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念集|一時抱怨一時爽,一直抱怨就一直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要「忘記」某件事情,可以採取的行動應該是「避而不談」?
雖然乍聽起來有那麼逃避意味,又對於某些重大傷害,不談不代表事情會跟著消失等等。
我想說的情況是,遇到日常裡、工作上、人際互動裡的不爽。有些人,或是有時候的我會「講出來」,也就是「抱怨」。
原來現在可以加入GIF。

「情緒性抱怨」的壞處

第一:等於把事情重新順過,將討厭的人事物複習一遍。如果跟超過一個人說,就是多複習一遍。
第二,為了讓傾聽者共感,我們會更努力、用力,放大負面情緒描述,以獲得支持,意即「是不是很、扯!所以我生氣、不爽合情合理!」且對方成為自己的情緒垃圾桶,偶一為之尚可,不是人人都可接受高頻率吃垃圾。
第三,不會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儘管抱怨的動機並非為了解決問題,又問題本身可能就無法解決。如果說,真的解決了什麼,可能只是當下自己很想釋放情緒的狀態。回到問題本身,此抱怨時間可以用來思考如何處理這事情,或是直接做別的事,省下時間。
綜合以上三點,且回到最開頭的論點,這本該是想忘記的事,卻重複述說、疊加負面情緒、耗費時間,更深刻地將此事記在腦子裡。又,因此容易對某人事物貼上標籤、造成難以抹去的偏見。

小結:自我行動期許

成為不隨便情緒性對親友抱怨瑣事的人。時間很寶貴,拿去聊、做其他有趣且讓自己真正開心的事吧。
友人聽完以上,反倒認為:「抱怨」是偏向解決/釋放情緒,透過傾訴或許能釐清生氣的癥結點,適當的抱怨都是正常且健康的。
是的,我同意且明白。呼應我所列第三點,僅是解決情緒問題,對實質問題無太大幫助。且若能如友人所說,釐清生氣點,這也需「理性」來分析自己,類似於自我覺察,這麼做固然理想,但多數時候人們並不會如此,大多是做到釋放情緒而已。
就像有人會說,要吵架、要罵人,也該言之有理、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議;但,沒有,一些人只是想罵而已。
我是想避免此任性、不節制的作為,大概是如此。
avatar-img
37會員
144內容數
生活雜感,很雜的那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指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海報掛起來,增添生活風味 上週末買《悲情城市》國賓鉅院廳場次,獲贈一張A3凝視版海報。興沖沖快閃家附近的大創未果,轉戰IKEA,小一點的框差兩公分,只好買再大一點的40*50公分,秉持媽媽日常精神:「大可以小用」。擺放置中有點難度,沒什麼科技工具輔助,就是肉眼對正。
此行和媽姐老實搭火車出發,身為生活狹窄的台北俗至此才明白,除了區間車,還有一個「區間快」,停的站少一些,速度快了一些,重點是區間快車廂好漂亮。整體明亮簡潔,座椅是粉紅和粉藍色,一查之下原來是2021年4月才通車的新列車,號稱最美區間車。
1200元或150元的證件照 近日,家姐花1200元拍證件照,妝髮修圖攝影棚一應具全,號稱韓系,同事和同學不約而同都到那家。再花400元請代辦護照。 「怎麼不給我500,我去幫妳辦?」像一個賣30元,標價三個100元一樣。手足之情的展現。
社群裡「我討厭我、我討厭你」 最近看到臉書的貼文回顧,我都(略微)驚訝自己以前的貼文怎麼這麼幼稚,以及過度活潑。簡直當噗浪(purk,簡直時代眼淚)發,隨便在公共區域喊來嚷去一些小事,或是自以為的大事,例如把個版當系學會佈告欄,好像學弟妹都要加我好友才行。 嘔嘔嘔,真是蠻想吐。看到都想問你哪位。
如果充實得不用交代,如果空虛得報備連篇,哪個好?度過長長的春節連假,沒有特別安排去哪已經是慣常,附近走走,家樂福去了兩趟,最遠到林口三井,在一個冷天騎車去,當酷寒戰士。再來應該是去貓空走走賞花吃香腸。看完兩本書、兩部影集、四部電影,一些零碎的綜藝實境。
2020年設計展對新竹留下好印象,這次再來,倚仗好天氣,加上各種圓夢,又是美好的一天。 進入奇幻大門,漫步在園區:新竹動物園 當時設計展經過這「大象門」,滿滿異國風情,帶著奇幻的氣氛,簡直讓我看到門就想進去。經查,這座門是日治時代由日本建築師參考德國漢堡的哈根貝克動物園所建
海報掛起來,增添生活風味 上週末買《悲情城市》國賓鉅院廳場次,獲贈一張A3凝視版海報。興沖沖快閃家附近的大創未果,轉戰IKEA,小一點的框差兩公分,只好買再大一點的40*50公分,秉持媽媽日常精神:「大可以小用」。擺放置中有點難度,沒什麼科技工具輔助,就是肉眼對正。
此行和媽姐老實搭火車出發,身為生活狹窄的台北俗至此才明白,除了區間車,還有一個「區間快」,停的站少一些,速度快了一些,重點是區間快車廂好漂亮。整體明亮簡潔,座椅是粉紅和粉藍色,一查之下原來是2021年4月才通車的新列車,號稱最美區間車。
1200元或150元的證件照 近日,家姐花1200元拍證件照,妝髮修圖攝影棚一應具全,號稱韓系,同事和同學不約而同都到那家。再花400元請代辦護照。 「怎麼不給我500,我去幫妳辦?」像一個賣30元,標價三個100元一樣。手足之情的展現。
社群裡「我討厭我、我討厭你」 最近看到臉書的貼文回顧,我都(略微)驚訝自己以前的貼文怎麼這麼幼稚,以及過度活潑。簡直當噗浪(purk,簡直時代眼淚)發,隨便在公共區域喊來嚷去一些小事,或是自以為的大事,例如把個版當系學會佈告欄,好像學弟妹都要加我好友才行。 嘔嘔嘔,真是蠻想吐。看到都想問你哪位。
如果充實得不用交代,如果空虛得報備連篇,哪個好?度過長長的春節連假,沒有特別安排去哪已經是慣常,附近走走,家樂福去了兩趟,最遠到林口三井,在一個冷天騎車去,當酷寒戰士。再來應該是去貓空走走賞花吃香腸。看完兩本書、兩部影集、四部電影,一些零碎的綜藝實境。
2020年設計展對新竹留下好印象,這次再來,倚仗好天氣,加上各種圓夢,又是美好的一天。 進入奇幻大門,漫步在園區:新竹動物園 當時設計展經過這「大象門」,滿滿異國風情,帶著奇幻的氣氛,簡直讓我看到門就想進去。經查,這座門是日治時代由日本建築師參考德國漢堡的哈根貝克動物園所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抱怨往往源自他人的主觀情緒,而非事實。重要的是學會不受他人影響,轉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抱怨中走出,通過具體行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改變自己的心態,聚焦於可改進之處,才能真正促進個人及他人的成長與幸福。
Thumbnail
與其透過抱怨來給自己不作為的理由,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減少「容忍」和「消化情緒」的時間,用「延遲反應」對不愉快的事降低感受力,久保快樂心情!
Thumbnail
報復心態對自己百害而無一益,但是在發生的當下,自己卻很難脫身,彷彿順水推舟一般,劇情急轉直下進入報復心態的反射動作後,回過神來自己已經在懊悔中無法自拔。諸如此類的習慣,事後回想總下決心要改變,不再讓消磨自己的習慣影響自己,但是要改變積習已久的慣常,遠比想像中艱難,習慣的事情,就像例行公事的排程,因為
Thumbnail
在人生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有時我們會抱怨,有時我們會尋求解決辦法。這篇文章探討了抱怨的意義,以及如何避免讓抱怨成為負面能量的來源。
Thumbnail
如果你深陷在抱怨的負面消耗中⋯ 你可以了解:抱怨常是社會環境適應不良的反應。可能因為過度理想化他人,可能過度期待完美的自己,又或是社會環境不在掌控中,卻又缺乏調節與適應性,而產生內外衝撞後的挫折感導致。
Thumbnail
我們好像會常常聽人家說:處理情緒之前,先把問題或事件處理好。 因為身為人,在情緒使然下,確實有高機率會做出有偏誤或者直接就是錯誤的決策。 情緒,怕誤事。 事情,怕麻木。 那到底要先處理哪一個? 的我來說,可能比較好的方式是「接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抱怨往往源自他人的主觀情緒,而非事實。重要的是學會不受他人影響,轉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抱怨中走出,通過具體行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改變自己的心態,聚焦於可改進之處,才能真正促進個人及他人的成長與幸福。
Thumbnail
與其透過抱怨來給自己不作為的理由,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減少「容忍」和「消化情緒」的時間,用「延遲反應」對不愉快的事降低感受力,久保快樂心情!
Thumbnail
報復心態對自己百害而無一益,但是在發生的當下,自己卻很難脫身,彷彿順水推舟一般,劇情急轉直下進入報復心態的反射動作後,回過神來自己已經在懊悔中無法自拔。諸如此類的習慣,事後回想總下決心要改變,不再讓消磨自己的習慣影響自己,但是要改變積習已久的慣常,遠比想像中艱難,習慣的事情,就像例行公事的排程,因為
Thumbnail
在人生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有時我們會抱怨,有時我們會尋求解決辦法。這篇文章探討了抱怨的意義,以及如何避免讓抱怨成為負面能量的來源。
Thumbnail
如果你深陷在抱怨的負面消耗中⋯ 你可以了解:抱怨常是社會環境適應不良的反應。可能因為過度理想化他人,可能過度期待完美的自己,又或是社會環境不在掌控中,卻又缺乏調節與適應性,而產生內外衝撞後的挫折感導致。
Thumbnail
我們好像會常常聽人家說:處理情緒之前,先把問題或事件處理好。 因為身為人,在情緒使然下,確實有高機率會做出有偏誤或者直接就是錯誤的決策。 情緒,怕誤事。 事情,怕麻木。 那到底要先處理哪一個? 的我來說,可能比較好的方式是「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