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有感|生活的選擇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過了兩年多的疫情期間,多數人的生活都被迫有所改變,這本書便是劉軒在這個疫情期間眾多體悟中誕生的作品,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劉軒的文章,也是劉軒how to人生哲學podcast的忠實聽眾,書中輕描卻很深刻的文字,在疫後時代讀起來,別具一股療癒的力量。

富足與自在是人生的終極目標,而我們常常把人生目標放得太遠了,總是說等錢賺夠了、等有空有閒的時候、等孩子長大了之後...這麼多的等待把目標越推越遠,卻沒想到人生很多時候往往沒辦法預料。

每一天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把這一生過好的逆向思維就是把每一天過好,要把每一天過好或許可以將生活中每一件事試著給予意義。許多人總會抱怨自己的工作,但每份工作就像社會中的小螺絲釘,試著找出這份工作能帶來什麼利他的影響,從利他的角度出發能讓自己的心態更柔軟,也能從中找到自己工作的意義。

我是老師,或許是令人稱羨的工作,但我也會抱怨,每天的事情一成不變,同一個課程要講三個班級或是每天都在處理遲到缺交作業的事。如果我一直把焦點放在這些重複的事情上,我自然會不快樂,但如果我換個角度想,即使做的事雷同,上的課雷同,但每一個班都有不同的學生,每個學生肯定有不同的特質,如果我可以轉換自己的角色設定,將自己設定成幫助每個孩子,從此以後我的每一天將不再是一成不變了。

重新定義富足與自在。

內心的富足與自在,一方面來自充實,一方面來自知足。

富足,不一定是金錢上的富足,有時學會一項新的事物、無意間幫助了一個人所帶來的內在滿足更是無以言喻。自在,不是躺平得自在,而是在擁有與失去之間學會滿足當下的狀態。

當然說起來容易,把每一天過得充實卻需要強大的內力。

於是劉軒在書中告訴我們,富足與自在也是一種選擇。生活中有那麼多不可控的因素會波動著我們的情緒與思緒,既不可控又何必糾結?不如轉頭看看自己可以控制的地方,重新思考並且善用它,畢竟生活終究是自己的,如何轉換心態善待每一天,我們有絕對的選擇權。

raw-image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閱讀,歡迎追蹤一起分享成長。

FB粉絲專頁:莫墨老師的療心說畫

Podcast搜尋——聽聽老師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莫莫老師的療心說畫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2023/10/14
 人們常談論著自由,但自由到底是什麼?在李尚龍《沒有退路,才有出路》一書中,對自由有著如下的解釋: 自由就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而選擇權,大多相應著實力與能力,以及是否有為自己多鋪設了幾條路以供選擇。
Thumbnail
2023/10/14
 人們常談論著自由,但自由到底是什麼?在李尚龍《沒有退路,才有出路》一書中,對自由有著如下的解釋: 自由就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而選擇權,大多相應著實力與能力,以及是否有為自己多鋪設了幾條路以供選擇。
Thumbnail
2023/10/11
連假和朋友聚餐時,朋友突然問了一個問題:你平常覺得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只有很大聲的:蛤? 一時之間還真的回答不出來。
Thumbnail
2023/10/11
連假和朋友聚餐時,朋友突然問了一個問題:你平常覺得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只有很大聲的:蛤? 一時之間還真的回答不出來。
Thumbnail
2023/10/04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吳曉樂 這本書的第一版是2014年,並於2018年公視翻拍成科幻懸疑電視劇,猶記得當時這部戲劇的討論度非常的高,大家針對教育、青少年、父母等等都有諸多的想法⋯
Thumbnail
2023/10/04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吳曉樂 這本書的第一版是2014年,並於2018年公視翻拍成科幻懸疑電視劇,猶記得當時這部戲劇的討論度非常的高,大家針對教育、青少年、父母等等都有諸多的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如果你想清淨自己的心,每天最好有些時間,是細細品味自己今天的生活時刻。然後細細咀嚼自己今天過的如何?開心嗎?有那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有哪些道理值得留心? 人只有在一個人時,特別能顯示「和自己在一起的品質」。為什麼冥想或靜坐會被推崇,是因為透過這些靜下來的時刻,更容易看到自己紛紛亂亂的的念頭。 如果有
Thumbnail
如果你想清淨自己的心,每天最好有些時間,是細細品味自己今天的生活時刻。然後細細咀嚼自己今天過的如何?開心嗎?有那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有哪些道理值得留心? 人只有在一個人時,特別能顯示「和自己在一起的品質」。為什麼冥想或靜坐會被推崇,是因為透過這些靜下來的時刻,更容易看到自己紛紛亂亂的的念頭。 如果有
Thumbnail
經過了兩年多的疫情期間,多數人的生活都被迫有所改變,這本書便是劉軒在這個疫情期間眾多體悟中誕生的作品,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劉軒的文章,也是劉軒how to人生哲學podcast的忠實聽眾,書中輕描卻很深刻的文字,在疫後時代讀起來,別具一股療癒的力量。
Thumbnail
經過了兩年多的疫情期間,多數人的生活都被迫有所改變,這本書便是劉軒在這個疫情期間眾多體悟中誕生的作品,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劉軒的文章,也是劉軒how to人生哲學podcast的忠實聽眾,書中輕描卻很深刻的文字,在疫後時代讀起來,別具一股療癒的力量。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幾個朋友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日常動態。有人是重機同好出遊打卡,一路呼嘯,豪邁高歌猛進;有人揪團外島放風,下重本假日出國度假。每到一處總不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家臉上總是洋溢著歡笑。因他們已能經濟自主,吃、穿、用不須發愁,才能如此瀟灑揮霍人生,更多的擔心只是不知如何消化多餘的時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幾個朋友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日常動態。有人是重機同好出遊打卡,一路呼嘯,豪邁高歌猛進;有人揪團外島放風,下重本假日出國度假。每到一處總不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家臉上總是洋溢著歡笑。因他們已能經濟自主,吃、穿、用不須發愁,才能如此瀟灑揮霍人生,更多的擔心只是不知如何消化多餘的時
Thumbnail
「我想躺平,拋開那些無聊的日常瑣事,以便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去找到我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從L先生(李睿秋)。 躺平並不是放棄各種慾望,無欲無求的佛系生存著,而是放下外在環境所定義的成功,將時間節省下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過者自洽的人生。 今日古典老師寫了日課《從競爭到自洽》,內容是關於古典老師最
Thumbnail
「我想躺平,拋開那些無聊的日常瑣事,以便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去找到我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從L先生(李睿秋)。 躺平並不是放棄各種慾望,無欲無求的佛系生存著,而是放下外在環境所定義的成功,將時間節省下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過者自洽的人生。 今日古典老師寫了日課《從競爭到自洽》,內容是關於古典老師最
Thumbnail
現在的疫情嚴峻,人心惶惶不安… 可是,生活不必等待風雨過去,而是去學習迎風向前,在雨中漫舞! 好好宅在家,防疫讀好書,默默書店與您一起攜手等待天光! ▪️ 《本日精選》把壞日子過成好日子 在讀本書之前,我們來做個小測驗,不管是在腦海裡想或寫在紙上都行:「假如……我就可以開始過好日子。」 接著想像一個
Thumbnail
現在的疫情嚴峻,人心惶惶不安… 可是,生活不必等待風雨過去,而是去學習迎風向前,在雨中漫舞! 好好宅在家,防疫讀好書,默默書店與您一起攜手等待天光! ▪️ 《本日精選》把壞日子過成好日子 在讀本書之前,我們來做個小測驗,不管是在腦海裡想或寫在紙上都行:「假如……我就可以開始過好日子。」 接著想像一個
Thumbnail
有人說過,有時候一個人之所以迷茫,只是因為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每個人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可這其中一定要經過一定的風雨,才能到達幸福的彼岸。 也許看到別人的生活,自己覺得著急了起來,想要成功,想要得到愛情,想要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 周圍越是圍繞著浮躁的氛圍,自己的內心就會越著急,可是一切的
Thumbnail
有人說過,有時候一個人之所以迷茫,只是因為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每個人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可這其中一定要經過一定的風雨,才能到達幸福的彼岸。 也許看到別人的生活,自己覺得著急了起來,想要成功,想要得到愛情,想要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 周圍越是圍繞著浮躁的氛圍,自己的內心就會越著急,可是一切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