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鈔萬靈丹!這次要...汞中毒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先上梗圖,我有在追的twitter帳號 Wall Street Silver

raw-image

躺在地下的那個被輾的,或許改為 Economy 更適切。

之前在查費雪方程式(MV=PQ)時候,看到這段文字覺得非常生動: 「米瑟斯認為建構在費雪方程式之上的貨幣主義的錯誤在於:嘗試通過控製"貨幣總量"來穩定貨幣的購買力,米瑟斯認為這是徒勞的。比如貨幣主義者認為,如果發生了通脹,那麽就收縮銀根,用同等程度的通縮來抵消通脹的危害;相反,當通縮時,就發行貨幣,使得貨幣的購買力保持穩定。然而,這種"巨觀調控"的不靠譜之處在於,通脹的危害,即對經濟結構的破壞已經發生,這種破壞已經成為過去,如果繼續通過"貨幣政策"來調控,麵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麵,只能是對經濟體造成第二次破壞。

我們的經濟,已經被央行反覆的貨幣政策調控,煮成了一鍋"麵糊"? 

raw-image

米瑟斯Ludwig von Mises(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就說過,他們沒有意識到,採取這樣的方法,他們並沒有取消第一次變化的社會性效果,而只是簡單地加上了一次新變化的結果。這就像某人已經被汽車碾過而受傷,讓汽車從相反方向再碾一次,不會對上次的慘劇有所補救。


誰有鈔能力

當前基於債務發行的法幣系統,本質上就是透支未來,形成世代剝削,全球皆然...在先進國家的央行們不斷地利用其強勢貨幣地位、憑空印鈔,來解決自身國家入不敷出,財政赤字問題的時候,倒楣的就是其他開發中國家,得用實實在在的貨物、勞務提供,去換取那建立在「信心」之上,反正花不夠就再印、毫無財政紀律可言的美鈔、歐元...

第三世界國家呢?那更是淒慘,原本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在美元計價基礎之下,原物料價格也都完全受"先進國家"金融系統操控的情況(請參考鎳塊變石頭的玩法),原本用x噸黃金換來的10億美元,正要去市場換些小麥、石油回來,結果美麗國卻硬生生憑空變出100億美元,於是美麗國有能花個20億去市場和第三世界搶糧、搶油的【鈔】能力,這你說...窮國是不是只能一直窮下去?

你以為自己國家很有財政紀律就沒事?其他國家的貨幣,凡錨定美元在固定匯率區間浮動,以美債作為儲備來發行本國貨幣的,都一樣深受其害!美麗國每多印的一塊錢,就是在稀釋你手中持有的原本貨幣的購買力!


沒有通膨的原因

為什麼以前大肆印鈔了許久,通膨都起不來?原因很簡單,然而講總經自媒體可能很喜歡故意繞過

1. 以鄰為壑

泡泡弄到別人國家去就好了,特別那些愛賺很多"外匯"的國家,從7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到80年日本經濟泡沫,再到97年亞洲金融風暴... 脈絡很一致,誰在吹泡泡、然後爆掉後得利?大水漫灌下製造的榮景假象,設下龐大債務陷阱(被大水灌過的國家,房地產都暴漲,只因它是最適合當"蓄水庫"的資產,債務週期最長、也和美債的長債週期最接近),然而當FED把水再抽回美麗國時,只留下滿地債務在那些國家,必須以該國真正的有價資產(很多好的公司)及國民的未來(國債),作償還...然後,這時候就會有好心的IMF出來要借錢給金融系統被拖垮的國家,國家只好開始欠下大筆外債,像是當初的南韓,以及最近的薩爾瓦多(薩爾瓦多比較聰明)。

2. 科技通縮威力

科技的通縮威力形成法幣貶值的最好掩護,摩爾定律、經濟規模、學習曲線、破壞性創新...帶來的生產力指數型增長,卻幫了法幣一把?請參考〈錢的壟斷〉

那....這次呢?在疫情干擾供應鏈,恰好形成一個絕佳的契機(?)反轉形勢。
信用貨幣霸權殞落、實物(食物能源)當道!你有錢也買不到
這回美元升息緊縮週期,如果蓐不了別國羊毛之後,將會迎來一個利率長周期的轉向嗎?或是我們能有一個全新的、更平衡的貨幣體系呢?

借錢才是王道

每次看到有人喜歡將現今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說成是「資本主義」造成的,但,這才不是資本主義!這些問題該"歸功"於央行們的計畫經濟主義、印鈔主義、政府的透支主義... 通膨的真相是什麼?

當央行增加貨幣供給時,並不產生財富,而是財富重新分配(wealth redistributing)。當錢被創造出來後,它沒有以統一的形式進入經濟裡,並非每個社會成員都獲得了相同數量新創造出的美元、英鎊、披索、歐元或日元。 然而,新創造的錢是透過”特定管道”進入經濟體,以貸款、紓困,或央行的資產購買等方式。新錢的受益人可能是政府、企業或特定個人,但不管是誰,他們是在不勞而獲(unearned gain)

資本主義的定義,我認同的是這段文字:
《資本的世界史》資本主義,不是印鈔主義!

西元1760年左右,英國西北部的紡織業工廠主想到將紡織機與紡織廠加以機械化,從而開啟了現代資本主義的新紀元。
有史以來,技術首度取代人類的勞動力,而財富也應運而生。
資本主義中的「資本」指的並不是貨幣、金錢,
而是高效率的生產過程及技術上的進步

以個人和家庭財務角度來看,老一輩訓言:「賺多少花多少」,「不要負擔超過自己能力的開銷」...老古板的觀念,在這50~60年來彷彿都變成笑話,可以丟到垃圾桶去,借愈多的、愈敢借的愈贏,為什麼?只是因為這才貼近偉大的央行們的貨幣政策,即是鼓勵借錢的、懲罰存錢的,如此而已!


推薦財經頻道

看了兩年多的YouTube財經節目,中文的、英文的都有,中文頻道裡講總經銀行相關的我最推薦C&K GO!,此頻道視角較能從批判性角度來分析美聯儲的各項措施,和銀行業本身的弊病,不會流於施脂抹粉式的"Don't fight the FED"、那些個只從央行角度出發,幫忙當傳聲筒的總經自媒體頻道...

每集時間都不長,約10分鐘,分析總是犀利到位!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的這集,直接抓包央行通膨數字的"可調可控"Michael Burry抓包美聯儲!我們都被騙了!

raw-image

最新一期:渣打、德意志緊急公關,股價卻暴跌! 誰是下一個【Credit Suisse】內容提到瑞信要全部註銷、引發爭議的ATI債券,在其他大銀行中也同樣佔一級資本可觀比例,也值得一看!

raw-image

真實、有洞見的財經頻道難尋,歡迎大家訂閱點讚! (包含我的文章) 謝謝!

後記

2022/10/9補充:當初下這篇文章的標題,應是在查找米瑟斯(Ludwig vo Mises)這位奧地利經濟學派大師的內容時,有看過下列文字,現在我又在《The Bitcoin Standard》這本書裡看到,節錄於此,這段在說明對金本位的攻擊和敵人:

但對黃金最狂熱的攻擊,卻是那些熱衷於信用擴張的人發起的。
對他們來說,信用擴張是解決所有經濟問題的靈丹妙藥。
But the most fanatical attacks against gold are made by those intent upon credit expansion. With them credit expansion is the panacea for all economic ills.

一直借借借...借到天荒地老,就解決所有問題了嗎?這個時間點看金價,就知道答案了吧!美元的強弱,絕對不是看對一籃子貨幣(幾個快樂小夥伴國家)的相對匯率,意思是,絕對不是看美元指數,特別是日本/日幣已經不得不脫離"當墊背"的角色之後;美元的強弱,是對黃金、對石油、對比特幣,甚至是對最大貿易逆差國貨幣–人民幣–的匯率變化,千萬要放在心上~


以上為本人閱讀觀影之心得領悟、含個人觀點,如有疑義,請參照原書籍影片。若我的內容,能獲得你的共鳴,請不吝給予愛心及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an Tsai ╴錢.央行.比特幣
30會員
82內容數
「錢」是什麼?在追尋財富自由的道路上,必須先找到「自由」! 這僅是個人心得筆記留存處,希望對和我一樣,在重塑世界認知的朋友,有些幫助、獲得些共鳴!
2024/09/21
「銀行將提供新資金,即使貸款人現在無法償還,只是為了維持貸款仍在履行的假象,稱為延期和假裝。... 這當然是欺詐,但我們的整個金融體系,都是從部分準備金制度開始的欺詐。」 創造貨幣的方法,就是創造債務。 這是小韮民【台灣總經三問】的最後一篇
Thumbnail
2024/09/21
「銀行將提供新資金,即使貸款人現在無法償還,只是為了維持貸款仍在履行的假象,稱為延期和假裝。... 這當然是欺詐,但我們的整個金融體系,都是從部分準備金制度開始的欺詐。」 創造貨幣的方法,就是創造債務。 這是小韮民【台灣總經三問】的最後一篇
Thumbnail
2024/07/04
環保少女Thunberg說,世界依賴著亞馬遜雨林,說這是地球之肺;但是,當氣候調查記者Michael Shellenberger到達那裏,實際詢問了跨政府的氣候變遷委員會,寫那份報告的人,對此的回應是:It's bullshit.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亞馬遜雨林生產大量的氧氣,但同時也透過呼吸..
Thumbnail
2024/07/04
環保少女Thunberg說,世界依賴著亞馬遜雨林,說這是地球之肺;但是,當氣候調查記者Michael Shellenberger到達那裏,實際詢問了跨政府的氣候變遷委員會,寫那份報告的人,對此的回應是:It's bullshit.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亞馬遜雨林生產大量的氧氣,但同時也透過呼吸..
Thumbnail
2024/05/24
Arthur Laffer是雷根總統時期的經濟政策顧問委員會成員,Steve Hanke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教授,兩人的經濟立場是如何大同小異?對於自由貿易、稅率政策、貨幣政策和央行的看法又是如何?居然還鼓勵大家要"抗稅"? 曾經的美元化的推手,何以現在又想要草擬"去美元化"計畫?
Thumbnail
2024/05/24
Arthur Laffer是雷根總統時期的經濟政策顧問委員會成員,Steve Hanke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教授,兩人的經濟立場是如何大同小異?對於自由貿易、稅率政策、貨幣政策和央行的看法又是如何?居然還鼓勵大家要"抗稅"? 曾經的美元化的推手,何以現在又想要草擬"去美元化"計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一場席捲全球的貨幣風暴 想像一下,你辛苦存下的錢,突然變得不值錢。你每天去超市,發現物價飛漲,幾個月前100元能買的東西,如今需要150元甚至200元。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大通膨時代即將可能發生的現實。 2025年,美國是否真的無上限印鈔?全球貨幣是否會進一步貶值?這些問題關乎我們每個人的財富。
Thumbnail
一場席捲全球的貨幣風暴 想像一下,你辛苦存下的錢,突然變得不值錢。你每天去超市,發現物價飛漲,幾個月前100元能買的東西,如今需要150元甚至200元。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大通膨時代即將可能發生的現實。 2025年,美國是否真的無上限印鈔?全球貨幣是否會進一步貶值?這些問題關乎我們每個人的財富。
Thumbnail
美國債務問題在2025年正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美國國債已在2024年11月突破36兆美元,光是國債利息支出占聯邦政府收入的23%,這意味著每一美元稅收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用來支付利息,過去一年,美國政府的利息支出已達1.12兆美元,對應4.92兆美元的收入比例相當驚人,高盛經濟學家預測,債務上限問題
Thumbnail
美國債務問題在2025年正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美國國債已在2024年11月突破36兆美元,光是國債利息支出占聯邦政府收入的23%,這意味著每一美元稅收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用來支付利息,過去一年,美國政府的利息支出已達1.12兆美元,對應4.92兆美元的收入比例相當驚人,高盛經濟學家預測,債務上限問題
Thumbnail
社群網路巨頭 META,於上周正式發表了今年 2024 第二季的財報,繳出了相當好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過了華爾街的共識預期。在隔天的美國科技股大修正中,META 的股價是少數能維持在上漲的,顯見市場對於本份財報是相當滿意......
Thumbnail
社群網路巨頭 META,於上周正式發表了今年 2024 第二季的財報,繳出了相當好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過了華爾街的共識預期。在隔天的美國科技股大修正中,META 的股價是少數能維持在上漲的,顯見市場對於本份財報是相當滿意......
Thumbnail
雖然我們不是經濟學家,但還是要懂點經濟學,【超閱讀觀點88】有介紹過《超簡單經濟學》,書名有「超簡單」,但讀起來其實沒那麼簡單。這次看的《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日常問題,解答你對經濟現況的疑惑》是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最關鍵的日常情境。
Thumbnail
雖然我們不是經濟學家,但還是要懂點經濟學,【超閱讀觀點88】有介紹過《超簡單經濟學》,書名有「超簡單」,但讀起來其實沒那麼簡單。這次看的《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日常問題,解答你對經濟現況的疑惑》是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最關鍵的日常情境。
Thumbnail
現代貨幣理論的教父Warren Mosler 從他偏重財政政策效果的觀點解釋為何聯準會一路升息竟沒有造成經濟硬著陸,以及用同樣的邏輯去解釋日本之前長期貨幣寬鬆卻無法代動物價上漲
Thumbnail
現代貨幣理論的教父Warren Mosler 從他偏重財政政策效果的觀點解釋為何聯準會一路升息竟沒有造成經濟硬著陸,以及用同樣的邏輯去解釋日本之前長期貨幣寬鬆卻無法代動物價上漲
Thumbnail
中國經濟現狀,消費內需疲弱,只想依靠產能過剩「新三樣」外需支撐!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歐美祭出關稅壁壘!WTO總幹事警告全球面臨崩潰!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全球造成「中國衝擊2.0」,貿易關稅戰終將不可避免!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
Thumbnail
中國經濟現狀,消費內需疲弱,只想依靠產能過剩「新三樣」外需支撐!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歐美祭出關稅壁壘!WTO總幹事警告全球面臨崩潰!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全球造成「中國衝擊2.0」,貿易關稅戰終將不可避免!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