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之獅的閃電戰 -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全過程(中

2023/04/05閱讀時間約 30 分鐘

進擊的伊拉克陸軍

根據方案17的規劃,伊拉克陸軍分成三路攻勢,北部的主力包含倚賴真主機械化師、漢摩拉比裝甲師以及尼布甲尼撒步兵師,這一批部隊將會沿著80號公路南下,目標是科威特城和科威特國際機場;同樣從北部發起的還有法奧步兵師,他們自成一路攻勢,沿著801號公路南下,目標是布比延島與北部海岸線。第三路部隊由麥地那裝甲師、巴格德機械化師與阿德南步兵師組成,他們會直接穿過沙漠進入科威特西部的70號公路,然後往東轉向從西部攻佔阿里.薩利姆空軍基地和科威特城。
這些部隊分別分配了不同佔領目標,漢摩拉比師和尼布甲尼撒師負責科威特城,沿著801公路南下的法奧師負責通過布比延大橋佔領布比延島。依賴真主師負責攻佔阿里.薩利姆空軍基地,等待麥地那師通過後再一路南下穿過科威特城,進入科威特南部封鎖科威特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邊境區域。而麥地那師除了要負責接手薩利姆空軍基地外也要穿過科威特城南下艾哈邁德(al-Ahmadi)地區,在阿德南師和巴格達師輔助下控制科威特南部封鎖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邊境區域。
在進攻開始前,突擊連會事先清理掉科威特邊境管制部隊確保他們無法發出警告,隨後機械化程度最高行軍速度最快的裝甲與機械化部隊會打頭陣佔領關鍵目標,步兵師則會跟在後頭負責確保後方的安全並在跟上後協助掃蕩與控制更大的區域。行軍過程中長射程的130毫米加農砲會全程跟隨並對部隊前方5公里發射照明彈,確保部隊可以在低能見度下保持20公里的高速行軍。
基層的伊拉克軍被明確告知速度比什麼都重要,為此他們必須有效善用這些科威特公路保持推進;但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部隊地展開將受公路限制,一次性展開一個師是不可能的,三個旅只能依序前進;而即便一次只有一個旅推進,這些公路不僅仍顯得過於狹窄,還被水泥擋板分隔,部隊的反應和展開非常受限,所以實際數量優勢會被嚴重壓縮。同時不可能讓部隊停下來等候掩護單位移動,所以也不會有側翼的掩護單位。上述這些限制為科威特軍的埋伏確立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考慮到高速推進必然導致後勤單位無法跟進,預計進攻部隊可能在攻擊發起的24小時後才能得到後勤與民政單位的支持,伊拉克決定嘗試讓部隊自己攜帶推進必要的物資,為此裝甲車輛都額外攜帶隔熱水箱與油箱,根據麥地那師的報告該師攜帶了足夠獨立作戰72小時的口糧和飲用水;而如果這還不夠,進攻部隊被鼓勵盡可能就地[徵用]科威特一切資源去保持進攻能量。
8月2日0100時,進攻部隊的突擊連開始陸續偷襲科威特邊境哨站、海關與警察局等有警戒功能的站點。0300時,伴隨突擊連代表任務成功的綠色信號彈升空,伊拉克共和衛隊開始穿過邊境進入科威特。
伊拉克兩支地面進攻部隊的處境不太一樣,北部攻勢的部隊憑藉條件良好的道路不僅能夠保持20公里的速度,還逐漸加到40公里,唯一困擾的是完全沒有和友軍單位的聯繫。然而西部攻勢部隊則不然,麥地那師甚至在出發前就發現無法以高頻通訊和指揮部聯繫,這導致師長一時拿不定主意是否按照時間表發動攻勢。最後共和衛隊指揮部高級軍官直接乘坐直升機到該師第14裝甲旅集結區責令他們發動攻勢 - 而這還只是開始。在南下進入科威特沙漠地區後,伊拉克軍飽受迷航的困擾,而糟糕的通訊情況也加劇了混亂,而且為了搶救陷入沙地的車輛也浪費了許多時間。一支部隊合乎甚至可能超前計畫,另一支則發生延誤,而兩支部隊之間又沒有有效通訊,結果夾擊的計畫就此脫節了。
正如伊拉克所料,此時科威特軍多數的軍官和士官都在休假,陸軍每一個旅保持值班狀態的人數都不超過一個營,而且最關鍵的馬特拉嶺以北只有少量第6機械化旅單位配合邊境衛隊巡視監控國境。雖然該旅得到警報後也趕緊進入戰備狀況,但留給他們的時間實在太少。第6旅先是派出一支比較小的單位前往馬特拉嶺以北 - 而他們正好撞上漢摩拉比師17旅,科威特軍拔得頭籌在300米距離上擊毀一輛T-72,而17旅旅長下令左翼縱隊離開公路與科威特軍交戰,右翼則繼續往馬特拉嶺山隘衝刺。經過短暫的交戰,這一小股科威特軍選擇撤退。
開戰時科威特軍態勢
當17旅突破山隘後,伊軍面前的是毫無心理準備的以機動編隊往北移動的科威特軍裝甲縱隊,在領頭的T-72開了幾砲後科威特軍就拋下了車輛四散而逃。不過根據科威特方面紀錄,第6機械化旅殘兵仍成功撤離到傑赫拉以南重組防禦,最後在8月3日早晨投降。
在排除科威特第6旅的威脅後,唯一能夠抵擋伊軍南下的單位就只剩第35機械化旅和第80機械化旅了。35旅帳面編制有裝備酋長的第7、8戰車營、裝備M113和BMP-2的第57機械化步兵營、裝備改進型拖式的1個反裝甲連和裝備M109A2的第51砲兵營。然而開戰前只有7營完整待在駐地,8營正在執行油田保衛工作,只有3連在戰前返回駐地;第57步兵營則有2個連在費拉卡島與布比延島,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員還在休假。直到8月1日深夜,科威特軍事指揮體系才開始對伊拉克入侵的可能有足夠自覺並下達戰備指示,當時35旅人手因休假與異地協防等原因而不足,因此該旅必須先整理人事資料尋找任何有過裝甲訓練的人員補充車組,同時也開始補給物資。
0030時,35旅得知伊拉克軍通過並占領邊境地區。經歷8小時忙碌後直到35旅於0600開拔時,35旅拼湊出來作戰力量如下:26輛酋長組成的第7營、10輛酋長組成的第8營、5輛BMP-2和一些M113組成的機械化步兵連、7輛M109組成的砲兵連與1個由M901拖式飛彈發射車組成的反戰車連(半個M901連派往薩利姆空軍基地)。這些作戰部隊還不是一次性出發的,最先完成整備的8營3連最早出動,而51砲兵營的整備花的時間最久只能晚點出發再趕上其他部隊。
62科威特的TH 390法赫德裝甲車,這是由埃及出資,德國蒂森-亨舍爾開發的裝甲人員運輸車,基本延用民用卡車底盤,可以全向抵擋7.62毫米彈藥。
不僅實力不足,35旅各方面整備也遠遠談不上完善。首先戰車部隊彈藥還沒完成補給,火炮和雷射測距儀都未能校準,水箱也沒補滿。35旅的輔助單位狀況同樣糟糕,建制的第51砲兵營編制上該有18門M109A2自走榴彈砲,但他們只湊的出7門,且由於沒有足夠時間補給,彈藥與燃料同樣低於正常基數(如M109算上6發煙霧彈也僅攜帶36發砲彈),不過35旅沒打算離營區太遠,有必要可以輪流回去補給。
在擊退科威特第6旅並通過馬特拉嶺後,漢摩拉比師17旅很快接近了傑赫拉。此時該旅分成3個團級戰鬥隊,第一個戰鬥隊主力是一個戰車營,沿著五環路直接通過傑赫拉區直取科威特城,目標是皇宮、國際酒店和內政部;第二個作為主要作戰力量,由裝甲營、步兵、砲兵、工兵與防空部隊組成,他們沿著六環路繞過傑赫拉區進入科威特城,沿途清理所有抵抗力量;第三個戰鬥隊就跟在第二個後面,負責占領科威特國際機場。
而科威特軍這邊,第7營首先進入防禦,他們佈署在傑赫拉外圍,並有可遮蔽車體的射擊陣地,正對著6環路。在0645後於主要道路上佈署一輛BMP-2作為前觀偵查單位。至於第8營則派去嘗試支援遭到伊軍包圍在傑赫拉駐地的友軍80旅。
很快的,科威特35旅偵查單位就發現了敵軍 - 這是漢摩拉比師第17旅的第二和第三個戰鬥隊。當漢摩拉比師17旅進入環狀公路時,第7營開火了。此時雙方距離大約是1500米,理論上擁有更優秀火控和高精度火炮的酋長將得以發揮偷襲的效果並避免酋長的機動與防禦上的嚴重缺陷,因此這一階段科威特保持近乎單方面的打擊而沒有遭受損失。
科威特35旅和伊拉克17旅交戰過程,注意17旅第一個戰鬥隊是走五環路,沒有和35旅接觸。
在交火進行時7營指揮官擔心自己在打的到底是不是敵軍,一度下令停止射擊,不過幾分鐘後他又再度確認當前面對的是敵人並恢復交戰。而在交火中偵查單位也趁亂成功撤回友軍陣地,沒有遭受損失。
而第8營這頭,由於伊軍已經通過六環路橋樑,僅有一個連的8營難以穿過大量伊軍,只好返回和7營會合。他們險些在折返時7營還誤以為是伊軍想從側翼包抄,下令讓一個拖式排準備交戰,不過誤會很快解除,該營找到屬於自己的射擊陣地並加入對伊軍的攻擊。
在交戰過程中35旅一度發現一支由30架MI-8直升機組成的伊拉克大機隊正好經過上方,他們沒有對付這些直升機的手段,但MI-8也不是太大的威脅 - 直到他們發現一架MI-25,這下對於缺乏對空武器的35旅真的麻煩大了。戲劇性的是,這架戰鬥直升機繞了好幾圈也沒對科威特軍發動任何攻擊,隨後就離開了。這很可能是因為伊拉克直升機無法識別敵友,雖然伊拉克在兩伊戰爭時期在地面部隊引入了具備飛行員資格,負責航空單位與地面部隊引導協調的空地協調官,但只在師和軍級才有。
在6環路上,伊軍無視35旅的存在繼續往科威特城移動,而35旅8營隨後開始對隊伍較後方滿載步兵的軍卡與運輸自走砲的卡車進行射擊。根據科威特軍的說法,這一階段大部分伊軍士氣很低,意識到遭到攻擊並下車後卻大多只是躲開甚至表現投降意願,只有少部分人繞到8營側翼以單兵武器和RPG嘗試偷襲,但沒有得手,35旅還將將一輛還未來的及駛下拖板貨車的2S1自走砲摧毀。
雖然在科威特軍眼中和伊拉克17旅的交戰是一面倒的,然而伊拉克眼中這場戰鬥的真實情況完全不同:根據該旅旅長戰後說法,科威特戰車大部分攻擊都沒有命中目標,很可能是因為倉促出擊的35旅沒有時間校準火炮,而且酋長的炮口校準設備本就複雜且不可靠。他承認第17旅在此戰中損失一輛戰車,但沒有提及步兵砲兵的損失。而根據他的說法,第17旅沒有對科威特35旅進行有效回擊的原因稱得上有些侮辱:不值得為了這種程度的干擾浪費時間。而且考慮到西部會有麥地那師從當前敵軍後方殺過來,不如留給他們去處理 - 雖然他似乎沒有想過一件事,就是麥地那師知不知道這裡有敵軍。
雖然放跑了伊拉克17旅,但科威特35旅仍選擇堅守原地並輪流讓交戰單位回營區補給彈藥。在大約1100時,35旅得到情報指出西方正有一支裝甲部隊往他們靠近,35旅認為這可能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的援軍,於是一名科威特軍士兵前往接觸和確認。他很快發現這是一支由T-72與BMP-2組成的部隊,只可能是伊拉克軍,但他非常冷靜的攔住領頭伊軍戰車詢問身分和指揮官位置,如此的理所當然彷彿自己不是敵軍。被唬住的伊軍也沒有對他開火,讓這名士兵得以安然返回。
對於後方出現一大批敵軍毫無準備的35旅無疑處在非常危險的狀態,特別是後方毫無保護的砲兵。然而這支伊軍部隊顯然不知道35旅的存在,完全無視了就在他們一旁的35旅砲兵與預備戰車陣地,隨後又一次進入6環路,正好被分處道路兩側的35旅第7和8營夾擊後痛打一頓,在混亂中35旅俘虜了幾名伊軍,他們表示自己隸屬麥地那師。很顯然這支部隊就是該師打頭陣的第14裝甲旅。
科威特35旅和伊拉克14旅交戰過程,可以看出由於沒有得到友軍警告且側翼缺乏掩護力量,伊拉克14旅在和17旅完全一樣的位置上被完全沒有動過的科威特35旅痛擊,而且也完全忽視51砲兵營的存在。
在遭受埋伏與近乎單方面的打擊後,麥地那師第14旅沿著道路轉移到西方一處距離35旅戰車陣地約3公里的卡車秤重站重組,但又遭到35旅51砲兵營砲擊痛打,伊軍只好繼續往西撤退直到馬特拉嶺以西。然而伊軍隨後也建立自己的炮兵陣地並進行反擊,也給51砲兵營一定的損失,營長也受傷。本該被優勢伊拉克空軍摧毀(或至少壓制)的科威特空軍也出現了,一架A-4攻擊機現身並用5枚MK.82炸彈和機炮攻擊伊軍砲兵陣地 - 而這架A-4完全沒有誤擊35旅和51營可說是奇蹟,因為附近的科威特地面部隊根本沒有前進空中控制員,攻擊機和地面部隊也根本沒有可用的無線電通訊。隨後這架A-4遭到地對空飛彈擊傷,但成功返回Al Jaber機場。
51砲兵營的開火也導致他們陷入相當危險的處境,要知道此時51砲兵營位置仍然被在麥地那師與馬特拉嶺後方,7、8營根本支援不了他們,先前麥地那師沒有發現他們,但在開火後麥地那師也注意到他們的存在並開始組織反擊了。由於BMP-2的30毫米機砲開始打到陣地附近,砲兵營不得不往南與東轉移到離當前敵軍更遠的位置 - 雖然這拉近了和漢摩拉比師的距離。
與此同時麥地那師第10旅也追上因交戰而停頓的第14旅準備一同發動新的攻勢,面對兩個完整的共和衛隊裝甲旅,僅有團級力量的科威特35旅實力完全不夠,包含彈藥與飲水在內的多種作戰物資即將告竭,戰車殘彈最多的也只有3發,甚至出現了科威特軍和伊拉克軍在戰鬥間隙一起向路邊攤販買水的狀況。最重要的是伊軍顯然有更多後續部隊與補給,且已經陸續接近;反觀35旅幾乎可以確定是單打獨鬥,而且在西邊有敵軍大部隊出現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再回到營區補給,隨車的物資就是他們僅剩的一切。
35旅撤離時的態勢圖,51砲兵營位置相當危險,完全無法得到戰車部隊掩護,好在該營都是自走砲所以順利脫身。
35旅旅長決定先往南移動避開當前敵軍,51砲兵營首先轉移,然後是第7營,8營則留在原地掩護撤離;等8營也開始撤離後8營再一次險些被誤認為敵軍,不過同樣沒有發生誤擊。
一輛伊拉克BMD-1空降步兵戰鬥車,隸屬第3或16特種旅,雖然特種旅主要通過直升機投送到科威特,但也有部分單位是伴隨地面部隊推進。
35旅暫時安全了,問題是下一步怎麼辦。上級一開始命令他們退到駐守在科威特南部的15旅營區補給並準備繼續戰鬥,但科威特最高指揮單位則無法給出明確命令,他們對戰場局勢的了解也陷入混亂而無從判斷該如何調動剩餘作戰力量,也無法找到可支援35旅的炮兵或空軍單位,只能下令允許該旅採取任何他們認為可行的方案。
最終科威特35旅於1630時撤退到沙特與科威特邊境沙漠地帶,以免再發生側翼或背後殺出敵軍的情況,同時派遣人員和沙特軍接觸表達撤至沙特的意願。他們退的正是時候,不久後伊拉克砲兵的砲彈就落在他們原先陣地的位置上。在經歷一晚的等待後,他們進入沙烏地阿拉伯並得到久違的整備和休息,不過由於燃料缺乏他們不得不拋棄一部分M109,只有6輛得以撤出。而在交戰過程中,35旅損失了2輛酋長,人員方面有10死35傷。
據信就是35旅其中一輛戰損的酋長。
另科威特人頗感意外的是,以不可靠的動力出名的酋長在未經過妥善整備的情況下倉促出擊並於最炎熱的天候奮戰一整天,除了出發後不久營長座車故障拋錨以外,其餘車輛沒有任何一輛發生動力故障,因而全部生還的酋長都成功撤離到沙烏地阿拉伯。
至於第80旅,根據科威特方面紀錄,該旅只來的及湊出一個裝甲連和一個步兵連的兵力;而更糟糕的是所謂裝甲連,配備的是FV601B薩拉丁裝甲車,這種裝甲車配備76毫米低膛壓炮,其威力和初速都很低,而且也沒有任何射控計算設備,測距完全靠機槍,裝甲最厚處也只有32毫米,別說對抗T-72了,哪怕只是面對伊拉克的BMP-1/2步兵戰車都難有勝算。
第80旅一開始嘗試前往馬特拉嶺與第6旅會合防守隘口,不過在他們出發前已經得知伊拉克突破了馬特拉嶺,因此只能就地在傑赫拉地區嘗試阻擊伊拉克軍。80旅知道他們缺乏裝甲武力與合適地形完全阻止敵軍,所以交戰目標只是拖延。根據科威特方面紀錄,該旅在傑赫拉的公路匝道第一次對抗伊軍並暫時拖住他們;然而一小時後伊軍集結更多兵力發動新的攻勢並逼退了80旅,隨後80旅退到傑赫拉市區繼續抵抗,最後在中午遭到包圍不得不投降。該旅在交戰中損失6輛薩拉丁裝甲車,人員損失為7人陣亡。該旅作戰紀錄缺乏伊拉克方面紀錄的對照而難以交叉比對,並不清楚其具體交戰對象與實際交戰效果。
插著科威特國旗的BMP-2,但此照片應該拍攝於沙漠風暴行動期間,伊拉克也操作BMP-2,但數量只有約200輛,主力步兵戰鬥車是BMP-1。
至於佈署在科威特南部的第15旅,一開始接到的命令是前往北部協助第6旅防守馬特拉嶺,不過他們距離要比80旅還遠的多,當然沒有趕上。根據科威特方面紀錄,在科威特城遭受入侵期間,佈署於南部的科威特第15旅派出戰車、步兵與機械化步兵各一個連殺進城內為遭受圍困的穆巴拉基亞營區解圍,這個營區是國防部、參謀部與陸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有少量陸軍與國民衛隊駐守。15旅成功突破外圍伊軍並與被困友軍會合。隨後科威特軍以營區為核心加強了防線,擊退了幾次伊軍進攻,但在下午伊軍援軍抵達,防守的科威特軍不得不撤離。和80旅的作戰記錄一樣,15旅的紀錄缺乏伊拉克方面資料對照而難以確認真實過程與交戰效果。
把視角拉回伊拉克這邊,進入科威特城的漢摩拉比師第17旅主力戰鬥隊沒有遭遇多少抵抗,唯一的麻煩是驚慌失措的科威特人民用車輛,這一困擾伴隨著部隊的深入而越發嚴重,進而導致拖延與燃料的消耗。第17旅旅長發現他們會在抵達指定目標前耗盡燃料,而道路阻塞情況不允許他們如先前計畫的從科威特民用加油站或油庫取得補給。
最後旅長找到的解決方案就是科威特人自己 - 他親切地告知一名科威特警察,他們已經快沒燃料了,而他身後還有1000多輛戰車,如果這名警察可以幫他們解決問題,他就不需要為了開路而[不慎]傷害科威特平民。這名警察屈服了,他不僅協助第17旅解決燃料問題,還指引他們如何抵達目的地。0930時,戰鬥隊抵達目的地,同時另一個戰鬥隊聯繫上他們,告知已經抵達皇宮,第17旅可以開始對科威特城的整體控制,在各個十字路口佈署戰車和路障,並逮捕科威特重要軍官與高級官員,下午尼布賈尼薩師也跟上加強對科威特城的完整控制。
正在和民用車搶道的伊拉克共和衛隊MT-LB,過好的突然性帶來的意料之外的麻煩就是科威特民眾不知道自己身陷戰區也根本沒時間疏散。
正如前所述,西部的攻勢因為通訊不暢和迷航而有較嚴重的延遲,而且麥地那師第14旅在傑赫拉還和科威特35旅爆發交戰,加上科威特空軍的幾次行動造成的混亂,結果麥地那師直到8月3日0130時才抵達最終目的地艾哈邁德城並和早已控制住科威特海軍基地的伊拉克海軍步兵會合。也正是因為麥地那師未能及時實現對科威特東南的封鎖,結果包含駐守在該國南部的第15裝甲旅在內的大量科威特軍得以逃到沙烏地阿拉伯。
8月4日中午,麥地那師、依賴真主師、巴格達師和阿德南師完成對科威特南部的掃蕩,徹底封鎖科威特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邊境,但保留象徵性的一公里距離以表明無進一步入侵沙烏地阿拉伯的打算。至此,整場侵略行動的地面入侵階段算是告一段落。
在科威特城市區佈防的共和衛隊T-72與中國製74型37毫米防空炮。

慢半拍的伊拉克空軍

雖然因為波斯灣戰爭期間倉皇逃到伊朗,伊拉克空軍徹底淪為笑柄,但實際上經過兩伊戰爭的淬鍊與成長,此時的伊拉克空軍已經是一支技術先進戰術純熟的進攻性空軍。特別是在防空壓制與精確彈藥的實踐經驗上,除了美國外世界上罕有國家能與之比擬。
按照他們在兩伊戰爭的經驗,伊拉克空軍的防空壓制模式如下:首先,裝備有賽利爾(Syrel)電子情報吊艙的幻象先收集伊朗防空系統活動情況,通過數據鏈傳送到防空整合系統卡里(Kari)進行分析並以此安排防空壓制任務;隨後,2-4架戰鬥機(通常是米格23)的會在離鷹式飛彈陣地64公里的安全距離外,一方面負責排除伊朗戰鬥機威脅,二來也負責吸引鷹式飛彈陣地雷達注意使其保持開啟,同時2-4架攜帶凱門鱷吊艙的幻象會接近並進行防區外電子干擾,掩護攜帶BazAR或Kh-28反輻射飛彈的幻象或蘇愷22攻擊任何膽敢活動的伊朗防空系統。負責空對地打擊的攻擊機則會攜帶蘇聯製SPS-141或法製鮣魚(Remora)電子干擾自衛吊艙,讓殘存的伊朗防空系統難以鎖定。
有了以上保護,伊拉克攻擊機就可以專注在狩獵伊朗地面目標,或使用AS-30L雷射導引飛彈、Kh-25雷射導引飛彈、Kh-28反輻射飛彈和Kh-29雷射導引/圖像導引飛彈等精準導引武器打擊點目標。這一戰術在兩伊戰爭期間已經相當成熟,在戰爭後期伊拉克空軍總是能夠突破那些得到防空系統多重保護的伊朗重要目標並實施有效打擊。
然而在科威特,伊拉克空軍所要面對的情況不太一樣:首先,伊朗軍使用的是較老的MIM-23A型,但科威特軍使用的是MIM-23B型,後者通過增大的彈體讓射程從A型的25公里提升到35-40公里,戰鬥部威力、射高與制導設備也都得到強化,這導致伊拉克以往對抗伊朗的戰術不能直接套用。然而由於開戰的太過倉促,伊拉克沒有收集更精確情報的時間,保密的需要也讓基層執行單位更無法事先推演、優化和驗證戰術的改進,如同上述戰術那樣,預先派出偵查機定位再有針對性的規劃最理想突防戰術是不可能的了。
其次,上一場戰爭對於反制鷹式飛彈展現出不錯效果的鮣魚吊艙主要是裝備在幻象F1上。這回包含防空壓制任務在內,對地任務將交由蘇聯製蘇愷22和米格23BN攻擊機負責,唯一一支參與的幻像F1中隊負責任務是戰鬥空中巡邏;然而,蘇聯戰機使用的SPS-141自衛吊艙效果不如鮣魚,蘇聯的雷達告警系統(RWR)技術水平和顯示方式也都比較過時。
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3BN,這是米格23的對地攻擊型號,擁有較完整低空自動導航能力,能夠使用Kh-23無線電指令制導空對地飛彈,翼套內置無線電制導設備,機鼻則內置雷射測距/導引設備,所以機鼻有個斜切角度,這些米格23BN約有一半加裝了SPS-141自衛吊艙。不過伊拉克空軍對米格23BN評價不如蘇愷22。
此外,像這種精準複雜的打擊編隊實際執行難度很高,各種速度、航程、任務類型都不同的機型從各處機場起飛後,需要在指定空域完成集合,然後重新編隊組成完整打擊群執行任務,因此需要能力與經驗純熟的規劃團隊才能完成。然而首先規劃與優化時間不足,再者伊拉克空軍指揮官是穆扎希姆·薩阿布·哈桑(Muzahim Sa’ab al-Hassan)少將,他是在兩伊戰爭結束後一路繞過許多資歷與實績更優秀的人選突然爬到這位置的,許多人相信這並不是因為他有出眾的天賦,完全是因為他和海珊的私交甚密。能力上姑且不談,經驗上的缺乏還是難以避免。
最後,由於伊拉克空軍資源有限,每一個打擊群規模和執行指定任務的戰機也有限,安排備用機的奢侈也基本不存在;但由於不同戰機有著明確分工,如果負責干擾或防空壓制的戰機因天候或技術問題無法,或那怕只是無法即時伴隨編隊,都會導致編隊的干擾或防空壓制能力削減過大導致任務風險增加到難以接受的程度。也因此在兩伊戰爭期間經常發生少數幾架戰機的缺席導致整個打擊群任務取消的情況。
雖然方案17在執行階段每個軍種都或多或少發生延誤,但伊拉克空軍的尤其嚴重:他們使用的出發機場被大霧籠罩,只能延後所有戰機的任務;而那怕到了天候終於允許起飛的時候,伊拉克空軍仍暴露出難以有效協調多個機場的大批戰機的問題,這導致的自然是更多延誤。
目前可以確認最早起飛的戰鬥機應該是負責戰鬥空中巡邏的幻像F1,起飛時間是0420時 - 此時伊拉克地面部隊早已經越過邊境,科威特已經得到警告,空軍也已經在加緊讓可用戰鬥機升空,這意味著伊拉克空軍成為唯一一個完全沒享受到先手優勢的參戰單位。此時科威特空軍最大的威脅反倒是來自地面,特別是薩利姆空軍基地,這裡離伊拉克最近,卻駐紮全部的幻象F1。
蘇聯防空體系相當重視地面引導攔截(GCI),但地面雷達與通訊容易受到地球曲率限制,難以在進攻戰中將作用範圍延伸到較遠處戰場,而預警機可以打破這一侷限,但當時伊拉克的自研預警機還未實用化。
當伊拉克打擊群終於出發時,科威特已經升空的戰鬥機大多忙於和伊拉克直升機交手,不過鷹式地對空飛彈已經等待多時。雖然科威特紀錄承認他們的鷹式飛彈一直受到頗為嚴重的干擾,但2架米格23BN組成的對地偵查/攻擊編隊在剛過邊境時,帶頭的米格23仍被布比延島上的鷹式飛彈陣地擊落,飛行員陣亡。
注意到鷹式飛彈威脅後,兩架攜帶Kh-28反輻射飛彈的蘇愷22被派去對暴露的鷹式飛彈陣地執行防空壓制任務,但由於突防的高度和距離是根據以往兩伊戰爭經驗規劃的,結果科威特的鷹式從出乎伊拉克飛行員意料的距離外實施攻擊,導致其中一架蘇愷22遭到擊落,2名飛行員均陣亡。最後,一架可能屬於不同防空壓制編隊的蘇愷22發射了Kh-25MP反輻射飛彈,這才讓布比延島的鷹式飛彈陣地停止活動。然而當伊拉克占領布比延島後才發現該陣地實際上也只是暫時關機,並未被摧毀。
科威特軍幻象機隊,後方可以看到一架L-100-30運輸機
雖然僅僅壓制住一個飛彈陣地,但科威特5個飛彈連中的3個在南部,而北部馬特拉嶺的鷹式陣地已經被空突部隊佔領了,因此此時科威特軍也不剩什麼防空威脅;至於科威特戰鬥機出發的早,此時大多已經返航補給或正忙於疏散,伊拉克打擊群得以不受攔阻的在0625時成功轟炸只有少量SA-7肩射對空飛彈保護的兩座科威特空軍基地跑道與滑行道。
雖然空襲未能完全癱瘓薩利姆機場,不過伊軍空襲成功在艾哈邁德機場跑道投放使用延時引信的反跑道彈藥,跑道因此暫時封閉直到這些潛在威脅排除,同時至少兩架仍停在薩利姆機場未能即時起飛的科威特幻象遭到嚴重破壞,而科威特國際機場也有一架英國的波音747被炸毀。最後,一架蘇愷22使用Kh-25的雷射制導型號摧毀了科威特城的電話交換機,癱瘓科威特軍事通訊 - 雖然現在才做毫無疑問有點晚。
在機腹攜帶Kh-28的蘇愷22,據信這是伊拉克首次將該型飛彈投入使用,這一型飛彈速度高達3馬赫,戰鬥部重達160公斤,但巨大的尺寸與重量使攜帶數量與掛架受到嚴重限制,因此以往伊拉克更傾向使用較小型的Kh-25MP執行防空壓制。
在第一波空襲結束後,薩利姆機場地勤發現跑道未被破壞的部分仍有勉強足夠讓幻象起飛的長度,因此他們抓緊這個空檔讓另外2架幻象升空,這2架幻象未遭到伊拉克戰鬥空中巡邏戰機攔截,成功對正在科威特城進行機降作戰的伊拉克直升機發動攻擊,最後安全降落在艾哈邁德機場。
由於伊拉克地面攻勢已經逼近,凌晨5-6點左右,科威特空軍司令下令薩利姆基地關閉,所有能或已經升空的戰機必須疏散到艾哈邁德機場。但一名管制員決定在塔台堅守到最後一刻;而在他的引導下,2架天鷹得以轟炸逼近的麥地那師與巴格達師,給毫無準備的伊軍造成不小的混亂與損失。但反應過來的伊軍以肩射防空飛彈將其中一架重創,雖然仍掙扎著返航但機體傷勢過重不得不報廢。此外由於35旅成功偷襲並暫時拖住麥地那師14旅,這為薩利姆機場爭取了額外的幾個小時讓更多戰鬥機得以疏散。
當6架科威特幻象疏散到艾哈邁德機場時,因空襲而癱瘓的機場跑道讓他們不得不選擇在機場外圍的公路降落,這些公路長度足夠,就是只有4.5米的寬度讓降落風險非常高,然而全部6架幻象都成功著陸,機場的地勤湧上來完成所有戰機的加油與再武裝,使其能夠再次出擊。
在機翼最外側掛架攜帶鮣魚自衛吊艙的幻象F1,不僅伊拉克高度肯定這一型吊艙效果,連一名前伊朗F-4飛行員也承認面對裝備Remora自衛吊艙的伊拉克戰機他甚至無法維持3秒以上的鎖定,哪怕是F-14上強大的AWG-9雷達與AIM-54有時也無法免疫干擾。
下午,科威特空軍司令下令正在遭到伊拉克地面攻勢的科威特國際機場軍事人員疏散到艾哈邁德機場。晚間他下令關閉空軍作戰指揮中心,所有可用設備必須盡可能銷毀,不過此時艾哈邁德機場和薩利姆機場仍又保持了一段時間的運作,兩者都是直到8月3日才被伊拉克裝甲部隊完全佔領。
1220時,伊拉克第二波空襲方才到來,主要針對的是兩個科威特空軍基地。空襲。據信同樣使用了反跑道彈藥,但這回艾哈邁德機場的跑道沒有被癱瘓,科威特又成功出動了7架天鷹,其中至少2架對伊拉克軍地面部隊發動了空襲並安全脫身。至於伊拉克空軍還是什麼都沒做,雖然有米格29回報他們發現了天鷹,但此時戰場離伊拉克地面管制單位已經遠到讓通訊與雷達都難以保持空域態勢的監控,在無法有效識別與協調的情況下還是沒有任何伊拉克戰機獲得對空交戰許可。
科威特的天鷹
此後科威特天鷹直到8月3日上午以前都繼續利用南部的公路維持運作,在他們撤離前共有2架衝出[跑道]而受損,另有一架夜間起飛時墜毀。不過敵我識別的問題在科威特這邊也存在,可以確認一架嘗試救援被困軍官的SA.330直升機遭到鷹式飛彈擊落,還有報導指出整整3架攜帶HOT反戰車飛彈的蹬羚直升機全數遭到友軍鷹式飛彈的毒手。
面對少數科威特空軍的活動,數量上有巨大優勢的伊拉克戰鬥空中巡邏(CAP)戰鬥機彷彿人間蒸發似的毫無存在感。事實上伊拉克戰鬥機確實有過2次攔截科威特空軍戰機的機會,但兩次都沒有收到地面管制員的交戰許可。而第二次情況尤其離譜,當時伊拉克軍正在攻打費拉卡島,一架伊拉克SA.321超級大黃蜂直升機成功干擾了島上的鷹式飛彈系統的AN/MPQ-50雷達,然而此時抵達的兩架科威特空軍幻象F.1將其擊落。當伊拉克的幻象抵達時科威特幻象已經準備離開,因此伊拉克輕鬆的取得追蹤 - 但正如前所說,沒有交戰許可,伊拉克飛行員也只能放任對方離開;而科威特幻象剛離開費拉卡島,又參與了對科威特城上空伊拉克直升機的攻擊。
被炸毀的波音747
8月3-4日時,科威特機場已經因為伊拉克地面部隊的封鎖和砲擊而無法再讓固定翼軍機起降,只有不受跑道限制的直升機可以活動,因此少數幾架美洲獅仍在奮力為各地遭到孤立的抵抗力量提供補給,不幸的是其中一架直升機在降落於薩利姆機場時運補的彈藥發生爆炸,徹底摧毀了直升機。此外部分撤離到沙烏地阿拉伯的幻象F1也從該國機場出發返回科威特上空執行了有限任務。
最終,科威特在伊拉克入侵前有8架幻象、5架天鷹和9架直升機損失,絕大部分都是毀於空襲或者遭到伊軍地面部隊摧毀,目前沒有任何可確認戰損是伊拉克空中擊落的。伊拉克在兩個機場擄獲了12-14架狀態完好的幻象F1、不少於5架天鷹、6架鷹式教練機和一架洛克希德L-100-30運輸機(C-130的民用版本),而其餘的科威特戰機都成功撤離到沙烏地阿拉伯並成為科威特流亡軍隊的一部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