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不是經濟學家,但還是要懂點經濟學,【超閱讀觀點88】有介紹過《超簡單經濟學》,書名有「超簡單」,但讀起來其實沒那麼簡單。這次看的《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日常問題,解答你對經濟現況的疑惑》是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最關鍵的日常情境,例如「我的早餐從哪裡來?」、「以前的十元零食哪去了?」用比較生活化的例子說明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經濟學。
因為基本供需概念之前在《超簡單經濟學》有介紹過,所以閱讀《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時,主要著重在通膨、印鈔票等章節,對比疫情這段期間的經濟狀況,讀起來更有感。
通貨膨脹完全不好嗎?
現在我們最常看到的是通貨膨脹,物價一直上漲,荷包縮水跟不上當然不好。那如果通貨緊縮會如何?在1930年代美國股災後,進入通貨緊縮狀態,造成的狀況會是,大家沒有錢消費,導致對於企業販賣的物品需求降低,然後公司因此降低成本,減產甚至裁員,惡性循環。消費者方面,因為預期物品會更便宜,也因此更不願意現在就買東西,交互影響下會陷入「通貨緊縮螺旋」而無法自拔。
所以最好的狀況是,維持低而穩定的通膨。高收入國家會認為維持在1~2%比較好,有些經濟學家人為可以高一點,在3~4%左右,有消費才能支持經濟成長。
為什麼沒有人能遇見崩盤?
200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參觀倫敦政經學院,當時是2007-2008年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候,她提問「為什麼沒人能遇見危機到來?」經濟通常會逐漸擴張,然後逐漸收縮,有時會快速陷入低谷,然後幾乎立即復甦,引發經濟危機危機的因素有很多,包含投機性經濟泡沫、貿易戰、油價變化等,要能預見經濟危機到來,必須注意全球經濟的混亂跡象與消費者或企業的信心低落的現象,並利用這些資訊預測。
然而經濟學家就像氣象學家一樣,比較精準預測何時會下暴雨,他們更擅長的是預測季節改變或是經濟的總體趨勢。經濟學家使用的模型,有100個以上的資料集,也有經濟學家越來越常使用非正規的的資料,比如用來做紙箱的紙板需求開始減少,代表經濟信心可能開始崩潰,或是2000跟2006年休旅車銷量下滑,伴隨的是經濟衰退。
甚至《紐約時報》跟《華盛頓郵報》中出現「衰退」的文章數量越多,越可能出現衰退,且準確性高的嚇人,曾正確預測1981跟2001的經濟衰退,這某種程度反映自我實現的本質,也說明了人不是理性的,為模型帶來變數。
事實上,全球自1990年代以來,有153次衰退,經濟學家有148次預測失敗。
那為什麼還要仰賴模型預測經濟趨勢?答案是,沒有一個模型是正確的,但有些是有用的。另一個答案是,一個有瑕疵的模型比完全沒模型來得好。
也許經濟學家無法精準預測經濟危機,但至少可以對經濟危機作出反應。
為什麼不能多印一點鈔票?
調整利率是是央行影響經濟活動的手段之一,利率高低會影響人的消費意願,因為我們有存款,也有貸款;銀行也會據此決定放款意願。過去曾認為利率最低是0%,事實上,即使是0%,大家可能還是會願意把錢存銀行,因為持有現金是有成本的,沒人希望在家裡放一堆現金,所以利率的下限其實不是0,而是負一點點,取決於銀行體系彈性還有儲存現金的相對成本(倉庫與警衛)。
1990年代的日本曾採用這樣的方式,不過這樣也會對銀行業者造成傷害。後來改採量化寬鬆的方式,開始印鈔票,以增加體系中的貨幣量,以刺激經濟。不過量化寬鬆並非萬靈丹,在刺激支出和投資同時,也會提高通膨。
所以到底怎樣才能有效刺激經濟?這就牽涉到第二個問題,那就是要如何為此買單?例如當支出超過稅收太多,可能會有債務違約的風險。如果央行持續印鈔票,可能會導致通膨持續上升。所以沒有一個作法是完全好的,必須要衡量利弊。
《為什麼不能一直印鈔票?英國央行經濟學家用10個日常問題,解答你對經濟現況的疑惑》的優點是用生活化的內容闡述經濟學概念,特別的是,在書後面還有列舉51個經濟問題索引,讓讀者知道想要了解這些問題,可以閱讀哪一個章節,起到互補作用,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