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翻譯員丙證攻略】豆比的偽佛系準備大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首先!

為何我當初開始學手語?

我過去是念外文系的,當初只是單純因為認為只會英文讓我這個人顯得太單調、沒特色、不夠有競爭力,於是開始學習了日文、德文,隨後又接觸學習了基礎的西文、馬來文、法文、印尼文,在這過程中,我喜歡跟不同人接觸、認識異國文化,因此我意外培養出對於學習語言的熱忱。

兩年前,只因為在學習西班牙文的粉專上看到了手語課程報名表資訊,想起我唯一與手語的接觸只有高中時有一次在中區圖書館到有聾人比手語,當下沒有特別的感覺,只覺得:「哇好特別,原來這樣也可以相互溝通。」因此當下我看到手語相關訊息時,只是覺得:「感覺好有趣歐!」於是我馬上就報名了……。

「以終為始」-為何我要成為手語翻譯員?

其實考照的動機初期是波動性變化,最一開始只是一個很淺的念頭:

台灣很缺手語老師、手語翻譯員,我學手語的時候還沒有開始就業,它或許是個職涯選擇。

原本我也沒打算太認真的考照,想說會基本的對話,幫忙聾人、聽人之間做媒合,讓這兩個世界能增加與彼此的交流、去認識彼此的優勢和需求。

可是「認識彼此的優勢和需求」就足夠了嗎?

到了真的在學習手語的過程,我初次接觸並瞭解到聽障/聾人文化族群的特色跟困境,可能是天秤座/支持者的本能讓豆比感受到聽人、聾人之間有好巨大的不公平,「我好想做點什麼。」這個念頭,甚至可以說使命感開始在內心萌芽,有句英文明言在我腦海中浮現: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若非我,那麼誰做?若非現在,那麼要待何時?)

如果我想要深入地、根本上地協助比較弱勢的聾人或聽障族群自立自強(再次強調並非所有聾人或聽障者都是弱勢、需要被幫助的,卓越的人是不分聽聾的。),我必須深入認識他們的語言並做到真正的翻譯(橋樑)才能被接納、被認可、被信任、被當成同陣線的夥伴。

學到後期,這樣的考照的動機也慢慢從希望「被他人認可」擴增到希望「自己能認可自己」,畢竟自己也投入大量的心力、時間、金錢,自然而然也會想要證明自己。

先簡單分享到這 啾咪。

我學手語多久?截至考照日約1年11個月
我考過幾次證照?1次
我上過的課程或參加的活動?

我是個活動咖,因此我上了太多太多課程跟活動了,簡單分為下列幾項:

手語能力學習:

2021 社團法人台灣文化國際交流關懷協會-手語專業人員培育養成初階培訓16小時

2021 社團法人臺中市聾人協會-專業溝通手語翻譯暨服務初階培訓15小時

2021 社團法人臺中市聾人協會-專業溝通手語翻譯暨服務進階培訓15小時

太多課程。

以老師的名字來說,林錦月、潘信宏、黃麗馨、廖慶賢、謝漢和、陳怡靜、施勝雄、藍敏文、許晶喬……等老師的課都上過。

手語導覽:美術館、科博館、衛武營、大稻埕、
手語翻譯學習: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的考前翻譯練習聚會、自己辦每週的翻譯練習聚會
手語相關活動/講座:聽聾來相聚實體、線上聚會、台灣手語與美國手語的不同-講座(自行舉辦)
視形傳譯學習:2022莫比斯「大象飛過我的耳朵」視形傳譯演出16堂課(像個瘋子瘋狂北上,前後吃住花了一萬多)
手語導覽學習&製作:2022中華民國啟聰協會大稻埕手語導覽培訓8堂課、請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的陳淑玲老教我做手語導覽的翻譯(兩項加起來也是一萬多)。

考照前經歷哪些秘辛?

我分享一下我自己察覺到的屬於自己的準備方式,供大家參考服用囉:

1.上策-個人練習:

我為自己制定了很完美的練習計畫,(咳)就讓我為大家說明一下吧!

每天必做:

聾視聞1支

手語新聞1支

手口雙向翻譯影片1支

練習打數字(自己錄下許晶喬老師之前準備的文章中的數字)

範例:

黃XX 得票數 23485票 得票率 9.87%(錄下來大概3分多鐘長)

看起來感覺是不錯的想法吧!


對喜歡跑來跑去的豆比來說根本很難真的每天實踐啊……

2.上上策-借力使力、共享共好:

我有意識到自己的自制力其實不足,因此為了一個認真的考前衝刺,我做了一件事,就是找一個很認真備考的夥伴一同每天早上八點一同練習一個小時,我負責搜集所有手口雙向翻譯的影片和一些較有挑戰度的文章,甚至自己建立了手譯員的字詞庫; 而我夥伴則是之前跟我都上過許晶喬老師的翻譯課程,因此她做的是將所有文章的文字轉成錄音檔,如此一來我們共享三種練習素材:

1.李信賢老師的手口雙向翻譯影片
2.丁立芬或其他聾人(特別是聾視聞)的較難的影片
3.許晶喬老師丙證的教材錄音檔(雖說是丙證,其實程度已經到乙級了)
3.選我正解-不臨時抱佛腳,平常多行善(?)

我其實倒數一個月每天練習時間可能只有平均3小時以內,看似很少,但其實許多人忽略的是我過去一年多大量、自虐式的練習累積。

怎麼說呢?

1.學手語不到一個月就開始試著教朋友手語(誤人子弟),畢竟教學相長,我在教的過程中可以強化學習的記憶力(真的很感謝願意讓我試教的朋友們)
2.學手語不到半年決定結合自身的專業—導覽技巧,想要做出手語導覽,讓聾人也能用視覺的方式認識並享受台中的舊城區之美。但是我其實還沒有足夠的翻譯能力耶怎麼辦?直接自費花了上千元請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的專業老師家教協助翻譯+聾導覽指導。
4.學手語不到一年開始試著聽或看自己有興趣的影片或Podcast時做同步翻譯,無論翻譯品質好壞、速度是否能完全跟上,翻就對了。
5.學手語一年左右開始試著幫聾朋友翻譯,實體、線上樣樣來。最久曾經線上四小時,徹底挑戰自我的極限:

聽人講師很快且不等人的語速、同時兩三個人在說話、環境與網路的穩定度,翻完後豆比會有一種強烈的哈姆雷特效應:「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啥?」的疲憊跟挫折感席捲而來,但同時你也能快速習慣這樣的語速跟困難度。

開始自己辦手語講座,自己當翻譯。其實我發現這是最聰明也最安全的做法,因為根據香港作家的《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我印象中她將翻譯者的壓力和困難來源約略分為這幾項:

1.受眾者的年齡和背景
2.對於環境的陌生感
3.對於翻譯主題的知識背景

……

自己為自己活動作翻譯的好處是:

1.你可以決定你的受眾者是誰,通常是自己熟悉的朋友
2.你可以挑選自己熟悉的環境
3.你可以自己挑選講者,跟他討論主題,甚至事先跟他多次對焦練習

如此一來,你為自己的翻譯練習創造友善的環境,你也能更勇敢嘗試和犯錯和進步。

但以上都不是所有人都一定有足夠的時間、金錢、體力、熱情所能做到的事情。

但是融入生活中一定是最簡單的事:

例如騎機車時,等紅綠燈時開始看著前面的機車車牌打數字、英文; 看著招牌打文字。

看到或聽到報章雜誌、書、新聞、路牌、包裝、路人在聊天……等等的時候,馬上打出他的手語,無論文字或自然手語,就是培養出一種視覺、聽覺幾乎無時無刻都打開的語感。

考照中的感想(簡述術科考試時的感想):

一開始在報到的時候很好笑,工作人員以為我是9號,因此一開始我就在那邊窮緊張,結果我也沒發現原來准考證號碼最後面的數字就是順序,原來…我是倒數第三位。心情從緊張轉為放鬆,我甚至開始跟朋友聊起手語課的事情、我甚至站起來走動、唱歌、評論起示範影片中的手語、跟著練習……等等,我盡全力地放輕鬆,等到最後其實都快受不了了XD。

原以為考試時若有評審盯著自己看會緊張,但事實上,考試的過程中,眼中只有螢幕中的示範員,全神貫注做翻譯的同時,評審已經成了如同google meet失焦模糊的背景,6-8分鐘其實過得相當快,一下子就考完了!

考照後的心得(分享心情與勉勵其他學員):

一個字:「啊!!!」

一方面覺得解脫了; 另一方面覺得自己盡力了,但還是有沒做好的部分…

但總體而言,我認為考試的難度跟速度都是很佛心的,聾人創業與預立醫療看似困難,但內容都很友善。

得知成績的那一刻,我驚訝地站起來並倒抽一口氣,呆看著螢幕,豆比真的不太敢相信自己接觸手語快兩年、第一次就考過。不過仔細回想,考試的內容真的不難,只要保持幾乎每天都接觸手語的習慣,哪怕只是5分鐘的影片也好,並常告訴自己當初為何而學手語、為何而考照,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兩年內就考過。

最重要的是以終為始,問自己:「為何你想要成為手語翻譯員?」想清楚再投入,你的內在原力才可以被放到最大。

但考過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醒自己:「這只是一個開始,我要更加精進自己的翻譯能力。」接著策劃自己接下來一年要做什麼樣的行動?像我會昭告天下(特別是告訴常辦活動/講座/課程的單位、朋友)我考過證照的事情,讓大家知道豆比很積極想要快速進步,若支持聾聽平權的人或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找我,並且設定一個月至少要幾次的手語聚會、練習幾場的翻譯,我才能保持熟悉度並獲得更多的練習機會。

想加入群組一同練習手語翻譯或純粹交流手語相關資訊的豆子們,

歡迎留言給豆比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anji VE-avatar-img
2023/06/13
您好! 我是位物理治療師,平常在醫院上班,有遇到聾啞人士,覺得手語很重要,加上自身想學習,也有耳聞聽奧這類型賽事,初期想學習手語 有建議的方法與過程嗎? 謝謝老師
豆比手語-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03
Sanji VE 謝謝詢問!我其實都會建議自行上網搜尋協會相關辦理的課程。原因是因為協會開辦的課程價格會比較友善,也是多數人學習手語的第一步,且協會課程的老師也都是有教學經驗的老師。但每個人的風格都不一樣,甚至手語的習慣也都不一樣,建議您可以多參與不同老師的課程,聽人、聾人老師都參與看看,你會慢慢找到你喜歡的上課模式跟學習方式唷!豆比手語網站的聽障專屬資源供您餐考:https://dobysignlanguage.com/
avatar-img
豆比手語的沙龍
18會員
48內容數
112年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10天,搜羅全台評價正面的自行創業的聾人/聽障者的餐飲業店家,或是雇用聾人/聽障者的友善的餐飲業店家,將它整合成一張「全台聾人與手語美食地圖」。
豆比手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9
!除夕快樂! #手語翻譯員 跟 #手語老師 不一樣! 被考試跟地震跟重感冒折磨完,拖延了一段時間後終於發文了! 今年是豆比第三度參與臺灣手語教育學會研討會,參與完總是很想大聲呼喊: 「各位手語老師們~手語翻譯員們~對手語有興趣的熱衷者們~CODA們~不到2000元就可以參與兩天扎實和豐厚研討
Thumbnail
2025/01/29
!除夕快樂! #手語翻譯員 跟 #手語老師 不一樣! 被考試跟地震跟重感冒折磨完,拖延了一段時間後終於發文了! 今年是豆比第三度參與臺灣手語教育學會研討會,參與完總是很想大聲呼喊: 「各位手語老師們~手語翻譯員們~對手語有興趣的熱衷者們~CODA們~不到2000元就可以參與兩天扎實和豐厚研討
Thumbnail
2025/01/21
「其實我以前很不喜歡讓別人知道我父母是聾人……」   開場才沒多久,豆比就莫名鼻酸、眼眶泛紅XD   豆比7/24跑去台北參與廖曉彤《#忽然之間》手語 Cover MV分享會,為何豆比情感會波動?除了因為看著曉彤淚眼汪汪講著對於曾經反感自己身為 #CODA(Children of Deaf
Thumbnail
2025/01/21
「其實我以前很不喜歡讓別人知道我父母是聾人……」   開場才沒多久,豆比就莫名鼻酸、眼眶泛紅XD   豆比7/24跑去台北參與廖曉彤《#忽然之間》手語 Cover MV分享會,為何豆比情感會波動?除了因為看著曉彤淚眼汪汪講著對於曾經反感自己身為 #CODA(Children of Deaf
Thumbnail
2024/06/21
這篇文章講述了青年壯遊計畫對身心障礙族群的忽略,並提出身心障礙者參與計畫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多元能力。文章呼籲政府應關注這一族群的權益。
Thumbnail
2024/06/21
這篇文章講述了青年壯遊計畫對身心障礙族群的忽略,並提出身心障礙者參與計畫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多元能力。文章呼籲政府應關注這一族群的權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終於進到台中啟聰學校了! 初次帶聾人/聽障學生上課的情況比預期中順利! 這個時間點接觸聾人/聽障學生是個很美好的時間點,為何?
Thumbnail
終於進到台中啟聰學校了! 初次帶聾人/聽障學生上課的情況比預期中順利! 這個時間點接觸聾人/聽障學生是個很美好的時間點,為何?
Thumbnail
首先! 為何我當初開始學手語? 我過去是念外文系的,當初只是單純因為認為只會英文讓我這個人顯得太單調、沒特色、不夠有競爭力,於是開始學習了日文、德文,隨後又接觸學習了基礎的西文、馬來文、法文、印尼文,在這過程中,我喜歡跟不同人接觸、認識異國文化,因此我意外培養出對於學習語言的熱忱。 兩年前,只因為在
Thumbnail
首先! 為何我當初開始學手語? 我過去是念外文系的,當初只是單純因為認為只會英文讓我這個人顯得太單調、沒特色、不夠有競爭力,於是開始學習了日文、德文,隨後又接觸學習了基礎的西文、馬來文、法文、印尼文,在這過程中,我喜歡跟不同人接觸、認識異國文化,因此我意外培養出對於學習語言的熱忱。 兩年前,只因為在
Thumbnail
其實往更深一層探討思考,豆比推廣手語並不是只是單方面推廣 「手語」 這項語言技能,而是推廣 「 溝通的多樣性 」 。 豆比希望這個社會對於聾人/聽障族群有更高的包容性:
Thumbnail
其實往更深一層探討思考,豆比推廣手語並不是只是單方面推廣 「手語」 這項語言技能,而是推廣 「 溝通的多樣性 」 。 豆比希望這個社會對於聾人/聽障族群有更高的包容性:
Thumbnail
我是一名田中高中英文老師,我對任何語言都充滿了好奇與探索的興趣。學習手語的過程充滿歡樂,期許自己能夠不斷精進,有天也能夠利用所學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的家鄉變得更美好。
Thumbnail
我是一名田中高中英文老師,我對任何語言都充滿了好奇與探索的興趣。學習手語的過程充滿歡樂,期許自己能夠不斷精進,有天也能夠利用所學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的家鄉變得更美好。
Thumbnail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在學習手語的這段時間,我了解到,我們都適合成為尋找鑰匙的人,學習族群間不同的文化,讓生活中的你我之間,不再有一扇打不開的大門。
Thumbnail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在學習手語的這段時間,我了解到,我們都適合成為尋找鑰匙的人,學習族群間不同的文化,讓生活中的你我之間,不再有一扇打不開的大門。
Thumbnail
#2022聾教育論壇(上) #國慶日快樂 #本文與國慶日無關呵呵 「有些聽障者/聾人的中文程度偏弱可能是因為使用手語的關係。」 回想起當時我口中說出的話,豆比錯了。 上週六豆比跑去參加了 #台灣愛聾協會 的聾教育論壇。 有人可能會疑問:不是線上參與就可以了嗎? 何必大老遠跑去台北呢? 但是到了現場才
Thumbnail
#2022聾教育論壇(上) #國慶日快樂 #本文與國慶日無關呵呵 「有些聽障者/聾人的中文程度偏弱可能是因為使用手語的關係。」 回想起當時我口中說出的話,豆比錯了。 上週六豆比跑去參加了 #台灣愛聾協會 的聾教育論壇。 有人可能會疑問:不是線上參與就可以了嗎? 何必大老遠跑去台北呢? 但是到了現場才
Thumbnail
隨著和聾同學相處的時間慢慢增加,我陸續學了零星的手語詞彙,也開始想和聾同學們有更多以及更深入的交流,但不會手語又寫字很慢的我,很快就有了挫折感。後來,又因緣際會得知雲林聽語障者協會有開設手語翻譯專業培訓課程,便和同伴一起報名,開啟了我手語溝通、認識聾人文化的道路。
Thumbnail
隨著和聾同學相處的時間慢慢增加,我陸續學了零星的手語詞彙,也開始想和聾同學們有更多以及更深入的交流,但不會手語又寫字很慢的我,很快就有了挫折感。後來,又因緣際會得知雲林聽語障者協會有開設手語翻譯專業培訓課程,便和同伴一起報名,開啟了我手語溝通、認識聾人文化的道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