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計劃法規—第一單元:行政計畫、行政法與空間之三者關係(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篇主要是講計畫和行政法的關係,這篇主要來說明計畫和空間之間的關係。

空間計畫與一般行政計畫差異在於是否與土地有關。如政府總預算:告訴你明年如何花錢,卻與土地無關。

  1. 民法上的產權問題

在土地法中的第一條,中華民國的領土,無論是否被水覆蓋,無論公私有,一定有產權(民法上的所有權),土地做為民法上物的一種,是一種產權附著的標的。

raw-image

因此對於空間的運用做了任何的計畫,第一影響的就是產權,當政府制定都市計畫說這個空間不能使用,就一定會有人的權利、產權受害,無論是人民或政府。這是空間計畫在所有計畫中做重要的特徵-它無論何都會影響人在法律上的權利義務,而且不一定只影響單一土地,甚至會產生鄰避效應。

舉例:如你家旁邊開掩埋場,你會希望住在隔壁嗎?

因此當計畫碰觸到人民的權利義務時,需要正當的行政程序、有意義的人民參與、資訊公開,盡量降低權利義務的侵害。

2.土地的獨特性

地球上的每一個土地都長的不一樣,有可能條件很相似但不會完全一樣,因此在規劃土地時需要完全的因地制宜,如:盤點植被、地質鑽探、水保計畫、地質安全評估,也因為土地的獨特性,導致空間計畫比其他計畫的自由度來的更高,也沒有絕對的優劣、對錯,是主觀的,並且無法短時間內有顯著的改變。

3.空間規劃的複雜性及時間性

空間計畫必須加入時間的元素,在台灣土地計劃是以25年為週期做規劃,當你規劃一個區域,時間也同時往前推動,可能等到25年過後,第一期規劃的已經老化了,而產生新的問題,由此可知,時間元素會加在空間元素裡發生作用。

如果我們希望有一個相對科學化、可以被證明、論述的規劃結果,我們應該要去發展科學方法,如:人口推估,而人口推估會反映在容積及建蔽率、樓地板面積。

空間再做規劃的時候需考慮的事情太多如:人口、交通、商店、綠地、教育設施、公共設施、排洪、電力、瓦斯、下水道⋯等,有太多的可能性,如同連鎖反應,因此要有標準答案比起一般預算更難,國土計畫、區域計畫亦是。

因此最難的是空間類計畫的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的拿捏,如果抓太緊,原則上是沒辦法做設計。

raw-image

以上筆記來源於:政大開放式課程影音網107-1-戴秀雄-都市計劃法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克啊傑克的沙龍
45會員
46內容數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一種顏色,有時候會隨這環境、時間或者事件等有所變化,而我負責記錄當下的顏色;喜愛的、厭惡的、令人深刻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而這裡指的是都市計畫範圍外的”非都市土地” 依據土地稅法第39條第3項規定(條文如下)
Thumbnail
而這裡指的是都市計畫範圍外的”非都市土地” 依據土地稅法第39條第3項規定(條文如下)
Thumbnail
在國土計畫法開始管制後,不影響土地所有人既有合法權益,但地主使用時還是必須符合其他法令原本的規定,例如符合建築法或農舍興建法令,至於未能符合國土計畫法的使用,只能維持現況使用,不能再增建、改建、重建,否則會有比以前更重的罰鍰及斷水、斷電、命拆除等措施,以真正落實國土永續發展。
Thumbnail
在國土計畫法開始管制後,不影響土地所有人既有合法權益,但地主使用時還是必須符合其他法令原本的規定,例如符合建築法或農舍興建法令,至於未能符合國土計畫法的使用,只能維持現況使用,不能再增建、改建、重建,否則會有比以前更重的罰鍰及斷水、斷電、命拆除等措施,以真正落實國土永續發展。
Thumbnail
「全國國土計畫」的土地使用指導原則之一,就是保障既有合法權利,允許土地使用,區域計畫法時代合法編定為非都市土地之建築用地,在國土計畫法開始管制後,原則上將繼續編定為建築用地,未來原則無須向國土計畫主管機關申請,可以作為住宅、辦公處所之土地使用。
Thumbnail
「全國國土計畫」的土地使用指導原則之一,就是保障既有合法權利,允許土地使用,區域計畫法時代合法編定為非都市土地之建築用地,在國土計畫法開始管制後,原則上將繼續編定為建築用地,未來原則無須向國土計畫主管機關申請,可以作為住宅、辦公處所之土地使用。
Thumbnail
關於高考建築師的建築法規考試,必讀內容確實非常非常多,這篇文章主要希望能夠幫助考生在初期準備時對於法規考試範圍有基本認識,先大致了解有哪些需要準備,開啟對於法規的廣度後,再漸漸加強各法規的深度!
Thumbnail
關於高考建築師的建築法規考試,必讀內容確實非常非常多,這篇文章主要希望能夠幫助考生在初期準備時對於法規考試範圍有基本認識,先大致了解有哪些需要準備,開啟對於法規的廣度後,再漸漸加強各法規的深度!
Thumbnail
上一篇主要是講計畫和行政法的關係,這篇主要來說明計畫和空間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上一篇主要是講計畫和行政法的關係,這篇主要來說明計畫和空間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即使我們期待促進社會公平,將土地的開發或變更後的增值利益回饋社會,也應該區分強度與方式,就這種將土地「變回」原本使用方式的案例應該屬於因環境影響,使土地價值自然上漲,而不是因變更土地使用增加土地價值,比較合理的作法應該是採用增加稅收的方式,取代直接收取回饋金。
Thumbnail
即使我們期待促進社會公平,將土地的開發或變更後的增值利益回饋社會,也應該區分強度與方式,就這種將土地「變回」原本使用方式的案例應該屬於因環境影響,使土地價值自然上漲,而不是因變更土地使用增加土地價值,比較合理的作法應該是採用增加稅收的方式,取代直接收取回饋金。
Thumbnail
可能還是有朋友不清楚《平均地權條例》是什麼? 平均地權是我國土地政策最高指導原則, 《平均地權條例》是《土地法》的特別法, 其前身為《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 📷這次修法五大重點複習一次看, 主要影響建商、代銷業、預售屋換約、 團購行為、私法人購住宅房, 一般民眾也無須太緊張,子法還沒出來,也還未
Thumbnail
可能還是有朋友不清楚《平均地權條例》是什麼? 平均地權是我國土地政策最高指導原則, 《平均地權條例》是《土地法》的特別法, 其前身為《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 📷這次修法五大重點複習一次看, 主要影響建商、代銷業、預售屋換約、 團購行為、私法人購住宅房, 一般民眾也無須太緊張,子法還沒出來,也還未
Thumbnail
民法物權編中的第一章為「所有權」,而在該章中又分為「通則」、「不動產所有權」、「動產所有權」及「共有」,其中「通則」的部分,隨著我們上一話「取得時效」的介紹完畢而結束。本話開始介紹「不動產所有權」的相關基本法律知識,其所涵蓋的內容從民法第773條開始到民法第800條之1,將分為兩次介紹。須特別
Thumbnail
民法物權編中的第一章為「所有權」,而在該章中又分為「通則」、「不動產所有權」、「動產所有權」及「共有」,其中「通則」的部分,隨著我們上一話「取得時效」的介紹完畢而結束。本話開始介紹「不動產所有權」的相關基本法律知識,其所涵蓋的內容從民法第773條開始到民法第800條之1,將分為兩次介紹。須特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