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後記】當記者真的很累又崩潰,為什麼我還做了三年?學到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來寫一些個人、軟性的內容,關於當記者的故事,由於內容屬隨筆性質,就不特別下小標劃分了,有興趣再斟酌閱讀。

之前在清大上課時,一位從事業務的厲害姐姐,在得知我過去三年都在當記者後,很疑惑問我,究竟為什麼要做記者?這行不是超級累嗎?

確實是啊,有無數個週末、夜晚,我得在咖啡廳趕稿度過;有無數個清晨,得拖著根本還沒甦醒的身子,搭上第一班前往東部或南部的列車。

但也是這份工作,帶我到了許多從未想過的地方,與從未想像的人對談。

以下來說個2020年寫舊衣危機專題的崩潰故事:

raw-image

我至今仍忘不了的,是剛轉正職前半年,自己在跑線過程意外發現,台灣似乎因為疫情、海運等種種因素,面臨了舊衣無法出口的危機。

但當時,要釐清這一大團複雜的線頭,對於我這個初入紡織業、人脈也極其有限的菜鳥來說,簡直難如登天。

我記得,當時硬是逼自己撥了幾通電話,想陌生開發幾個未曾謀面的受訪者,聊聊此題。儘管真的很菜又忐忑,但知道自己如果不跨出去,這題目恐怕只會留在我的腦海、胎死腹中。

後來,我竭盡所能在每一場和紡織有關的記者會,偷偷抓著廠商的中階主管,試圖多聊關於舊衣、紡織業回收技術等問題。這一路中,最倒霉的廠商莫過於遠東新世紀吧,前後被我耗掉5小時以上。

當時趁著紡織展,我抓著遠東新的黃協、蔡博,一連問了兩個小時,就為了釐清紡織業上游的EG、PTA等等,是怎麼一路走到下游,分別依照什麼比例,進入包裝材、服裝,最後又有什麼回收困境。

raw-image

也許真的問太久,聊到最後,黃協和蔡博就私下透露,其實他們自己已有在pilot廠實驗,甚至有跨界合作解決回收困境,他們也願意幫我牽線,當下簡直如獲至寶。

但沒想到,牽線後又是挑戰的開始,他們竟然拉了一個近10人的大群,裡面有公關、有業者、有機構專家,全部對我一個才畢業半年不到的記者。

那時候真的壓力山大,壓力大到懷疑自己到底為何要置自己於窘境、為何要折磨自己,連發了好幾則後悔做這題目的限動。

可是,卻也是這回一次hold近10人的採訪,讓我後來對自己的應對、採訪、信心,都有了不少的成長,也可以說是成長痛的過程吧。

搞定了關鍵採訪,接著要面對的是雜誌內部。

那時候,幾位公司前輩都詢問,那這舊衣、紡織的題目,到底跟一般人有何關係?我才驚覺,自己太泡在產業中了,完全忽略一般人其實跟這題目沒什麼連結性,只好又再度大改原先的架構。

於是,後來我加了一篇針對舊衣回收廠老闆的掙扎故事,著重在他的人性、糾結和困境等軟性故事;另外更在截稿前夕,去訪了幾家做永續時尚的社企,希望讓讀者看完後,也知道自己如何行動,改變舊衣危機。

raw-image

浩浩蕩蕩不知道弄了幾個月,那時候為了忙這題,也沒太多閒暇寫其他稿,都超怕因為KPI未達標被總編、主管罵。截稿期間,也是壓力大到很想放棄逃跑。

但很慶幸最後還是完成舊衣專題了,不是最好,但已盡了當下最大的努力,回過頭看,都不知道自己走過這一路的,過程真的很痛苦很累,但也很滿足。

如果不是記者,我不可能有機會跟這些主管、專家、回收廠老闆坐下來對談;如果不是記者,我大概也沒機會親眼見到舊衣堆積如山的可怕情景;如果不是記者,我也不會知道,這個社會的每個現象,背後都有千絲萬縷的複雜因果和利益牽涉其中。

這些個人層次上的收穫,很難言喻、很難具體化,但對經驗和思考上的幫助,真的無價。若要說格局大一點,報導的影響力,讀者的回饋,也是非常大的成就感所在。

在此事過後,也有新認識的受訪者,告訴我當時看過這篇報導,並給予肯定;又或被遠東新認可為很認真、問了五小時的記者,甚至在餐會被排在營運長旁邊,誠惶誠恐。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記錄一下,記者這段路程,雖然時常有崩潰、壓力、懊悔,但也留給我很多無可取代且深刻的經驗。

所以假如有機會,我還是會建議學弟妹們,第一份工作當記者還是一個好選擇,你可以看到社會的多元景貌、議題的盤根錯節、各種意想不到的人。有點像是你用一兩年時光,去見了有些人可能十年才能見到的人事物。

而那些過程中的人際互動、知識、視野、數不清的故事和經驗,都是可以帶著走,一輩子的軟實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漫閱讀-avatar-img
2023/04/16
「舊衣回收廠老闆的掙扎故事」還有「舊衣專題」當時我看完印象超級深刻的。如果沒有看到您的文章,進而繼續觀察,壓根沒有注意到過往街邊常見的「舊衣回收箱」已經被拆光了謝謝你的整理與報導!!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6
漫閱讀 每次知道有讀者看了文章,並從中得到收穫、啟發,真的都非常開心!也真心很謝謝你的回覆和分享,讓我覺得當時自己的努力有意義,再次感謝!
avatar-img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18會員
116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2025/03/16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Thumbnail
2025/03/16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Thumbnail
2025/03/02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Thumbnail
2025/03/02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Thumbnail
2025/02/15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Thumbnail
2025/02/15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對我而言,這是一份特別的工作經驗。 時薪高但勞累,有趣的是,明明身在台灣卻會在恍惚間以為自己在別的國家。
Thumbnail
對我而言,這是一份特別的工作經驗。 時薪高但勞累,有趣的是,明明身在台灣卻會在恍惚間以為自己在別的國家。
Thumbnail
雖然這樣講很老套,但往往回過頭來看,每段經歷、每個選擇、每一份累積,都有意義,儘管很多時候,這些選擇和你一開始所想差異非常大,當下也不知道它代表什麼。 誠實地說,跨入財經記者,一開始從來不是我的選項。 記得大一上紀實採寫課時,當時的老師海蘭,就說,當記者後,必須選一條專精的線路,並養成知識和人脈。
Thumbnail
雖然這樣講很老套,但往往回過頭來看,每段經歷、每個選擇、每一份累積,都有意義,儘管很多時候,這些選擇和你一開始所想差異非常大,當下也不知道它代表什麼。 誠實地說,跨入財經記者,一開始從來不是我的選項。 記得大一上紀實採寫課時,當時的老師海蘭,就說,當記者後,必須選一條專精的線路,並養成知識和人脈。
Thumbnail
之前,一位從事業務的厲害姐姐,在得知我過去三年都在當記者後,很疑惑問我,究竟為什麼要做記者?這行不是超累嗎? 確實是啊,有無數週末、夜晚,我得在咖啡廳趕稿度過;有無數清晨,得拖著根本還沒甦醒的身子,搭上第一班前往東部或南部的列車。 但也是這份工作,帶我到了許多從未想過的地方,與從未想像的人對談。
Thumbnail
之前,一位從事業務的厲害姐姐,在得知我過去三年都在當記者後,很疑惑問我,究竟為什麼要做記者?這行不是超累嗎? 確實是啊,有無數週末、夜晚,我得在咖啡廳趕稿度過;有無數清晨,得拖著根本還沒甦醒的身子,搭上第一班前往東部或南部的列車。 但也是這份工作,帶我到了許多從未想過的地方,與從未想像的人對談。
Thumbnail
去年底,我剛離開工作,聯合新聞網的橘世代來找我,談到一個專案,想找人合作,問我有沒有興趣,專案內容是替別人寫自傳及回憶錄,這本來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之一,但是當時我才離開工作,還沒有喘口氣,而且即將要面對令我焦頭爛額的碩士論文撰寫期,但是幾經思考,還是答應接下籌備的工作。 接下來要找剛從記者工作退役的
Thumbnail
去年底,我剛離開工作,聯合新聞網的橘世代來找我,談到一個專案,想找人合作,問我有沒有興趣,專案內容是替別人寫自傳及回憶錄,這本來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之一,但是當時我才離開工作,還沒有喘口氣,而且即將要面對令我焦頭爛額的碩士論文撰寫期,但是幾經思考,還是答應接下籌備的工作。 接下來要找剛從記者工作退役的
Thumbnail
由於每個月新聞表現在小組裡或同業間,仍居前段班,沒有人知道那膩透的職業倦怠,如同小花蔓澤蘭覆蓋爬滿植物般影響光合作用,不斷蔓延著,就快失去呼吸窒息,瀕臨枯萎。
Thumbnail
由於每個月新聞表現在小組裡或同業間,仍居前段班,沒有人知道那膩透的職業倦怠,如同小花蔓澤蘭覆蓋爬滿植物般影響光合作用,不斷蔓延著,就快失去呼吸窒息,瀕臨枯萎。
Thumbnail
不小心好像超過1個月以上沒來了...哈哈,不過這只是寫給我自己看的紀錄應該沒什麼關係吧...? 在今年的1月到2月的這段時間,除了依然非常忙碌以外還發生了一些令人難過的事。 哀哀哀,我的商調機會被現在的機關弄掉了.........
Thumbnail
不小心好像超過1個月以上沒來了...哈哈,不過這只是寫給我自己看的紀錄應該沒什麼關係吧...? 在今年的1月到2月的這段時間,除了依然非常忙碌以外還發生了一些令人難過的事。 哀哀哀,我的商調機會被現在的機關弄掉了.........
Thumbnail
喜歡新鮮事物、充滿冒險精神的我,在電視新聞台地方中心當記者,可以說是如魚得水。當然一開始免不了被糾正發音、寫稿邏輯...等等,菜鳥被指正理所當然,自然也就虛心受教,讓自己可以更進步。
Thumbnail
喜歡新鮮事物、充滿冒險精神的我,在電視新聞台地方中心當記者,可以說是如魚得水。當然一開始免不了被糾正發音、寫稿邏輯...等等,菜鳥被指正理所當然,自然也就虛心受教,讓自己可以更進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