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世界史》資本主義,不是印鈔主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資本,並不等同於貨幣或金錢
看過很多要把「印鈔主義」所帶來的後遺症,都故意推到「資本主義」上?
該好好來研究什麼是「資本主義」!
資本的世界史
《資本的世界史》
DER SIEG DES KAPITALS
烏麗克‧赫爾曼
ULRIKE HERRMANN
「資本並不等同於貨幣或金錢。
貨幣的出現由來已久...
資本的歷史則相當新。
西元1760年左右,英國西北部的紡織業工廠主想到將紡織機與紡織廠加以機械化,從而開啟了現代資本主義的新紀元。」
古代貴族把田地租給農民收農作物、搞些貸款收點息...
即便是大航海時期的商品貿易,都完全不夠看!
錢+科技,撞出的巨量指數型增長,才是現代資本主義的開始。
資本主義
有史以來,技術首度取代人類的勞動力,而財富也應運而生。...
資本主義中的「資本」指的並不是貨幣、金錢,
而是高效率的生產過程及技術上的進步。
心得:
生產力的提升,是有價值的
科技的進步迭代,是有價值的
商業模式的創新,是有價值的
擁有一家好公司的股權,與實業結合的公司股權,是有價值的!
「利」理應伴隨著價值而存在。
法國史學者費爾南.布勞岱爾對此有簡明的解釋:「一棟房子是資本,儲存起來的小麥是資本,一艘船,一條街道是資本,但這些資本財必須參與持續更新的生產過程,才配得上資本這個稱呼:一份寶藏若未經使用,其中的錢幣就如同一座未經利用的樹林,不算資本。」
持續投入參與實體經濟運作的好股票,比鈔票有價值多了,奇怪嗎?泡沫嗎?
是股市泡沫大,還是所有泡沫,本質上都是由債市(印鈔)吹起的?
資本主義,不是印鈔主義!銀行家,也不能算是資本家,
如果只會持續玩「獲利私有化,損失公眾化」的遊戲。
以上是我個人在讀這本書時,所理解「資本主義」的一部分節錄文字。
除此之外,它也很詳述「現代貨幣體系」的誕生:由1694年英國人創立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開始,此機構設立的構想簡單令人讚嘆,倫敦商人募集了120萬英鎊作為新銀行的基本資金,將錢借給英國國王,金援其對法國的戰爭,而英國議會則有義務保留固定稅收以支付利息;BOE再根據這項承諾(英國國王這下子就算是發行了國債吧?),來發行鈔票借貸給其他商人。
最後,實際上並沒有人在意國王是否會清償借款,紙鈔就這麼憑空創造出來了。
作者認為,這個算盤銀行是打得非常精明,兩頭賺!一是從國王(國家)賺了利息,二還能用此國債擔保,向民眾/商人再放貸賺利息。銀行的「信用創造」是可以翻好幾手的,每次的放貸,就是在創造貨幣供給量;加上晴天借傘/放貸,雨天收傘/抽銀根的作法,反而大大加劇金融體系的震盪。
問題何解?此書能和之前推薦的《貨幣崛起》一同參照著看。

以上為本人閱讀觀影之心得領悟、含個人觀點,如有疑義,請參照原書籍影片。如果我的內容,能獲得你的共鳴,請不吝給予愛心及分享。
「錢」是什麼?在追尋財富自由的道路上,必須先找到「自由」! 這僅是個人心得筆記留存處,希望對和我一樣,在重塑世界認知的朋友,有些幫助、獲得些共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股票的歷史起源,回溯至17世紀的歐洲,大航海時代如何促進股票的發行與國際貿易的發展。此外,文章詳述作為股東的投資人如何透過持有股票享有公司獲利,包括資本利得和現金股利等利益。最後,本文將深入介紹公司經營者與股東的關係,以及法規面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財富擁有兩種不同的世界觀--掠奪和創造。掠奪型觀點認為所有資源是有限的,而創造型觀點則強調現代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這篇文章討論了這兩種世界觀的運用和財富的創造策略。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21世紀資本論」作者主張是課徵富人稅,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避免類似法國大革命以及二戰希特勒的崛起(他認為這些革命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貧困造成)。我的思考是,如果最富有的那一群人,擁有了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及機器戰警等等力量,不再害怕基層民眾革命的時候,那麼這位法國學者的主張,對那些有錢人就一點說服力
Thumbnail
即便是相似的東西,卻因年代不同,因物價膨脹、或因買家購買能力強而產生較高的價格,而科技力生產的東西與時俱進,當然其股價能成交更高的價格。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以物易物的行為出現,以物易物 ,又稱物物交換,什麼是以物易物呢?就是用自己擁有的物品或服務與別人交換,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或服務。以物換物不同於買賣,並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公平的交換。 而到了後來,開始使用貝幣,貝幣是
Thumbnail
以農業為中心的時代,#農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地主持有多少土地 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每個人擁有多少財富 資訊革命後興起的是#知識主義,即能夠擁有與處理多少資訊 接著來臨的將是#感性主義,價值判斷標的不是金錢,也不是知識,而是擁有什麼樣的意志,想做什麼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股票的歷史起源,回溯至17世紀的歐洲,大航海時代如何促進股票的發行與國際貿易的發展。此外,文章詳述作為股東的投資人如何透過持有股票享有公司獲利,包括資本利得和現金股利等利益。最後,本文將深入介紹公司經營者與股東的關係,以及法規面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財富擁有兩種不同的世界觀--掠奪和創造。掠奪型觀點認為所有資源是有限的,而創造型觀點則強調現代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這篇文章討論了這兩種世界觀的運用和財富的創造策略。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21世紀資本論」作者主張是課徵富人稅,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避免類似法國大革命以及二戰希特勒的崛起(他認為這些革命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貧困造成)。我的思考是,如果最富有的那一群人,擁有了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及機器戰警等等力量,不再害怕基層民眾革命的時候,那麼這位法國學者的主張,對那些有錢人就一點說服力
Thumbnail
即便是相似的東西,卻因年代不同,因物價膨脹、或因買家購買能力強而產生較高的價格,而科技力生產的東西與時俱進,當然其股價能成交更高的價格。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以物易物的行為出現,以物易物 ,又稱物物交換,什麼是以物易物呢?就是用自己擁有的物品或服務與別人交換,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或服務。以物換物不同於買賣,並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公平的交換。 而到了後來,開始使用貝幣,貝幣是
Thumbnail
以農業為中心的時代,#農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地主持有多少土地 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每個人擁有多少財富 資訊革命後興起的是#知識主義,即能夠擁有與處理多少資訊 接著來臨的將是#感性主義,價值判斷標的不是金錢,也不是知識,而是擁有什麼樣的意志,想做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