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aro Pranam 黑天拜讚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知識的意義在於傳遞__歡迎引用,唯請附原文連結註明出處(合十)
raw-image


Maaro Pranam / Mharo Pranam

黑天(克里希納)拜讚曲

原唱:Smt. Kishori Amonkar ji

拉格/音階組合:Yaman Kalyan(從Raag Yaman衍生,同為以Kalyan Thaat書寫的夜晚音階,非常受歡迎的拉格。音符的挑揀與走向使得此音階組合調性感受更加輕柔,被形容像是一位女性,將她蒙著面紗的美麗、忽明忽滅地展示的空靈之美)

節拍:Keherwa(八拍)

體裁:Bhajan(拜讚曲。印度傳統樂舞中「讚歌」的其一,一般常見的讚歌Vandana歌頌的對象較廣,曲子的長度通常較短、而拜讚曲僅可用於歌頌神祇。)

語言:Braj Bhasha(波若遮語,北印度的古老方言,與阿瓦德語Awadhi同為印度的重要文學語言)


曲目相關介紹

從古至今,「黑天」可說已成為影響當代印度文化最深遠的一位神祇,他是印度教三大主神—毗濕奴Vishnu的化身。

Krsna在梵文裡是「膚色黝黑」之意。黑天擁有108個名字、宇宙般深邃的藍色皮膚、一眼難忘的美麗容貌、頭冠配飾孔雀羽毛、腰間或手上總不離一支長笛。

這個名字最早被記載在兩千多年前的史詩《摩訶婆羅多》裡,《薄伽梵歌、往世書、樂舞論/劇論》等古老的文獻也都能找到他的身影。他是Vasudeva瓦什提婆國王的兒子,卻是交由牧牛首領Nanda南達撫養長大。自小便有許多神妙事蹟,因此常以嬰孩或幼童的形象出現在畫作中。

對黑天的信奉者來說,每年的Janmashtami黑天誕辰與Holi灑紅節是最重要的節日。傳說黑天擔心羅陀Radha不接受他的黝黑膚色,便將各種顏色的粉末塗抹在羅陀身上,人們將這段神話逸事編織進生活裡,在春天制定了灑紅節 / 色彩節,慶祝冬去春來、萬物復蘇,將塗抹繽紛色粉做為遊戲、慶賀與愛情的象徵。自然地黑天成為了浪漫的代名詞。


黑天拜讚曲・歌詞涵義:

Maaro Pranam Baanke Bihari ji
Maaro Pranam…
獻上我深切的敬意 繚繞著美麗笛音

Mor Mukut Mathya, Tilak Birajya
Kundal Alkakaari ji
象徵優雅的孔雀根羽 與額上的吉祥印記
耳環上垂著一縷捲髮
獻上我深切的敬意 繚繞著美麗笛音


Adhar Madhur Dhar Bansi Bajaawa
甜美的雙唇間 吐出悠揚樂音

Reejh Rijhawa Brij Naari Ji
與羅陀遊玩嬉戲
獻上我深切的敬意 繚繞美麗笛音


Ya Chhab Dekhya, Dekhya…
Ya Chhab Dekhya Mohya Meera
這份神聖吸引了米拉

Mohan Girivar Dharri Ji
以小指舉起了一座山 使聖城免於災難
獻上我深切的敬意 繚繞在祢的美麗笛音...



曲目名詞補充:

Banke Bihari

在這首曲子的詞句中「Banke Bihari ji」也是黑天的名字。一說為住在叢林裡的人,這是因為黑天被南達扶養,自小便在林中與牛群和自然萬物共同成長;另一說為Banke意指三個彎曲的角度,代表黑天吹奏長笛時,右膝彎曲交疊在左腿上、折腰而右手握著長笛的姿態,Bihari意指至高無上的享受,形容黑天沈浸在音樂之美的情境。

Tilak

印度人放在頭上的「記號」,常因部位、顏色、形狀與施作時機,讓不明所以的外國人混淆不清。最常見的是眉心的Bindi,印度人相信眉心(Ajna Chakra)能通往深層的意識,並開啟智慧之源,因此喜歡在今日的bindi更常作為女性妝點自己美麗的象徵。傳統上使用細緻的薑黃粉、檀香粉、藏紅花、或者硃砂混合製作成膏狀,這種以薑黃為基底的粉/膏被稱為kumkum。現代女性多以貼紙取代紅膏,並搭配服飾而變換顏色,不侷限於僅用「紅」點。

Sindoor是純紅色的硃砂,許多人翻譯為髮際紅,十分貼切,它是只有已婚女性才會妝點在前額髮際線上的粉狀裝飾。

Tilak較具有宗教意味,例如敬拜毗濕奴的信徒會在前額畫上大大的U形、敬拜濕婆的多作三道橫線;無論男性或女性,早晨的敬拜之後都可能在額上塗抹紅膏或煙灰,男性通常塗成一道。除了代表人們的信仰與奉獻,也有被神明護佑的吉祥意涵。Tilak除了朱紅,也有橘黃、灰白等各種材料製成的顏色。

Brij Naari

直譯是「波若遮的女性」,為羅陀Radha的敬稱。傳說黑天的童年時光,是在現今波若遮地區的溫達文Brindavan/Vridavan聖城度過,他與羅陀自小青梅竹馬,這段關係被視為浪漫愛情的美好典範。在今日溫達文的廟宇,兩位總形影不離地被描繪於壁畫雕刻中,人們對黑天神的禮敬,也連帶衍生出對羅陀的崇拜。他們的神聖之愛,無論是印度宗教信仰、社會思想、樂舞展演及通俗文化都有深遠影響力。

Meera

不同於神話人物的羅陀,米拉Meera,或稱Mirabai(bai為女性尊稱)是一位十六世紀的北印度女詩人、也是著名的黑天神信徒與追隨者。由於這份虔誠的奉獻與敬愛,她的名字經常在黑天相關的詩歌與樂舞創作中被提及。

Mohan

黑天神的108個名字之一,直譯為迷人的或討喜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北印度樂舞文化劇場(印度文化工作室)的沙龍
26會員
40內容數
讀本系列原為我們古典舞學生的訓練之一,然而我們希望更多人瞭解北印度樂舞文化因此公開分享,歡迎引用,唯請來信告知並註明出處。本系列架構大綱與主要內容來自 Puru Dadheech的Kathak Syllabi,唯因成書較早,些許內容在請示師父 Mahua Shankar 後略有調整,若有不足之處望請海涵並來信指正,謝謝
2025/04/01
「由於瑪斯塔尼受到當時的朝野反對,在後世書寫中甚至把她形容為『穆斯林的舞女』、『外邦 / 異教的妓女』⋯⋯ 近代的許多史學工作者試圖推翻這個說法,那麼,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瑪斯塔尼?」
Thumbnail
2025/04/01
「由於瑪斯塔尼受到當時的朝野反對,在後世書寫中甚至把她形容為『穆斯林的舞女』、『外邦 / 異教的妓女』⋯⋯ 近代的許多史學工作者試圖推翻這個說法,那麼,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瑪斯塔尼?」
Thumbnail
2025/01/03
北印度古典舞課程限定曲目,由Pandit Birju Maharaj指導,Vidushi Mahua Shankar編舞,Ustad Murad Ali Khan編曲。以北印度樂舞詮釋,歌詞頌讚師父與神祇,表達對舞蹈、音樂與知識的虔誠與敬仰。
Thumbnail
2025/01/03
北印度古典舞課程限定曲目,由Pandit Birju Maharaj指導,Vidushi Mahua Shankar編舞,Ustad Murad Ali Khan編曲。以北印度樂舞詮釋,歌詞頌讚師父與神祇,表達對舞蹈、音樂與知識的虔誠與敬仰。
Thumbnail
2024/07/20
Sakal Ban這首詩歌是十三至十四世紀,蒙兀兒時期的蘇菲音樂家・胡斯羅Amir Khusrao所作。這篇文章介紹了這首曲子的背景、北印度古典音樂風格以及不同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文章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首音樂作品,也與臺灣詩作鄭愁予的錯誤對話,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春天旋律」。
Thumbnail
2024/07/20
Sakal Ban這首詩歌是十三至十四世紀,蒙兀兒時期的蘇菲音樂家・胡斯羅Amir Khusrao所作。這篇文章介紹了這首曲子的背景、北印度古典音樂風格以及不同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文章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首音樂作品,也與臺灣詩作鄭愁予的錯誤對話,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春天旋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誰有能耐 為事物命名?誰敢去呼喚 甘犯天條?誰已諾必誠 不愛其驅?誰能坦然面對詛咒?誰,才是真英雄?」 來賓介紹👏👏👏 -- 再度操盤史詩神話的導演:Jayanta(江譚佳彥) -- 聽說這次擔任「引路說書人」的跨界演員:兆欣 ✒每日一字:『訶』唸做ㄏㄜ,音同「喝」唷~
Thumbnail
🌿「誰有能耐 為事物命名?誰敢去呼喚 甘犯天條?誰已諾必誠 不愛其驅?誰能坦然面對詛咒?誰,才是真英雄?」 來賓介紹👏👏👏 -- 再度操盤史詩神話的導演:Jayanta(江譚佳彥) -- 聽說這次擔任「引路說書人」的跨界演員:兆欣 ✒每日一字:『訶』唸做ㄏㄜ,音同「喝」唷~
Thumbnail
Maaro Pranam / Mharo Pranam 黑天(克里希納)拜讚曲 原唱:Smt. Kishori Amonkar ji 拉格/音階組合:Yaman Kalyan(從Raag Yaman衍生,同為以Kalyan Thaat書寫的夜晚音階,非常受歡迎的拉格。音符的挑揀與走向使得此音階組合調
Thumbnail
Maaro Pranam / Mharo Pranam 黑天(克里希納)拜讚曲 原唱:Smt. Kishori Amonkar ji 拉格/音階組合:Yaman Kalyan(從Raag Yaman衍生,同為以Kalyan Thaat書寫的夜晚音階,非常受歡迎的拉格。音符的挑揀與走向使得此音階組合調
Thumbnail
Kesariya這個字來自印地語的Kesar,意指藏紅花。藏紅花在印度人的眼中是最珍貴而吉祥的香料,除了料理、更能看見它廣泛出現在宗教儀式裡的蹤跡,因此在印度文化與哲學具有許多象徵意涵。這些意義也在歌詞的末段被書寫與體現。 歌詞中提及的Solah Singer(新娘的16種裝飾Shringar)涵
Thumbnail
Kesariya這個字來自印地語的Kesar,意指藏紅花。藏紅花在印度人的眼中是最珍貴而吉祥的香料,除了料理、更能看見它廣泛出現在宗教儀式裡的蹤跡,因此在印度文化與哲學具有許多象徵意涵。這些意義也在歌詞的末段被書寫與體現。 歌詞中提及的Solah Singer(新娘的16種裝飾Shringar)涵
Thumbnail
《詩經》〈鄭風.女曰雞鳴〉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tan3。 子興視夜,明星有爛lan7。(個人以為用【燦tshan3】字更好! 明淨也) 將翱將翔,弋鳧與雁gan7。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lo2。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ho2。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知
Thumbnail
《詩經》〈鄭風.女曰雞鳴〉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tan3。 子興視夜,明星有爛lan7。(個人以為用【燦tshan3】字更好! 明淨也) 將翱將翔,弋鳧與雁gan7。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lo2。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ho2。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知
Thumbnail
20.守護與愛護 音樂:Fire Bomber 09 I Call Your Name 海裡的梵天 看著那些小人魚 不是互相吃著自己同族 就是在吃 風辮嘆,感嘆地想:「如果沒有 星空龍 跟 隴蝕 的愛護 真不知道這兩天出生的物種該怎樣活下去。」 兩隻手上有許多的不同種類豆子串出來的手鍊。
Thumbnail
20.守護與愛護 音樂:Fire Bomber 09 I Call Your Name 海裡的梵天 看著那些小人魚 不是互相吃著自己同族 就是在吃 風辮嘆,感嘆地想:「如果沒有 星空龍 跟 隴蝕 的愛護 真不知道這兩天出生的物種該怎樣活下去。」 兩隻手上有許多的不同種類豆子串出來的手鍊。
Thumbnail
盼著盼著終於鼓聲響起而表演也跟著開始,這是一個摘自<<摩訶婆羅多>>的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譯為"偉大的婆羅多王后裔",描寫班度和俱盧兩族爭奪王位的鬥爭故事,故事主角是Bhima臉部有綠與黃顏色的彩繪,他是班度族的第二個王子也是最有權勢的人,然後一開始Bhima出場就用眼球的轉動來敘述這個角色....
Thumbnail
盼著盼著終於鼓聲響起而表演也跟著開始,這是一個摘自<<摩訶婆羅多>>的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譯為"偉大的婆羅多王后裔",描寫班度和俱盧兩族爭奪王位的鬥爭故事,故事主角是Bhima臉部有綠與黃顏色的彩繪,他是班度族的第二個王子也是最有權勢的人,然後一開始Bhima出場就用眼球的轉動來敘述這個角色....
Thumbnail
關於電影與歌曲的文化背景 這首歌曲以輕古典的方式寫成,從一對源於《羅摩衍那》的詩句開始唱起;劇情也特別安排由這位學識豐富的角色唱出許多饒富深意的詩句、底蘊優雅的Tarana(蘇菲詩人Amir Khusro創作,以源自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的無意義音符元素歌唱)、北印度音樂的唱名Sargam...
Thumbnail
關於電影與歌曲的文化背景 這首歌曲以輕古典的方式寫成,從一對源於《羅摩衍那》的詩句開始唱起;劇情也特別安排由這位學識豐富的角色唱出許多饒富深意的詩句、底蘊優雅的Tarana(蘇菲詩人Amir Khusro創作,以源自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的無意義音符元素歌唱)、北印度音樂的唱名Sargam...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