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萊爾系列於1999年出版,與當時的《哈利波特》系列受到兒童、青少年喜愛。時過境遷,當時的小讀者們如今長大成人,以前沒有看懂的地方,重新用大人的眼光再看一遍吧。
一、故事開始
波特萊爾系列於1999年出版,原著共13集,與當時的《哈利波特》系列受到兒童、青少年喜愛,後來翻拍成電影和影集,今天討論會以小說和影集為主喔。
故事描述波特萊爾孤兒們不幸的生活,紫兒、克勞斯和桑妮三姐弟,因一場大火使得父母雙亡。遺囑執行人波先生讓邪惡的歐拉夫伯爵當三姊弟的第一位監護人,歐拉夫伯爵卻企圖奪取波特萊爾夫婦留下的鉅額財富,歐拉夫的詭計被揭穿後但他仍不罷休,孤兒們無論到哪,歐拉夫伯爵依然緊追不捨,甚至陷入巨大的疑團與陰謀。
二、追跡:文字遊戲法
相較於市面上的青少年小說,波特萊爾系列可說顛覆傳統套路,它不講「熱血、友誼、希望」,永遠講述悲慘的遭遇,還喜歡賣弄文字。作者把玩「書」的元素,像是獨特的讀書館、解字謎等,尤其特別喜愛玩文字遊戲,成功營造整部作品的氛圍,這個手法稱為「文字遊戲法」,來看看作者如何玩這個手法吧。
1. 重新定義
作者很愛用「這裡指的是……」這個句型,如:「一場災難,這裡指的是『一場包含悲劇、詐騙以及歐拉夫伯爵的災難』」這種語句放大了諷刺的口氣。
作者也經常重新詮釋俗諺。如他將「沒消息就是好消息」稱為最滑稽的用語,他說:「事實上直到別人聯絡你,並自己解釋原因之前,是沒有辦法知道為什麼他不連絡你。因此,合理的用語應該是『沒消息就是沒消息』」這裡反諷的口吻,讀者才驚覺到原來自己平常都愚蠢地使用這句俗諺,而感嘆起這個荒謬的世界。
2.類比專有名詞
作者喜愛咬文嚼字,經常會使用專有名詞,來比較劇情。第九集桑尼被歐拉夫伯爵綁架,被迫當女傭的場景中,並未仔細敘述桑尼當女傭的內容,而是讓旁白說:「有一個故事跟當時的情景很像就是灰姑娘,如果你想聽桑妮的故事,就去除灰姑娘中的神仙教母、禮服、舞會、王子,以及去除幸福美滿的結局」灰姑娘不只呈現桑尼的遭遇,更視為諷刺了童話故事。
另外一種方式則是脫胎自專有名詞。如第九集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指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同情加害者。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對照的是「憂慮山症狀」,也就是加害者對受害者產生情感,敘述被綁架的桑妮,與看守她的鉤子手下產生一段友誼。類似惡搞的手法,讓人會心一笑。
3.擴大字面意義
第一集藉由克勞斯之口說明詞語包含literaly、figuerly兩種意義,literaly意思是「字面上」,而figuerly意思是「意義上」,兩者的差異很大, 一個是具體、一個是象徵,作者經常故意混用。
在大結局旅館的「審判」是最好的例子。這場審判非常怪異,因為這是一場必須依據「字面」的審判,比如說按照「高等法院」的字面解釋,高等法院的法官站在一個誰也看不到臉的高處;按照「正義是盲目的」這句俗諺,審判時必須蒙眼,否則會被判藐視法庭。即便非專業,我們也能輕易判斷這是場荒唐的審判,故事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三、揭示:「相對主義」的世界
「文字遊戲法」為何貫串全文?或許是作者想傳達這個世界沒有絕對,所有事物如同文字般,都只能相對存在。
1.真相的相對主義
就像盲人在摸象,每個人只知道一部分
波特萊爾三兄妹被輪流送養給各式各樣的大人,唯一共同點,是他們從來看不穿歐拉夫伯爵的偽裝。每一次孩子們都可以識破歐拉夫的詭計,是因為他們有顆純正的心,反觀身處複雜世界的大人,已經分不清何謂真假。如同小王子周遊星球,純真的眼光還原了複雜的大人世界。
不只如此,大人的行動往往很難判斷是對是錯。第十二集的審判中歐拉夫坦承犯罪,並指證歷歷:「我看到的是把自己升職看的比三個孤兒還重要的銀行家,一個窩囊到無法保護你們的男人,我看到的是一個只要我拍馬屁就讓我進入校園的副校長,我看到的是為了時髦而關心你們的有錢人,還有為了讓你們做家務收留你們的村民,還有一個盲目到讓我娶妳的法官,這些所謂正直的人,對我的幫助比我的同夥多。」這些人或許心地不壞,然而他們不也成了共犯?
任何事情都不單一,每個人的解讀都像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沒有人可以真正接觸到真相。
2.道德的相對主義
道德相對主義的個人哲學,是在道德複雜的世界中生存的唯一途徑,或者是用來為做壞事辯護的藉口
出自歐拉夫不男不女的手下。這句話正好顯示了「道德焦慮」,道德焦慮是精神分析理論術語,良心上感到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違背道德標準而引發的焦慮。產生道德焦慮的原因,正是強大的「超我」──理想的道德,然而純然的善良與邪惡是不存在的,越堅信正義,焦慮的狀況就更劇烈。
自從在V.F.D村被指控為殺人犯後,孩子們開始逃亡的生活,除了躲避媒體外,還需要與歐拉夫伯爵對抗,他們無可避免地犯罪,他們為了進去檔案管理室查看父母的下落,在海姆里希醫院欺騙海爾;他們為了拯救桑妮,綁架了艾絲梅來交換人質,他們的行為都有一個好理由,然而卻也不可否認邪惡的成分。
「善」與「惡」的評斷,至今仍是哲學家、藝術家、政治家嘴邊的工具,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件事,很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比如說一個女人殺害了丈夫,但殺人動機是丈夫長年家暴自己、孩子、娘家,我們無法說她罪大惡極。卡通或童書往往告訴孩子:邪不勝正,然而波特萊爾系列選擇告訴我們:道德實際上模糊不已,更提醒長大的我們,接受光明中的黑暗,以及看見黑暗中的光明。
3.善良的相對主義
我看到的是志願軍的複雜密碼與自命不凡的文學參照,在面對真實世界的邪惡時完全無法發揮作用。
故事最後總算解謎V.F.D組織,成員們以自身專業蒐集資料、研究等,希望有巨大的貢獻。歐拉夫也曾是V.F.D的一員,他在審判的時候指責組織,知識沒有幫助他度過人生難關。
V.F.D立意良好,可惜發生了內鬨,導致了悲劇──知識落在壞人的手中。如諾貝爾發明了炸藥,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兩者最後被運用到戰爭。歐拉夫伯爵內鬨後陷入迷茫,近而被誘導走向邪惡,每個人都像他,知識會發揮何種效應,端看個人選擇。所以說聰明是一種天賦,然善良是一種選擇,善良比知識更重要。
四、結案
波特萊爾系列深受歡迎,除了有趣的故事,更是因為它從另一個角度,告訴讀者世界的模樣。是的,這個世界並不完全美好,甚至邪惡的嚇人,當我們能面對黑暗,就是好的第一步,結果如何無法預期,但絕對不要忘記:我們擁有選擇。就像故事最後,波特萊爾孩子們決定回到邪惡的世界,因為他們選擇勇敢面對,比過去逃走的他們更成長。
附記
小說全13集,於2006年全部完結,然而小說的結局卻讓一票書迷不甚滿意,因為即便到了結局仍有許多未解之謎,這裡的意思是「留了一堆爛攤子、沒有解釋清楚」,原著留下了5大懸問:
1.「糖罐」裡有什麼?為什麼組織雙方都要搶奪?最後的下落?
2.貝雅麗采是誰?
3.「內鬨」指的是什麼事件?
4.歐拉夫伯爵為什麼如此執著波特萊爾家財產?
5.雷蒙尼.史尼奇為什麼要記錄波特萊爾家的故事?
以上這些問題,很幸運的在2017連三季影集版都獲得了解答。影集延續2005年電影版的風格,詮釋了原著13集小說,還原度非常高。因為原著的特色過於鮮明,包括黑色幽默的敘述口吻、繁瑣的咬文嚼字、撲朔迷離的情節,以及旁白的囉哩囉唆,一旦處理不好,就會使講求流暢的影視作品分崩離析,電影選擇省略導致失敗,而影集回歸原著處理細節,這裡的意思是「連最拗口的文學意象都沒放過」非常推薦一定要看影集!補完原著的爛尾!
【影集補坑懶人包: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Season 3 ENDING, Sugar Bowl & VFD EXPLA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