真的眼光還原了複雜的大人世界。

百變歐拉夫,服裝超用心! (圖片來源:影集劇照)

百變歐拉夫,服裝超用心! (圖片來源:影集劇照)

不只如此,大人的行動往往很難判斷是對是錯。第十二集的審判中歐拉夫坦承犯罪,並指證歷歷:「我看到的是把自己升職看的比三個孤兒還重要的銀行家,一個窩囊到無法保護你們的男人,我看到的是一個只要我拍馬屁就讓我進入校園的副校長,我看到的是為了時髦而關心你們的有錢人,還有為了讓你們做家務收留你們的村民,還有一個盲目到讓我娶妳的法官,這些所謂正直的人,對我的幫助比我的同夥多。」這些人或許心地不壞,然而他們不也成了共犯?

任何事情都不單一,每個人的解讀都像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沒有人可以真正接觸到真相。

2.道德的相對主義

道德相對主義的個人哲學,是在道德複雜的世界中生存的唯一途徑,或者是用來為做壞事辯護的藉口

出自歐拉夫不男不女的手下。這句話正好顯示了「道德焦慮」,道德焦慮是精神分析理論術語,良心上感到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違背道德標準而引發的焦慮。產生道德焦慮的原因,正是強大的「超我」──理想的道德,然而純然的善良與邪惡是不存在的,越堅信正義,焦慮的狀況就更劇烈。

自從在V.F.D村被指控為殺人犯後,孩子們開始逃亡的生活,除了躲避媒體外,還需要與歐拉夫伯爵對抗,他們無可避免地犯罪,他們為了進去檔案管理室查看父母的下落,在海姆里希醫院欺騙海爾;他們為了拯救桑妮,綁架了艾絲梅來交換人質,他們的行為都有一個好理由,然而卻也不可否認邪惡的成分。

「善」與「惡」的評斷,至今仍是哲學家、藝術家、政治家嘴邊的工具,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件事,很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比如說一個女人殺害了丈夫,但殺人動機是丈夫長年家暴自己、孩子、娘家,我們無法說她罪大惡極。卡通或童書往往告訴孩子:邪不勝正,然而波特萊爾系列選擇告訴我們:道德實際上模糊不已,更提醒長大的我們,接受光明中的黑暗,以及看見黑暗中的光明。

3.善良的相對主義

我看到的是志願軍的複雜密碼與自命不凡的文學參照,在面對真實世界的邪惡時完全無法發揮作用。

故事最後總算解謎V.F.D組織,成員們以自身專業蒐集資料、研究等,希望有巨大的貢獻。歐拉夫也曾是V.F.D的一員,他在審判的時候指責組織,知識沒有幫助他度過人生難關。

V.F.D立意良好,可惜發生了內鬨,導致了悲劇──知識落在壞人的手中。如諾貝爾發明了炸藥,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兩者最後被運用到戰爭。歐拉夫伯爵內鬨後陷入迷茫,近而被誘導走向邪惡,每個人都像他,知識會發揮何種效應,端看個人選擇。所以說聰明是一種天賦,然善良是一種選擇,善良比知識更重要。

raw-image

四、結案

波特萊爾系列深受歡迎,除了有趣的故事,更是因為它從另一個角度,告訴讀者世界的模樣。是的,這個世界並不完全美好,甚至邪惡的嚇人,當我們能面對黑暗,就是好的第一步,結果如何無法預期,但絕對不要忘記:我們擁有選擇。就像故事最後,波特萊爾孩子們決定回到邪惡的世界,因為他們選擇勇敢面對,比過去逃走的他們更成長。

附記

小說全13集,於2006年全部完結,然而小說的結局卻讓一票書迷不甚滿意,因為即便到了結局仍有許多未解之謎,這裡的意思是「留了一堆爛攤子、沒有解釋清楚」,原著留下了5大懸問:

1.「糖罐」裡有什麼?為什麼組織雙方都要搶奪?最後的下落?

2.貝雅麗采是誰?

3.「內鬨」指的是什麼事件?

4.歐拉夫伯爵為什麼如此執著波特萊爾家財產?

5.雷蒙尼.史尼奇為什麼要記錄波特萊爾家的故事?

以上這些問題,很幸運的在2017連三季影集版都獲得了解答。影集延續2005年電影版的風格,詮釋了原著13集小說,還原度非常高。因為原著的特色過於鮮明,包括黑色幽默的敘述口吻、繁瑣的咬文嚼字、撲朔迷離的情節,以及旁白的囉哩囉唆,一旦處理不好,就會使講求流暢的影視作品分崩離析,電影選擇省略導致失敗,而影集回歸原著處理細節,這裡的意思是「連最拗口的文學意象都沒放過」非常推薦一定要看影集!補完原著的爛尾!

【影集補坑懶人包: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Season 3 ENDING, Sugar Bowl & VFD EXPLAIN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姬的一千零一頁 | 電影X影劇X小說的沙龍
15會員
17內容數
「情之所鍾,在於吾輩」,「情」帶給我們各種折磨、迷惘。我們一起從不同故事,在主角身上看見問題,帶回自身,使用心理學解決問題,療癒心靈。 #文本分析 #閱讀心得 #影評 #實用心理學 #敘事治療
2025/03/10
電影《芝加哥》以華麗歌舞包裝女殺人犯的故事,探討女性在男性凝視下的困境與掙脫。先從電影劇情分析「被觀看」的現象,並延伸至女性在身體形象與生涯發展方面,應追求自主與多元,而非受制於傳統框架。
Thumbnail
2025/03/10
電影《芝加哥》以華麗歌舞包裝女殺人犯的故事,探討女性在男性凝視下的困境與掙脫。先從電影劇情分析「被觀看」的現象,並延伸至女性在身體形象與生涯發展方面,應追求自主與多元,而非受制於傳統框架。
Thumbnail
2025/02/21
還在單身?想脫單嗎?利用伴侶清單幫助自己脫單吧,教你如何找到理想伴侶,從瞭解自己、想像交往後的畫面、成為理想伴侶的模樣、建立精采生活圈,到檢視自身動機,助你提升配得感,吸引對的人!
Thumbnail
2025/02/21
還在單身?想脫單嗎?利用伴侶清單幫助自己脫單吧,教你如何找到理想伴侶,從瞭解自己、想像交往後的畫面、成為理想伴侶的模樣、建立精采生活圈,到檢視自身動機,助你提升配得感,吸引對的人!
Thumbnail
2025/02/17
探討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中關於時間、愛情與寂寞的主題。透過角色分析何志武與金髮女、633與阿菲兩段愛情故事,說明時間如何影響角色的感情與生活習慣,現實生活中也可以藉由改變習慣,來走出失戀的陰霾,迎接新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2/17
探討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中關於時間、愛情與寂寞的主題。透過角色分析何志武與金髮女、633與阿菲兩段愛情故事,說明時間如何影響角色的感情與生活習慣,現實生活中也可以藉由改變習慣,來走出失戀的陰霾,迎接新的可能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作者: 黃盛 1 Down the rabbit hole: 論理型 掉進兔子洞 故事的開始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夏天,天氣卻有點悶熱。愛麗絲與姐姐並排坐在河堤上。稍後會有一隻白兔從她身邊跑過。兔子似乎在趕時間,他會從馬甲口袋裡掏出一隻懷錶看時間,然後跑過田野,乍然跳入一個地洞。不知哪來的衝動,愛麗
Thumbnail
作者: 黃盛 1 Down the rabbit hole: 論理型 掉進兔子洞 故事的開始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夏天,天氣卻有點悶熱。愛麗絲與姐姐並排坐在河堤上。稍後會有一隻白兔從她身邊跑過。兔子似乎在趕時間,他會從馬甲口袋裡掏出一隻懷錶看時間,然後跑過田野,乍然跳入一個地洞。不知哪來的衝動,愛麗
Thumbnail
看似童書的波特萊爾系列,特別的創作手法:文字遊戲法,讓他獨具風格,而你看懂作者的用心良苦嗎?
Thumbnail
看似童書的波特萊爾系列,特別的創作手法:文字遊戲法,讓他獨具風格,而你看懂作者的用心良苦嗎?
Thumbnail
為何童話有機會被流傳?正是因為它輕易地將人二分成「善/惡」的二元,而能夠被當成小時候道德塑造的教材。在童話故事中,善與惡的權力關係是失衡的,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一個反派能戰勝英雄,於是《善惡魔法學院》就是為了維持故事角色中的善惡平衡而存在——當天使會剷除異端、當女巫會犧牲自我,我們該如何理解善惡?
Thumbnail
為何童話有機會被流傳?正是因為它輕易地將人二分成「善/惡」的二元,而能夠被當成小時候道德塑造的教材。在童話故事中,善與惡的權力關係是失衡的,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一個反派能戰勝英雄,於是《善惡魔法學院》就是為了維持故事角色中的善惡平衡而存在——當天使會剷除異端、當女巫會犧牲自我,我們該如何理解善惡?
Thumbnail
這齣三季完的電視劇《尼蒙利斯連環不幸事件》(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改編自著名的兒童小說,能夠深深吸引著小童觀看。 明明劇集一開頭,尼蒙利斯就警告觀眾千萬不要看這齣劇,但不乖的觀眾還是堅持要追看三個孤兒不斷遇上的連環不幸事件。
Thumbnail
這齣三季完的電視劇《尼蒙利斯連環不幸事件》(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改編自著名的兒童小說,能夠深深吸引著小童觀看。 明明劇集一開頭,尼蒙利斯就警告觀眾千萬不要看這齣劇,但不乖的觀眾還是堅持要追看三個孤兒不斷遇上的連環不幸事件。
Thumbnail
當初拿到《永無境》第一集的時候,我只是想先打開來看看大概是什麼內容……然後就在一、兩天內把它啃完了。 交稿時我還厚臉皮地跟編輯「預約」,求編輯一定要讓我翻續集。原因純粹是出於私心:這樣我就可以搶先看到後續!沒人可以跟我搶!
Thumbnail
當初拿到《永無境》第一集的時候,我只是想先打開來看看大概是什麼內容……然後就在一、兩天內把它啃完了。 交稿時我還厚臉皮地跟編輯「預約」,求編輯一定要讓我翻續集。原因純粹是出於私心:這樣我就可以搶先看到後續!沒人可以跟我搶!
Thumbnail
​ ●2021尖端小說 茱迪・皮考特+撒曼莎・凡里爾 【愛情躍然紙上 Between the lines】直到妳在第43頁遇見我 「一道刺眼光線忽然射下來,天空沿著縫線裂開。『各就各位!』」我也聽話喔!如果這能成真,我貪心的希望翻開每一本書,都能擁有一段秘密奇遇,和主角說說話。
Thumbnail
​ ●2021尖端小說 茱迪・皮考特+撒曼莎・凡里爾 【愛情躍然紙上 Between the lines】直到妳在第43頁遇見我 「一道刺眼光線忽然射下來,天空沿著縫線裂開。『各就各位!』」我也聽話喔!如果這能成真,我貪心的希望翻開每一本書,都能擁有一段秘密奇遇,和主角說說話。
Thumbnail
《第二聲鈴響》改編自懸疑小說家:哈蘭·科本(Harlen Coben)的暢銷小說:無罪之最 (The Innocent),這部劇集找來了曾拍過《佈局》、《屍物招領》等懸疑片的西班牙編導:Oriol Paulo負責,對於曾三刷《佈局》的我來說,聽到此部的第一個念頭當然就是「看就對了!」
Thumbnail
《第二聲鈴響》改編自懸疑小說家:哈蘭·科本(Harlen Coben)的暢銷小說:無罪之最 (The Innocent),這部劇集找來了曾拍過《佈局》、《屍物招領》等懸疑片的西班牙編導:Oriol Paulo負責,對於曾三刷《佈局》的我來說,聽到此部的第一個念頭當然就是「看就對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