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不住的好奇心】系列之4──國三定職涯?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著名的弦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曾說:「每個孩子都是科學家,直到14歲。」他指的是,儘管我們小時候對世界都充滿好奇,擁有科學家的潛質,但到了國三(或9年級)時,許多人就會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科學人」,因而在接下來的學業跟職涯遠離科學。
我自己也經歷過這樣的認同轉變。上國中之前,我都覺得自己是個喜歡科學、自然、數學的人,但上了國中之後,就漸漸失去了這樣的認同,直到創辦泛科學之後好多年,才重新認同自己是個科學人。
所以,我時常在演講末尾引用加來道雄這句話,與聽眾共勉。
但,加來道雄的說法或我的個人經驗,真的科學嗎?有沒有證據支持呢?14歲時的自我認同,真的會長期地影響之後的學習方向跟職涯選擇嗎?難道不是因為其他的因素嗎?像是父母的職業、對孩子的期望、社會經濟條件、學業成績、學校風氣等等,不都也是很合理的影響因素嗎?有些人上了高中會改變自我認同,難道不該以「高中」這個更接近大學跟職涯的時間點來觀察嗎?
那就來看看這篇來自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研究吧!拉斐爾‧金塔納(Rafael Quintana)是教育心理學家,阿爾貢薩喬‧格魯(Argun Saatcioglu)則是研究教育政策的社會學家。他們發現,雖然有很多研究結果顯示,在年少時期建立的態度深刻地影響後期的職涯軌跡,但這中間的因果關係還很模糊。可以想像,要排除其他影響因素是很困難的,但他們就是想知道到底「國三定職涯」是真還是假?畢竟如果影響那麼大,更早介入的話,就會更有效果。
讀完整篇研究,覺得研究方法非常完整且扎實,但由於篇幅有限,我就簡單轉譯:他們先取得一份長時間的調查數據,資料來自 940 所學校的 21,440 名九年級學生(2009-2010年),這批資料數量夠大、樣本品質好。後續針對這群人在 2012 年(大約是高二、高三)以及 2015 年(高中畢業起碼三年)都做了調查。分階段收集他們各種態度、期望、價值觀、興趣、成本感知等,與學業跟職涯有關的信念,也詢問進入大學就讀的孩子,他們主修什麼、覺得自己 30 歲時,會從事什麼工作等問題。
研究者在不同階段重複詢問這些學生:「你覺得自己算是科學/數學人嗎?」然後把學生分成「Yes」群跟「No」群,接著進行分析。
你可能會問:「那還有很多變數啊!像是成績高低、讀書時間長短、性別、族群差異……」
放心!研究者參考很多過往研究,把各種影響因素都考慮進來了。再利用好幾種統計學方法,把介於「九年級自我認同(我是科學/數學人嗎?)」跟「大學主修與未來職涯(STEM或非STEM)」之間的其他影響因素都控制住,其中有些屬於環境跟先天因素,有些屬於學生個人後天的態度因素,才能確定兩者之間的因果相關。
最後結果顯示,九年級時認同自己是科學/數學人的學生,比起不認同的學生,大學主修STEM的機率最多高出 44%,期待之後進入STEM職涯的機率最多高出 42%。不論他們在人生後期的自我認同是否改變。
研究者認為九年級的自我認同,屬於關鍵的早期自我認知,會影響後續的各種態度與行為,然後具現為與職業相關的結果,例如認為自己是個科學人的學生,會傾向主修科學,花比較多時間在這些科目上,培養起相關的興趣跟抱負。
但讀完這則研究,也要反思一下:「會不會有很多父母老師誤讀這篇研究的意義,打算要更『用力』地在國中畢業前把學生凹成科學人、工程師的形狀呢?」
千萬別啊!其實我們更該做的是讓孩子適性發展,不是硬要扭轉。孩子本來就對萬事萬物好奇,而科學是一套非常好用的探索方法,能幫助我們培養成長心態,科學思維可以應用在任何領域上,就算不朝傳統 STEM的職涯前進,也都會派上用場。
大人要注意的,應該是現在的做法讓很多孩子否定自己理解科學的能力、不認為自己對科學(也就是以理性探索一切)有興趣,而這限制了孩子的可能性,這才是這則研究要告訴我們的。
研究出處:The Long-Lasting Effects of Schooling: 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Science and Math Identity in High School on College and Career Outcomes in STEM/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2378023122111540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雖然教育一直朝著希望降低學生壓力的方向改革,但為了課業而晚睡,甚至熬夜,依舊是現代學生難以避免的體驗。前陣子一位朋友跟我分享,他剛上私立國中就讀一年級的女兒,就算沒有補習,也已經得天天熬到晚上 11 點之後才勉強完成功課,上床睡覺。這讓我想起以前也常常熬夜念書,以為這樣能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如果說,此時此刻的人類竟對數十億嬰兒,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實驗,你相信嗎? 我說的就是──大幅增加的螢幕曝光跟使用率。5 歲以下的小孩接觸跟使用螢幕的時間與頻率在過去十年大幅提高,有不少研究共同指出令人憂心的結論,那就是嬰兒愈小開始看電視、接觸平板跟手機,而且接觸時間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你看過那種久別重逢、雙方相擁而泣的場景嗎?不管是在戲劇,還是真實生活中,他們都眼眶溼潤、流下眼淚,象徵著雙方真摯的情感跟激昂的情緒。 科學家是一群奇怪的人,在這麼感動的場合上,他們會舉手發問:「為什麼久別重逢會哭泣?」、「是什麼生理機制造成眼淚分泌?」……他們解答了很多問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雖然教育一直朝著希望降低學生壓力的方向改革,但為了課業而晚睡,甚至熬夜,依舊是現代學生難以避免的體驗。前陣子一位朋友跟我分享,他剛上私立國中就讀一年級的女兒,就算沒有補習,也已經得天天熬到晚上 11 點之後才勉強完成功課,上床睡覺。這讓我想起以前也常常熬夜念書,以為這樣能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如果說,此時此刻的人類竟對數十億嬰兒,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實驗,你相信嗎? 我說的就是──大幅增加的螢幕曝光跟使用率。5 歲以下的小孩接觸跟使用螢幕的時間與頻率在過去十年大幅提高,有不少研究共同指出令人憂心的結論,那就是嬰兒愈小開始看電視、接觸平板跟手機,而且接觸時間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你看過那種久別重逢、雙方相擁而泣的場景嗎?不管是在戲劇,還是真實生活中,他們都眼眶溼潤、流下眼淚,象徵著雙方真摯的情感跟激昂的情緒。 科學家是一群奇怪的人,在這麼感動的場合上,他們會舉手發問:「為什麼久別重逢會哭泣?」、「是什麼生理機制造成眼淚分泌?」……他們解答了很多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次去看了藍色恐懼的4k數位修復版,藍色恐懼是今敏導演的長片處女作,而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今敏作品,以下就來簡單說說我的感想。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的全職工作經驗,以及從居家辦公到遠端工作的轉變。作者透過混合辦公模式比較在辦公室與家中工作的利弊,並對大公司裁員以及AI崛起的趨勢做出反思。最後,作者表達了對AI創業的渴望,希望超越自我,探索數位遊牧生活的可能性。
Thumbnail
今天要來分享,促使我離職高薪的管理顧問業的底層邏輯原因。進入職場前,新聞媒體和周遭人的閒言碎語,會給我一種認知是,「只要我獲得一份高薪的工作,就衣食無憂了,過上舒服的日子」然而,當我走進白領界的高薪行業,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會點進文章來看的朋友,可能是對移居宜蘭感興趣的人,或是對移居宜蘭有一定的好奇心,基於自身的經驗,我想分享一些我當初移居宜蘭時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思考完這些面向後,相信一定會幫助你釐清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1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下令,應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里爾(Patriarch Kirill)要求,俄軍將在當地時間6日中午12時起,直到7日深夜零時為止,在全烏克蘭戰線停火36小時,以慶祝東正教聖誕節。
Thumbnail
NFT借貸是什麼? NFT借貸也有死亡螺旋? BendDAO借貸機制 這次的主角就是知名的BendDAO,簡單說它的機制就是: 想借錢的人將NFT丟進BendDAO的池子中抵押 貸出「該項目當時地板價的30%~40%」的ETH(這些ETH來自想放款賺利息的人) 利率約為15%~25% 螺旋突然暫停
Thumbnail
在寫第一屆瓊斯盃女籃賽料時,看到不少會心一笑或荒謬的資料就將他們整理成Top5「光線不足:觀眾聲控大喊『開燈!』」、「球迷亂吼亂噓→裁判怕怕」、「紀錄台:計時偷時的多元宇宙」、「恐嚇電話之不讓你睡」、「歐洲妞「罩」不住之現場坐立難安」蒐錄到紙箱的訂閱之中。 工商自己 後語
Thumbnail
輪迴是一場大鬧劇,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我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以前就聽過母親說過,常常在想究竟是誰住在現在的這個我的身體裡?是誰在經歷生、老、病、死? 誰在感受悲、歡、離、合?又是誰在體會諸行無常?
Thumbnail
武漢肺炎猖獗,不僅打擊日本經濟,也重創日本兩位首相;加上自民黨內年輕議員對選情焦慮所引起的蝴蝶效應,讓日本朝野各黨各派使出混身解數以爭取可能到手的政權。 究竟這些日子以來,以及接下來的日本政局,發生什麼事?又要往哪裡發展? 本文為您解說箇中奧義。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次去看了藍色恐懼的4k數位修復版,藍色恐懼是今敏導演的長片處女作,而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今敏作品,以下就來簡單說說我的感想。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的全職工作經驗,以及從居家辦公到遠端工作的轉變。作者透過混合辦公模式比較在辦公室與家中工作的利弊,並對大公司裁員以及AI崛起的趨勢做出反思。最後,作者表達了對AI創業的渴望,希望超越自我,探索數位遊牧生活的可能性。
Thumbnail
今天要來分享,促使我離職高薪的管理顧問業的底層邏輯原因。進入職場前,新聞媒體和周遭人的閒言碎語,會給我一種認知是,「只要我獲得一份高薪的工作,就衣食無憂了,過上舒服的日子」然而,當我走進白領界的高薪行業,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Thumbnail
會點進文章來看的朋友,可能是對移居宜蘭感興趣的人,或是對移居宜蘭有一定的好奇心,基於自身的經驗,我想分享一些我當初移居宜蘭時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思考完這些面向後,相信一定會幫助你釐清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1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下令,應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里爾(Patriarch Kirill)要求,俄軍將在當地時間6日中午12時起,直到7日深夜零時為止,在全烏克蘭戰線停火36小時,以慶祝東正教聖誕節。
Thumbnail
NFT借貸是什麼? NFT借貸也有死亡螺旋? BendDAO借貸機制 這次的主角就是知名的BendDAO,簡單說它的機制就是: 想借錢的人將NFT丟進BendDAO的池子中抵押 貸出「該項目當時地板價的30%~40%」的ETH(這些ETH來自想放款賺利息的人) 利率約為15%~25% 螺旋突然暫停
Thumbnail
在寫第一屆瓊斯盃女籃賽料時,看到不少會心一笑或荒謬的資料就將他們整理成Top5「光線不足:觀眾聲控大喊『開燈!』」、「球迷亂吼亂噓→裁判怕怕」、「紀錄台:計時偷時的多元宇宙」、「恐嚇電話之不讓你睡」、「歐洲妞「罩」不住之現場坐立難安」蒐錄到紙箱的訂閱之中。 工商自己 後語
Thumbnail
輪迴是一場大鬧劇,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我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以前就聽過母親說過,常常在想究竟是誰住在現在的這個我的身體裡?是誰在經歷生、老、病、死? 誰在感受悲、歡、離、合?又是誰在體會諸行無常?
Thumbnail
武漢肺炎猖獗,不僅打擊日本經濟,也重創日本兩位首相;加上自民黨內年輕議員對選情焦慮所引起的蝴蝶效應,讓日本朝野各黨各派使出混身解數以爭取可能到手的政權。 究竟這些日子以來,以及接下來的日本政局,發生什麼事?又要往哪裡發展? 本文為您解說箇中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