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社區開箱 | 社計共創活動 (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社會設計是運用人類的創造力,探求社會這種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之行為。」-日本社會設計師筧裕介
在芥菜種會,我們除了優化並評估服務方案帶來的影響力,也透過「設計思考」探索社會議題的創意解方,藉著創新行動帶來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上述的「社會設計」,概念的落地,變成了一場場自主發起的「社計工作坊/活動」。或許也可說是移居者對土地的回饋,身為一個由移居者 (和常常到花蓮移地辦公的夥伴) 組成、落腳在花蓮的部門,我們懷抱著來自各方的創意,期待著和社區共創新意象,創造我們和地方的連結。

OPEN! 社區開箱 : 和社區交往的第一步

第一場社計活動,就辦在主場–芥菜種會位於花蓮新城的習藝所(也是本會東區花蓮辦公室),一周五天在這裡辦公的我們想知道:住在附近的居民都是什麼樣子? 大家都在做什麼? 每天下午來習藝所走路運動的阿公阿嬤們有什麼故事? 居民們對社區生活有什麼需求和期待? 當然,「社區開箱」不只是習藝所開箱社區,也是居民們對習藝所的開箱,我們想藉著活動邀請更多民眾走進習藝所、認識習藝所與芥菜種會的故事,也和大家分享我們的空間。
互相開箱之前,還是得做點功課。連結夢想館(注1)「社區調查」的任務 ,在大姊們的努力下回收了55份問卷,我們發現社區(注2) 有許多自然與人文特色,也因良好的生活品質而吸引鄰近鄉鎮村的人移居,同時也看到居民們對「光榮感、活力、安全感」的期待,於是規劃了一場以「打開對話與腦力激盪,讓居民們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動起來」為目標的社區共創活動。
※ 注1| 認識夢想館往這邊 → Project 夢想咖啡館01 | 中高齡再就業焦點訪
※ 注2| 我們如何定義「社區」: 不限定習藝所所在的「北埔村」,而是以習藝所為
中心附近步行20分鐘/騎車10分鐘內可抵達的範圍。
以生活圈定義的社區範圍
問卷調查結果 : 移居原因
問卷調查結果 : 社區特色
問卷調查結果 : 居民期待

活動規劃 : 就是要和社區一起玩!

作為社區交往的第一步,我們的首要目標是讓居民願意參與,醞釀未來投入社區事務的動機,因此以「低門檻、簡單有趣」為設計原則,規劃了三大活動:
A.社區故事版
參考新加波 PID Lab ,我們把問卷結果延伸到故事版上,透過故事版進一步蒐集居民的移居故事、喜歡去的社區角落、對安全感與活力感的解方等,在人流進出的習藝所大門口邀請民眾用便利貼留下自己的想法。
社區故事版概念
版面規劃
B.北埔的顏色 | 共創流動畫
靈感源自於「參與式藝術 (Participatory art)」,用主打不需技巧的流動畫吸引各年齡層的居民參加,藉此讓孩子有機會參與社區開箱系列活動。活動中,我們邀請大家一起思考 : 過去社區令人懷念的事物、給人的感覺? 現在社區的特色景觀、氛圍? 個人對社區的期待? 再一起畫出社區過去、現在、未來的顏色。
共創流動畫概念
※ 關於社區參與式設計方法的延伸閱讀推薦這篇!
C.一杯咖啡一個故事
結合夢想館的咖啡優勢 (也趁機為夢想館宣傳),用咖啡交換居民的生命故事,從個體層次認識社區;同時,也透過邀請交換者留下「個人檔案卡」並展示於夢想館,讓居民產生與社區的連結感,在展示中引發個人內心的榮譽感。
一杯咖啡一個故事概念
個人檔案卡
有了以上規劃,再加上親自走入社區各個人潮聚集的角落,聯絡村辦公室、文健站、學校等大肆宣傳活動後,活動就在清明連假過後的 4/8 展開了!
關於活動成果,請見下篇 !
活動DM
從社會設計與影響力評估的角度,紀錄芥菜種會如何透過「Seed夢想 50+咖啡館」為中高齡創造類職場的環境,培力中高齡擔任服務員,並吸引社區民眾一起為社區作夢;同時透過社區沙龍等課程,讓青年與長者一起激盪社區解方,讓夢想館成為另一種社群咖啡館 (Community Caf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了減少從零開始的心力與成本,我們規劃參訪 3 間各自以不同角度切入經營的咖啡廳,分別是:位在台中一中商圈的不老夢想125號、提供熟齡諮詢服務的OLD YES 照顧咖啡館、培力退休者成為咖啡職人的職人淬。除了了解營運經驗,也希望打開銀賓員大姊對工作場域、個人職涯的想像,因此與大姊們進行了為期兩天一夜
專案簡介 芥菜種會發展中高齡服務發20多年來,除了安養護照護、日間照顧等,也從「活躍老化」、「價值重現與再造」的觀點,鼓勵創造豐富的退休新人生,例如在 2020推出「50+熟齡培力計畫」,陪伴中高齡從生命經驗中挖掘智慧與能力,重新投入勞動力市場及社會服務場域。 2022 年底,受到《開一間鼓勵社群交
為了減少從零開始的心力與成本,我們規劃參訪 3 間各自以不同角度切入經營的咖啡廳,分別是:位在台中一中商圈的不老夢想125號、提供熟齡諮詢服務的OLD YES 照顧咖啡館、培力退休者成為咖啡職人的職人淬。除了了解營運經驗,也希望打開銀賓員大姊對工作場域、個人職涯的想像,因此與大姊們進行了為期兩天一夜
專案簡介 芥菜種會發展中高齡服務發20多年來,除了安養護照護、日間照顧等,也從「活躍老化」、「價值重現與再造」的觀點,鼓勵創造豐富的退休新人生,例如在 2020推出「50+熟齡培力計畫」,陪伴中高齡從生命經驗中挖掘智慧與能力,重新投入勞動力市場及社會服務場域。 2022 年底,受到《開一間鼓勵社群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Thumbnail
這是由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籌辦的特展「當我們同宅一起: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的系列講座之一。講請到實踐大學的蕭有志老師以及中原大學的陳宣誠老師,分別分享了廣慈社宅及斯文裡三期公辦都市更新的公共藝術,讓我們思考公共藝術與社會住宅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從原先熟悉的領域轉換跑道,是什麼理由促使你做出改變?」 苗栗長大的宜錦,在台北的景觀設計公司待了七年後,發現相比為「不確定的對象」設計,他更享受深入社區、實際接觸在地居民的過程。雖然不是社會工作背景出身,反而是這樣的「特殊性」讓他思考自己能為社區,甚至是居民帶來什麼價值?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一群有趣的人們帶著一股熱忱來學習省水菜箱製作,在接下來的培訓課程中,大家要一起實作完成這個都會共耕綠點,屆時一個可以讓沒有土地的都市居民自耕自食,可以讓都市昆蟲躲藏棲息及生活的都市綠洲,將會帶給這個街角新的氣象!✨️✨
Thumbnail
令人引頸期盼的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培育營開放報名至5月3日,今年的主題為社會創新,在五天四夜的課程中體驗職涯探索、創新視野、新創科技、桌遊體驗及專家講師輔導青年創業等精彩課程,進而開拓自身的視野以及前瞻性產業的創意發想。
Thumbnail
新竹縣社區規畫師【翔龍18掌】招招穿雲「件」! 新竹縣培訓社區規劃師,今年107人結業,團結社區,用生態、傳統技藝等突顯社區特色,在湖口 關西 芎林 北埔 五峰 五處同步聯展成果,像是搭設蝴蝶谷景觀平台、打造野菜學校等,創造觀光亮點,也用食農傳承部落文化。 4/26-4/29只要到五處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設計在社會中的角色,從改造選舉公報到將廢鋁罐製成手錶再到外籍移工教育計畫,展示了設計如何影響社會並解決問題。透過創新和社會關懷,設計不僅僅是美學和功能性,更是推動社會共融和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中產階級自救會在日本地方創生中的觀察與實踐的講座內容介紹。主講人將分享社會創新和地方創生的情況,以及一些相關案例和方法論的案例學習。講座是關於在日本鄉下怎麼實踐中產階級自救的分析跟討論。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Thumbnail
這是由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籌辦的特展「當我們同宅一起: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的系列講座之一。講請到實踐大學的蕭有志老師以及中原大學的陳宣誠老師,分別分享了廣慈社宅及斯文裡三期公辦都市更新的公共藝術,讓我們思考公共藝術與社會住宅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從原先熟悉的領域轉換跑道,是什麼理由促使你做出改變?」 苗栗長大的宜錦,在台北的景觀設計公司待了七年後,發現相比為「不確定的對象」設計,他更享受深入社區、實際接觸在地居民的過程。雖然不是社會工作背景出身,反而是這樣的「特殊性」讓他思考自己能為社區,甚至是居民帶來什麼價值?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一群有趣的人們帶著一股熱忱來學習省水菜箱製作,在接下來的培訓課程中,大家要一起實作完成這個都會共耕綠點,屆時一個可以讓沒有土地的都市居民自耕自食,可以讓都市昆蟲躲藏棲息及生活的都市綠洲,將會帶給這個街角新的氣象!✨️✨
Thumbnail
令人引頸期盼的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培育營開放報名至5月3日,今年的主題為社會創新,在五天四夜的課程中體驗職涯探索、創新視野、新創科技、桌遊體驗及專家講師輔導青年創業等精彩課程,進而開拓自身的視野以及前瞻性產業的創意發想。
Thumbnail
新竹縣社區規畫師【翔龍18掌】招招穿雲「件」! 新竹縣培訓社區規劃師,今年107人結業,團結社區,用生態、傳統技藝等突顯社區特色,在湖口 關西 芎林 北埔 五峰 五處同步聯展成果,像是搭設蝴蝶谷景觀平台、打造野菜學校等,創造觀光亮點,也用食農傳承部落文化。 4/26-4/29只要到五處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設計在社會中的角色,從改造選舉公報到將廢鋁罐製成手錶再到外籍移工教育計畫,展示了設計如何影響社會並解決問題。透過創新和社會關懷,設計不僅僅是美學和功能性,更是推動社會共融和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中產階級自救會在日本地方創生中的觀察與實踐的講座內容介紹。主講人將分享社會創新和地方創生的情況,以及一些相關案例和方法論的案例學習。講座是關於在日本鄉下怎麼實踐中產階級自救的分析跟討論。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