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是這樣啊!」——《不一樣的沙子島之歌》
這是繪本裡最撼動我的一句話,也是自己很討厭的一句話。
網路上的內容簡介:
離海岸邊不遠有兩個島。一個島幾乎都是石頭,另一個島多半都是沙子,因此發生了問題。沙子島上的居民每天都在努力建造美麗的沙堡,但總會被石頭島上的居民丟石頭摧毀。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從來沒有人問為什麼。只有欣欣質疑:「為什麼會這樣?」媽媽、哥哥、船長都跟她說:「一直都這樣啊!」
沙子島的居民們一直唱著一首歌:「我們住在沙子島,我們很會蓋沙堡,任憑石頭來擊破,從來不問為什麼。」
聰明的你,看到這兒或許已經猜到結局,但繪本裡重要的從來就不只是結局。誠如沙子島的居民唱的那首歌,沙子島上的居民總是安於現狀,反正被擊破的沙堡還能重蓋,反正我們很會蓋沙堡⋯⋯
生活中、工作中的自己也常常這樣,面對各種問題、挫折、打擊、拒絕⋯⋯經常採取的一貫措施是就這樣吧、反正說了也沒用、多說也不一定比較好⋯⋯久而久之,就像被石頭擊中的沙堡一般,每次被擊破,就默默再蓋好,等待下一次的打擊,擊破再蓋好,週而復始。
在這樣的往復循環中,我們忘了我們還有說「不」的權利。在默許「一直被打擊」的同時,是否看過自己心裡的深處,有個像欣欣的小女孩,是想提出質疑,想要反抗的。
如果我們有能力重新搭建每一座被擊破的城堡,我們是否有能力擋下每一塊迎面而來的石頭?或許我們會害怕、徬徨、不確定,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但是,最糟的狀況是什麼,不就是城堡再次被擊破,再重蓋而已嗎?
我常常對朋友說,我在長大了以後才開始學「叛逆」。明明青少年時期的自己是個不開心就甩門的人,現在卻變得小心翼翼、無比謹慎,害怕犯錯、害怕失去,害怕改變和不一樣。我想這不是因為我懂事了,而是我膽小了,因為心有所牽而膽小,而「牽」住自己的是責任、感情、親情⋯⋯或許這些是成年後的包袱,也是成長的代價吧!
但是,在這些包袱和束縛的壓力和綑綁中,我想給自己多一點點的領土,蓋座可以安放我心的城堡,把這座城堡修築成我要的樣子,因為這是「我的城堡」。我想對心裡的小女孩說,再勇敢一點點!
很喜歡書中版權頁的一句話:「獻給所有拒絕墨守成規的小女孩,這是為妳而寫的故事。」
作者/布里.葛布瑞斯
翻譯/柯倩華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