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晶片法針對中國?讀《晶片戰爭》理解地緣政治與晶片競逐

Kuan-avatar-img
發佈於冠廷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昨晚將《晶片戰爭》完食了!
好好看!連我這種電子麻瓜也能有舒服的閱讀體驗,作者的文筆易懂,讀完後,能稍微抓到電晶體研發與商業的發展脈絡。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東亞生產這麼多晶片,其中臺積電又是如何登基為臺灣護國神山(?),看這本準沒錯。
這次是在 mooink pro2 上面閱讀的,
大螢幕讀起來真的爽感加倍!
以下粗淺的三點筆記:

晶片塑造世界,但制度使晶片誕生

書的前半段爬梳晶片商業化與創業的過程,我心中警鈴一響:「糟了,這本書該不會是矽谷英雄傳吧⋯⋯?」
還好後續的篇章裡,作者論點逐漸明朗,我們固然會讚嘆摩爾與諾伊斯過人的專業與決策能力、張忠謀創新的商業模式,但要創造出晶片無與倫比的發展史,仍得奠基在有足夠誘因的市場制度上。
無論是先研發出積體電路的美國,或是後來的競爭者日本、南韓、蘇聯、臺灣與中國,他們都在這場商業競爭中面對「困境」,而我們看見日本在 80 年代找到 DRAM 與創新的終端產品(像是大家的童年 WALKMAN)作為突破口,成功在半導體市場上插旗。
無法突破困境的例子則是蘇聯,冷戰時期,蘇聯發射了第一顆衛星史普尼克,引發美國政界的恐慌,這事件讓美國積體電路找到初期客戶——國防部與 NASA,但美國創業家很快就轉移對象,因為大眾市場才是錢之所向。短短十幾年,國家採購的半導體只佔銷售量的兩成不到。
然而,蘇聯並沒有維持史普尼克的奇蹟,在技術和價格上,它無法做出讓消費者滿意的商品。即使有國家的支持、資金挹注和 KGB 間諜,甚至是一整座半導體科技城市,缺少民間的力量,它的半導體競爭力在列強間始終敬陪末座。
資金是有效的肥料,但好的制度才是一片沃土,如果產業的客戶只有國防部,或產業高管要顧國內政治的 KPI,那是很難複製出如晶片業令人詫異的成績。更遑論維持每數年就要翻倍成長的摩爾定律。
AI 幫我產的酷酷圖

跑得更快 v.s 立起高牆

前述的「制度」是指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場競爭嗎?也不完全是,美國早期面對競爭者時,採取的是「跑得更快」的策略,只要研發比對手前面,就不怕被取代,就像玩文明帝國時,你覺得自己科技領先就穩贏,可惜,不是每個對手都只乖乖追求科技勝利。
面對中國時,這個策略並不管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逐漸融入世界經濟,現代已經有非常多面向世界市場的公司(華為就是一例),如果中國公司在購買先進機器上沒有任何困難,那美國跑得再快,中國都有機會緊緊跟在後面,永遠無法甩開對手。
省去新技術的鉅額研發費用,又有政府大量的出口補貼,讓中國非先進晶片的市占率水漲船高。美國雖然是這個研究領域的先行者,但在商業的世界裡,他的對手將逐漸逼近他的成績,這在歷史上並非沒有發生過,過去的日本與南韓就以更好的製程與價格瓜分市場。
(先進製程的研發會需要投入多少成本呢?書中舉 EUV 漫長又昂貴的研發過程當例子,相當有趣,EUV 目前僅有荷蘭的 ASML 公司製造販售,也已經被禁止賣給中國。)
如果晶片與國防產業無關,事情也許不會有這麼大的爭議,可惜現代軍事與晶片共生,打擊對手的晶片供應,也許比在二戰摧毀一棟軍工廠更加嚴重,這使書名「晶片戰爭」變成現實,也讓政府介入變成美國政界的共識,「跑得更快」成為過去式。

臺灣的兩難

書中介紹了「鎖喉點」這個經常出現在媒體上的名詞,這是美國的商業武器,也是一處軟肋,有許多先進製程的機器與設計軟體,只在友美的國家生產,例如荷蘭的 ASML,只要美國能夠喬好,就能讓一國的先進晶片生產陷入瓶頸。
美國在生產技術上對中國有鎖喉點,但反過來,美國也有一項非常不利的條件,即是美國國防大部分使用的先進晶片都在臺積電生產。如果中國從海上封鎖經濟出口,那會給不只美國,而是世界經濟帶來極大的壓力。
這樣看起來,作者似乎不太看好「矽盾」這套說法,也在末章《臺灣的兩難》提到相對悲觀的未來:如果美國持續依賴臺灣的先進晶片代工,就無法忽視封鎖的風險;然而,若美國的晶片供應鏈因為擺脫東亞而變得穩固,是能夠增加美國保護盟國的能力,還是讓美國保有更多外交政策的彈性呢,使臺灣處境變得更危險呢?
身為蕞爾小國的一位國民,也只能指望前者了。
五位玩家用聲音跟你聊桌遊。 近期開始努力經營 YouTube, 希望我們的內容可以為你帶來歡樂, 歡迎一同入席,享受遊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運算速度發展的歷史,從真空管的誕生到積體電路的演進。在軍火工業的需求推動下,晶片技術取得了快速進展。文章也提及日本在1980年代對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及臺積電的成立過程,最後分析了中國晶片產業的崛起與挑戰,並提到國外對中國技術封鎖的影響。這些發展不僅改變了科技格局,也影響了全球經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們透過《晶片戰爭》(Chris Miller,2023)與《決勝矽紀元》(黃欽勇,2024),解析華為與國際角力的關係。華為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與美國的矛盾,探討商業挑戰和戰略挑戰,以及晶片戰對整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華為的技術實力對於中國在半導體戰爭中的地位有著重大影響。
📚 《晶片戰爭》中的技術進步與國際博弈分析 📚 最近讀完了克里斯·米勒的《晶片戰爭》,真是一場知識的盛宴,讓我對全球半導體產業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本書揭示了晶片如何成為現代科技的核心,從家庭電子產品到國防系統,無處不在。 書中詳細描述了晶片產業如何從最初的科學突破演變成今天的全球競爭戰場。尤其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Thumbnail
中美貿易戰的其中一部分是美國對於晶片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措施,生產晶片的半導體產業,則是台灣的關鍵產業,是台灣經濟的重要命脈。在2022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對GDP的貢獻值約為13%。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位置,僅次於美國。正因為如此,中美貿易戰很可能會影響台灣經濟,而且是往不好的方向走。
美國人有美元霸權當工具,透過美元操作讓全世界吸收美國政府的虧損.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 我們沒有貨幣霸權, 但是有半導體先進製程霸權.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讓外國人替我們買單.台電過去多年累計鉅額的虧損, 接下來每年還會再虧3000-6000億,不如把這些虧損全部轉嫁給台積電及他的上下游廠商,
Thumbnail
晶片戰爭在各大巨頭競爭把電晶體縮小的戰場上感覺上已經越來越接近極限,目前需要改走透過先進封裝科技的彎道來維持領先。而這個概念的先驅者便是台積電的前研發主管蔣尚義。《日經亞洲》難得對他進行了專訪讓他本人直接陳述想法,並對目前整個先進晶片產業的現況做了全方面的鳥瞰式報導和各方廝殺狀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運算速度發展的歷史,從真空管的誕生到積體電路的演進。在軍火工業的需求推動下,晶片技術取得了快速進展。文章也提及日本在1980年代對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及臺積電的成立過程,最後分析了中國晶片產業的崛起與挑戰,並提到國外對中國技術封鎖的影響。這些發展不僅改變了科技格局,也影響了全球經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們透過《晶片戰爭》(Chris Miller,2023)與《決勝矽紀元》(黃欽勇,2024),解析華為與國際角力的關係。華為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與美國的矛盾,探討商業挑戰和戰略挑戰,以及晶片戰對整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華為的技術實力對於中國在半導體戰爭中的地位有著重大影響。
📚 《晶片戰爭》中的技術進步與國際博弈分析 📚 最近讀完了克里斯·米勒的《晶片戰爭》,真是一場知識的盛宴,讓我對全球半導體產業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本書揭示了晶片如何成為現代科技的核心,從家庭電子產品到國防系統,無處不在。 書中詳細描述了晶片產業如何從最初的科學突破演變成今天的全球競爭戰場。尤其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Thumbnail
中美貿易戰的其中一部分是美國對於晶片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措施,生產晶片的半導體產業,則是台灣的關鍵產業,是台灣經濟的重要命脈。在2022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對GDP的貢獻值約為13%。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位置,僅次於美國。正因為如此,中美貿易戰很可能會影響台灣經濟,而且是往不好的方向走。
美國人有美元霸權當工具,透過美元操作讓全世界吸收美國政府的虧損.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 我們沒有貨幣霸權, 但是有半導體先進製程霸權.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讓外國人替我們買單.台電過去多年累計鉅額的虧損, 接下來每年還會再虧3000-6000億,不如把這些虧損全部轉嫁給台積電及他的上下游廠商,
Thumbnail
晶片戰爭在各大巨頭競爭把電晶體縮小的戰場上感覺上已經越來越接近極限,目前需要改走透過先進封裝科技的彎道來維持領先。而這個概念的先驅者便是台積電的前研發主管蔣尚義。《日經亞洲》難得對他進行了專訪讓他本人直接陳述想法,並對目前整個先進晶片產業的現況做了全方面的鳥瞰式報導和各方廝殺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