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源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著名的民謠之父胡德夫有一首歌《大武山是美麗的媽媽》,靈性的關注者,也會用「大地之母」、「天上的父」這樣的詞彙來稱呼天地宇宙,甚至我們遇到一些重要他人,也常會說:「他就像我的父親一樣,每次回到這裡就像回到家,他們把我看成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們多用一點想像力,讓親子關係的內涵更擴展一些,會發現,所謂「親子關係」就是那份能帶來滋養與看顧的關係。

.......

在上一篇《找回名字》,我談到「人理解自己的一個重要向度是和根源有關的,所以,這可能是『家』和人關係裡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如果這樣說的話,那與原生家庭關係不好的、受傷的或者不是所謂典型家庭長大的孩子,難道就沒有機會從根源找到自己的認同嗎?

當然不是,根源是有多重向度的。我從這裡,開始來談談〈多重源頭〉的概念。

有一部迪士尼的動畫《海洋奇緣》(Moana)它裡面有一個神話,本來由女神特菲提掌管的「海洋之心」被半神人毛伊偷走了。海洋之心是專管世界生與創造氣息的,所以它被偷走後就帶來許多崩壞。海洋變得危險、島嶼開始被黑暗力量侵蝕,因此女主角莫那居住的小島,島民漸漸補不到魚,植物也難以種植收成。

身為酋長女兒的莫那在影片中的任務是要拿著大海給她的海洋之心,找到半神人毛伊,說服毛伊把心還給女神,讓世界重新恢復生機。

但當莫那和毛伊回到女神所在地的時候,遇到熔漿怪獸帖卡,第一次PK,毛伊輸了,他帶著半毀的神器丟下莫那頭也不回的走了。

莫那非常傷心,當她要放棄時,一直支持她的祖母的靈魂回來與她對話。這一段非常非常精彩。

祖母表示若莫那要返航回家,她會陪著莫那。但當莫那拿起槳要返航時卻猶豫了。

祖母:「為什麼猶豫了?」

莫那:「我不知道」

祖母(唱了一首歌):

我認識一個來自島嶼的女孩,她與眾不同,她深愛族人與大海,家人以她為傲。

有時世界看似與妳作對,旅程也會留下傷痕,但傷痕會痊癒也會留下啟示。

愛妳的人會改變妳,發生過的事也會啟發妳,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可以熄滅在妳心裡的聲音。

在這聲音的低聲呢喃下妳已經航行了這麼遠了

莫那,妳知道妳是誰嗎?(Do you know who you are?)

莫納:「Who am I ?」(想了一下,也唱出一首歌)

我是深愛我島嶼(家鄉)的女孩

我深愛大海,它呼喚著我。

我是酋長的女兒,我是航海族的後裔,他們航行過世界,他們呼喚著我。

我把我帶到了這裡,我已經航行得更遠,我學到的一切成為了我,它也在呼喚著我。

這些呼喚不是來自外面,是來自我的內心,有如潮汐,高低起伏。

我會把妳(祖母)記在心裡,提醒著我,無論在何處,我知道我的方向,我是~莫那。

歌曲唱畢,莫那的神情已由落寞轉飛揚,同時也重下決定,不再倚靠半神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歸還海洋之心。

這裡是故事的重要轉折,但這過程發生了什麼,能讓人在困境之中有這樣的轉換?我想,這答案也是心理治療領域不斷想探索多了解的。

我們再來慢慢看一次這過程所發生的。

當女孩挫折迷失時,一直支持她的祖母(已過世)以靈魂的方式來到眼前,祖母看到莫那的疑惑時,不是給建議,而是問了一句:Do you know Who you are?

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思的,有時候我們生命很迷茫挫折時,好像不是要先決定前行或退返,好像是要先回去一個地方,把那裡當做出發點,才能知道如何再次出發。而祖母問莫那的問題,就是讓她先回去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像是個歸處,我們會稱為心裡的家,我也稱為源頭,是人們確認自己的地方。而若仔細觀看莫那的回答,恰巧很有層次地說出了〈多重源頭〉的概念

我是深愛島嶼的女孩

我深愛大海

我是酋長的女兒

我是航海族的後裔

我學會的一切成為了我

短短的幾句話,說出了源頭可以從性別、原生家庭、生活的天與地(生長的島嶼、大海)、文化中的身份以及自身所經歷學習而來,這些層次都可以成為人定義自己的方式,讓我們知道自己從何而來、想去何處。

所以人內在的那個源頭,是多元向度的,原生家庭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全部。

上一篇我所談的,「找到自己的源頭像是連結了某些根源,這裡成為我們可以一再重新出發的地方」。當你和源頭連結時就不是飄來飄去的,走在世界,即使面對困難時都會有一種安定感。我也是從這裡看親子關係對人的影響。

所以親子關係不是只談行為矯正,不能只談教養,而是要去看「關係」本身,要知道這關係裡有一處對人影響是更為深遠的。就像你看到《盡孝的滋味》影片裡,那個五十幾歲的主廚在哭的時候還是想到母親對他說過的話,讓他記得要如何為人處世、要記得自己是很珍貴的。這份關係常是我們一輩子可以一再回到的地方。

只是我得不厭其煩的一再說明,並非你童年的親子關係就是你現在生活的一切,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親子經驗你就「失根」了。我不認為是這樣,所以才透過《海洋奇緣》的電影說明多重源頭的概念。

我想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也能在天地之間、在一些文化之中,感受到養育與滋潤。所以我們不必所有都「齊全」才能有個心裡的家,我們還有很多管道能讓我們紮根。這部分是可以透過有意識的行動去創造的。

〈創造自身與源頭靠近的故事〉

說到這裡,我就想到我在2019年的一趟青藏高原旅行經驗。

有一天我們要去一個地方看雪山,那是旅程中一位在地朋友大力推薦的。

但我們包好車要出發時,師傅告知這條路已經是老路了,都廢棄了,很多路段失修,不好走,希望我們打消念頭。但我們很想去啊,因為聽人說那裡的雪山很壯觀,所以和師傅來回磋商(再加些費用)後,我們終於出發了。

上路不到十分鐘,我們就了解師傅所說的路況差的意思,車開起來像跑馬一樣,但到了現場,別人我不知道,但我淚水盈眶地看著雪山。

我去青藏高原常常都有這種感覺,好像心被拿出來洗一洗,好像每年都要去一回,不然不太知道怎麼在俗世裡活日子。所以青藏高原我會一再回去,那是因為那裡像是我心裡的家鄉一般。這就有如莫那和島嶼、海洋的關係,它會呼喚著我。

raw-image


我覺得我認識的許多人也都在做著這一份功課:和源頭力量建立連結。有人去高原,有人找上帝,有人帶自己去找尋適合的文化,有人重新試著和原生家庭好好連結,我想去找到能支撐你的那一塊土地讓自己覺得有個立足之地,是許多人們內心的深切渴望。

《孩子,再次回家》

我們回到《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這本書裡,第七章的章節名稱是〈孩子,再次回家〉,這一個篇章的第一頁下有一行字「四十歲的我帶著十歲的自己,手被父親甩開的自己,走回去,這一次換我好好牽起父親的手」。

這裡面有一段故事是我大概十歲的時候,有一天父親跟我一起逛夜市,走路時我如往常一樣伸出手牽父親,但我猜想父親那時大概想「一個男孩子,長大了就不要這樣黏黏膩膩的」,所以就把我的手甩開,同時丟下一句:「你這樣很討厭」,然後我也不敢問為什麼這樣很討厭,但自此以後和父親身體的連結就斷了。

但是長到有一天,40幾歲時,我看到父親已如風中燭火,我就告訴自己「那換我回去再牽起你的手」,你可以甩開我,但是我可以決定回來牽你的手。

即使曾經斷連,我們仍有機會讓長大的自己決定回來與這源頭重新建立不同的關係。

這些年我和許多人的工作(治療對話),發現有一種故事版本是孩子帶著長大的自己再次回家。長大的孩子突然理解到這份關係不是只能由父母來決定,也不是由童年的經驗來決定,是我也可以再次決定我們之間要活出什麼樣的故事。於是,感人卻平凡的行動就開始了,開始跟父母說話、開始帶父母旅行、開始說出當年說不出口的真心話。

我發現,即使說的真心話會帶來衝擊與困難,但這些行動背後放著的渴望,常是連結而不是只想討回公道而已。是這些,讓這一切有機會變得不同。

但我仍要再次強調,在這一個章節講的「孩子再次回家」不是談我們一定要和解,更不是談我們應該要孝順父母,都與這些無關。因此若是你有無法原諒的或是父母與自己都沒準備好的,選擇不重新連結也是重要的,千萬不要勉強自已。但若是你心中與父母存在著某種斷連,但其實都知道彼此心裡有愛,只是被許多習性與過往經驗困住,那或許你也可以相信,當我們長大了,資源與視野不同了,即使過去的親子關係裡有許多傷,但我們不是只能讓故事停在這裡,或許還是有機會找到一條新的路接在一起。

〈能帶著遠行的家〉

最近我正準備移居到東部,慢慢在添購傢俱中,前幾天我回老家把父母用了四十幾年的老碗櫥要了過來,然後我將四層木製碗櫥改成兩座兩層的矮櫃。

其實這家具已老舊,款式也普通,但當我人生要轉彎,要去一個新地方的時候,有這些傢俱在旁好像會有一種安穩,覺得雖走遠但還是有家。

所以這本書裡的親子關係,談得不只是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也想去提醒,我們和自己父母的這份「親子」關係,仍可以是不斷發展的故事。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今天的在場,後會有期了!

~全文完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錦敦的敘事咖啡屋
186會員
87內容數
工作坊訊息公告/相關活動資訊
2023/05/23
如在海上看著遠方一道道浪陸續走到跟前,活在島嶼的敘事第三期,在許多朋友的幫忙下,正一場一場的展開。很喜歡這一期的大主題:藝術X敘事。從繪畫、手作、設計、攝影到電影,這些場次的分享,啟發了我許多的思考。 這個剛過的週末(5/20日),德淳從電影人的角度分享了《動人的故事》,雖然我和德淳多年來一直有合作
Thumbnail
2023/05/23
如在海上看著遠方一道道浪陸續走到跟前,活在島嶼的敘事第三期,在許多朋友的幫忙下,正一場一場的展開。很喜歡這一期的大主題:藝術X敘事。從繪畫、手作、設計、攝影到電影,這些場次的分享,啟發了我許多的思考。 這個剛過的週末(5/20日),德淳從電影人的角度分享了《動人的故事》,雖然我和德淳多年來一直有合作
Thumbnail
2022/05/15
〈覺醒〉 接下來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家」與人的關係。 在《覺醒之力》(娥蘇拉・勒瑰恩著)這本書裡,故事的開場非常有意思。葛維,是一個奴隸,因爲主人家很善待奴隸,葛維又被安排陪公子讀書(陪讀),所以和別的奴隸相比他常覺得自己很幸運,感受到幸福。 第一次閱讀時讀到這一段,就有點想哭。這是很弔詭的,所謂
Thumbnail
2022/05/15
〈覺醒〉 接下來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家」與人的關係。 在《覺醒之力》(娥蘇拉・勒瑰恩著)這本書裡,故事的開場非常有意思。葛維,是一個奴隸,因爲主人家很善待奴隸,葛維又被安排陪公子讀書(陪讀),所以和別的奴隸相比他常覺得自己很幸運,感受到幸福。 第一次閱讀時讀到這一段,就有點想哭。這是很弔詭的,所謂
Thumbnail
2022/04/30
內容引自2021.12.25 於高雄敘事咖啡屋的新書分享會 《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 《支持彼此的生命更加延伸》 能不能因為我們的相遇,可以把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看成是一件重要的事? 關係,能不能有一個角度是這樣思考的。你可以感受一下,你跟誰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是一件重要的事?你可以試著拿
2022/04/30
內容引自2021.12.25 於高雄敘事咖啡屋的新書分享會 《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 《支持彼此的生命更加延伸》 能不能因為我們的相遇,可以把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看成是一件重要的事? 關係,能不能有一個角度是這樣思考的。你可以感受一下,你跟誰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是一件重要的事?你可以試著拿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年年中,童里邀請了藝術治療師江年依舉辦「看見繪本裡的爸媽身影」講座,並為童里撰寫了一篇專文《阿根廷繪本的親子關係三部曲》,無論身為人父人母,或者為人子女,似乎都能從中看到一部分的自己。 已成為爸媽的你,可能感受過自己的成長經驗會偶然地浮出水面激盪著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尚未成為爸媽的你,也可能發覺到
Thumbnail
今年年中,童里邀請了藝術治療師江年依舉辦「看見繪本裡的爸媽身影」講座,並為童里撰寫了一篇專文《阿根廷繪本的親子關係三部曲》,無論身為人父人母,或者為人子女,似乎都能從中看到一部分的自己。 已成為爸媽的你,可能感受過自己的成長經驗會偶然地浮出水面激盪著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尚未成為爸媽的你,也可能發覺到
Thumbnail
當母親說著我也曾給過她生命。現在的我則欣然接受人們說自己像你。
Thumbnail
當母親說著我也曾給過她生命。現在的我則欣然接受人們說自己像你。
Thumbnail
海洋能夠帶給你們許多的資源,這也是在告訴你們,同一個源頭就能夠生產出許多豐富你們自己、滋養你們自己的東西。你們可以從海洋裡得到許多的補給,得到你們應該有的營養。所以請不要切斷你和海洋的連結,不要忘記你從哪裡來
Thumbnail
海洋能夠帶給你們許多的資源,這也是在告訴你們,同一個源頭就能夠生產出許多豐富你們自己、滋養你們自己的東西。你們可以從海洋裡得到許多的補給,得到你們應該有的營養。所以請不要切斷你和海洋的連結,不要忘記你從哪裡來
Thumbnail
~寫在家母下星期微創修復手術前,並誦持藥師佛心咒,起心願力迴向媽媽~ https://youtu.be/s8MKF5o6lco "我欲甲你攬牢牢 乎你袂驚袂擱號 往事放乎空 人生啊才有望 乎我陪你渡難關" 我在療癒期間,做了好幾回自我原生的尋根清理。 母女之間是很有趣的關係。
Thumbnail
~寫在家母下星期微創修復手術前,並誦持藥師佛心咒,起心願力迴向媽媽~ https://youtu.be/s8MKF5o6lco "我欲甲你攬牢牢 乎你袂驚袂擱號 往事放乎空 人生啊才有望 乎我陪你渡難關" 我在療癒期間,做了好幾回自我原生的尋根清理。 母女之間是很有趣的關係。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思考「母親」在孩子心中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讀了岡田尊司的「母親這種病」心中真是百轉千迴,生命最初的連結竟然如此的牽絆影響著人的一生. 這本書的前言~母親,究竟是什麼? 每個人都不是自己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 會有現在的你,是因為有孕育你'扶養你的人。 那個人就是母親。 母親 母親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思考「母親」在孩子心中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讀了岡田尊司的「母親這種病」心中真是百轉千迴,生命最初的連結竟然如此的牽絆影響著人的一生. 這本書的前言~母親,究竟是什麼? 每個人都不是自己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 會有現在的你,是因為有孕育你'扶養你的人。 那個人就是母親。 母親 母親
Thumbnail
著名的民謠之父胡德夫有一首歌《大武山是美麗的媽媽》,靈性的關注者,也會用「大地之母」、「天上的父」這樣的詞彙來稱呼天地宇宙,甚至我們遇到一些重要他人,也常會說:「他就像我的父親一樣,每次回到這裡就像回到家,他們把我看成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們多用一點想像力,讓親子關係的內涵更擴展一些,會發現,所謂「親
Thumbnail
著名的民謠之父胡德夫有一首歌《大武山是美麗的媽媽》,靈性的關注者,也會用「大地之母」、「天上的父」這樣的詞彙來稱呼天地宇宙,甚至我們遇到一些重要他人,也常會說:「他就像我的父親一樣,每次回到這裡就像回到家,他們把我看成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們多用一點想像力,讓親子關係的內涵更擴展一些,會發現,所謂「親
Thumbnail
《媽的多重宇宙》和最近剛在Netflix上映的《一家之主》都是描寫關於女人的多重身份和角色,有著一種被不知道從哪來的傳統(?)和期待框架著自己的人生選擇,必須是為丈夫、為父母、為兒女,為家庭,甚至為人人都好的一種角色。
Thumbnail
《媽的多重宇宙》和最近剛在Netflix上映的《一家之主》都是描寫關於女人的多重身份和角色,有著一種被不知道從哪來的傳統(?)和期待框架著自己的人生選擇,必須是為丈夫、為父母、為兒女,為家庭,甚至為人人都好的一種角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