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心輔所備考心態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會額外有這一部分的分享,主要是深深意識到備考過程的心態調適其實相當不容易,且是會影響最後結果的!但是我相信每一個人調適自己的方式都不同,每個人身處的環境與背景也不同,請大家酌量服用。很感謝當初在投入備考的第一天就有成績優異的學姐提醒我:「到最後,大家其實對於知識的熟悉度是差不多的,比的是誰的心態最穩!」讓我一直在一路上都很認真地與自己相處,順利考上心輔所,因此希望可以透過自己的分享,對現在正準備著考試的你產生一點點幫助也好。

一、報考學校(4/6)

(一)清華大學 第一階段未錄取
(筆試:56.90/最低合格成績:60.40)
(二)臺灣師範大學 第一階段未錄取
(筆試:25.38/最低合格成績:27.43)
(三)高雄師範大學 正取
(筆試:69.0、面試:84.0,總成績:78/最低錄取分數:77.7)
(四)臺南大學 正取
(筆試:36.06、面試:35.33,總分:71.39/正取最低錄取標準:65.16)
(五)東吳大學 正取3
(筆試平均:66、面試:98,總分:246/最低正取成績:246)
(六)淡江大學 正取14
(總分:69.20/正取最低成績:69.00)

二、背景介紹:

(一)學歷: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應屆畢業生
(二)補習:有補習,邊補習邊完成在學課業
(三)經歷:於111年3月即跟著補習班課程準備考科內容,也於10月嘗試推甄失利,因此繼續投入於專心準備隔年的筆試。

三、備考心態分享

(一)做好面對失敗的準備

「設定好B計劃,全力以赴吧!」
你一定會覺得:「我才剛開始準備,你就觸我霉頭!」但我覺得這就像有些人此生都在逃避死亡一樣,躲避著害怕的事,反而會失去了好好體會人生的機會!
無論你帶著什麼樣的理由踏上這條注定辛苦的路,都希望你能明白這只是生命中的一小段過程,而並不是你生命中唯一的選擇與結果,沒考上天不會塌下來、沒考上也並非你不適合當助人者,更不會影響你本來所擁有的價值。曾經聽過有位匿名的夥伴說過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如果你今年落榜了,不是不適合當諮商師,而只是不適合今年的考試。」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給自己理由跟後路,會不會變得怠惰?但我認為這兩個事完全不牴觸的!舉凡我當初就告訴我自己:「考不上頂多找份工作,重考一年!」、「考不上就去學校當專輔老師也是助人者啊!」當我知道自己失敗後的出路,就好像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全力以赴了。達成自己目標的方式有很多種,若提前設想好,你會發現這段路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在離理想的自己更近的路上。

(二)分享也是一種學習

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
在準備心輔所的過程,有個一起並肩作戰的夥伴是重要的(當然有些人更適合自己念書~),因此很多人會籌組讀書會一起努力,但我相信有時你會有個矛盾感:「這些人是我的夥伴,但也是我的敵人啊!我到底要分享多少給他們?」我的答案是:「你儘管分享吧!」以下是我的理由:
1、輸出比輸入更重要
我很感謝當時來補習班分享的學長告訴我們這句話,一直讓我牢記在心。有些人讀了很多書,但是始終無法在寫題目時流暢地表達出來,原因在於還少了一個步驟:將記憶輸出,唯有能夠自行輸出的知識,才是自己已經內化的東西,而「分享」正是一個輸出的大好機會!以烹飪比喻,你讀的書只不過是食譜,你可能反覆背誦食譜、也可能看著食譜嘗試做了很多次,但唯有你自己在不看食譜的情況下做出這份料理,才代表你已經真的會做這道料理了!(而且你可能還自己搭配其他調味料讓它變得更好吃!)因此若遇到分享的機會不要太過於害怕,因為對他人來說,你只是提供一份食譜;但對於你來說,你正在親手做這道料理了!
2、你的對手不差他們幾個
看過諮商所各校錄取率的人都心知肚明,這錄取率實在低得可憐,你的對手可能是200、300人,看看你身旁讀書會或是一起唸書的夥伴,他只不過是好幾百人中的幾個,你的對手已經多到數不清了,何不就卸下防備的心態,好好與身邊這個與你有緣的人一起並肩作戰、成為好隊友呢?讓1+1>2,或許會變成你面對其他考生的重要利器哦!
3、打破自我感覺良好,追求卓越再卓越!
在自己寫考題時,時常容易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以輔原申論題為例,我常寫完會想:「天~我寫這樣超完整。」、「我好厲害!」但當你和讀書會的夥伴互相交流自己的擬答時,你會發現:「其實我寫的東西他們也寫得差不多,甚至他們還寫出我沒想到的...」我認為這是讀書會帶給我最大的啟發!當自己可以不藏私地分享自己的想法,你就有機會聽到別人的想法,此時你看見了自己的不足,也同時收穫了更好的擬答方式,我認為這對於沒有標準答案、看重考生自身見解的「輔導與諮商考科」更為重要!

(三)沒有所謂「一定」要做到的事

那些方法或許有用,但不一定適合你
許多考生聽到成績優異的學長姐分享自己的讀書方法,就會有個錯誤的認知:一定要這樣做才考得上!像是:要早上八點起來唸書、每天要唸6-8小時等等。不得不說這些對某些人來說確實可能對於考試具有正向效果,但是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有些人刻意調整作息,但是反而搞得自己很痛苦,努力了一個月都沒有成功,反而還失去唸書的精神;也有些人很執著一天一定要讀到幾小時,但是坐在書桌前,卻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滑手機、分心,那我猜測每天全神貫注的讀一小時可能都比這樣花六小時坐在書桌前有效。
你可能會沒耐心,但是我還是想誠懇的建議你:自己去探索出來的讀書方式,才是最適合你的!像我就沒有特別調整作息,都會睡到快中午才起床,下午才開始唸書,且一天可能只念4-6小時的人,但這對我來說就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且這些也都不影響我考試當天的狀態。探索的過程可能會花費你一些時間,但是卻可能幫助你在往後每一個備考的日子處在穩定的步調上,千萬別無條件的吸收他人的讀書方式啊!

(四)擁抱負向的狀態,學習承接自己

把自己也看成一個人,去陪伴他/她吧!
我認為這是最後但也最重要的一個。在備考期間,許多負向情緒的湧現是非常正常的,你可能體驗了前所未有的焦慮、自我懷疑,甚至開始出現自我貶低、變得患得患失等等,我相信意識到這些狀態的你,一定也相當重視這場考試。
雖然這些感受非常的讓人不舒服,但是這或許正是這場考試最終的「隱藏考卷」-如何承接自己,且這對於考「諮商所」的你來說,更是一個可貴的練習機會,何不在真實面對個案前,先練習將自己視為一個「個案」,想想「他怎麼了?」、「他正在經歷什麼?」「你會想對他說什麼?」
別急著想解決什麼,給自己時間慢慢體會與陪伴自己,每一個人應對的方式都有所不同,這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而當你能夠在極為糟糕時承接自己時,我想你也已經做好準備去承接住其他人了。

結語

考研究所是非常需要有夥伴以及旁人協助的過程,同時也非常考驗著自己面對挑戰的調適以及應對能力,無論最後結果如何,都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考生都能在考研的過程中有所成長與收獲🫶。
另一篇有專門分享各個學校筆試準備方向,有報考相同學校的考生可以參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這篇文章分享了準備諮商所面試的完整過程,包括面試前的準備、實戰演練到面試後的反思,特別針對諮商演練的細節進行深入探討。作者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提供讀者寶貴的建議和心態調整方式,以幫助同樣在追求夢想的考生們提升面試自信,取得更好的成果。
繼上一篇分享兩年來備考的心路歷程後,這一篇主要分享個人資料準備及撰寫的方法。在開始前想先邀請大家把以這句話放在心中,並在準備備審資料這段期間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總是會有新想法產生、有地方需要修改,絕對沒有完美的狀態。」
承蒙過去在準備研究所推甄的過程中, 從網路上蒐集到許多人的經驗分享, 同時受到很多幫助而能順利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因此想將這段經歷及個人反思記錄下來, 讓對自己感到不自信、對未來感到不安的我們, 能夠與起伏不定的心情和平共處而持續邁進! 之前曾經在諮商社群及Dcard蒐集大家的疑問, 感謝大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今年有幸上岸研究所,雖然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的相關資料,但我想提供除備審資料撰寫以外的建議與可能性!希望可以為各位帶來點幫助或力量~
參加學校推甄前的準備過程,包括申請多所大學、準備考試的過程、備審資料的準備以及自己的心得回顧。作者分享了自己的閱讀和補習班經驗。文章中包括了國北筆試題目的相關介紹。希望這篇文章對其他考生有所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給所有會考生在最後關頭的建議,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都能夠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用最完美的身心去面對人生中第一場重要考試。
Thumbnail
  分享我在1~7月份專輔初試的準備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這篇文章分享了準備諮商所面試的完整過程,包括面試前的準備、實戰演練到面試後的反思,特別針對諮商演練的細節進行深入探討。作者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提供讀者寶貴的建議和心態調整方式,以幫助同樣在追求夢想的考生們提升面試自信,取得更好的成果。
繼上一篇分享兩年來備考的心路歷程後,這一篇主要分享個人資料準備及撰寫的方法。在開始前想先邀請大家把以這句話放在心中,並在準備備審資料這段期間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總是會有新想法產生、有地方需要修改,絕對沒有完美的狀態。」
承蒙過去在準備研究所推甄的過程中, 從網路上蒐集到許多人的經驗分享, 同時受到很多幫助而能順利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因此想將這段經歷及個人反思記錄下來, 讓對自己感到不自信、對未來感到不安的我們, 能夠與起伏不定的心情和平共處而持續邁進! 之前曾經在諮商社群及Dcard蒐集大家的疑問, 感謝大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今年有幸上岸研究所,雖然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的相關資料,但我想提供除備審資料撰寫以外的建議與可能性!希望可以為各位帶來點幫助或力量~
參加學校推甄前的準備過程,包括申請多所大學、準備考試的過程、備審資料的準備以及自己的心得回顧。作者分享了自己的閱讀和補習班經驗。文章中包括了國北筆試題目的相關介紹。希望這篇文章對其他考生有所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給所有會考生在最後關頭的建議,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都能夠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用最完美的身心去面對人生中第一場重要考試。
Thumbnail
  分享我在1~7月份專輔初試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