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名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覺醒〉

接下來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家」與人的關係。

在《覺醒之力》(娥蘇拉・勒瑰恩著)這本書裡,故事的開場非常有意思。葛維,是一個奴隸,因爲主人家很善待奴隸,葛維又被安排陪公子讀書(陪讀),所以和別的奴隸相比他常覺得自己很幸運,感受到幸福。

第一次閱讀時讀到這一段,就有點想哭。這是很弔詭的,所謂的「奴隸」,意思就是你不是自己的主人,而當人被剝奪掉自由後,別人再給你一點好處,這樣的幸福是否能算是幸福?

當時,我對於這一點並沒有答案,但卻感觸良多。

回到這故事的第一個轉折,和葛維一起在主家當奴隸的姐姐,被富二代的公子帶出去,卻被姦殺。這時葛維才意識到他們是奴隸,奴隸是別人的財產,所以是沒有辦法討公道的。葛維在這樣極大的痛楚之下,開始出逃,走向自己的覺醒之路。

人生裡好像也是這樣,極大的痛苦常常與覺醒是在一起的。

〈逃離〉

面對姊姊的意外,葛維不知道怎麼辦,他第一個動作就是逃離,逃離傷痛、逃離這個家、逃離這個家派出的追捕者,因為不知道要去哪裡,只能沒魂似的奔逃。

從這裡看「逃離」就很有意思。逃離常是我們面對困境的第一個動作,雖然還不知道要去哪裡,但卻是很重要的關鍵。談傷痛,我們常常「重面對而輕逃離」,但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沒有逃離就沒有後面的面對。

另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是,葛維的天賦力量是記憶,但他卻因為這個傷痛需要遺忘,遺忘痛楚、遺忘姊姊,但同時也因此遺忘了自身的天賦力量。

這本書的隱喻很精彩,關於人與傷痛、人與療癒、人與發展天賦的關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好好閱讀。

〈重新找回名字〉

葛維逃到一個地方,經過了一段漫長時間,休養身體,也慢慢從麻木迷失回復,葛維再次記起了姊姊,也記起了自己的天賦。於是,葛維開始要為自己出發,但再次的出發卻是回家。

葛維依稀記得幼年與姐姐被人抓走的地方,憑著片段印象他走回到自己幼時村落,但卻不知自己的家在哪裡。

葛維詢問村人,是否知道自己的父母。

村人問:「你的名字?」

他就說:「我叫葛維。」

「你要告訴我全名,我才知道你是哪家的孩子。」村人說。

閱讀到這情節時又讓我觸動,我猜我們也不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我們知道一些,但有時候我們也知道好像這些並不足夠支撐自己,好像還少了些什麼?於是我們又再度起身探索,須更認識自己。

對我來說,敘事對話裡很重要的一部分正是為了陪人去找到自己的名字。因為找名字的意思就是人要回答一個問題:「我是誰?」,這和認同很有關係。

這一段我想從這裡談「家」與人的關係。

〈從源頭找到自己的認同〉

我以前當社工,機構服務的一個族群是寄養兒童。許多寄養童因父母無照顧可能,所以會出養,國內國外都有。我在機構裡有時會看到二十幾歲的孩子回來找父母,其實他在國外生活很好,也有工作,但就是要越過千山萬水回來,雖然線索都不太完整(當年的資料建立較不齊全),仍想方設法要找自己的父母。

他們會這麼做,常是為了回答自己一個問題:我是誰?

這是人理解自己的一個重要向度,和根源有關,所以,這可能是「家」和人關係裡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有一部分的名字是放在這根源裡的,所以即使機會渺茫,這些孩子都想回來找看看。讀到葛維回到村落裡找回全名,就會想到這群孩子。

我和哈克一起創作的「熱情渴望卡」裡有一個渴望叫做「找到我的根」、「從源頭找到屬於自己的認同」,談得就是這個。但,如果這樣說的話,那與原生家庭關係不好的、受傷的或者不是典型一般家庭長大的孩子,難道就沒有機會從根源找到自己的認同嗎?

當然不是,根源是有多重向度的。我只是想說:家是根源力量的一部分,它可能越過了行為對錯、管教、成就這些層次,而是在更深的地方對人起作用。

(待續)

內容引自2021.12.25

於高雄敘事咖啡屋的新書分享會

《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錦敦的敘事咖啡屋
210會員
96內容數
工作坊訊息公告/相關活動資訊
2023/05/23
如在海上看著遠方一道道浪陸續走到跟前,活在島嶼的敘事第三期,在許多朋友的幫忙下,正一場一場的展開。很喜歡這一期的大主題:藝術X敘事。從繪畫、手作、設計、攝影到電影,這些場次的分享,啟發了我許多的思考。 這個剛過的週末(5/20日),德淳從電影人的角度分享了《動人的故事》,雖然我和德淳多年來一直有合作
Thumbnail
2023/05/23
如在海上看著遠方一道道浪陸續走到跟前,活在島嶼的敘事第三期,在許多朋友的幫忙下,正一場一場的展開。很喜歡這一期的大主題:藝術X敘事。從繪畫、手作、設計、攝影到電影,這些場次的分享,啟發了我許多的思考。 這個剛過的週末(5/20日),德淳從電影人的角度分享了《動人的故事》,雖然我和德淳多年來一直有合作
Thumbnail
2022/08/24
著名的民謠之父胡德夫有一首歌《大武山是美麗的媽媽》,靈性的關注者,也會用「大地之母」、「天上的父」這樣的詞彙來稱呼天地宇宙,甚至我們遇到一些重要他人,也常會說:「他就像我的父親一樣,每次回到這裡就像回到家,他們把我看成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們多用一點想像力,讓親子關係的內涵更擴展一些,會發現,所謂「親
Thumbnail
2022/08/24
著名的民謠之父胡德夫有一首歌《大武山是美麗的媽媽》,靈性的關注者,也會用「大地之母」、「天上的父」這樣的詞彙來稱呼天地宇宙,甚至我們遇到一些重要他人,也常會說:「他就像我的父親一樣,每次回到這裡就像回到家,他們把我看成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們多用一點想像力,讓親子關係的內涵更擴展一些,會發現,所謂「親
Thumbnail
2022/04/30
內容引自2021.12.25 於高雄敘事咖啡屋的新書分享會 《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 《支持彼此的生命更加延伸》 能不能因為我們的相遇,可以把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看成是一件重要的事? 關係,能不能有一個角度是這樣思考的。你可以感受一下,你跟誰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是一件重要的事?你可以試著拿
2022/04/30
內容引自2021.12.25 於高雄敘事咖啡屋的新書分享會 《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 《支持彼此的生命更加延伸》 能不能因為我們的相遇,可以把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看成是一件重要的事? 關係,能不能有一個角度是這樣思考的。你可以感受一下,你跟誰在一起的時候會覺得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是一件重要的事?你可以試著拿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亞歷山大・李維的《成年孤兒》深刻探討了失去雙親對人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獨到的關於成年和孤兒的定義。作者以自身遭遇為例,認為經歷這樣的變化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奇妙的認知。此外,書中亦提及作者父親對宗教的強烈反感,以及如何走出哀傷的建議。本書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心靈寄託。
Thumbnail
亞歷山大・李維的《成年孤兒》深刻探討了失去雙親對人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獨到的關於成年和孤兒的定義。作者以自身遭遇為例,認為經歷這樣的變化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奇妙的認知。此外,書中亦提及作者父親對宗教的強烈反感,以及如何走出哀傷的建議。本書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心靈寄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一位走失的小孩長大後,在夢中找回失散的親生父親,最終成功相認。夢境使他認為,他已經處理了與源親父親的關係,無需再承受家族的枷鎖。
Thumbnail
一位走失的小孩長大後,在夢中找回失散的親生父親,最終成功相認。夢境使他認為,他已經處理了與源親父親的關係,無需再承受家族的枷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