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不住的好奇心】系列之4──國三定職涯?

2023/04/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著名的弦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曾說:「每個孩子都是科學家,直到14歲。」他指的是,儘管我們小時候對世界都充滿好奇,擁有科學家的潛質,但到了國三(或9年級)時,許多人就會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科學人」,因而在接下來的學業跟職涯遠離科學。
我自己也經歷過這樣的認同轉變。上國中之前,我都覺得自己是個喜歡科學、自然、數學的人,但上了國中之後,就漸漸失去了這樣的認同,直到創辦泛科學之後好多年,才重新認同自己是個科學人。
所以,我時常在演講末尾引用加來道雄這句話,與聽眾共勉。
但,加來道雄的說法或我的個人經驗,真的科學嗎?有沒有證據支持呢?14歲時的自我認同,真的會長期地影響之後的學習方向跟職涯選擇嗎?難道不是因為其他的因素嗎?像是父母的職業、對孩子的期望、社會經濟條件、學業成績、學校風氣等等,不都也是很合理的影響因素嗎?有些人上了高中會改變自我認同,難道不該以「高中」這個更接近大學跟職涯的時間點來觀察嗎?
那就來看看這篇來自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吧!拉斐爾‧金塔納(Rafael Quintana)是教育心理學家,阿爾貢薩喬‧格魯(Argun Saatcioglu)則是研究教育政策的社會學家。他們發現,雖然有很多研究結果顯示,在年少時期建立的態度深刻地影響後期的職涯軌跡,但這中間的因果關係還很模糊。可以想像,要排除其他影響因素是很困難的,但他們就是想知道到底「國三定職涯」是真還是假?畢竟如果影響那麼大,更早介入的話,就會更有效果。
讀完整篇研究,覺得研究方法非常完整且扎實,但由於篇幅有限,我就簡單轉譯:他們先取得一份長時間的調查數據,資料來自 940 所學校的 21,440 名九年級學生(2009-2010年),這批資料數量夠大、樣本品質好。後續針對這群人在 2012 年(大約是高二、高三)以及 2015 年(高中畢業起碼三年)都做了調查。分階段收集他們各種態度、期望、價值觀、興趣、成本感知等,與學業跟職涯有關的信念,也詢問進入大學就讀的孩子,他們主修什麼、覺得自己 30 歲時,會從事什麼工作等問題。
研究者在不同階段重複詢問這些學生:「你覺得自己算是科學/數學人嗎?」然後把學生分成「Yes」群跟「No」群,接著進行分析。
你可能會問:「那還有很多變數啊!像是成績高低、讀書時間長短、性別、族群差異……」
放心!研究者參考很多過往研究,把各種影響因素都考慮進來了。再利用好幾種統計學方法,把介於「九年級自我認同(我是科學/數學人嗎?)」跟「大學主修與未來職涯(STEM或非STEM)」之間的其他影響因素都控制住,其中有些屬於環境跟先天因素,有些屬於學生個人後天的態度因素,才能確定兩者之間的因果相關。
最後結果顯示,九年級時認同自己是科學/數學人的學生,比起不認同的學生,大學主修STEM的機率最多高出 44%,期待之後進入STEM職涯的機率最多高出 42%。不論他們在人生後期的自我認同是否改變。
研究者認為九年級的自我認同,屬於關鍵的早期自我認知,會影響後續的各種態度與行為,然後具現為與職業相關的結果,例如認為自己是個科學人的學生,會傾向主修科學,花比較多時間在這些科目上,培養起相關的興趣跟抱負。
但讀完這則研究,也要反思一下:「會不會有很多父母老師誤讀這篇研究的意義,打算要更『用力』地在國中畢業前把學生凹成科學人、工程師的形狀呢?」
千萬別啊!其實我們更該做的是讓孩子適性發展,不是硬要扭轉。孩子本來就對萬事萬物好奇,而科學是一套非常好用的探索方法,能幫助我們培養成長心態,科學思維可以應用在任何領域上,就算不朝傳統 STEM的職涯前進,也都會派上用場。
大人要注意的,應該是現在的做法讓很多孩子否定自己理解科學的能力、不認為自己對科學(也就是以理性探索一切)有興趣,而這限制了孩子的可能性,這才是這則研究要告訴我們的。
研究出處:The Long-Lasting Effects of Schooling: 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Science and Math Identity in High School on College and Career Outcomes in STEM/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2378023122111540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