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點滴|這個週末我在玩機台!

育兒點滴|這個週末我在玩機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寶可夢在我小時候又稱為神奇寶貝,真的是很神奇的可以老少通吃的口袋怪獸,我自己小時候也很喜歡,和我弟弟都很入迷,每次跟媽媽出門買東西我們都一定要買個兩隻寶可夢小公仔回家,只是沒想到寶可夢魅力不減,時至今日連我女兒都很喜歡寶可夢,原本是單純的喜歡穿寶可夢圖案的衣服、襪子、寶可夢的配件等等,但因為學校同學們也都是寶可夢粉,再加上身邊的哥哥姊姊們影響,於是開始收集寶可夢卡以及卡匣,原本我以為只是我們小時的小公仔進化成卡牌遊戲了,殊不知,生意人的頭腦就是不平凡,原來還有寶可夢機台!

女兒一直期待著哪天我們去逛百貨公司的時候她可以帶著她的卡匣去玩玩看機台,於是這個週末剛好也沒有其他的事,我們就全家一起去逛百貨公司,我也知道她已經期待很久了,於是一到我們就先去排機台,只是沒想到排隊的人還真不少,一個人平均十來分鐘,一排就是半小時以上,我開始有些不耐煩,女兒也知道媽媽沒什麼耐心,頻頻轉頭用不確定的眼神看我,彷彿怕我會因為不想排隊而不讓她玩。

排隊的過程中我也在想,這些爸爸媽媽是用什麼心態陪著孩子們站在這裡?我觀察到有爸爸也跟著小孩一起收集寶可夢卡匣,父子邊排隊邊討論著等下想要抓哪一隻寶可夢,也有爸爸媽媽阿姨全家總動員幫小孩們一起排隊,因為我們剛好排在這一家人後面,可能怕佔用太久不好意思,還借用了四星的寶可夢卡匣給我們玩,這家人的爸爸還跟我閒聊到:我也不知道好玩在哪,兒子女兒想玩就跟他一起玩看看啊!

想想其實這就是孩子們的世界啊,就像大人們會討論著買家電,買3C產品,買衣服,可能常常我們到店裡一挑一買就一個小時以上,孩子們也是在旁邊陪著大人們買東西,而大人們卻往往沒有耐心等待孩子們玩他們有興趣的事物。

雖然排隊要排很久,但我們全家決定吃完晚餐再去排一次,這次連爸爸、弟弟都一起陪姊姊玩,全家一起按按鈕的力量更大,於是也多抓到了兩隻寶可夢,姊姊開心得不得了。想想都排這麼久了當然要讓時間發揮最大價值,而對小孩來說最大的價值不只是寶可夢,還有全家人一起玩一起製造的愉快回憶。

雖然我也不懂機台好玩在哪,比起來我也比較喜歡switch的寶可夢系列遊戲,但在排隊的漫長時間,讓我轉了念,這些爸爸媽媽很用心的去了解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並付出時間陪伴,唯有了解才能搭起彼此溝通的橋樑,想要孩子們懂父母心的前提是了解與陪伴。

Podcast節目名稱—聽聽老師說

Podcast節目名稱—聽聽老師說


|如果想你也想一起聊聊育兒與孩子學習成長就學問題....

|歡迎收聽podcast聽聽老師說

|FB:聽聽老師說



avatar-img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經過了兩年多的疫情期間,多數人的生活都被迫有所改變,這本書便是劉軒在這個疫情期間眾多體悟中誕生的作品,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劉軒的文章,也是劉軒how to人生哲學podcast的忠實聽眾,書中輕描卻很深刻的文字,在疫後時代讀起來,別具一股療癒的力量。
孩子還小時,父母幾乎撐起了孩子的全世界,孩子學習的視野來自父母、孩子擅長的領域來自父母,你說,父母在孩子的幼年時期重不重要啊?
從去年開始因為工作環境無預警的變得不穩定,連帶自己的心態上也一直呈現浮動的狀態,一直在思考離開工作環境與創業的可能性,但創業畢竟耗費心力又礙於孩子年齡還小仍是需要陪伴的年紀,還沒辦法可以這麼灑脫的的說離職就離職。
#Podcast分享 #大人的small talk
讀一本書和讀懂一本書差別在哪呢? 我們是不是曾經讀完一本書,但卻無法順利地說出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呢? 知識快速遷移的時代,有那麼多的網路平台可以查資料,我們又為什麼要讀一本書呢? 這些答案都在《讀懂一本書》裡。
在校園中,導師和任課老師有很大的不同,導師就像一個班的家長一樣,班上有46個孩子就要了解46個孩子,關心他們的情緒,處理班上的大大小小事件,我的導師經驗今年是第九年….
經過了兩年多的疫情期間,多數人的生活都被迫有所改變,這本書便是劉軒在這個疫情期間眾多體悟中誕生的作品,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劉軒的文章,也是劉軒how to人生哲學podcast的忠實聽眾,書中輕描卻很深刻的文字,在疫後時代讀起來,別具一股療癒的力量。
孩子還小時,父母幾乎撐起了孩子的全世界,孩子學習的視野來自父母、孩子擅長的領域來自父母,你說,父母在孩子的幼年時期重不重要啊?
從去年開始因為工作環境無預警的變得不穩定,連帶自己的心態上也一直呈現浮動的狀態,一直在思考離開工作環境與創業的可能性,但創業畢竟耗費心力又礙於孩子年齡還小仍是需要陪伴的年紀,還沒辦法可以這麼灑脫的的說離職就離職。
#Podcast分享 #大人的small talk
讀一本書和讀懂一本書差別在哪呢? 我們是不是曾經讀完一本書,但卻無法順利地說出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呢? 知識快速遷移的時代,有那麼多的網路平台可以查資料,我們又為什麼要讀一本書呢? 這些答案都在《讀懂一本書》裡。
在校園中,導師和任課老師有很大的不同,導師就像一個班的家長一樣,班上有46個孩子就要了解46個孩子,關心他們的情緒,處理班上的大大小小事件,我的導師經驗今年是第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