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該如何永久保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人習於在網路上搜尋的時代,還有需要紙版書的存在嗎?

我覺得需要,因為紙版書與網路資訊,其實各自扮演不同角色,發揮不同功能,彼此不是互相取代有我無你的關係。

曾經在主持的電視節目中,訪問國家電影資料館的館長,知道他們正努力地把已酸化腐蝕的老電影轉成數位影像,這訊息其實人人都知道,並不稀奇,令我驚訝的是,有許多國家的電影中心也正努力把當代值得保存的數位電影,再重新轉印成膠捲,以便永久保存。

沒錯,你沒看錯,把數位電影再轉印成膠捲,以便永久保存,因為膠捲若保存的環境適合,理論上是可以永久不變質,而數位資料誰也沒把握過若干年後,會不會因為電腦程式更新或機器相容的格式,檔案也許就無法讀取,連「屍骨」都不可得。

或許就像書本,以實體的方式印刷成書,理論上就有可能永遠存在,這裡的印刷,當然也包括把我們個人生活上的影像沖洗出一張張真實存在的相片。

餅乾盒裏的相片

......當一切影像訊息全部都變成數位化,方便當然是方便,不過也會喪失許多樂趣以及帶來某些問題。

以前朋友們一起出去玩之後,負責拍照的人會細心地把相片加洗好,然後再找個時間大家聚餐並且分送相片。或者有人出國旅行回來後,也會邀約大家以幻燈片分享他旅行的心得與體會。但是一切都數位化之後,需要的相片直接透過電子信件傳送,或者把相片貼在網站上,讓大家自己上去看,已經不再有大伙碰面聊天那種情感交流的動力與機會了。

多些年紐約時報有一篇專欄也提到相片數位化帶來的可能問題,作者提到在以前膠卷底片時代,拍完照,至少都會洗出一疊實體的相片,有的會整理起來貼在相簿,不然也會收進鞋盒,堆在閣樓儲藏室或櫃子裏,那麼就算一個人百年後,後代子孫要找資料,即便老舊發黃,都還是會有第一手的原始資料可以研究或佐證。

另外,現代人把數位資料儲在電腦裏,萬一電腦毀損或失竊,或者即便個人很小心地備份諸存起來,但是萬一自己有什麼意外,來不及交待或整理,那些放在電腦中的加密私人數位相片或檔案,不但沒有人知道,即便後人有心尋找時恐怕也不得其門而入。

的確,有個實體存在,尤其洗成相片後,大部份習慣上恐怕不太會去扔掉,最有可能的是放在餅乾盒裏往抽屜或櫃子裏擺,基本上算是「永遠存在」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隨著電腦的普及,大大改變了我們的日常行為,食物上桌前要先拍照、打卡、上傳;路見不平報警前先錄影、直播;資料下載後先存檔、備份,至於資料有沒有被閱讀則完全不重要了。而這些紀錄甚或記憶我某段過去的資料,皆反射了我的一部分,因為那些資料保存了我過去部分的時間,保存了我成為現在的我的部分痕跡。但是如
Thumbnail
隨著電腦的普及,大大改變了我們的日常行為,食物上桌前要先拍照、打卡、上傳;路見不平報警前先錄影、直播;資料下載後先存檔、備份,至於資料有沒有被閱讀則完全不重要了。而這些紀錄甚或記憶我某段過去的資料,皆反射了我的一部分,因為那些資料保存了我過去部分的時間,保存了我成為現在的我的部分痕跡。但是如
Thumbnail
人人習於在網路上搜尋的時代,還有需要紙版書的存在嗎? 我覺得需要,因為紙版書與網路資訊,其實各自扮演不同角色,發揮不同功能,彼此不是互相取代有我無你的關係。 曾經在主持的電視節目中,訪問國家電影資料館的館長,知道他們正努力地把已酸化腐蝕的老電影轉成數位影像,這訊息其實人人都知道,並不稀奇,令我驚訝的
Thumbnail
人人習於在網路上搜尋的時代,還有需要紙版書的存在嗎? 我覺得需要,因為紙版書與網路資訊,其實各自扮演不同角色,發揮不同功能,彼此不是互相取代有我無你的關係。 曾經在主持的電視節目中,訪問國家電影資料館的館長,知道他們正努力地把已酸化腐蝕的老電影轉成數位影像,這訊息其實人人都知道,並不稀奇,令我驚訝的
Thumbnail
【生活隨筆 #2】 適合我自己的斷捨離做法 自從意識到極簡生活哲學後,常常看著物品思考:「這個東西我還會再需要它嗎?」 很多時候會認爲現在不需要卻又覺得未來某個時機點會用到它,或是捨不得放棄多年來的收藏品,所以現在對我來說是很兩難的選擇。 因此針對物品性質我決定分兩個做法: 1、將能數位化的
Thumbnail
【生活隨筆 #2】 適合我自己的斷捨離做法 自從意識到極簡生活哲學後,常常看著物品思考:「這個東西我還會再需要它嗎?」 很多時候會認爲現在不需要卻又覺得未來某個時機點會用到它,或是捨不得放棄多年來的收藏品,所以現在對我來說是很兩難的選擇。 因此針對物品性質我決定分兩個做法: 1、將能數位化的
Thumbnail
以前朋友們一起出去玩之後,負責拍照的人會細心地把相片加洗好,然後再找個時間大家聚餐並且分送相片。或者有人出國旅行回來後,也會邀約大家以幻燈片分享他旅行的心得與體會。但是一切都數位化之後,需要的相片直接透過電子信件傳送,或者把相片存在雲端資料庫,讓大家自己上去看,已經不再有大伙碰面聊天那種情感交流的動
Thumbnail
以前朋友們一起出去玩之後,負責拍照的人會細心地把相片加洗好,然後再找個時間大家聚餐並且分送相片。或者有人出國旅行回來後,也會邀約大家以幻燈片分享他旅行的心得與體會。但是一切都數位化之後,需要的相片直接透過電子信件傳送,或者把相片存在雲端資料庫,讓大家自己上去看,已經不再有大伙碰面聊天那種情感交流的動
Thumbnail
對我而言老相館乘載了我許多的童年回憶 每本相簿都經歷了時光的考驗 保有無數歲月所殘留的痕跡和五味雜陳的情感 看得出來相片是有靈魂的 我喜歡被這樣保存的回憶 入手人生第一台底片相機
Thumbnail
對我而言老相館乘載了我許多的童年回憶 每本相簿都經歷了時光的考驗 保有無數歲月所殘留的痕跡和五味雜陳的情感 看得出來相片是有靈魂的 我喜歡被這樣保存的回憶 入手人生第一台底片相機
Thumbnail
生活物品因為被充分使用,才有了意義與價值,而電子檔案更是,運用三個方法:1.資料夾分類,2.善用檔案編號,3.進化檔名,你的檔案可以更容易隨時都被直接消化與使用,而不再只是一個無意識的堆積。
Thumbnail
生活物品因為被充分使用,才有了意義與價值,而電子檔案更是,運用三個方法:1.資料夾分類,2.善用檔案編號,3.進化檔名,你的檔案可以更容易隨時都被直接消化與使用,而不再只是一個無意識的堆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