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查令十字路84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名】查令十字路84號

【作者】海蓮.漢芙(Helene Hanff)

【類別】書信集

【心得】

(一)這並不是一本小說,而是一個書信集。匯集一位紐約作家與一家倫敦的書店(書店的地址就是查令十字路84號),長達20年(1949-1969)信件往返的內容,藉著購書的交流,雙方建立了友誼,充滿對古書的尊崇及人情的溫暖。

(二)本書在1970年出版,改編電影在1987年上映,但直到2002年才出現第一版中譯本。自己也是在網友的推薦下,才閱讀了此書,真的是好書無所不在,需要許多幸運才能遇見啊~~

(三)真實的海蓮.漢芙應該不是一個著名的作家,作品多為撰寫電視劇本,或為兒童編寫讀物,在與「馬克-柯恩書店」書信來往的20年間,財務上應該也不寬裕。但對比起剛結束二次世界大戰的英國,海蓮還是慷慨地提供物資給遠在倫敦的書店,我想她是誠心感謝書店盡力為她協尋一些書籍,也可以看出她是多麼熱愛閱讀,把書視為瑰寶。

(四)從信件中的文字可以發現,海蓮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子,而書店經理法蘭克則較為嚴謹、一板一眼,兩個個性差異的人因為同樣對閱讀的熱愛,所呈現彼此的分享與關心,讓我非常感動。

我在大學時期,也曾交過幾個筆友,為了避免見光死,我下定決心不見面,去體驗那種書信往返的字字珠璣,其實,文字是很玄妙的東西,你可以從對方的用字遣詞,去了解對方的個性,更可以透過不斷咀嚼信件的內容去了解對方的價值觀。

信件具備「重覆性」的特點,一張信紙可以讓你重覆品味,每次閱讀都有不同的領悟與感覺,而由此回信所堆疊上去的情境,便架構成彼此的心靈世界,容易建立默契並產生時間效應(時間加深了情感的寄託與依賴)。相對於現在用社交軟體快速交換訊息,文字不再需要那麼「沉穩」,譁眾取寵似乎才是王道。

(五)(爆雷)海蓮終究沒能在這20年間前往倫敦與法蘭克見面,也在法蘭克過世之後中斷了書信的往來。我倒認為這不是悲劇,只是人都必須去面對一切不盡人意的事,這是現實,也是我們要努力過生活的原因。(海蓮在本書出版後,才得到出版商的贊助,前往倫敦拜訪本書店)

(六)本書另一個特點是,我覺得唐諾先生為此書寫的序「有這一道街,它比整個世界還要大」,有相當畫龍點睛的效果,而且寫得好棒,徹底嗜書的人,應該也會覺得書本是全天下最便宜的東西,它提供我們心靈上的滿足,CP值太高了。

(七)最後,還是回到本書海蓮最後那一段話,「書店還在那兒,你們若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路84號,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它良多……」。這是一句真性情的話,如果你曾經讀過一本好書,或者讀過一本改變你的書,你就能懂虧欠的意思,你會記得那個作者、那本書,然後會心一笑。

【閱讀建議】有信件往返經驗的讀者比較能對書的內容產生共鳴,畢竟20年的書信是用人生歲月推砌而成。喜愛書本或閱讀的人,也應該借來讀一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百里馬的沙龍
0會員
22內容數
思想是人存在的必要條件,也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1984年,由皇冠出版社印行的第二本書是《春衫猶濕》,這是一部書信體愛情小說,當年在皇冠雜誌連載時,曾引起海內外頗大的迴響,甚至收到美國和歐洲讀者的來信。二十餘年後,中國大陸網站居然還有讀者在詢問、傳抄、討論這本濃情蜜意的書,讓我感到十分意外與高興。  此書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讀者喜歡這個書名,
Thumbnail
1984年,由皇冠出版社印行的第二本書是《春衫猶濕》,這是一部書信體愛情小說,當年在皇冠雜誌連載時,曾引起海內外頗大的迴響,甚至收到美國和歐洲讀者的來信。二十餘年後,中國大陸網站居然還有讀者在詢問、傳抄、討論這本濃情蜜意的書,讓我感到十分意外與高興。  此書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讀者喜歡這個書名,
Thumbnail
《老派約會之必要》是一本精彩的書籍,內容涉及情感、家庭、成長等主題,深受讀者喜愛。作者李維菁以她獨特的文字風格,描述了人生中的種種情感和經歷。本書的評價良好,但因作者已過世,給人一種唏噓之感。本書的ISBN編號為9789865933364,共計264頁,於2012年由印刻出版。
Thumbnail
《老派約會之必要》是一本精彩的書籍,內容涉及情感、家庭、成長等主題,深受讀者喜愛。作者李維菁以她獨特的文字風格,描述了人生中的種種情感和經歷。本書的評價良好,但因作者已過世,給人一種唏噓之感。本書的ISBN編號為9789865933364,共計264頁,於2012年由印刻出版。
Thumbnail
近年來有三位暢銷作家,他們的小說襲捲全世界,早一點的是「哈利波特」,讀者老少通吃,最大功勞是讓小學生也勇於嘗試看六七百頁厚厚密密麻麻的純文字書,建立閱讀的信心,另外一位是「暮光之城」,打動了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堅定嚮往永恆愛情的幻想;另外一位就是我最近才看完作者的最新創作「起源」,丹布朗以「達文西
Thumbnail
近年來有三位暢銷作家,他們的小說襲捲全世界,早一點的是「哈利波特」,讀者老少通吃,最大功勞是讓小學生也勇於嘗試看六七百頁厚厚密密麻麻的純文字書,建立閱讀的信心,另外一位是「暮光之城」,打動了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堅定嚮往永恆愛情的幻想;另外一位就是我最近才看完作者的最新創作「起源」,丹布朗以「達文西
Thumbnail
張英曾在給家族的家訓(後被編輯成《聰訓齋語》)寫道:「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而今,即使讀書已經帶著我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去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可終到頭,我們仍然被資本給壓迫著必須彎下身子,選擇忽略曾經讀過的道理。
Thumbnail
張英曾在給家族的家訓(後被編輯成《聰訓齋語》)寫道:「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而今,即使讀書已經帶著我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去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可終到頭,我們仍然被資本給壓迫著必須彎下身子,選擇忽略曾經讀過的道理。
Thumbnail
  本書為索爾・貝婁(Saul Bellow, 1915-2005)代表作,1971年開始創作,1975年出版,隔年即獲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小說以西特林的第一人稱視角書寫,敘述53歲的西特林在一邊處理打賭輸錢被砸的賓士車,一邊忙著與前妻打官司時,得知洪堡死後留下遺物給他,於是從芝加哥飛往
Thumbnail
  本書為索爾・貝婁(Saul Bellow, 1915-2005)代表作,1971年開始創作,1975年出版,隔年即獲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小說以西特林的第一人稱視角書寫,敘述53歲的西特林在一邊處理打賭輸錢被砸的賓士車,一邊忙著與前妻打官司時,得知洪堡死後留下遺物給他,於是從芝加哥飛往
Thumbnail
一個人能把自己三十年前發生的事情寫得就像昨天,就像剛在眼皮下發生一樣嗎? 《巴黎,不散的饗宴》是海明威於古巴完成,距離旅居巴黎那個二十二歲的青春不羈歲月已過去三十多年。
Thumbnail
一個人能把自己三十年前發生的事情寫得就像昨天,就像剛在眼皮下發生一樣嗎? 《巴黎,不散的饗宴》是海明威於古巴完成,距離旅居巴黎那個二十二歲的青春不羈歲月已過去三十多年。
Thumbnail
天道不仁慈,但也許有什麼東西比這天道更為可貴,那就是同情和愛,對此我已經忘記了,忘記了。──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
Thumbnail
天道不仁慈,但也許有什麼東西比這天道更為可貴,那就是同情和愛,對此我已經忘記了,忘記了。──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
Thumbnail
我一直都喜歡讀胡晴舫的散文,因為她的選題、角度和想法總能引起我這個城市人強烈共鳴和深入反思,而這一本散文集令我尤其感觸。 前半部是作者分享過去在各地生活期間的人與事,思考當地獨特的人文風情。我向來好奇他人對香港的想法,結果不失所望,從她筆下看香港確實奇特有趣。
Thumbnail
我一直都喜歡讀胡晴舫的散文,因為她的選題、角度和想法總能引起我這個城市人強烈共鳴和深入反思,而這一本散文集令我尤其感觸。 前半部是作者分享過去在各地生活期間的人與事,思考當地獨特的人文風情。我向來好奇他人對香港的想法,結果不失所望,從她筆下看香港確實奇特有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