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文化,戲劇,歷史」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一次來到原住民的部落旅遊,原來部落是長這樣,生長在北部,很難想像部落的文化,過去都是走馬看花的,真是難得有一次玩的這麼有深度。
對部落的印象總停留在食物上,雖然每到一個觀光景點,腦袋只有吃喝的部分,我承認我太膚淺了,但我相信這是正常的現象,剛好有機會透過「山東野表演坊」及「阿改玩生活」,藉由戲劇及導讀,徹底打破這個框架,除了解太魯閣族支亞干部落生活方式,也是第一次透過戲劇設計,重新認識我們生活的土地。
原來在日據時代,為了方便管理,於是把部落劃分成組別,一切由「組」為單位,開始向下發展。可以想像他們打招呼及報名方式,前面一定會加哪一組的誰誰誰,這樣就不會混亂。如「我是第二組的王小明時」,熟識的人絕對不會幫你張冠李戴的,著實的還原了當時的生活方式。
台灣到底是有幾族,我也不太清楚,我認識的不多,但沒想到的是,原來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是這麼相近,在聽完解說之後,才覺得對台灣的原住民族群還停留過去「九族」的記憶,看來要多多認識我們的生活環境囉。
這次深度旅遊,除了歷史,最吸引人的居然是戲劇,因為用舞台劇的方式呈現很少見,而且導演及演員都很強,故事也精彩,而觀眾透過戲劇真的很快的融入其中。
當舞台搬到戶外,所有的影像及聲音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路燈,山,河流,馬路,風聲,垃圾車,鄰居電視聲及蛙鳴鳥叫聲等等都是特別訂製的,邊走邊演的,相信很少看到,難度真的非常高,燈光師配合著當時的月亮及情境,加上音控師的串場音效,哇~真是無與倫比,第一次覺得原來「追劇」二字可以真的變成動詞了。
因舞台搬到戶外,換場景時必須要跟著演員跑,想當然爾,所有燈光師,音效師還有觀眾都必須跟著跑,真的很有趣。舞台劇的故事架構有兩條支線,特別在支線與支線交錯時,演員為了要讓戲劇更有實體感,通常一堆人在後面追著跑,這樣呈現真的很有難度,況且要把支線理的很清楚,觀眾才會看的明白,真的他們控制的很精準。
當戶外下雨時,一樣也是必須要一幕一幕的演下去,演員絲毫不馬虎,而我參加的那一場,天空正好飄起雨來,第一次撐起傘看劇,也挺浪漫的,享受4D的影音效果,身歷其境的感覺真是難忘。
一定要特別提一下!!舞台劇的演員,大部份是業餘的,個個都有來頭,聽說每個都不是科班出身的,但演起來的架勢,一點都不輸給線上的演員,真不知導演是怎麼挑選這些演員的,個個都臥虎藏龍的。
尾聲時,所有演員都和正式舞台劇一樣有謝幕,畫下完美的Ending。我除了感嘆劇這麼快就結束,才短短的時間,我就開始惆悵那群人的人生後來怎麼了!!
雖然戲劇落幕了,還是有一些不捨,期待下次還有這樣的活動,再次享受追劇的快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劇
熊下山劇場走讀
 山東野表演坊   https://www.facebook.com/ShanDongYeTheater
               https://www.instagram.com/shandongye/
阿改玩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Akay.playlife
               https://www.instagram.com/akay.play/
avatar-img
2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p.yip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恩在高三的時候,告訴家人,她想要剃光頭,旁邊的人都不以為意,因為沒有人願意相信她是真的想要剃光頭。 「為什麼?」 「不知道光頭是什麼感覺!!」 媽媽心裡面的第一個念頭,應該只是說說而已,然後轉身準備要曉以大義一番,到了嘴裡又停住了,心想還是得先問問小恩為何要剃光頭啊? 「在妳小時候剛出生時有幫妳剃
手術台的燈光很強,照下來眼睛不好受,我是過了許久才慢慢適應的。接下來是上麻醉藥,因為生小孩只需要半身麻醉,沒多久下半身產生了變化,有種上半身與下半身完全的分開。 雖然是分離的感覺,意識倒是清醒的,那段期間還真是恐怖,耳裡不斷聽到金屬碰撞的聲音,實在很精彩,而我則躺在手術台上,無法施展任何力氣,其實很
阿寶與波波來到我們家,不知不覺快要一年了,對他們的記憶,也從小小的可愛模樣,慢慢的變成了現在的樣子,最明顯的感覺,就是他們越來越重了,尤其是波波這隻橘貓,因為江湖上有一句傳說,就是「十隻橘貓九隻胖」,波波還真不辜負這美名,每天不停的吃吃吃,吃到一個重量。 這隻胖阿波也不是一開始長這樣的,幼小的波波是
開刀這件事情,會讓我記得很久 關於第一次開刀,那時我年紀還小,記得的零碎,我還未上小學,算算也是快40多年以前的事了。因為斜視關係,一般正常的眼睛是一對一起連動,但我的眼睛沒有這樣的功能,特別是左眼不受控制,常常眼睛呈現分開畫面,也算是一種特殊技藝,而且不用練習就會的,在外觀上不討喜。 我也不清楚為
這個跟「五月天」一點關係都沒有 阿寶和波波一直都有一個玩具,他是一個布偶,一個手掌的大小,我們幫他取了個名字「波吉」。「波吉」是個老鼠造型的,他的尾巴有一個拉環,把他拉開後,會震蕩約3秒鐘,所以放在手掌上,那種震動的感覺挺舒壓的。
最近阿寶和波波進入厭食狀況,不知怎麼地,給他們的食物完全不感興趣,然後那種「我見猶憐」的眼神又出來了,非常萌,但「非常機車」。 首先發難的是阿寶,以前只要時間一到,還沒發放食物,他會「靠腰」的喊著,因為聲音高亢,常常會讓人很厭煩,想要快點要他閉嘴,快快的放飯。 其實也是怕阿寶在結紮後,怕他會變得很胖
小恩在高三的時候,告訴家人,她想要剃光頭,旁邊的人都不以為意,因為沒有人願意相信她是真的想要剃光頭。 「為什麼?」 「不知道光頭是什麼感覺!!」 媽媽心裡面的第一個念頭,應該只是說說而已,然後轉身準備要曉以大義一番,到了嘴裡又停住了,心想還是得先問問小恩為何要剃光頭啊? 「在妳小時候剛出生時有幫妳剃
手術台的燈光很強,照下來眼睛不好受,我是過了許久才慢慢適應的。接下來是上麻醉藥,因為生小孩只需要半身麻醉,沒多久下半身產生了變化,有種上半身與下半身完全的分開。 雖然是分離的感覺,意識倒是清醒的,那段期間還真是恐怖,耳裡不斷聽到金屬碰撞的聲音,實在很精彩,而我則躺在手術台上,無法施展任何力氣,其實很
阿寶與波波來到我們家,不知不覺快要一年了,對他們的記憶,也從小小的可愛模樣,慢慢的變成了現在的樣子,最明顯的感覺,就是他們越來越重了,尤其是波波這隻橘貓,因為江湖上有一句傳說,就是「十隻橘貓九隻胖」,波波還真不辜負這美名,每天不停的吃吃吃,吃到一個重量。 這隻胖阿波也不是一開始長這樣的,幼小的波波是
開刀這件事情,會讓我記得很久 關於第一次開刀,那時我年紀還小,記得的零碎,我還未上小學,算算也是快40多年以前的事了。因為斜視關係,一般正常的眼睛是一對一起連動,但我的眼睛沒有這樣的功能,特別是左眼不受控制,常常眼睛呈現分開畫面,也算是一種特殊技藝,而且不用練習就會的,在外觀上不討喜。 我也不清楚為
這個跟「五月天」一點關係都沒有 阿寶和波波一直都有一個玩具,他是一個布偶,一個手掌的大小,我們幫他取了個名字「波吉」。「波吉」是個老鼠造型的,他的尾巴有一個拉環,把他拉開後,會震蕩約3秒鐘,所以放在手掌上,那種震動的感覺挺舒壓的。
最近阿寶和波波進入厭食狀況,不知怎麼地,給他們的食物完全不感興趣,然後那種「我見猶憐」的眼神又出來了,非常萌,但「非常機車」。 首先發難的是阿寶,以前只要時間一到,還沒發放食物,他會「靠腰」的喊著,因為聲音高亢,常常會讓人很厭煩,想要快點要他閉嘴,快快的放飯。 其實也是怕阿寶在結紮後,怕他會變得很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灣當代劇場中,北部淡水的身聲劇場、中部苗栗的EX-亞洲劇團、南部嘉義的阮劇團都非常有代表性,他們都是小劇場出身,與土地相當接近,很重視在地,也努力在培養核心團員,而且都有營運自己的小型場館,這三個很有特色的劇團,這次要一起做戲,在台南藝術節推出《神鬼人間道》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台中部落體驗一日遊、原流新創聚落、部落饗宴-探索原味之旅,這是一篇介紹臺中原流新創泰雅族聚落體驗活動的文章,讀者將會瞭解到活動日期、集合地點、活動心得分享以及感受到泰雅族的文化和特色。
Thumbnail
2024年5月4日,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 ⟪ 大創藝家 2024 ⟫ , 榮幸我也能參與其中。 以肚皮舞為基礎,加入爵士及魔術演出,給予觀眾不同的視覺、聽覺饗宴。 演出結束的感動,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聽一與紀錄片展演活動有關的音頻,對其中之一印象深刻(好玩的是想確定到底是什麼節目時,竟然不知它分在那一類別上了,當然也就找不著了。)主持人提了一個假設題:「如果有一部落因故遷移,如何訴說其過往在故土上的歷史和文化?」(當然這個部落也可以是族群,也可以是一個離鄉背井的人,一個建築,一個古城等等)大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灣當代劇場中,北部淡水的身聲劇場、中部苗栗的EX-亞洲劇團、南部嘉義的阮劇團都非常有代表性,他們都是小劇場出身,與土地相當接近,很重視在地,也努力在培養核心團員,而且都有營運自己的小型場館,這三個很有特色的劇團,這次要一起做戲,在台南藝術節推出《神鬼人間道》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台中部落體驗一日遊、原流新創聚落、部落饗宴-探索原味之旅,這是一篇介紹臺中原流新創泰雅族聚落體驗活動的文章,讀者將會瞭解到活動日期、集合地點、活動心得分享以及感受到泰雅族的文化和特色。
Thumbnail
2024年5月4日,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 ⟪ 大創藝家 2024 ⟫ , 榮幸我也能參與其中。 以肚皮舞為基礎,加入爵士及魔術演出,給予觀眾不同的視覺、聽覺饗宴。 演出結束的感動,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聽一與紀錄片展演活動有關的音頻,對其中之一印象深刻(好玩的是想確定到底是什麼節目時,竟然不知它分在那一類別上了,當然也就找不著了。)主持人提了一個假設題:「如果有一部落因故遷移,如何訴說其過往在故土上的歷史和文化?」(當然這個部落也可以是族群,也可以是一個離鄉背井的人,一個建築,一個古城等等)大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回到山居經過松鶴部落,在這個充滿泰雅族文化和休閒產業的地方,發現小農市集,買了許多便宜的草花。回家享受整理花圃的過程,重拾了種花的樂趣,同時在心靈上得到了療癒。意外的種花日不僅享受了植栽的快樂,也為未來的文學創作播下了種子,期待能開出一片花海。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