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幻想的極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心中的自我是一體兩面,鋒利的刀口向外,刀口是自我,只會斬斷缺乏縫合能力,是自我製造許多心中的問題,卻又不解心中的問題,太過自我帶來心的迷失,問題在於慾望,慾望得不到滿足,自我無法平衡下壓力產生。


raw-image

壓力平衡了!才說有節奏了!有著固定的節奏,進入了平穩,平穩帶來了美好,是平衡後我們享受到人生。

人有內外,心是內,情是外,內外平衡有了好心情,情外加上慾望是一種自我的展現,然而心脫離不了慾望,一般人都很自我,那自我屬於心中的慾望,大多數人不時會喃喃自語,是心和自我在對談著,自我在心中多所不滿,談論著該怎麼面對,這是平衡壓力的對談,但往往這壓力後,表現了病症。

普遍的病徴稱妄想症,壓力過大時,叫被害妄想症,不會傷害他人,但令人頭痛,是自我的一種過度保護,人會發瘋是精神失去平衡,凸顯了自我叫燥鬱症狀,萎靡了自我叫憂鬱症狀,自我和心無法調適下,壓力產生了!症狀出現了!

人的心中有個自我,自我感覺良好,那是一時的慾望都感到很滿足下產生的,心中的慾望是什麼?不正就是那自我的存在感。自我在掌控著心,也就是慾望填滿心,老子才說人存有欲神和元神,在精神狀態下就是所稱的自我和心。

心中的自我要如何得到平衡?是個人生課題,如同想像與現實要如何面對?幻想相信普偏存在每個人心中,幻想症是現實得不到滿足,用想像滿足了現狀,但問題還是存在心中,自我和心無法有個平衡,過於幻想變成了不切實際的人。

面對現實才能創造天堂,已實際面對問題,不想像也不逃避,自然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美好天堂,逃避了現實,而留存於想像,問題演變成心中的痛,不敢勇於面對,問題是會跟著一輩子,最後建造出自我成形的地獄。心中問題來自慾望,是自我應運而生,面對現實為何如此重要,因為解決了心中問題,過於想像不願面對,只會累積更多的問題在心中,問題多到像處在地獄般。寡欲是減少了慾望後才能清心,稱之為清心寡慾,心中問題少較能清楚明白,而自我卻製造出壅塞的問題,心煩心亂了!喃喃自語的說,為何心中有那麼多的問題?

人存有的諸多問題能解決嗎?幻想成了舒緩壓力的直接方式,但問題還是存在於心,承受不住壓力,用吸毒方式,製造了更多的幻想,當然傷害了身體,或許我們從另個角度來看,問題是怎麼產生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問題,心卻都一樣(如老子所說的元神),不同就在自我,慾望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問題,得不到滿足心就很煩,誰在煩?老子說有為之動為欲神,現實想要有所做為,這慾望正是自我的展現,但卻得不到滿足,是自我在煩,問題產生了!

存在的自我是心的慾望表現,自我和心是一體兩面,自我像刀鋒口,夠利斬斷了一切,自我的問題,只會斬斷不會縫合,佛家如似說,眾生皆佛,放下屠刀立定成佛,自我就是那把屠刀,只有寡欲才會放下,心中減少自我的呈現,心我有了合一,此時才有元神出竅之說,欲神不在主宰心,竅門打開了!意謂心門開了!表示心中沒有自我的狀況,佛家也說著,忘我無我,來到彼岸,西方極樂。打開心門進入大千世界,無憂無愁又無慮,稱為極樂世界。人類慾望的發展,只有加速破壞了自然,現狀的自然已快被人類慾望破壞怠盡了,自我不斷的展現,利刃不斷的斬切,相對暴力戰爭就免不了。

心中的自我是個慾望,只想得到滿足,是自我偏離了心(古時候稱偏離了大道),有了幻想、妄想、燥鬱、憂鬱等症狀,身旁周遭充滿了各式各樣病症的人,佛祖的極樂世界是什麼世界?開始又陷入了幻想,大家都存在自我的幻想中,就是找不到心門,直到看到一種病症的兒童,外型與世無爭憨厚的樣子,唐氏症是先天缺少一條染色體所致,他們都是天生的可憐病症。

何時忘了自我?就是開啟心門之時,這不是幻想,而是強烈的自我存在,永遠也接觸不了心門,也只有自我才會產生幻想,無為之動為元神,心是不變的,有待找尋到心門,心門內有著無限寬廣視野的大千世界,可以幻想看看,一個沒有自我存在的世界會是什麼世界?那就是佛祖所說的極樂世界,處在現實的極樂不是幻想,是種沒有自我的心態下看世界,如同酒醉但又不醉的心態,是個沒有自我顧慮的心態,心是隨心所欲的,心中沒有自我、沒有慾望、視野寬廣,所見全是真相,一個沒有虛假的世界,當然無煩無惱、無憂無慮,這是個人對佛祖所要表示極樂世界的看法,心中的自我能合一,確實需要有機緣,並非每個人能如此,人生吃喝拉撒睡,何不一試不是幻想的極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夫的沙龍
5會員
56內容數
所想未必所見到,所見未必所想到,社會亦是如此,想非所想真真假假,公平正義並非所想,邪魔歪道並非所見,社會真假慾望在作祟,萬惡淫為首,慾望滿出為淫,貪是作惡的首要念頭,邪魔正義想非所想。
一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30
想法侷限了你我他,矛盾侷限了想法,他說矛厲害,你說盾更厲害,而我卻矛盾了起來,眾人不斷提起,我卻迷糊了,左顧右盼,三心二意,拿不定主意下,自我的想法侷限住了!心中的矛盾是個糾結,總是不清楚那個好,此解不開的糾結,瀛生出煩惱來,縱使打開了一個結,不斷湧入的新糾結,煩惱成千絲,剪不斷理還亂,心被迷惑了!
Thumbnail
2024/06/30
想法侷限了你我他,矛盾侷限了想法,他說矛厲害,你說盾更厲害,而我卻矛盾了起來,眾人不斷提起,我卻迷糊了,左顧右盼,三心二意,拿不定主意下,自我的想法侷限住了!心中的矛盾是個糾結,總是不清楚那個好,此解不開的糾結,瀛生出煩惱來,縱使打開了一個結,不斷湧入的新糾結,煩惱成千絲,剪不斷理還亂,心被迷惑了!
Thumbnail
2024/03/09
隨著老者的流逝,新生兒誕生成長,河流旁有棵不起眼的龍眼苗,隨著環境的更佚,現已成路旁令人垂涎欲滴,果實纍纍的龍眼樹,爭相分享著它的美味,好景不常變成如今,誰殺了龍眼樹?
Thumbnail
2024/03/09
隨著老者的流逝,新生兒誕生成長,河流旁有棵不起眼的龍眼苗,隨著環境的更佚,現已成路旁令人垂涎欲滴,果實纍纍的龍眼樹,爭相分享著它的美味,好景不常變成如今,誰殺了龍眼樹?
Thumbnail
2024/02/23
孤單的來到世上,也孤獨的離開世上,每個自我所能做的是找到一點溫暖,點燃起自己的一盞燈,溫暖自己也溫暖了他人,有了溫度不感孤獨,有了光明勇敢向前,這盞燈給了自己,人生上的意義。
Thumbnail
2024/02/23
孤單的來到世上,也孤獨的離開世上,每個自我所能做的是找到一點溫暖,點燃起自己的一盞燈,溫暖自己也溫暖了他人,有了溫度不感孤獨,有了光明勇敢向前,這盞燈給了自己,人生上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心中的自我是一體兩面,鋒利的刀口向外,刀口是自我,只會斬斷缺乏縫合能力,是自我製造許多心中的問題,卻又不解心中的問題,太過自我帶來心的迷失,問題在於慾望,慾望得不到滿足,自我無法平衡下壓力產生。
Thumbnail
心中的自我是一體兩面,鋒利的刀口向外,刀口是自我,只會斬斷缺乏縫合能力,是自我製造許多心中的問題,卻又不解心中的問題,太過自我帶來心的迷失,問題在於慾望,慾望得不到滿足,自我無法平衡下壓力產生。
Thumbnail
我想,會想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的人,都擁有非常強烈滿滿的慾望,是特別飢渴的靈魂,貪婪地索求這世界上所有的情感刺激。那種慾望來自於缺乏選擇,因為除了這麼做,沒有其他能夠使自己的孤獨排解的方法,找不到歸屬跟滿足。反倒是有選擇的人,沒有一定要怎樣才能滿足的人,才能去過一個普通的生活。 由於缺乏了解自己的人,
Thumbnail
我想,會想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的人,都擁有非常強烈滿滿的慾望,是特別飢渴的靈魂,貪婪地索求這世界上所有的情感刺激。那種慾望來自於缺乏選擇,因為除了這麼做,沒有其他能夠使自己的孤獨排解的方法,找不到歸屬跟滿足。反倒是有選擇的人,沒有一定要怎樣才能滿足的人,才能去過一個普通的生活。 由於缺乏了解自己的人,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哲學家叔本華說:「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思維意識。」前陣子看精舍部落格的文章,有著類似的說法,但談的是人心,內容是說:「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方寸之心,走不出自己被人傷害的心,到哪裡都是囚徒!」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解脫。要學佛菩薩,當一個思想光明之人,要學習感恩和看淡一切,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哲學家叔本華說:「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思維意識。」前陣子看精舍部落格的文章,有著類似的說法,但談的是人心,內容是說:「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方寸之心,走不出自己被人傷害的心,到哪裡都是囚徒!」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解脫。要學佛菩薩,當一個思想光明之人,要學習感恩和看淡一切,
Thumbnail
小李飛刀快、狠、準,彈指神功形同子彈般,輕功飛簷走壁,十八般武藝等等,在心中掠過了,想像中見了真章,回到現實面對著自我,想非所想,是自我打破了想像,終於認清了事實,是自我認清了現實與想像,那忘我會是怎樣情形?
Thumbnail
小李飛刀快、狠、準,彈指神功形同子彈般,輕功飛簷走壁,十八般武藝等等,在心中掠過了,想像中見了真章,回到現實面對著自我,想非所想,是自我打破了想像,終於認清了事實,是自我認清了現實與想像,那忘我會是怎樣情形?
Thumbnail
從智慧角度講,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知足常樂者,一種是永不滿足者...
Thumbnail
從智慧角度講,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知足常樂者,一種是永不滿足者...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Thumbnail
切記!我現在是透過文字,在和你的靈魂對話,而不是你的頭腦。如果你無法靜下心來,用內在靈性去感應我說的,不妨多看幾遍這篇文章,或者等到夜深人靜時,再靜下心來看一遍...
Thumbnail
切記!我現在是透過文字,在和你的靈魂對話,而不是你的頭腦。如果你無法靜下心來,用內在靈性去感應我說的,不妨多看幾遍這篇文章,或者等到夜深人靜時,再靜下心來看一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