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 覺醒的對話4 慈悲,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兩週後,我們又見面了。

 

一見面,他迫不及待的就說:我覺得你上次說的不對。

 

我:怎麼說?

 

他:佛菩薩、神明啊,應該都是很慈悲的。

 

我點點頭說:不是應該,是真的很慈悲。

 

他:那為什麼你上次會扯到因果、善業、惡業啦!

 

那不就是說,其實佛菩薩其實只是遵照這個原則,祂們根本就沒幫我們啊?哪裡慈悲了?

 

我笑了出來,說:其實,因果本身就是慈悲。

 

他楞了一下。

 

他:照你所說的因果,做了惡業,就要受惡報,神明佛菩薩也幫不了忙,這算是什麼慈悲?

 

我:你會這麼認為,是因為,我们都習慣用自己的感受,去判斷事情的好與壞。

 

感受,往往會蒙蔽我們的理性,左右我們要選擇接受什麼,跟不接受什麼。

 

他:這有什麼關係?

 

我:你小時候有沒有做錯事?

 

他:當然有,我可皮了!

 

我:有沒有被長輩教訓過?

 

他:多了!我跟你說.....

 

我:你覺得當你做錯事時,長輩教訓你,是因為什麼?

 

他:呃...怕我犯了更大的錯。

 

我:所以,長輩教訓你,是因為關心你。這點你可以接受吧?

 

他不說話。

 

我:你有小孩吧?

 

他:有。

 

我:你有打過小孩嗎?

 

他:很少,大多是用說的。

 

我:不管是打、還是用說的,你的出發點是什麼?

 

他:希望他變的更好,別犯下更大的錯。

 

我:所以囉!照你這麼說,你是不是誤會了神明與佛菩薩了。

 

他:我.....

 

我:其實,慈悲,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我们總以為,當我们遇到困難時,佛菩薩神明啊都應該要幫我们。

 

他:難道不是嗎?

 

我:為什麼你有困難時,佛菩薩神明一定要幫你?

 

你看到別人有困難時,你會去幫助別人嗎?

 

他:有時候會啊!

 

我:有時候會,所以有時候不會,對嗎?

 

他:有時候幫不上忙,或者不知道怎麼幫,或者需要他自己改變才有用的,我要怎麼幫?

 

我:你自己重複聽一下自己說的話,答案已經在裡面了。

 

他:可是,我们是人,能力有限,佛菩薩神明法力無邊,自然不一樣。

 

我:如你自己說出來的解釋,如果你遭遇的困難,需要你自己改變才有用,那佛菩薩要怎麼幫?

 

他無語。

 

我:慈悲的意思是說:引導眾生具足喜悅的因,然後得到喜悅的果;引導眾生遠離煩惱痛苦的因,與避免得到煩惱痛苦的果。

 

並不是拿掉我们應該面對的惡果,或是直接送我們想要的願望。

 

佛菩薩不是隨便伸出手的,祂們會審慎考慮,真正對我们有幫助的是什麼?引導我们走上正確的道路,而不是滿足我们種種的需求。

 

佛菩薩的慈悲,在於引導我们瞭解,如何具足喜悅的因,自然避免煩惱的痛苦。而不是跟祂們求什麼,就給我们什麼。

 

很多時候,我们以為佛菩薩沒幫我们,事實上,祂們已經在幫我们了,只是我们沒發覺,或是不是我們想要的,所以忽略了。

 

你的小孩跟你要什麼,你都會給他嗎?

 

他:不一定。

 

我:為什麼?

 

他:有時候他不一定真的需要;有時候他擁有不一定會比較好;有時候他真正需要的,或對他有幫助的,其實是其他東西。

 

我:這就對了,其實你都知道。

 

就像我上次說的:容易理解,但不容易接受。

 

他緩緩點了頭。


我繼續說:

 

學習佛法的好處,在於引導我们正確的思維方式與方向,並提供我们實際練習的種種方法,而不是直接給我们想要的結果。

 

因果的原則,重點在於「因」,因為沒有起這個因,自然不會有這個果。

 

有一句話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讓自己將來的命運,能開源節流的密碼。

 

他:密碼?

 

我:如果希望生活煩惱痛苦的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可以達到這個目標的密碼。

 

如果想要往更深的領域練習,那「自淨其意」就是不可少的練習。

 

他靜靜的聽著。

 

我接著說:有一句話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就是說明的不同程度的角色,看待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角度。

 

我們是人,總是肆意妄為,然後才來害怕未來會讓我们不舒服的惡果;佛菩薩則是「超前部署」,避免造了錯誤的因,所以在起心動念與行為上,異常小心與謹慎。

 

因為有了因,果就會發生。只是時間早晚。

 

這就是因果的大原則。

 

但是從這裡,我们也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命運,與改變命運的契機。

 

這樣的說明,清楚嗎?

 

他:輪廓有了,還需要想一想。

 

我:不急,我知道你還有很多疑問。

 

先喝口水,我们再繼續。

 

待續............阿彌陀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剛兄弟的對話 - 善守護的沙龍
36會員
1.5K內容數
2025/05/01
20250502 靈魂的相遇 - 方方 事實上,我每周會花上半天的時間,研讀道教的典籍。 有一段時間,我每晚都會持誦著道教的經典,做著道教的學習。 比較常念誦的經典有: 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 瑤池金母養正真經;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三
Thumbnail
2025/05/01
20250502 靈魂的相遇 - 方方 事實上,我每周會花上半天的時間,研讀道教的典籍。 有一段時間,我每晚都會持誦著道教的經典,做著道教的學習。 比較常念誦的經典有: 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 瑤池金母養正真經;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三
Thumbnail
2025/04/30
20250501 << 免費結緣送到家 - 大隨求等經 >> 今年的0317,開始進行了「大隨求等經」的印製工作,本合刊經本包含: 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呪經; 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卷。 緣起於我的老師 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在今年春季
Thumbnail
2025/04/30
20250501 << 免費結緣送到家 - 大隨求等經 >> 今年的0317,開始進行了「大隨求等經」的印製工作,本合刊經本包含: 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呪經; 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卷。 緣起於我的老師 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在今年春季
Thumbnail
2025/04/29
20250430 靈魂的相遇 - 小曼 小曼,可以說是一生平順。 從讀書、工作、家庭、健康,都沒有遇上太大的起伏、或是挫折。 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態度」,產生了疑問。 A跟B之前不認識,怎麼會相處的這麼融洽? B跟C也沒有過節,為什麼彼此處處針對?
Thumbnail
2025/04/29
20250430 靈魂的相遇 - 小曼 小曼,可以說是一生平順。 從讀書、工作、家庭、健康,都沒有遇上太大的起伏、或是挫折。 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態度」,產生了疑問。 A跟B之前不認識,怎麼會相處的這麼融洽? B跟C也沒有過節,為什麼彼此處處針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跟著精舍修行的時間越久,越是感恩佛菩薩不斷地提醒我們:「人生是來酬業、來修行的,趁有機會了結因果時,努力消業,並精進修行,莫再造惡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開始隨精舍唸經的前五年,非常努力地消了自己20幾條因果業力。至今約莫快三年的時間,沒有再開出新業力,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跟著精舍修行的時間越久,越是感恩佛菩薩不斷地提醒我們:「人生是來酬業、來修行的,趁有機會了結因果時,努力消業,並精進修行,莫再造惡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開始隨精舍唸經的前五年,非常努力地消了自己20幾條因果業力。至今約莫快三年的時間,沒有再開出新業力,內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在投胎後雖然記憶被覆蓋住了,但還是會有過去的記憶浮現。特別是過去為修行人的時候,若本世在下凡又遇到過去靈界的老師或修行同伴,很容易就會繼續再修行。」 有一位認識3、4年的朋友,平常很少連繫,這次因為疫情嚴峻,在網路上他主動問候我,我也回應一切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在投胎後雖然記憶被覆蓋住了,但還是會有過去的記憶浮現。特別是過去為修行人的時候,若本世在下凡又遇到過去靈界的老師或修行同伴,很容易就會繼續再修行。」 有一位認識3、4年的朋友,平常很少連繫,這次因為疫情嚴峻,在網路上他主動問候我,我也回應一切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說:「有在認真修行,佛菩薩會在劫難發生前提醒,因為有精進修行,故會產生靈感,這是修行人才能感應得到;若不修行,不精進,劫難一來可能就過不去。」我覺得有感應真的是隨佛修行最大的禮物跟好處。其實我過去世也有修偏,甚至誤入歧途還蠻嚴重的,但我從沒像師兄姊們那麼敏感,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說:「有在認真修行,佛菩薩會在劫難發生前提醒,因為有精進修行,故會產生靈感,這是修行人才能感應得到;若不修行,不精進,劫難一來可能就過不去。」我覺得有感應真的是隨佛修行最大的禮物跟好處。其實我過去世也有修偏,甚至誤入歧途還蠻嚴重的,但我從沒像師兄姊們那麼敏感,感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說:「認真修練是你的選擇,不用心修練也是你的選擇,當秋風起兮,橫掃落葉後,還能留在樹上的葉子,都是曾經下過苦心,儲備能量的葉子。」得遇明師,累世難得,是無上大福報,認命、知命、再造命,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存乎自己一念之間,要當秋風掃下的落葉還是充滿能量的活葉,都是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說:「認真修練是你的選擇,不用心修練也是你的選擇,當秋風起兮,橫掃落葉後,還能留在樹上的葉子,都是曾經下過苦心,儲備能量的葉子。」得遇明師,累世難得,是無上大福報,認命、知命、再造命,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存乎自己一念之間,要當秋風掃下的落葉還是充滿能量的活葉,都是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渡人之心是菩提心,但渡人之道是以身作則,不只是外在行為上,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在的心境,是否時刻正覺清醒。在渡人或者說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種種的善巧方便、靈巧圓融,甚至理直氣壯、不卑不亢,都是需要不斷打磨才能生起智慧。感恩佛菩薩,時刻提醒、陪伴、教育。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渡人之心是菩提心,但渡人之道是以身作則,不只是外在行為上,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在的心境,是否時刻正覺清醒。在渡人或者說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種種的善巧方便、靈巧圓融,甚至理直氣壯、不卑不亢,都是需要不斷打磨才能生起智慧。感恩佛菩薩,時刻提醒、陪伴、教育。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間皆是假相,事情過了就好,寧可吃虧也切莫傷害他人,避免造下業障,你修你的行,他造他的業,自己不要受對方影響,而起心動念、浮浮沉沉;若有相欠,待還完因果後,仍要持續唸經,自己的心識才能清淨。」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間皆是假相,事情過了就好,寧可吃虧也切莫傷害他人,避免造下業障,你修你的行,他造他的業,自己不要受對方影響,而起心動念、浮浮沉沉;若有相欠,待還完因果後,仍要持續唸經,自己的心識才能清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