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真的不一樣!? 一個小散戶的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每次遇到金融市場的泡沫或動盪,「這次不一樣」總能作為多軍保持樂觀的理由,而理性審慎、相對保守的投資人也總是愛以此來諷刺多蛙,並用「這次沒有不一樣」引以為戒!

近期從矽谷銀行(SVB) 和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接連倒閉,到瑞士信貸被瑞士政府直接出手挽救,德意志銀行股價大跌、成為最新擔憂目標...網上有許多文章探討,政府央行也是動作緊急,快速出手止血!

然而,一系列事件上檯面,只是傳統金融紙牌屋崩塌前的序曲而已,遠遠還未到最終章...因為這次要爆炸的,是泡沫之母「債市」,而以美聯儲為首的先進國家央行們,再怎麼抱團行動,有可能是HOLD不住的!寫這並不是想炒作恐慌,或是發表一些悲觀言論來顯示比較聰明(?);相反的,台股滿倉的我卻覺得股市是相對安全的避風港,擁有好的生產力的公司股權,相對於購買力逐步淪為衛生紙般的法幣(Fiat currency,現今的美聯儲印鈔法幣系統是以公債為基礎發行),還要更有保障! ***以上不構成投資建議***

這次真的不一樣!

在目前全球金融環境裡,或許有些「這次*真的*不一樣」因素正在發酵中,下方是歸納所看過的分析資訊整理,文章最後面再註明出處:

一、升息的激進程度,史無前例

對於自2022年開始美國通膨升溫、尚未能緩減,大家都拿1980年代情況來相比;然而當前的FED短時間內激進的升息作為,遠超Paul Volcker!並不是直接看聯邦基金利率 (Federal funds rate)的"絕對數值"來判高低,過去Volcker從原本10%拉到20%是升為2倍,而去年開始從0.25%到4.75%則是升了19倍!

raw-image

伊爾艾朗El-Erian推特上有張圖,更清楚呈現本輪緊縮週期利率的陡升,是史無前例的!

raw-image

二、國債佔GDP比重,不可同日而語

同樣與1980相比,當時債務佔GDP約40%,而今卻是上升到120%。利息攀高,對債務成本增加影響,不可同日而語。龐大的債務光是"利息"就壓力山大....

raw-image

聯邦政府利息支出在2022Q4更達到創紀錄新高,是有紀錄以來最大季度增長。

raw-image

三、M2貨幣供給量,二戰以來首見反轉

FED的利率政策,只能間接影響整體資金環境、M2貨幣供給量。在Paul Volcker時期,即使當時利率來到雙位數(現在看來覺得不可思議),但M2供給量還是緩步平滑向上的。直到去年(2022)3月,在二戰以來M2首見反轉。近期銀行暴雷事件層出不窮,是否正是緊縮環境下,流動性的斷鏈的結果?

raw-image

以上看法整理自:


一個小散戶的筆記

沒人能預測未來真正會發生甚麼?但美元霸權的瓦解、去美元化(de-Dollarization)議題,不只存在於想像或是空談中,而是現在進行式。
達里歐爺爺的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也很推薦大家一看!從更長的歷史週期觀察,荷蘭大航海時代,到日不落大英帝國,再到現在的美利堅,所有霸權的沒落,也可以說「這次沒有不一樣」!

最後,回到股市,當美元作為「計價單位」本身的信用喪失,就像是「度量衡」縮水,其他相對資產都會上升(資產的"價值"不變,度量衡本身縮水,數字就放大)。所以,黃金漲、比特幣漲,是必然!我的美股台股部位,都還是抱很牢!

我自己絕對不碰的就是:

不要買美元!不要買美元!不要買美元! 很重要所以寫三遍~
不要買美債!不要買美債!不要買美債! 很重要所以再寫三遍~

後面感覺還有大戲...希望金融市場的動盪,不要到影響實體經濟。


以上為本人閱讀觀影之心得領悟、含個人觀點,如有疑義,請參照原書籍影片。若我的內容,能獲得你的共鳴,請不吝給予愛心及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an Tsai ╴錢.央行.比特幣
25會員
80內容數
「錢」是什麼?在追尋財富自由的道路上,必須先找到「自由」! 這僅是個人心得筆記留存處,希望對和我一樣,在重塑世界認知的朋友,有些幫助、獲得些共鳴!
2025/04/24
在第二任期內,沒有必要與中國人進行預先談判,因為他們已經放棄了第一階段協議規定的責任。當有人已經表明他們放棄了承諾時,為什麼還要費力去獲得更多,而沒有某種形式的擔保... 為了幫助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確定性和關稅的任何不利後果,政府可以使用可信的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來引導預期
Thumbnail
2025/04/24
在第二任期內,沒有必要與中國人進行預先談判,因為他們已經放棄了第一階段協議規定的責任。當有人已經表明他們放棄了承諾時,為什麼還要費力去獲得更多,而沒有某種形式的擔保... 為了幫助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確定性和關稅的任何不利後果,政府可以使用可信的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來引導預期
Thumbnail
2025/04/21
「因為關稅是談判工具,總統在執行關稅政策時的反覆無常(mercurial),對於是否實行、何時實行、多大範圍的不確定性,透過製造恐懼和疑慮,都會增加談判的籌碼。 」 當你以為川總他在"跳進來、又跳出去"(你打我啊~)的時候...人家的幕僚可是已經寫明白了啊!
Thumbnail
2025/04/21
「因為關稅是談判工具,總統在執行關稅政策時的反覆無常(mercurial),對於是否實行、何時實行、多大範圍的不確定性,透過製造恐懼和疑慮,都會增加談判的籌碼。 」 當你以為川總他在"跳進來、又跳出去"(你打我啊~)的時候...人家的幕僚可是已經寫明白了啊!
Thumbnail
2025/04/07
全球央行體系的美元債務循環週期:發債 》以空氣信用來印鈔》晶片買走了 》你以為賺到的大把鈔票(必須)回流去買美債,洗了一圈,勞動力付出了,有價值的晶片被買走了,留下… 滿地雞毛(淨債權)? 這麼高明的閉環式債務奴役系統,如果用《飢餓遊戲》的概念來看,算是相對於施惠國都城的第三行政區,專事生產電子產品
Thumbnail
2025/04/07
全球央行體系的美元債務循環週期:發債 》以空氣信用來印鈔》晶片買走了 》你以為賺到的大把鈔票(必須)回流去買美債,洗了一圈,勞動力付出了,有價值的晶片被買走了,留下… 滿地雞毛(淨債權)? 這麼高明的閉環式債務奴役系統,如果用《飢餓遊戲》的概念來看,算是相對於施惠國都城的第三行政區,專事生產電子產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次遇到金融市場的泡沫或動盪,「這次不一樣」總能作為多軍保持樂觀的理由,而理性審慎、相對保守的投資人也總是愛以此來諷刺多蛙,並用「這次沒有不一樣」引以為戒! 本輪的美元緊縮周期,是否有「這次**真的**不一樣」的因素呢? 歸納以下3點
Thumbnail
每次遇到金融市場的泡沫或動盪,「這次不一樣」總能作為多軍保持樂觀的理由,而理性審慎、相對保守的投資人也總是愛以此來諷刺多蛙,並用「這次沒有不一樣」引以為戒! 本輪的美元緊縮周期,是否有「這次**真的**不一樣」的因素呢? 歸納以下3點
Thumbnail
這星期真刺激,矽谷銀行之後,美國銀行業一周內有3家銀行宣告破產。瑞信危機發酵後,其一年期CDS報價飆升至1000個基點。也令全球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下降,波動性加劇,其中美債市場首當其衝。而小龍在本欄一直講2023年-2025年是危機之年,看來世界經濟將會有一個大動盪,會否出現金融危機2023?而樓市可
Thumbnail
這星期真刺激,矽谷銀行之後,美國銀行業一周內有3家銀行宣告破產。瑞信危機發酵後,其一年期CDS報價飆升至1000個基點。也令全球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下降,波動性加劇,其中美債市場首當其衝。而小龍在本欄一直講2023年-2025年是危機之年,看來世界經濟將會有一個大動盪,會否出現金融危機2023?而樓市可
Thumbnail
前一週矽谷銀行展示本身流動性想要增資,二天迅速倒閉;這一週瑞士信貸得到瑞士央行火力支援,二天後被賤賣。在前次金融危機倖存後的老牌機構史詩般的殞落,這就是新的金融危機。
Thumbnail
前一週矽谷銀行展示本身流動性想要增資,二天迅速倒閉;這一週瑞士信貸得到瑞士央行火力支援,二天後被賤賣。在前次金融危機倖存後的老牌機構史詩般的殞落,這就是新的金融危機。
Thumbnail
金融危機蠢蠢欲動 矽谷銀行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新創企業,他反應的與其說是金融危機,不如說是科技業的危機,因為聯準會的快速升息讓消費電子行業與科技業受到打擊,矽谷銀行事件應該不會擴散出去,造成系統性風險,因為這家銀行還沒有大到不能倒,還沒有大到不能救。但是,這不等於美國將來不會有重大金融風暴,只是不會由這
Thumbnail
金融危機蠢蠢欲動 矽谷銀行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新創企業,他反應的與其說是金融危機,不如說是科技業的危機,因為聯準會的快速升息讓消費電子行業與科技業受到打擊,矽谷銀行事件應該不會擴散出去,造成系統性風險,因為這家銀行還沒有大到不能倒,還沒有大到不能救。但是,這不等於美國將來不會有重大金融風暴,只是不會由這
Thumbnail
美聯儲升息趕進度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發表的證詞簡評: “勞動力市場仍然極度緊張,如果有必要,美聯儲準備加快升息步伐。歷史告誡不要過早放鬆政策。最終的利率水平可能會高於預期。” 聯準會在終端利率高點並沒有讓步,聯邦資金利率一定要追上通膨率,而且還要超過,所以這一次升息的高點,不可能停在
Thumbnail
美聯儲升息趕進度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發表的證詞簡評: “勞動力市場仍然極度緊張,如果有必要,美聯儲準備加快升息步伐。歷史告誡不要過早放鬆政策。最終的利率水平可能會高於預期。” 聯準會在終端利率高點並沒有讓步,聯邦資金利率一定要追上通膨率,而且還要超過,所以這一次升息的高點,不可能停在
Thumbnail
總體經濟研究分析一體兩面,也就是同一件事情會有正面亦有負面解讀。 然而今年幾乎都是走最奇怪的劇本,也就是最壞的劇本。 最壞的劇本是否改變了原先多方的預估路徑?坦白說不知道! 但現在股市是否低估?我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接下來一一解析未來宏觀局面,為甚麼我們認為會是有基之漲而非無基之彈? 一、 第三季
Thumbnail
總體經濟研究分析一體兩面,也就是同一件事情會有正面亦有負面解讀。 然而今年幾乎都是走最奇怪的劇本,也就是最壞的劇本。 最壞的劇本是否改變了原先多方的預估路徑?坦白說不知道! 但現在股市是否低估?我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接下來一一解析未來宏觀局面,為甚麼我們認為會是有基之漲而非無基之彈? 一、 第三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在美國定義的夏天結束了(6、7、8月),進入新的階段,美股似乎沒什麼起色,繼續躺平在升息和經濟衰退的恐慌之中,股市遭重擊,債市重傷吐血,請小心,這和很多人熱愛的金融股息息相關。 債券避險功能消失 聯準會正推動利率正常化三部曲:升息節奏更快、升息幅度放大、長時間維持高利率水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在美國定義的夏天結束了(6、7、8月),進入新的階段,美股似乎沒什麼起色,繼續躺平在升息和經濟衰退的恐慌之中,股市遭重擊,債市重傷吐血,請小心,這和很多人熱愛的金融股息息相關。 債券避險功能消失 聯準會正推動利率正常化三部曲:升息節奏更快、升息幅度放大、長時間維持高利率水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