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印度和台味風情的日本音樂家:若池敏弘《𨑨迌 Stroll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日本音樂人若池敏弘(Toshihiro Wakaike,我們多半稱呼他Waka桑)長居台灣新北中和區十幾年,每年也定期會在印度長住幾個月,雖是生於日本長於日本,文化認同卻受台印影響甚多。這次他攜手琵琶演奏家梁家寧二胡演奏家鍾於叡錄製專輯《𨑨迌 Strolls》,嘗試透過自己身份上的特殊景況,創造出只有他才能表達的東西。

台印音樂文化的取用與融合

專輯創作靈感大部分來自他所經歷的、台灣和印度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像是孟加拉的農莊風光,或是台灣新北中和地區的街景,再由此發展出歌曲裡的各種意象。音樂上則奠基於傳統北印度音樂「拉格」(Raga,旋律系統)和 「塔拉」(Tala,節奏系統),試著搭配琵琶和二胡,重新詮釋他在印度學習到的音樂靈魂。
在這張專輯中,若池敏弘負責演奏塔布拉鼓(Tabla)和艾斯拉吉琴(Esraj)。琵琶由演奏家梁家寧演繹,擅長日本津軽三味線和二胡的演奏家鍾於叡則擔綱專輯中的二胡演出。此次他們三人與台大藝文中心合作,租用大學雅頌坊三天,一氣呵成錄完幾乎所有的歌曲。
由左至右,梁家寧,若池敏弘,鍾於叡。

長居台灣的日常生活

〈華新街〉華新街是台灣最大的緬甸街
音樂上,他也選用了在黎明時分演奏的 Raga:Ahir Bhairav,搭配 Ardha Jai Taal 6.5拍的節奏,表現早上6點半日出前後的那段時間。
緬甸在1948年之前是英國的領土,也是印度的一部分,所以這裡常有印度的小吃,若池敏弘幾乎每天早上都到此享用印度烤餅。常在異國間旅行居處,這條有著獨特異國情調的街道,交織著來自緬甸、印尼、馬來西亞、越南、香港和雲南的語言,反而讓若池敏弘倍感親切。
喜歡散步的若池敏弘說,在熟悉的風景和城市景觀中,一天當中的不同時間、不同角度,都會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他以家門前街道的印象為創作基底,從黎明前的寂靜演奏到逐漸天明,再到日常忙碌生活的開始。
〈五色鳥〉
Raga上選用了南印度的 Abhogi,加上一種古老的14拍曲調 Dhamaar,展現牠們靈動的樣貌。
五色鳥是台灣特有種,雖有五種羽色,但牠們身上以綠色為主,這樣的保護色,讓大家常常只聽見牠們「嘓、嘓、嘓」的叫聲,而難以發現其身影。若池敏弘在公園裡常常與其相遇,覺得五色鳥靈巧,聲音又歡快,聽來十分可愛,因此寫成了這首歌。
來源 / 關渡自然公園,拍攝者:曾雲龍

印度風光從泰戈爾藝術開始

〈Gram Chara Oi Ranga Mathir Poth〉
泰戈爾創作的歌曲集,被稱為Rabindra Sangeet。這首歌便是以泰戈爾的家鄉,東印度孟加拉農村的田園風光為主題。

我們彷彿也隨著音樂,一起從印度的大城加爾各達,搭乘約三個小時的火車車程。再從火車站,搭乘人力車前往目的地。車夫穿過喧囂的市集,沿著一條兩旁都是巨樹的道路,在一個池塘邊下了人力車,進入一條通往村莊的紅土小徑,沒多久就經過一群水牛。孩子們在路邊的小河裡游泳和玩耍,綠鸚鵡在小路周圍的樹上發出嘈雜的聲音,伴隨著紅土的氣味、湧現的懷舊之情,腳步也逐漸地慢了下來……。
〈Mor Bina Othe Kon Sure Baji〉
泰戈爾在東印度孟加拉地區的聖蒂尼克坦村(Santiniketan),創辦了一所藝術大學(Visva Bharati University),他在一次的旅行中路過這裡,在一棵菩提樹下進入很深的禪定。他看見了一個意象,神要他將這個美麗的小鎮變成孕育文學、哲學與音樂的搖籃。於是許多的藝術家開始從那裡獲得啟蒙,進而帶著他們的養分走向世界。
教導若池敏弘艾斯拉吉琴(Esraj)的老師,便是在這所學院任教。若池敏弘每年會在當地駐留一段時間,用一對一的方式來學習音樂。而這首歌是選用泰戈爾的作品,並搭配選用Raga的Bhairavi和Keharva 8拍的Tala。
〈早晨的拉格Raga Bhairavi〉
若池敏弘和我們分享,這首曲子是印度最受歡迎的曲目之一,使用早晨的Raga並且常在此時間演奏。在印度,一切事物都存在著正反兩極的巨大差異,就如同一條大河,容納生命最美麗也最污穢的面向。
這首曲子常作為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演奏曲,飽含深沉悲傷也同時美麗的 Raga,揭示了一種生命的本質,若池敏弘也為此寫下了一段很美的文字:
人生如夢,瞬息無常,朝生暮死,如蜉蝣。
優雅或低俗、快樂或悲傷、美麗或醜陋、慷慨或貪婪、
傲慢或自卑、憤怒或幽默、時而飽受痛苦、焦慮哀愁,
時而欣喜若狂、自信無憂,
殘忍無情、驚魂動魄,
光明純潔、天真嬌柔。

世界的各種樣貌,排山倒海而來,千迴百轉、聽任左右,
就這樣,心漸漸地麻木遲鈍?
或是,從這個難以置信的幸福又苦澀的夢中醒來?

《𨑨迌 Strolls》專輯藝人介紹

若池敏弘Toshihiro Wakaike (Waka)/塔布拉鼓Tabla 和 艾斯拉吉琴Esraj

自1987年起,他一直跟隨印度大師Dilip Mukherjee學習「塔布拉鼓」。為了全面了解印度古典音樂,2008年他師從Buddhadev Das大師學習印度旋律樂器「艾斯拉吉琴」,2013年則開始向Devashish Dey大師學習印度旋律理論「拉格(Raga)」。

他曾受邀在印度、孟加拉、日本、台灣、泰國、韓國、中國和加拿大的國際音樂和藝術節上演出。也曾受邀參加第45屆金鐘獎演出。2019年發表木吉他獨奏專輯《Ken》,並以此榮獲第31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專輯《Yü》則獲得第33屆金曲獎的兩項大獎提名。
梁家寧/琵琶

前台灣國樂團琵琶演奏家,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師事王世榮教授。家寧為當代優秀青年琵琶演奏家,常與台灣知名中西樂團合作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大型琵琶協奏曲,近年除了繼續向內追求演奏內涵層次外,並致力於琵琶與世界音樂的結合與創作。


合作過的流行樂手如陳明章、V.K克。錄音經歷有:《花漾》電影原聲帶、《旅人出走》海馬樂團、原住民歌手童春慶專輯。她也有許多海外演出經驗,如美國、英國、荷蘭、法國、印度、澳大利亞、日本等。
鍾於叡/二胡

臺灣二胡、日本津軽三味線演奏者。先後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碩士班中國音樂組主修二胡。師事著名二胡演奏家王銘裕先生。畢業後為求豐富演奏內涵,積極接觸各類不同風格音樂、涵蓋傳統戲曲、流行及跨界音樂。


近年來除了活躍於臺灣各類不同音樂領域舞台之外,亦以個人身份受邀至日本東京都、神奈川縣、大阪、京都等地演出,更曾隨聲動樂團多次赴美巡迴演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246內容數
我們把風潮音樂人的故事,收藏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風潮發行過很多幫助睡眠或放鬆的音樂,反應一直都很不錯,可見有許多人睡眠狀況普遍不佳。風編也屬於很難睡著的類型,也瀏覽過大量的資料,大致上歸納出幾點,還有風潮最讚的音樂歌單,趁著今天是國際睡眠日來分享給大家!
已成團超過十年的搖滾樂團 The Tic Tac 歷經過許多階段,很難說是因為團員更迭才造成風格的不同,還是因為流動或無固定型態本來就是 The Tic Tac 的特色,也或許他們仍保持開放,持續摸索樂團可能的樣貌,才會像變形蟲一般,不斷吸納或吐哺......。
第一張專輯 眾神之星,獻給我們來的地方。第二張專輯 珍愛之心,獻給我們所在的地方。 創作豐沛的江佳蓁,反芻他即興錄製好的46首歌曲,將其分類、集結,製作成即興系列專輯共四張。第一張是《眾神之星》,第二張是《珍愛之心》。相較於宏闊的蒼穹宇宙,佳蓁說,第二張專輯顯得非常個人。
竹笛演奏家陳中申從10歲自學竹笛,吹奏笛子近60年。深深為笛曲藝術吸引的他,有感於台灣竹笛教習樂譜比西洋長笛少許多,也未能有統整性的集結整理,於是他將自身多年經驗化作教材,製作電子樂譜、動態樂譜等,錄製成線上課程,不僅親自示範演繹經典笛曲,也將每首曲子的導引一併上架到數位串流平台,供笛曲學習者聆聽。
從美國返台回國定居的氣質古箏才女林辰樺,自小熱愛古典詩詞藝術,在讀古詩詞的過程中,她發現詞文裡透出的意境與現在也可互相映照,因此使用自己擅長的古箏,結合當代流行音樂元素,創作成新專輯《樂遊古今》。
溫系宜蘭饒舌仔STACO也做了這樣的嘗試,在今年2月22日發行迎接兔年的新歌〈兔PT. TWO〉。他分享到,自己去年初就做了一首歌〈寅 TIGER YEAR〉,所以今年也想用歌曲來迎春......
風潮發行過很多幫助睡眠或放鬆的音樂,反應一直都很不錯,可見有許多人睡眠狀況普遍不佳。風編也屬於很難睡著的類型,也瀏覽過大量的資料,大致上歸納出幾點,還有風潮最讚的音樂歌單,趁著今天是國際睡眠日來分享給大家!
已成團超過十年的搖滾樂團 The Tic Tac 歷經過許多階段,很難說是因為團員更迭才造成風格的不同,還是因為流動或無固定型態本來就是 The Tic Tac 的特色,也或許他們仍保持開放,持續摸索樂團可能的樣貌,才會像變形蟲一般,不斷吸納或吐哺......。
第一張專輯 眾神之星,獻給我們來的地方。第二張專輯 珍愛之心,獻給我們所在的地方。 創作豐沛的江佳蓁,反芻他即興錄製好的46首歌曲,將其分類、集結,製作成即興系列專輯共四張。第一張是《眾神之星》,第二張是《珍愛之心》。相較於宏闊的蒼穹宇宙,佳蓁說,第二張專輯顯得非常個人。
竹笛演奏家陳中申從10歲自學竹笛,吹奏笛子近60年。深深為笛曲藝術吸引的他,有感於台灣竹笛教習樂譜比西洋長笛少許多,也未能有統整性的集結整理,於是他將自身多年經驗化作教材,製作電子樂譜、動態樂譜等,錄製成線上課程,不僅親自示範演繹經典笛曲,也將每首曲子的導引一併上架到數位串流平台,供笛曲學習者聆聽。
從美國返台回國定居的氣質古箏才女林辰樺,自小熱愛古典詩詞藝術,在讀古詩詞的過程中,她發現詞文裡透出的意境與現在也可互相映照,因此使用自己擅長的古箏,結合當代流行音樂元素,創作成新專輯《樂遊古今》。
溫系宜蘭饒舌仔STACO也做了這樣的嘗試,在今年2月22日發行迎接兔年的新歌〈兔PT. TWO〉。他分享到,自己去年初就做了一首歌〈寅 TIGER YEAR〉,所以今年也想用歌曲來迎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馬拉旅程中,須樹鶥是一隻很不怕人的小小鳥,牠們的外表不怎獨特,但歌聲卻很悅耳。
Thumbnail
日本以神道和佛教為主要宗教,是一個深具靈性的國家,遠離東京等人口稠密城市的喧囂,白雪皚皚的山頂和染井吉野櫻的靜謐畫面為超凡脫俗的冥想提供了田園詩般的場景,在此人們聽到了鳥鳴、涓涓溪流和綿綿細雨,而吉村弘便將這些特徵都融入了他的環境音樂作品中。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根據💙青鳥行動|泰戈爾|台灣精神 • 自由 做了兩首歌。 分享了兩個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合唱交響詩」的版本,聽起來有點像詠嘆調,較有氣勢。另外一個比較偏向現代流行的抒情女高音,比較容易上口,也頗有特色,尤其有穿插廣東化發音,連結到香港的反送終,會很有感觸。 https://www.you
Thumbnail
即使沒有見過鷹鵑,相信也不會對鷹鵑的聲音感到陌生,每年初夏也能聽到鷹鵑的特色歌曲,唱出一個由長短短組成的三音節音,除了首本名曲外,還有一首類似爬音的顫音,有時,鷹鵑會先唱出爬音再唱出三節音,讓聽起來想一個演奏家清清喉嚨後才開始演奏。
Thumbnail
自小就喜歡的歌手羅大佑,他啟蒙我對音樂抗辯社會的吶喊!2020年《宜花東鹿》五場戶外演唱會,第一場從鹿港開始逆時針環台演出,聽著一首又一首兒時就烙印在心的經典之作,聽著轉場時訴說的口白,流行音樂不是芭樂歌曲,往往代表那個世代的生命力,而那個時候年幼的我,居然聽的懂哀傷控訴的無奈⋯
Thumbnail
對比喧囂的夜,清早的林森北路顯得格外寧靜,甚至能聽見鳥鳴的聲音。就像是交換班似的,早起做生意的早餐店,還有另一群生活在白天的人正要開始一天的活動,至於喧鬧了一夜的人們像是太陽出來就會自動消失一般的不見蹤影。二十多年前我經常在這裡出沒,也短暫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上面的描述便是我對於林森北路的感受。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音風景」這字眼,當然在日本的旅程中。 與日本音風景百選的相遇,進而展開自己的音風景系列。
Thumbnail
經過與西方多年的接觸,歐美地區聽眾對東方音樂的認知似乎仍停留在表面,儘管現今資源豐富,但多數西方世界與印度音樂的關係仍僅限於在電影中閃現一過,對於西塔琴和塔布拉鼓等傳統樂器的奇特音調和音色似乎都感到陌生,但對拉維·香卡(Ravi Shankar )來說,無論向東還是向西,音樂演奏都是非常直覺和自
Thumbnail
前幾天去河堤彈吉他唱歌,結果有一群外籍人士駐足聆聽,還不吝給予掌聲肯定,這些人來自尼泊爾、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大學交換生,他們對我的台語歌很感興趣,問我是不是常在這裡演唱?我沒講的是:「我不唱歌已經很久了!」 以往在咖啡館唱歌也是同樣的情況,很多粉絲都是來自其他縣市或其他國家,真正在地的反而很少
Thumbnail
在馬拉旅程中,須樹鶥是一隻很不怕人的小小鳥,牠們的外表不怎獨特,但歌聲卻很悅耳。
Thumbnail
日本以神道和佛教為主要宗教,是一個深具靈性的國家,遠離東京等人口稠密城市的喧囂,白雪皚皚的山頂和染井吉野櫻的靜謐畫面為超凡脫俗的冥想提供了田園詩般的場景,在此人們聽到了鳥鳴、涓涓溪流和綿綿細雨,而吉村弘便將這些特徵都融入了他的環境音樂作品中。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根據💙青鳥行動|泰戈爾|台灣精神 • 自由 做了兩首歌。 分享了兩個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合唱交響詩」的版本,聽起來有點像詠嘆調,較有氣勢。另外一個比較偏向現代流行的抒情女高音,比較容易上口,也頗有特色,尤其有穿插廣東化發音,連結到香港的反送終,會很有感觸。 https://www.you
Thumbnail
即使沒有見過鷹鵑,相信也不會對鷹鵑的聲音感到陌生,每年初夏也能聽到鷹鵑的特色歌曲,唱出一個由長短短組成的三音節音,除了首本名曲外,還有一首類似爬音的顫音,有時,鷹鵑會先唱出爬音再唱出三節音,讓聽起來想一個演奏家清清喉嚨後才開始演奏。
Thumbnail
自小就喜歡的歌手羅大佑,他啟蒙我對音樂抗辯社會的吶喊!2020年《宜花東鹿》五場戶外演唱會,第一場從鹿港開始逆時針環台演出,聽著一首又一首兒時就烙印在心的經典之作,聽著轉場時訴說的口白,流行音樂不是芭樂歌曲,往往代表那個世代的生命力,而那個時候年幼的我,居然聽的懂哀傷控訴的無奈⋯
Thumbnail
對比喧囂的夜,清早的林森北路顯得格外寧靜,甚至能聽見鳥鳴的聲音。就像是交換班似的,早起做生意的早餐店,還有另一群生活在白天的人正要開始一天的活動,至於喧鬧了一夜的人們像是太陽出來就會自動消失一般的不見蹤影。二十多年前我經常在這裡出沒,也短暫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上面的描述便是我對於林森北路的感受。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音風景」這字眼,當然在日本的旅程中。 與日本音風景百選的相遇,進而展開自己的音風景系列。
Thumbnail
經過與西方多年的接觸,歐美地區聽眾對東方音樂的認知似乎仍停留在表面,儘管現今資源豐富,但多數西方世界與印度音樂的關係仍僅限於在電影中閃現一過,對於西塔琴和塔布拉鼓等傳統樂器的奇特音調和音色似乎都感到陌生,但對拉維·香卡(Ravi Shankar )來說,無論向東還是向西,音樂演奏都是非常直覺和自
Thumbnail
前幾天去河堤彈吉他唱歌,結果有一群外籍人士駐足聆聽,還不吝給予掌聲肯定,這些人來自尼泊爾、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大學交換生,他們對我的台語歌很感興趣,問我是不是常在這裡演唱?我沒講的是:「我不唱歌已經很久了!」 以往在咖啡館唱歌也是同樣的情況,很多粉絲都是來自其他縣市或其他國家,真正在地的反而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