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決定轉行時,同業、同事最常問:「妳做得好好的,報社營運也還很好,為什麼要轉行?」長官則惋惜的說:「雖然在勞退新制實施時選新制,但一直待在公司退休,舊制8年多年資公司一年要算2個基數給妳,轉行換公司損失70萬餘元吔!」
從事地方記者工作18年,換過幾個路線,從地方轄區、文教新聞、府會新聞、社會新聞皆跑過,已經到達地方記者極限,熟能生巧下,每天要達成工作任務輕而易舉。
失去熱情文字沒靈魂
但我失去了工作熱情,應付式寫出的新聞,沒有靈魂、缺乏生命力、無可看性,自己看了都想吐。
由於每個月新聞表現在小組裡或同業間,仍居前段班,沒有人知道那膩透的職業倦怠,如同小花蔓澤蘭覆蓋爬滿植物般影響光合作用,不斷蔓延著,就快失去呼吸窒息,瀕臨枯萎。
跳槽恐陷另一深淵
出路在那呢?跳槽嗎?去蘋果日報可以談到高薪,但那種嗜血、不留情面、追求屍體和裸體的環境,沒有辦法接受,而且可能很快又陷入職業倦怠。
升官影響家庭生活
往地方主管職邁進?台北長官詢問過到其他縣市當副主管意願,但任職的報社通常主管假日休假,副主管假日得上班,兒子才國小中年級要升高年級,且升遷時間長短不一,有些副主管一當超過5年,升主管又可能得再調換縣市。
小記者至少有一半假日可以休假,去當副主管多數時間必須排非假日休假,和先生、兒子作息完全無法搭配,等同不知有多少年不能一起假日放假,安排家庭活動,因而,拒絕了。
湊巧得知轉行機會
湊巧,更早轉行到業界的前同事打算跳槽,來探問將跳槽的單位和記者互動情形,說明完之後,直接問前同事:「你原來公司的工作我轉行來接怎麼樣?」公司慰留了前同事,但答應升官補人,成為前同事手下一員,踏上轉行之路。
除了不熟悉公司行政作業系統及企業文化,記者缺乏層級觀念、習慣批判性思考,這些18年來養成的職業病,均需慢慢克服調整,縱使一再自我提醒,轉行一切歸零,仍不時出現水土不服問題,幸好前同事幫忙罩著,度過那段最艱難陣痛期。
損失70萬換來每天和家人共進晚餐
轉行之後,幾乎可以每天和先生、兒子一起吃晚餐,這種一般正常的家庭作息對記者而言好奢侈,陪伴兒子度過青春期,會考考上不錯的高中,順利升上國立大學,這些遠遠超越那些在報社撐到退休,可以拿到的勞退舊制70萬餘元。
再來,我不希望「一生只做一種工作。」想學習換個角度看事情,一生從事一個職業的職人,能令人景仰的是專業不斷精進,而非做得久。自覺在記者這行,已失去精進空間。
換個角度思維工作
回想起來,從事記者工作,總是拿著放大鏡檢視政府各個單位,看事情往往從批判觀點出發,似見多識廣,卻廣而不精;好發議論,自以為是真知灼見,卻往往忽略,可能是瞎子摸象,僅看到局部或被裁切過之真相。
在公司當一個小主管,第一次主辦公司不曾舉辦過的活動,從活動規劃、活動流程、要求其他單位支援、工作協調、寄送邀請卡、報名、接送、排用餐位置、致詞稿、主持人、音響,全部得自己從無到有摸索學習,帶著唯一的同仁、工讀生一起去完成。
這些,當記者時從未接觸過,親手策劃及執行,才知道辦活動有多麼不容易,雖活動大體而言受到公司高層肯定,但吃燒餅難免掉芝麻,事後進行工作檢討,仍不免有些缺失。
打嘴砲批評最簡單
思及過去挑毛病、大肆批評政府機關辦各種活動缺點,深深覺得打嘴砲批評真是最簡單的事,以前被批評的官員應該很想說:「講呷你熊厲害,來做看嘜呀就知影!」(講得你最厲害,來做看看就見真章。)
熟悉的地方看不到其他風景,在同一公司或行業待得太久,職業病中毒會過深而不自覺!