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整理,如何破解根本亂源?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整理前,先找出根本亂源 一文中我們已經認識了亂的狀態可能造成的原因。我們快速複習一下:

  • 不良習慣
  • 害怕浪費
  • 沒有系統
  • 失控購物
  • 囤積行為

接下來我們來一一破解,如何根除這些亂源。要記得達成最終目的往往不是一蹴可幾,而是需要反覆的練習。

不良習慣

運用原子習慣一書來重新建立習慣。

  • 改變習慣的第一步,是改變身分認同。
  • 專注於習慣帶來的「狀態改變」,而非習慣本身。
  • 培養好習慣的最好方法不是靠意志力和動機,而是先從「微不足道」的地方開始行動,設定簡單的目標,才能持續不斷。

例如,比起把目標訂為「把書桌整理整齊」,不如把自我定位成「我是一個書桌乾淨的人」。並且聚焦每一次微小行動帶來的改變,每一次的整理可以只是處理一件物品,例如從「丟一張衛生紙」開始。

破解: 
重新設定自己的身分認同,並從最微小且簡單到不行的整理開始著手。

害怕浪費

從框架效應理論(Framing effect)談起,當人們會在文字或語意描述方式不同時,會導致認知偏差而做出不同的決策判斷,可藉此延伸出人們厭惡損失的心理。(對框架效應有興趣的可以科普一下)

「損失厭惡」顯示人性是不喜歡損失的,因為損失所帶來的痛苦,遠比得到同等收穫所帶來的愉快大得多。所以即便接受較低的回報,也不願意接受損失。

舉例來說,有些人發現物品已經無法收納,所以選擇增添收納櫃來擺放這些散落的物品。或是寧可時常花時間整理用不到的物品,卻無法接受物品被丟棄。

如此一來,反而忽略了沉默成本,因為害怕浪費而花費更多時間與空間去維護那些用不到的東西。加上物品可能擺放久了,想要拍賣時因為自然耗損,而無法進入二手市場。

破解:
停下來思考,將用不到的東西留在身邊,是否也是浪費精神/空間/時間?

沒有系統

很多人其實很很願意花時間整理,但是因為重複性的雜亂,而最終放棄了整理。

還有一種狀態是很會收納,把物品都收的非常整齊,但要用到時不是找不到,就是翻箱倒櫃後找出要用的物品後,還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復原而感到疲憊。到最後乾脆放棄。

所以運用使用情境創建收納系統就非常重要,整理師最常用的就是邏輯分類,依照個人的生活習慣而制定,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

想一想,現在解禁可以出國了,要整理行李的時候,你會不會遇到四處找東西的情境? 除了衣物很明確地在衣櫃裡,其他外出要用的東西是不是很輕易的能找到呢? 如果平時物品的收納分類很明確,在回國後將物品歸位也是非常輕鬆的事

破解:
記錄下來日常從起床-出門-回家,你會在哪裡做什麼事情,會使用到哪些物品?
依照你的生活習慣及動線去規劃相對應的物品收納,使用完後物品歸位會更直覺哦!

失控購物

如果是因為收納不當,造成很常重複購物的情況,可以善用上一個系統分類,採買前先確認各個儲物櫃缺乏的物品再列出採買清單。

另外一種是類似的物品非常的多,看到喜歡就買不在意預算,買了也不見得使用,就是享受購物帶來的快樂。

失控購物除了會造成經濟負擔以外,也很容易讓人在享受短暫的快感後陷入罪惡感的情緒中。

這時候需要透過自我覺察去辨認,是不是成長時生活環境造成對物質上的不安全感,或是生活中龐大的壓力無法宣洩。可以留意一下,自己在衝動購物時的情緒變化,並把過程紀錄下來。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管道協助。

破解: 
1.重複購物請搭配系統分類使用。
2.內在壓力導致的失控購物,可以花點時間覺察自己的購物決策模式。
是情緒主導?還是理性主導?
善用停、看、選擇,付款前先停下來,問問自己為什麼要買,重新做出決定。
*如因為失控購物影響到生活各方面,必要時尋求專業的諮商管道協助。

囤積行為

囤積不等於收藏。最大的差異是物品是被妥善陳列還是四散各處,也可以依照物品是否阻礙了空間舒適度,還有空間使用者是否樂於向他人展示作為判別。

這裡談的是囤積行為並非指囤積症,就內在的狀態來說,擁有這樣的行為的人大多都有執著過去擔憂未來的內在狀態。
*是否為囤積症請依專業醫生的判定。

執著過去的人是想著這個物品有紀念性。

例如,很常遇到客戶家中留有學生時期的衣服,丟還不丟?我會說如果你有足夠的空間,可以留。但如果沒有的話,你想留著的到底是回不去的青春,還是那件泛黃不會再穿的衣服?

擔憂未來的人容易想著這個物品我「應該」還會用到。

例如,最常遇到的是家裡很多贈品的人,或是商品尚未開封的人。因為當時是免費獲得、或是折扣時買下,而忽略當下的自己根本用不到。

破解:
分析物品對你的意義,是功能性還是回憶性。
對自己提問:
1.該物品的存在是否有助於現在的生活?
2.我想為現在的生活留下的是什麼?

希望以上的破解方法可以幫助到你,如果執行上有困難,請專業的整理師協助也很重要。

當然,可能造成空間雜亂的原因還有很多。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困擾都不是上面所說的,也歡迎找我討論哦!

如果你喜歡的文章,歡迎追蹤! 有任何想跟我分享的也隨時留言哦!

歡迎來到人生整斷室!
我是整理師Ellie,我希望透過整理能讓每個人都能遇見美好自由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生整斷室|陪你療癒人生整段事
67會員
56內容數
我是Ellie,是一位收納整理師,也是一個曾經被混亂困住的人。 我相信空間與內在是彼此映照的鏡子。 在這裡,我記錄關於空間、情緒、愛與轉化的真實故事。 我相信:我們都值得過上一個有空間、有覺察、有選擇的生活。 歡迎來到《人生整斷室》,陪你一起,從房間開始,從心開始。 我在這裡,陪你療癒人生整段事。
2023/11/17
放不下的背後 作為整理師陪客戶最長的時間就是篩選, 什麼需要留下?什麼需要捨棄? 物品種類是什麼都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最重要的是這些物品對於客戶的意義。 有遇過衣服非常多的客戶,使用了三個空間。
Thumbnail
2023/11/17
放不下的背後 作為整理師陪客戶最長的時間就是篩選, 什麼需要留下?什麼需要捨棄? 物品種類是什麼都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最重要的是這些物品對於客戶的意義。 有遇過衣服非常多的客戶,使用了三個空間。
Thumbnail
2023/11/13
我不是極簡主義,但是我實踐斷捨離。 以前的我總會想,多做什麼會讓我可以變得更好。 現在的我會想,專注什麼可以讓我過得更好。 歷經上半年的充(混)實(亂),下半年的我在參加完《別慌,一天只做三件事就好:褚士瑩的日常慢哲學慢下來》的讀書會後 ─ 開始有意識的刪減行程表。
Thumbnail
2023/11/13
我不是極簡主義,但是我實踐斷捨離。 以前的我總會想,多做什麼會讓我可以變得更好。 現在的我會想,專注什麼可以讓我過得更好。 歷經上半年的充(混)實(亂),下半年的我在參加完《別慌,一天只做三件事就好:褚士瑩的日常慢哲學慢下來》的讀書會後 ─ 開始有意識的刪減行程表。
Thumbnail
2023/10/24
深藏的寶藏 在整理案的現場,我時常會翻出客戶的寶藏。 可能是買了捨不得用的包包、沒有打開的全新衣物、週年慶滿額禮的贈品, 或是因為便宜而大量購入的日常用品。 以上這些寶藏大部分會出現在某個地方的深處。 挖到寶藏後,客戶的反應不外乎是: 原來在這裡啊!我都忘記買過這個了!啊!已經過期了!
Thumbnail
2023/10/24
深藏的寶藏 在整理案的現場,我時常會翻出客戶的寶藏。 可能是買了捨不得用的包包、沒有打開的全新衣物、週年慶滿額禮的贈品, 或是因為便宜而大量購入的日常用品。 以上這些寶藏大部分會出現在某個地方的深處。 挖到寶藏後,客戶的反應不外乎是: 原來在這裡啊!我都忘記買過這個了!啊!已經過期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整理前,先找出根本亂源 一文中我們已經認識了亂的狀態可能造成的原因。我們快速複習一下: 不良習慣 害怕浪費 沒有系統 失控購物 囤積行為 接下來我們來一一破解,如何根除這些亂源。要記得達成最終目的往往不是一蹴可幾,而是需要反覆的練習。
Thumbnail
整理前,先找出根本亂源 一文中我們已經認識了亂的狀態可能造成的原因。我們快速複習一下: 不良習慣 害怕浪費 沒有系統 失控購物 囤積行為 接下來我們來一一破解,如何根除這些亂源。要記得達成最終目的往往不是一蹴可幾,而是需要反覆的練習。
Thumbnail
想要解決問題,首先必須先找出亂源。 如果你要開始對居家空間進行整理,可以先思考一下自己符合以下哪些情形?
Thumbnail
想要解決問題,首先必須先找出亂源。 如果你要開始對居家空間進行整理,可以先思考一下自己符合以下哪些情形?
Thumbnail
迷思1 整理=丟東西? 當看著空間裡的雜亂,已經產生"煩躁"的感受,而影響到生活品質。 想要解決,當然可以一口氣把眼前的物品整理歸位。 但值得觀察的是 ─ 當雜亂感又開始回歸時, 是輕輕鬆鬆不費力的解決? 抑或是開始動手前就感覺到抗拒? 如果你是輕鬆不費力的,恭喜你已經找到自己的整理秩序。
Thumbnail
迷思1 整理=丟東西? 當看著空間裡的雜亂,已經產生"煩躁"的感受,而影響到生活品質。 想要解決,當然可以一口氣把眼前的物品整理歸位。 但值得觀察的是 ─ 當雜亂感又開始回歸時, 是輕輕鬆鬆不費力的解決? 抑或是開始動手前就感覺到抗拒? 如果你是輕鬆不費力的,恭喜你已經找到自己的整理秩序。
Thumbnail
一、遇缺不補 這大概是我最有感的了,有時候缺某項物品一段時間沒有補充,會發覺:好像沒有這個也無妨呢~省荷包兼具環保,室內空間也稍微變乾淨了,長期積沙成塔,心情也會變好喔~ 二、進一物,丟一物 若努力保持物品量的平衡,即使沒有確實實踐,還是能避免有突然爆買的情形喔 也可以視情況需要,自行調整為進一物,
Thumbnail
一、遇缺不補 這大概是我最有感的了,有時候缺某項物品一段時間沒有補充,會發覺:好像沒有這個也無妨呢~省荷包兼具環保,室內空間也稍微變乾淨了,長期積沙成塔,心情也會變好喔~ 二、進一物,丟一物 若努力保持物品量的平衡,即使沒有確實實踐,還是能避免有突然爆買的情形喔 也可以視情況需要,自行調整為進一物,
Thumbnail
煮飯、洗碗、整理檯面,洗衣服、折衣服、放回衣櫃,日常打掃、物品歸位,好像不斷重複的無限輪迴。 每天重複同樣繁雜的家事,妳是否總是覺得永遠有做不完的家事嗎?跟著這七個小提醒做,讓妳每一天整理變得更容易
Thumbnail
煮飯、洗碗、整理檯面,洗衣服、折衣服、放回衣櫃,日常打掃、物品歸位,好像不斷重複的無限輪迴。 每天重複同樣繁雜的家事,妳是否總是覺得永遠有做不完的家事嗎?跟著這七個小提醒做,讓妳每一天整理變得更容易
Thumbnail
你的生活正處於停滯嗎?不妨來試試,極簡主義,斷捨離,過簡單的生活。 有任何改變的可能性,就試看看吧!獎勵和虧損對比的話,獎勵:突破生活停滯狀態,虧損:花時間整理家裡。嗯~感覺不錯,划算的交易。  工作壓力大,透過購物來舒緩壓力,越來越少時間待在家裡;回過神時,家裡堆滿雜物,地上都是沒拆的包裹,一堆
Thumbnail
你的生活正處於停滯嗎?不妨來試試,極簡主義,斷捨離,過簡單的生活。 有任何改變的可能性,就試看看吧!獎勵和虧損對比的話,獎勵:突破生活停滯狀態,虧損:花時間整理家裡。嗯~感覺不錯,划算的交易。  工作壓力大,透過購物來舒緩壓力,越來越少時間待在家裡;回過神時,家裡堆滿雜物,地上都是沒拆的包裹,一堆
Thumbnail
斷—斷絕不需要  (購物前三思/不收不需要的/只買必需品) + 捨—捨去多餘 (整理用不到的/賣贈出/縮小喜好範圍) || 離—脫離執著 (了解自己)
Thumbnail
斷—斷絕不需要  (購物前三思/不收不需要的/只買必需品) + 捨—捨去多餘 (整理用不到的/賣贈出/縮小喜好範圍) || 離—脫離執著 (了解自己)
Thumbnail
對我來說,什麼是整理?整理對我的影響? 什麼是整理? 以前的我認為把物品擺「整齊」就算是整理了! 現在的我對於整理有不同的看法,對我而言,「整理」不單單只是把東西擺整齊而已。整理還包含了斷捨離、分類、定位、收納以及清潔。 一、斷捨離 「整理」如果少了「斷捨離」這個步驟,那麼不論你怎麼整理,你的收納空
Thumbnail
對我來說,什麼是整理?整理對我的影響? 什麼是整理? 以前的我認為把物品擺「整齊」就算是整理了! 現在的我對於整理有不同的看法,對我而言,「整理」不單單只是把東西擺整齊而已。整理還包含了斷捨離、分類、定位、收納以及清潔。 一、斷捨離 「整理」如果少了「斷捨離」這個步驟,那麼不論你怎麼整理,你的收納空
Thumbnail
個人覺得 生活中的雜物實在太多元 太多樣 以至於每次發現的時候 都是已經很多很多 塞好塞滿的時候 那雜物要怎打掃整理呢? 步驟1.選一個櫃子或是區域開始整理(一次整理一個小區塊) 是的 要是想整
Thumbnail
個人覺得 生活中的雜物實在太多元 太多樣 以至於每次發現的時候 都是已經很多很多 塞好塞滿的時候 那雜物要怎打掃整理呢? 步驟1.選一個櫃子或是區域開始整理(一次整理一個小區塊) 是的 要是想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