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和解信|和解主題:時間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嗨,三月的你:

最近的日子,過得還順心嗎?從三月初就惦記著這封對我而言意義特別重大的信,還是延宕到了月底才提筆。第十三封和解信,意味著和解信完整、扎實地融進了自己過去一年的生活裡。去年三月寄出第一封和解信,開啟了固定書寫的計畫,當時的目標確實就是希望自己能寫到80歲;然而當終於寫滿一年時,依然感到無比的不可思議。大大小小的事件都被我刻進了和解信,文字作為生命中好重要的載體,帶我飄向遠方和意想不到的地方,讓我認識了一些本來沒機會結識的朋友,和一些讀者成為筆友……謝謝在這個車馬飛快的時代,你還是打開了這封信慢慢地讀著。

寫和解信的這一年中,我經歷了好多有趣的事情。這些事,有高有低,有神采飛揚、也有無光迷茫。值得慶幸的是,最近的日子,仍然為了自己的信念而努力著,仍深信每個人都會在地球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珍惜這趟一期一會的地球冒險。所以,面對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還是忍氣吞聲、耐著性子跟它沒完。(像是必修曲選的默書小考!默書真的是四年來無法逃避的無解課題…)

偶爾,不對,是常常,還得面對「集體焦慮」的排山倒海;站在同儕焦慮的海嘯面前,如何不被淹沒,實在是門大學問。「領巾、學士服、就業博覽會、大畢典、小畢典、考研究所、找工作…」一下通通跑到自己面前、無所遁形必須正視。對我來說,大學四年的體感時間,是高中三年的1/2。上一步還沒準備好,下一步,就已經被推到校門口。拿著即將到手的畢業證書,抬頭一看,神情沒有顯露出手足無措的人,可能還會被貼上異類的標籤。大學校園,美好也殘酷。

重返校園的三月,我格外喜歡從「第三人稱的視角」觀察自己和身旁朋友的焦慮。從第三視角切入,屬於我們的畢業焦慮、求職焦慮、生涯迷惘,突然都變得好小好可愛。試想「現在的自己,是如何看待15歲考完高中入學測驗的自己?」30、40歲的我們,又會怎麼看待現在即將大學畢業的自己呢?經驗法則使然,發現總會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於是,三月的我,每天都在告訴自己:「每個階段都要有煩惱的點綴,生活才不失打怪的趣味。」

//

春光明媚的三月,偶爾還是會想起幾個月前,作為一名交換學生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那塊雪白大陸的滋養,會促使我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呢?

月初,下半年也將啟程前往歐洲交換的好友E,問了我一個好棒的問題:「交換有帶給你什麼 life-changing(改變人生)的影響嗎?」想了好久,除了放慢腳步、把自己歸零等這些我已經歸納好的收穫,其餘影響,尚未挖掘到;大概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醞釀。在此之前,還是好好過好台北的生活吧。搞不好哪天當自己重返北歐唸書/生活?才會意識所謂 life-changing 的影響。能夠不急不徐、好好感受當下,就是最棒的生活方法了。

//

這個月,我還重回了陶土老師跟拉胚機的懷抱。赫然發現,上陶藝教室也是去年三月開始培養的興趣!喜歡捏土時,能心無旁騖不受手機干擾;還喜歡捏陶隨時都可以滾動修正、以及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感覺。拉胚最迷人之處在於,拉醜了可以修胚、胚修壞了可以重拉。土的可塑性讓一切可能都有機會發生,最重要的是,土不怕搞砸。陶土老師常說:「其實人生跟捏陶一樣,就捏!不要怕!不會壞!」在與陶土的一來一往之間,我慢慢學會放下執著、保持彈性。謝謝土,和每一次與世無爭的自在捏土時光。寫到這,一年突然又變得好長好長,然而,其實也才一年。一年過去,不變的是依然喜歡感受時間的快慢,定義自己的時間感。

如果你最近也剛好在尋找屬於你的人生解答,我想跟你分享這些日子裡,我找自己的小心得。「在找答案之餘,我們能做的,是把每天該做的小事做好,把想做的是列下來一一完成,繼續累積屬於自己的生命厚度。」(想做的事不一定要是多大多厲害的事,也可以是吃一間嚮往很久的餐廳、去看一片海、不受干擾的讀一本小說、跟老朋友吃一頓飯……好好生活,就是最重要的事了!)

最近諮商讀到「後現代主義」,在後現代的觀點中,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真實裡。沒有人能完全理解另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都不相同。沒有所謂最正確、最真實的解答,只要我們覺得那是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煩惱亦然,所有痛苦、掙扎,都不渺小,都是真的。每一封和解信想寫的,說到底,「都是希望我們能接納自己的所有想法。光鮮也好、不堪也罷,慢慢地跟自己和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最後的最後,雖然這封和解信已經是好長,但仍想與你分享我三月讀到,一直念念不忘、暮鼓晨鐘的一段話。

我希望你們時不時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你們才會發現公平正義的價值;我希望你們遭受背叛,才能了解忠誠的重要性;我希望你們有時會孤單寂寞,才不會把朋友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我希望你們不時遭遇一些不幸,這樣一來,你們才會意識到機會和運氣在人生裡扮演的角色,你們才會了解,你的成功不完全是你應得的,他人的失敗也不一定是他們應得的命運。—羅伯茲大法官

歡迎把這段話打包帶走,讓它陪你走過人生旅途中那些所謂必經的高低起伏。

十三封信不長不短,但也足夠作為自己日常生活的浮木,接住不同時刻的狀態。所有的幸運都不是我應得的,所以我如是感激,感激有機會能跟不同的人分享自己的倖存者偏差,還有深深相信著的事情。

在時間的海上,以文字為舟,不慢也不快地自在漂流。

謝謝訂閱和解信的你,成為我繼續寫字的動力。

祝 好好擁抱所有感受

Maggie

2023/03/25

謝謝陶土!

謝謝陶土!

(最後想小聲說,如果你也喜歡和解信,歡迎小額贊助我一杯咖啡,成為我文字創作路上的小驚喜!贊助連結在信的最下面!或是回信跟我分享和解信這一年來帶給你感受,對我來說都是意義重大、好有力量的事情!)


2022春天,開始每個月寫一封信跟自己和解,並寄給訂閱的讀者們。

如果你也喜歡和解信! 歡迎贊助我一杯咖啡 ☕️ (希望自己可以自在的寫到80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Maggie Shih
14會員
65內容數
每月一封和解信,獻給這個月也很努力過日子的你;讓我們一起從生活的縫隙裡,找尋與自己和解的契機。 - 如果你與剛好想寫一封信給自己,但覺得無處安放,歡迎私訊給我,安置所有不想面對的情緒、或想好好和解的事情✍🏻💛
The Maggie Shih 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都已經上了慢車,不妨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享受這個過程吧。這輛車也是自己選的啊。」四月中後,我撿起散落一地的、對人生、對未來的安全感,跟自己打勾勾。在偌大的世界、漫長的探索與建構,我想陪你慢慢走。 
Thumbnail
2025/04/29
「都已經上了慢車,不妨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享受這個過程吧。這輛車也是自己選的啊。」四月中後,我撿起散落一地的、對人生、對未來的安全感,跟自己打勾勾。在偌大的世界、漫長的探索與建構,我想陪你慢慢走。 
Thumbnail
2025/04/29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2025/04/29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2025/02/25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那些曾經滋養自己長大成人的能量,都能夠持續拿回,為生命進補。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2025/02/25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那些曾經滋養自己長大成人的能量,都能夠持續拿回,為生命進補。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所有的懷疑、困惑,都是年輕的本錢,能夠去衝撞的本錢。 每一天都是自己最年輕的一天。我要趁還年輕,繼續邁開步伐、張開毛細孔,去感受、去努力、去成功也去失敗。來地球一趟,要去看看星星太陽月亮。
Thumbnail
所有的懷疑、困惑,都是年輕的本錢,能夠去衝撞的本錢。 每一天都是自己最年輕的一天。我要趁還年輕,繼續邁開步伐、張開毛細孔,去感受、去努力、去成功也去失敗。來地球一趟,要去看看星星太陽月亮。
Thumbnail
進一步幫助我們認識真實的自己,應對未來可能會面對的種種挑戰,訂定更適合自己近程和遠程的計劃與目標…
Thumbnail
進一步幫助我們認識真實的自己,應對未來可能會面對的種種挑戰,訂定更適合自己近程和遠程的計劃與目標…
Thumbnail
嗨,三月的你: 最近的日子,過得還順心嗎? 從三月初就惦記著這封對我而言意義特別重大的信,還是延宕到了月底才提筆。第十三封和解信,意味著和解信完整、扎實地融進了自己過去一年的生活裡。
Thumbnail
嗨,三月的你: 最近的日子,過得還順心嗎? 從三月初就惦記著這封對我而言意義特別重大的信,還是延宕到了月底才提筆。第十三封和解信,意味著和解信完整、扎實地融進了自己過去一年的生活裡。
Thumbnail
是完美的一年也好、糟透的一年也罷,時間軸從未因為日子的好壞而加快或停留。 能做的,只有好好保存,然後繼續出發。我很喜歡心理學家Carl Rogers的一本書《成為一個人》,他在書中寫道:「一個人最好的生命狀態,是流動的。」我相信接納現狀,是生命流動的關鍵;而書寫、回顧,是幫助人們自我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是完美的一年也好、糟透的一年也罷,時間軸從未因為日子的好壞而加快或停留。 能做的,只有好好保存,然後繼續出發。我很喜歡心理學家Carl Rogers的一本書《成為一個人》,他在書中寫道:「一個人最好的生命狀態,是流動的。」我相信接納現狀,是生命流動的關鍵;而書寫、回顧,是幫助人們自我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寫一封「破碎的和解信」給現下的自己。 寄一封「拼湊的圓缺信」給過去的我自己。
Thumbnail
寫一封「破碎的和解信」給現下的自己。 寄一封「拼湊的圓缺信」給過去的我自己。
Thumbnail
今年九月,終於開啟期盼已久的交換日常,也才發現沒有所謂的最好時光;更不用因為覺得最好的還在路上所以壓力很大。 因為每一刻的真心真意就在發光,時間便是人所擁有最珍貴的寶藏。用時間去愛、去闖、去嘗試、去失敗、去感謝、去遺忘吧,所有經驗過的時間、都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完整而強壯。記得相信自己、相信時間。
Thumbnail
今年九月,終於開啟期盼已久的交換日常,也才發現沒有所謂的最好時光;更不用因為覺得最好的還在路上所以壓力很大。 因為每一刻的真心真意就在發光,時間便是人所擁有最珍貴的寶藏。用時間去愛、去闖、去嘗試、去失敗、去感謝、去遺忘吧,所有經驗過的時間、都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完整而強壯。記得相信自己、相信時間。
Thumbnail
交換的初衷,是「去一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重新認識自己」。 // 透過道別,去感受那些不曾感受過的一切;遇見那些擁有不同視野的人們;培養重新啟程的勇氣。送給七月的自己:「不要覺得離開的時候一無所有,因為走過的路都使你豐盛無比。」
Thumbnail
交換的初衷,是「去一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重新認識自己」。 // 透過道別,去感受那些不曾感受過的一切;遇見那些擁有不同視野的人們;培養重新啟程的勇氣。送給七月的自己:「不要覺得離開的時候一無所有,因為走過的路都使你豐盛無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