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練習不抱怨》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抱怨像是口臭,只有從別人口中傳來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
●我想要幸福度過每一天,因為我知道有一天我終將死去。生命是一份禮物,每一分鐘都極為珍貴,所以我想要好好把握人生。
而我發現,最不益於身心的就是那些抱怨的時刻。邊做事邊嘀咕、對著電腦螢幕發火、開車時發牢騷、跟別人大聊八卦、抱怨自己的孩子、嘆氣、咕噥、埋怨、碎碎唸……這一切污染了我的生活。而且我也必須坦白說,這麼做並沒有任何益處。
●一味抱怨的結果,我們會忽略真正能讓自己接近幸福的事物,請花點時間,留心隱身在抱怨背後的真相。
●開始挑戰不抱怨的時候,請試著在晨醒後的一個小時之內,不發任何牢騷。選擇幸福,堅持用不抱怨展開一天,你會發現接下來的一整天,將會有各式各樣讓你愉快度過的美妙理由。
●我們在遭遇不愉快並想要改變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會抱怨,但是抱怨通常無濟於事(而且適得其反) 再說,改變處境似乎也不見得是通往幸福最快的捷徑。
從不再抱怨這項挑戰中,我學到了一件事:無論面臨何種處境,想要減少抱怨,就必須願意選擇幸福。
●「重新設定」我們看待人生、旁人和自己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藉由改變反射性的語言反應,逐步調整自己長年根深蒂固的想法和感受。
「停止抱怨」的挑戰能夠幫助你達成上述目標。儘管剛開始,你會覺得這是個難以克服的挑戰,但很快你就會發現,在擺脫抱怨這種陋習的過程中,你其實正在進行「自我重建」。抱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會創造出大腦一再依循的思考和行動模式,而且這些模式會逐漸成為一種主導的反應模式,並完全排擠其他可能的反應模式。另外曾有研究指出,至少必須經過10次學習,才能初步養成一種新的反應模式。
●想要擺脫挫折的情緒,你可以透過下列管道來抒發:寫日記、做運動、到附近散步、用有益的態度和朋友分享,或是在有需要的時候,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
各位也可以紀錄一下,自己何時將相同的故事重複訴說超過3次,如果做不到的話,也可以去找一個願意主動傾聽的對象,然後在他面前把故事說最後一遍。接著,將你抱怨的内容寫在紙上,點根蠟燭燒成灰燼,或是撕成碎片丟到垃圾桶裡。紙張消失後,你就可以多說幾次:「我放下了,我可以自在享受人生。」
●體認抱怨會讓別人逃避我們的事實,學習降低抱怨在聊天中的份量,好好享受溫馨的聊天氣氛。
●認清自己經常會用望遠鏡把戲小題大作、矮化自己,而且還有懷抱惡意的傾向。
●學習化解誤會,勇於嘗試溝通,避免那些基於揣測的無謂抱怨。
●學習善用馬歇‧羅森堡的非暴力溝通技巧:
-不帶評斷描述情況
-表達自己的感受
-說出需求來安撫挫折的情緒.
-清楚傳達自己的請求,同時做好商量的準備,以取得共識。
●原則很簡單,我首先在手腕上戴一只手環,提醒自己正在進行不抱怨的挑戰。
接下來,我仍舊正常過生活,每一天都和往常一樣,但是只要我發現自己不自覺抱怨的時候,我就會把手環換戴到另一隻手上,重新開始計算時間(沒錯!)。我可以坦白告訴各位讀者,展開挑戰的初期,手環就在我的兩隻手腕間不停交換位置,當下我才明白,自己竟然無時無刻不抱怨,還真是令人心驚!但我仍堅持不評斷自己的行為,只是單純更換手環的位置而已。
●能夠持續一整天不抱怨的確很不錯,讓人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但是各位很快就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會再次受到習慣與反射行為的制約,兜了一圈後又回到原點。另外,許多投入挑戰的人會因為抱怨的習慣不斷佔上風,而覺得舉止受到牽制,然後灰心喪志。對於初期的挑戰者而言,要持續21天不抱怨,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21天其實非常漫長,這也是我在過程中多次失敗的原因。到最後,我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才挑戰成功。如果讀者也躍躍欲試,首先不要評斷自己的表現,同時要持之以恆。能夠長時間堅持下去,你付出的努力才不會白費,你的人生也才能夠徹底改頭換面。
●討論八卦的時候,請將三個篩網的測驗銘記在心:
1.真相/查證我們想說的内容是否屬實?
2.善意/我們想說的是不是好事?
3.用處/我們轉述的内容是否有用?
為什麼要分享既不符合實情、不懷好意,而且毫無用處的内容呢?
~克莉斯汀‧勒維齊(Christine Lewicki)/諮詢機構O Coaching Inc.的創辦人暨負責人
~《練習不抱怨:21天不抱怨的挑戰,4個步驟,擺脫抱怨,迎來幸福》
~《J’arrete de Raler!》
#練習不抱怨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練習不抱怨》】↓↓
https://igamepark.biz/2-cnF
【金石堂購買《練習不抱怨》】↓↓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0會員
2.0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一切負負得正,人生歸位! ●負能量是什麼? 是原本就存在我們生活周遭,但你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用正能量假象去掩蓋,用假裝積極的態度去逃避的真實人生。 ●有些人說 看負能量久了會變負面思考 我笑了 說得好像你有在思考一樣 ●有人說不要常抱怨 因為生活就好像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好 我想問你被熱水燙到
★沒有人能管理時間,你真正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 ●這本書不是心靈雞湯式的書籍 這本書裡沒有安慰,因為這本書不是寫給脆弱的人看的—只有脆弱的人才不斷需要安慰。現實是殘酷的,生活是艱難的,無論什麼樣的時代,無論對哪一個層次的人,都是如此,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現實的基礎上,不能
★留下美好,戒掉不美好。 ●我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Bavarian Alps)山腳下,剛為某家公司「遠離辦公室的工作日」(awayday)完成演講。車來接我到慕尼黑機場前還有一小時空檔。要怎麼殺時間,我有兩個選擇:在飯店處理電子郵件,或是出去找山腳下的那座湖。 我選了後者。櫃台後方那位女士遞給我一
★大人,更應該學會好好偷懶! ●覺得自己明明很努力, 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不幸。這種情況不時可見,對不對? 所以,比起工作,睡覺比較重要;與其省錢,不如對自己好點,買個哈根達斯;大量閱讀自己喜歡的小說,而不是商管書。與其成為大家都崇拜的人,不如成為自己能夠一直喜歡下去的自己。 ●你已經非常努
★一切負負得正,人生歸位! ●負能量是什麼? 是原本就存在我們生活周遭,但你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用正能量假象去掩蓋,用假裝積極的態度去逃避的真實人生。 ●有些人說 看負能量久了會變負面思考 我笑了 說得好像你有在思考一樣 ●有人說不要常抱怨 因為生活就好像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好 我想問你被熱水燙到
★沒有人能管理時間,你真正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 ●這本書不是心靈雞湯式的書籍 這本書裡沒有安慰,因為這本書不是寫給脆弱的人看的—只有脆弱的人才不斷需要安慰。現實是殘酷的,生活是艱難的,無論什麼樣的時代,無論對哪一個層次的人,都是如此,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現實的基礎上,不能
★留下美好,戒掉不美好。 ●我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Bavarian Alps)山腳下,剛為某家公司「遠離辦公室的工作日」(awayday)完成演講。車來接我到慕尼黑機場前還有一小時空檔。要怎麼殺時間,我有兩個選擇:在飯店處理電子郵件,或是出去找山腳下的那座湖。 我選了後者。櫃台後方那位女士遞給我一
★大人,更應該學會好好偷懶! ●覺得自己明明很努力, 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不幸。這種情況不時可見,對不對? 所以,比起工作,睡覺比較重要;與其省錢,不如對自己好點,買個哈根達斯;大量閱讀自己喜歡的小說,而不是商管書。與其成為大家都崇拜的人,不如成為自己能夠一直喜歡下去的自己。 ●你已經非常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林玎珉 | 大田出版 閱讀時間:12/27-1/1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會因角度或角色不同而產生摩擦。無論是對朋友、親人,甚至是主管與下屬,都必須面臨溝通場合;《不受傷害也不傷害人的說話練習》帶領讀者從「認識自己」出發,有意識地認知自己的溝通模式,並進一步說明對話中的五種個性,讓我們能在了解五
Thumbnail
第一章 學會就好:把動作內化了,即使重複動作也不再進步。ex.騎腳踏車 有目標的練習:定義明確目標,把目標拆解成實際可執行的點。講求專注,並且注重意見回饋來找出弱點,知道努力在正確的道路上。還要找出維持動機的方法(正回饋)。 目標練習法強調踏出舒適圈,一直用同一招要怎麼進步?要有勇氣放棄之前累
Thumbnail
麥肯錫(McKinsey)的邏輯思考技術是小編很推崇的應用思考工具,每當新書架上有提到麥肯錫的字眼,總會不經意的去翻了下,當然這本讓人閱讀起來深入淺出但思考卻不停運轉的書也不例外。
Thumbnail
「自我植癒」練習開始吧! 全書7大章節120篇圖文分享,加上20個小練習,作者逐步帶大家關注自我的內在感受,透過檢視和照顧自己,每天一點點,打造更好的自己,開始啟動自我植癒計畫。 在每個章節作者所設計的自我植癒計畫,有助於發現並保護未知的自己...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原理即是投入所謂「微小增長的總和」——在所做的每件事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將想要改進的事項的所有面向分解後,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得到可觀的成長。
Thumbnail
「我怎麼會貪圖擁有一個工具人?」 「我得不到家庭溫暖嗎?我只是想找個避風港?我有那麼依賴嗎?」 被捧在手心當一個女王,就是幸福美滿嗎? 我在看到這些心裡的疑問時,瞬間讓我想起自己以前在談戀愛時的盲點。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林玎珉 | 大田出版 閱讀時間:12/27-1/1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會因角度或角色不同而產生摩擦。無論是對朋友、親人,甚至是主管與下屬,都必須面臨溝通場合;《不受傷害也不傷害人的說話練習》帶領讀者從「認識自己」出發,有意識地認知自己的溝通模式,並進一步說明對話中的五種個性,讓我們能在了解五
Thumbnail
第一章 學會就好:把動作內化了,即使重複動作也不再進步。ex.騎腳踏車 有目標的練習:定義明確目標,把目標拆解成實際可執行的點。講求專注,並且注重意見回饋來找出弱點,知道努力在正確的道路上。還要找出維持動機的方法(正回饋)。 目標練習法強調踏出舒適圈,一直用同一招要怎麼進步?要有勇氣放棄之前累
Thumbnail
麥肯錫(McKinsey)的邏輯思考技術是小編很推崇的應用思考工具,每當新書架上有提到麥肯錫的字眼,總會不經意的去翻了下,當然這本讓人閱讀起來深入淺出但思考卻不停運轉的書也不例外。
Thumbnail
「自我植癒」練習開始吧! 全書7大章節120篇圖文分享,加上20個小練習,作者逐步帶大家關注自我的內在感受,透過檢視和照顧自己,每天一點點,打造更好的自己,開始啟動自我植癒計畫。 在每個章節作者所設計的自我植癒計畫,有助於發現並保護未知的自己...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原理即是投入所謂「微小增長的總和」——在所做的每件事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將想要改進的事項的所有面向分解後,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得到可觀的成長。
Thumbnail
「我怎麼會貪圖擁有一個工具人?」 「我得不到家庭溫暖嗎?我只是想找個避風港?我有那麼依賴嗎?」 被捧在手心當一個女王,就是幸福美滿嗎? 我在看到這些心裡的疑問時,瞬間讓我想起自己以前在談戀愛時的盲點。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